摘 要
民间缠花是用彩色丝线缠绕人造或实物胚架而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隶属于中国民间美术,常用于民俗庆典。缠花传承仅限于师徒口耳相传或家族传授,集合了水墨画、剪纸、立体刺绣等工艺的显着特点,是民间独特的一种手工技艺。缠花制作材料简单而日常,由各色丝线、纸样、铜丝为主。缠花制作需双手配合,用丝线紧密缠绕出色彩变化丰富、造型逼真的鱼、虫、花、鸟、兽、果、汉字等。民间缠花以体积小、构思巧、工艺精致、造型鲜活为审美特征。
英山缠花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源于宋代,兴起于明清,盛于民国,曾是民间习俗庆典中的主角,在“婚、生、嫁、娶”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的作品分别蕴含了不同的吉祥寓意。除此以外,在我国福建省厦门洪厝村和台湾台中、鹿港、宜兰等地亦有类似工艺,当地人们称其为“春仔花”或者“闽南缠花”。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习俗的改变以及民族的迁移,缠花传承人年岁已高,缠花技艺濒临消失,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笔者自 2015 年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了解到民间缠花传承面临的瓶颈是传承人的生存环境问题、创新模式问题以及传统工艺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力求为缠花探索更加有效的活态传承路径。
通过对民间缠花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技艺特点、传承现状等调研资料整理分析,对比湖北、福建、台湾三地缠花的制作工艺、材料运用、造型特点、色彩选择以及创新应用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经多次手工制作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如何提高制作效率,且保证缠花耐用而美观的方法。并经过问卷调查,具中式特色的民间工艺在婚嫁服中深受年轻一代人们的喜爱。笔者在保持缠花原汁原味的技艺基础上,从造型、文化、技艺、配色等方面进行与现代时尚婚嫁服饰结合的研究,让缠花以新式样的设计走向华丽而时尚的舞台。
关键词:民间缠花;活态传承;婚嫁服饰;工艺制作:线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