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器盘课程设计 大批量

1  

 

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制订2105柴油机转速器盘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详细讨论转速器盘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转速器盘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转速器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钻孔用的钻床夹具。

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毕业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实践经验少、资料缺乏,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2 零件分析

2.1 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量。在毕业设计题目中,转速器盘的生产纲领为10000/年。生产类型是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转速器盘轮廓尺寸小,属于轻型零件。因此,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属于大批生产。

2.2 零件的作用

毕业设计题目给定的零件是2105柴油机中调速机构的转速器盘,从整体上来说,其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因此,可以将其划定为不规则的盘类零件。零件上直径为Φ 10mm 的孔装一偏心轴,此轴一端通过销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油门拉杆相连。转动手柄,偏心轴转动,油门拉杆即可打开油门(增速)或关小油门(减速);两个直径为Φ 6mm 孔装两销,起限位作用。手柄可在120°内转动,实现无级调速。转速器盘通过两个直径为Φ 9mm 的螺栓孔用M8螺栓与柴油机机体相连。

2.3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转速器盘共有九个机械加工表面,其中,两个直径为Φ 9mm 的螺栓孔与Φ 10mm 孔有位置要求;120°圆弧端面与Φ 10mm 孔的中心线有位置度要求。现分述如下:

两个直径为Φ 9mm 的螺栓孔

两个直径为Φ 9mm 的螺栓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12.5,螺栓孔中心线与底平面的尺寸要求为18 mm;两个螺栓孔的中心线距离为 mm;螺栓孔与直径为Φ 10mm 的孔中心线距离为 mm;与柴油机机体相连的后平面,其表面粗糙度为Ra6.3

Φ 10mm 的孔及120°圆弧端面

Φ 10mm 的孔尺寸为Φ 10 mm ,表面粗糙度为 Ra6.3 ,其孔口倒角 0.5 × 45 °,两个 Φ6 mm 的孔表面粗糙度为 Ra3.2 120 °圆弧端面相对 Φ10mm 孔的中心线有端面圆跳动为 0.2mm 的要求,其表面粗糙度为 Ra6.3

从以上分析可知,转速器盘的加工精度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先将精度低的加工面加工完后,再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精度较高的Φ6mm的孔。

2.4 零件主要技术条件分析及技术关键问题

从转速器盘的各个需要加工的表面来分析:后平面与机体相连,其长度尺寸精度不高,而表面质量较高;两个Φ9mm的螺栓孔,因需要装配螺栓进行连接,还要用于夹具 定位,其加工精度可定为IT9级;Φ25mm圆柱上端面和120º圆弧端面位置精度要求不高;两个Φ6mm的孔需要装配定位销,表面质量要求高;Φ10mm孔需要装配偏心轴,其表面质量要求高;各加工面之间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不需要采用专用的机床进行加工,用普通机床配专用夹具即可保证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因此,该零件的加工不存在技术难题。为提高孔的表面质量,在孔加工工序中采用铰削对其进行精加工。

 

3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3.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该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转速器盘在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轮廓尺寸也不大,各处壁厚相差较小,从结构形式看,几何形体不是很复杂,并且该零件年产量为10000/年,采用铸造生产比较合适,故可采用铸造成形。

3.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底平面因散热面积大,壁厚较薄,冷却快,故有可能产生白口铁组织,但因为此件对防止白口的要求不严,又采用砂型铸造,保温性能好,冷却速度较慢,故能满足转速器盘的使用要求。

3.3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3.3.1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铸件的尺寸较小,形状比较简单,而且选用灰口铸铁为材料,并且铸件的表面精度要求不高,结合生产条件(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7)选用砂型铸造。

3.3.2造型及造芯方法的选择

在砂型铸造中,因铸件制造批量为中批生产(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8),故选用手工分模造型。型芯尺寸不大,形状简单(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9),故选择手工芯盒造芯。

3.3.3分型面的选择

选择分型面时要尽可能消除由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因为转速器盘有两个Φ18mm的圆柱,考虑起模方便,以两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分型面。而以此平面为分型面时,Φ25mm的圆柱在上下箱中的深度相差很小。此外,底平面位于下箱中,能够保证其铸造质量。

