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是专门针对于病人在家测量血糖而研发的一款家用医学产品。
本文拟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一种便携式的血糖浓度检测仪表。由于在血糖的测定中产生的电流是很微弱的,因
此本文将主要研究了微弱电流传感器的计算方法。同时在硬件产品设计方面也进行了低功耗设计,以提高系统在仪器
或电池供电情况下的运行速度与寿命。在软硬件功能设计上,还根据系统实际需求来进行了硬件设置和电路设计,主
要涉及MCU模块、弱电测量模块、A/D变换模块、显示模块等。为了完成血糖仪的工作,系统的软件设计了:数据收集
与处理子程序、储存子程序、A/D变换子程序等。设计完成的仪表具备了操作简易、检测精确方便的优点,是高血糖
病人自行完成血糖检测工作的理想设备。
关键词:单片机;血糖检测;便携式;低功耗
一、绪论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人们的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是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进展,尤其是随着大型集成电路诞生而到来的微型电
脑。如果现代科学技术真的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就是微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那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已经在许多方面都
获得了极为普遍的运用的微机控制器、数据采集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仪表、办公自动化系统,现在已经进入家庭,而
单片微型机的广泛运用从洗衣机、微波炉到音响、汽车,处处都是能够看到的。所以,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就能够从单片机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上看出,并已逐渐作为标志之一。血糖测量仪的控制系统核心是现阶段已
经广泛流行和发展的单片机。使用单片机设计出来的电路,构造简洁、成本低、安全性高、设备布置简单、容易维
修,适应了许多高血糖病人以及家庭的需要。
在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都是适合基层或社区医务人员应用的,可以面向家人的佩戴式检查与
诊断设备。从原来单一的诊断形式逐步向预防保健和诊断相结合的新模式过渡,将形成未来家居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模
式。“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家庭预防治疗设备和卫生自我检测装置,也伴随个性健康意识提高,将形成家居中的新”
家用电器"。
血糖自行监测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硬件装置,病人不必去医院,家里也能够自行完成血糖的监测和
管理,是提升中国血糖医疗技术水平的必要设施之一。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生的费用,节省了患者的时候,从而
减少了病人的疼痛,大大提高了医疗的效率。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人们生活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是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大型集成电路诞生而到来的
微型电脑。如果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越,就是微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那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已经在许多应用领
域中获得极为普遍的广泛使用的单片机控制器、数据采集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仪表、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已经进入家
庭,而单片微式电脑的广泛使用从洗衣机、微波炉到音响、汽车,随处都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所以,一个国家产业发展
水平的重要标志,就能够从单片机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中看出来,并已逐渐作为城市标志之一。血糖测量仪的控制系
统核心是现阶段已经广泛流行和快速发展的数字单片机。使用单片机设计出来的集成电路,构造简洁、成本低、安全
性高、设备布置简单、容易维修,适应了许多高血糖病人以及家庭的需要。
在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是适合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应用的,可以面向家人的佩戴型检查与诊断装置。
从原来单一的诊断形式逐步向预防保健和诊断相结合的新模式过渡,将形成未来家庭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性能
良好、使用方便"的家庭预防治疗设备和保健自我检测装置,也伴随个性健康意识提高,将形成家庭生活中的新"家用
电器”。
血糖自行监测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硬件装置,病人不必去医院,家里也能够自行完成血糖的监测和
管理,是提升中国血糖医疗技术水平的必要设施之一。它可以大大减少病人的花费,节约病人的时长,缓解病人的痛