3.3.4浇注位置的选择

因为分型面为水平面,所以内浇口开在水平分型面处,又因为该零件形状不规则,需要设计一个型芯,为不使铁水在浇注时冲刷型芯,采用与型芯面相切方向进行浇注。由于该零件在后平面壁厚相对较大,为了不使这些地方产生缩孔、缩松,在该处开出冒口进行补缩。注入方式采用中间注入式。

3.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3.4.1加工余量的确定

按手工砂型铸造,灰铸铁查《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11,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 ,转查表1-12,零件高度<100mm,尺寸公差为13级,加工余量等级为H,得上下表面加工余量为6.5mm4.5mm,实际调整取4.5mm

3.4.2拔模斜度的确定

零件总体高度小于50mm(包括加工余量值在内),采用分模造型后铸件的厚度很小,靠松动模样完全可以起模,故可以不考虑拔模斜度。

3.4.3分型负数的确定

按公式 计算, mm 1,取 。但考虑上型的许多面均是要加工的平面,而且加工余量已修正为小值,即使尺寸变化较大也不能使加工余量增多,对该零件影响不大,所以分型负数可以不给。

3.4.4收缩率的确定

通常,灰铸铁的收缩率为0.7%~1% ,在本设计中铸件取1% 的收缩率。

3.4.5不铸孔的确定

为简化铸件外形,减少型芯数量,直径小于Φ30mm的孔均不铸出,而采用机械加工形成。

3.4.6铸造圆角的确定

为防止产生铸造应力集中,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和尖角处,以R = 3mm~5mm圆滑过渡。

3.5 型芯设计

转速器盘的底平面形状简单,厚度较薄,且零件上两个Φ18mm的圆柱与底平面平行,不利于采用分模铸造,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整体型芯,以形成铸件上的两个Φ18mm的圆柱和底平面,达到简化模样和铸造工艺的目的。型芯在砂箱中的位置用型芯头和型芯撑来固定,型芯头采用圆形水平式芯头。转速器盘上相差120°的两个筋板之间的空腔深度尺寸不大,形状也比较简单,可以考虑采用砂垛代替砂芯,减少型芯。型芯简图如图1所示。

3.6 绘制铸造工艺图

其工艺图见铸造工艺图。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1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  型芯简图

4.1.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盘类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选取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出后平面。而加工Φ25mm圆柱上端面、120º圆弧端面时,选择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为粗基准;在加工Φ9mm螺栓孔、Φ18mm圆柱端面时,以加工过的后平面为定位基准;加工Φ10mm孔和Φ6mm孔时,则以后平面和两个Φ9mm孔为定位基准。

4.1.2精基准的选择

为保证加工精度,结合转速器盘的特征,主要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和统一基准原则来进行加工。加工后平面、Φ25mm圆柱上端面、120º圆弧端面时,主要运用统一基准原则,即均以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作为定位基准;而在加工Φ9mm螺栓孔、Φ18mm圆柱端面、Φ10mm孔和Φ6mm孔时,选用基准重合原则,即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在实际加工中,为方便加工,各工序中运用专用夹具进行夹持,将以上两种原则综合运用。

4.2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后平面

表面粗糙度为Ra6.3,经济精度为IT9,加工方案确定为:粗铣→精铣;

Φ18mm圆柱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Ra12.5,经济精度为IT11,加工方案确定为:粗铣;

Φ9mm螺栓孔

表面粗糙度为Ra12.5,经济精度为IT11,加工方案确定为:钻削;

Φ25mm圆柱上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Ra6.3,经济精度为IT9,加工方案确定为:粗铣→精铣;

Φ10mm

表面粗糙度为Ra6.3,经济精度为IT9,加工方案确定为:钻削→铰孔→孔倒角;

120º圆弧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Ra6.3,经济精度为IT9,加工方案确定为:粗铣→精铣;

Φ6mm

表面粗糙度为Ra3.2,经济精度为IT9,加工方案确定为:钻削→粗铰→精铰

4.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0    铸造;

工序20    热处理;

工序30    粗、精铣后平面;

工序40    粗铣两个直径为Φ18mm的圆柱前端面;

工序50    粗、精铣直径为Φ25mm的圆柱上端面;

工序60    钻削、铰削加工直径为Φ9mm的孔;

工序70    钻削、铰削加工直径为Φ10mm的孔并锪倒角0.5×45º

工序80    粗、精铣加工120º圆弧端面;

工序90    钻削、铰削加工两个直径为Φ6mm的孔;

工序100   去毛刺;

工序110   检查;

工序120   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0    铸造;

工序20    热处理;

工序30    粗、精铣后平面;

工序40    粗铣两个直径为Φ18mm的圆柱前端面;

工序50    粗、精铣直径为Φ25mm的圆柱上端面;

工序60    粗、精铣加工120º圆弧端面;

工序70    钻削、铰削加工直径为Φ9mm的孔;

工序80    钻削并铰削加工直径为Φ10mm的孔并锪倒角0.5×45º

工序90    钻削、铰削加工两个直径为Φ6mm的孔;

工序100   去毛刺;

工序110   检查;

工序120   入库。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按工序集中原则及保证各加工面之间的尺寸精度为基础而制订的工艺路线。而方案二只是按工序集中原则制订,没有考虑到各个加工面的加工要求及设计基准。这样虽然提高了生产率,但可能因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尺寸误差,使工件报废。特别是铣削加工120º圆弧端面,如果按方案二进行加工,则是Φ10mm的孔在其后加工。这样,120º圆弧端面的形位公差0.2mm(端面圆跳动)根本不能保证,只保证了其与直径为Φ25mm的端面尺寸位置要求4 mm。另外,先加工出Φ10mm的孔,然后以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在圆形回转工作台上围绕Φ10mm孔的轴线旋转,更便于加工120º圆弧端面。

因此,最后的加工路线确定如下:

工序10    铸造;

工序20    热处理;

工序30    粗、精铣后平面,以零件底平面及直径为Φ25mm的外圆柱面为粗基准。选用X63卧式铣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40    粗铣两个直径为Φ18mm的圆柱端面,以经过精加工的后平面及底平面为基准,选用X52K立式铣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50    粗、精铣直径为Φ25mm的圆柱上端面,以底平面为基准,Φ25mm圆柱下端面为辅助基准,选用X52K立式铣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60    钻削、铰削加工直径为Φ9mm的两个螺栓孔,以经过精加工的后平面和底平面为基准,选用Z525立式钻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70    钻、铰Φ10mm的孔,并锪倒角0.5×45º,以Φ9mm的孔及后平面为基准,选用Z525立式钻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80    粗、精铣120º圆弧端面,以Φ10mm的孔和底平面及后平面为定位基准,选用X52K立式铣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90    钻、铰加工两个Φ6mm的孔,以Φ10mm的孔和底平面及后平面定位。选用Z525立式钻床,并加专用夹具;

工序100   去毛刺;

工序110   检查;

工序120   入库。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4.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根据以上原始资料及机械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毛坯尺寸如下:

1. 两螺栓孔Φ9mm

毛坯为实心,而螺栓孔的精度为IT9(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9),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Φ8.9mm

铰孔:Φ9 mm2Z = 0.1mm

具体工序尺寸见表1

1  工序尺寸表

工序

名称

工序间

余量/mm

工序间

工序间

尺寸/mm

工序间

经济精度

/μm

表面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表面粗糙度

/μm

铰孔

0.1

H9

Ra6.3

9

Ra6.3

钻孔

8.9

H12

Ra12.5

8.9

Ra12.5

2. Φ10 mm

毛坯为实心,而孔的精度要求界于IT8~IT9之间(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9及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Φ9.8mm

粗铰孔:Φ9.96mm2Z = 0.16mm

精铰孔:Φ10 mm2Z = 0.04mm

具体工序尺寸见表2

2  工序尺寸表

工序

名称

工序间

余量/mm

工序间

工序间

尺寸/mm

工序间

经济精度

/μm

表面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表面粗糙度

/μm

精铰孔

0.04

H9

Ra6.3

10

Ra6.3

粗铰孔

0.16

H10

Ra6.3

9.96

Ra6.3

钻孔

9.8

H12

Ra12.5

9.8

Ra12.5

3. 两个Φ6 mm

毛坯为实心,而孔的精度要求界于IT8~IT9之间(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9及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Φ5.8mm

铰孔:Φ6 mm2Z = 0.2mm

具体工序尺寸见表3

3  工序尺寸表

工序

名称

工序间

余量/mm

工序间

工序间

尺寸/mm

工序间

经济精度

/μm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