楚,进一步提高医治效率。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糖尿病是一个内分泌病症,而如果患上了高血糖,则因为它是终身病症,将会长期困扰着病人,因此日前在全球的
患病率都非常高,被医学工作者成为"不死的癌症"。而自从胰岛素于一九二一年首次被加拿大人F.G.班廷根和C.H.贝
斯发明之后,在其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可以有效治愈高血糖的方式便是人工注射胰岛素。不过,这样的
人工注入胰岛素的医疗方式也存在着一些的缺点与危险,注射剂数量过多就会易使病人岀现低血糖的状况,给病人健
康带来巨大危害以至威胁生命,而不安全。因此一旦需要进行前肢岛素定量静脉注射时,就一定要事先预知病人体内
血糖的含量。于是,血糖计便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但纵观血糖计的发展历程,便携式血糖计一直都是随着测
量原理、生物技术,甚至还有更高级的血糖测量方法的进步而发展的。
世界上的第一个血糖仪是在一九六八年,由汤姆•克莱曼斯发明的。随后,相继经历了水洗式的葡萄糖值计、擦血式的
葡萄糖值仪、比色法葡萄糖值计(包括目视比色法或者光电比色法)、电化学测试法葡萄糖值计、多部位采血的葡萄
糖值仪、无创的葡萄糖值计,还有连续型的葡萄糖值计等。
从第一代葡萄糖值计出现开始,现在为止世界上的葡萄糖值计的品种很多,形状和构造也很多,但归根结底还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种是微创式血糖测量仪,如针刺采血型葡萄糖值计,在国际市场上这种品牌的生产还有英国强生集团
的稳豪型葡萄糖值仪、英国测立得的超值式血糖计、美式罗氏乐康全葡萄糖值仪、联邦德国欧姆龙葡萄糖值计、美
式三诺安稳葡萄糖值计等。目前制造这类产品的厂商也比较多,且具有较大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技术也较为完善。
不过这种商品的最大缺点,就是在每次检查后都会对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第二种类是无创式血糖检测仪,是使用对
皮下组织中间液的红外线光谱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品牌是美国公司Cygnus有限公司的Gluco Watch血糖仪,和美国公
司CME有限公司的红外光谱式血糖仪。第三种类是连续方程血糖检测仪,一般有美国雷兰、Mini Med等的品牌,手表式
血糖仪。
血糖仪从发展至今,总共经过了五大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水洗式血糖仪。它有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试纸上滴入血样通常是在测试之前的工作中,先以用水冲洗并
浸泡试纸至少分钟后,将血液中的红血球完全除去,接着再将试纸置于仪器中测试并得岀测试结果。
第二阶段:擦血式血糖仪。试纸不用在水中浸泡或清理。当血夜样版滴进试纸时,反映后试纸上的红细胞所有被
擦下去。因为擦洗式血糖仪的容积比清洗式血糖仪的体型小,因而有利于带上,更便捷病人应用。可是在下一次检
测以前,依然必须收集大量的血样,等候六十秒左右,这也是它的具体缺陷。因此,色度血糖仪发生了。
第三阶段:比色法血糖仪。二种最常用的比色方法为:日视比色法与光电比色法,电光比色法相比较日视比色法的
测量精度更高,在测量过程中,要先将血样滴入试纸,但由于试纸的颜色在反应后即发生彩色转变,其吸光度则可通过
电光法测定,并利用郎伯——比尔人定律即可求岀血糖浓度,操作简单,而测量结果准确也是它的主要优点。
第四阶段:电化学法血糖计。两种电化学传感器法是: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指标法和总胆红素脱氢能电极指标法,将
血样中的总胆红素,和在试验条上的蛋白质等发生电子化学反应是它的共同特性,在电子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电子,而
定向电流则利用相应的激励电流形成电子,而测定血糖的则利用测定电流变化进行电子计算。但是因为总胆红素脱氢
酶,不但能够直接与血浆中的总胆红素等发生电子化学反应,而且与机体中的麦芽糖、半乳糖等进行电子化学反应,这
也就导致了对测定血糖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偏差,所以人们针对这一缺点多使用了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指标法,从而大大
地缩短了它的测定时限。检测速度快是其另一个特征,目前这个技术被市场上的血糖仪所普遍使用。
第五阶段:微采血量、多单位釆血血糖仪。这类血糖计克服了原有的只能用手指采血的弊端,血液采集的部份也
可在四肢、指尖等更多部位进行釆血,减少了血液采集剂量至零点三微升,所以在未来人体血糖仪的市场上,这个儿乎
没有感知到痛楚的人体血糖计必将会变成主导商品。
纵观血糖计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即可看出,体型更小、使用方法更简便、使用患者更简单、准确度更高、采血数
量更少,已经成为现代血糖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早在一九九七年也起步了,对血糖测量装置和试纸进行了产品开发和研究,日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有
上海禾益有限公司、上海新立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台湾五鼎、上海德鑫和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所
制造的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囊括了所有测量方法。微创式血糖计在近年占了国内外市场的主导,人们能够简单、快速
的使用血糖计以及与其相应的试件检测血糖水平。而便携式血糖计,则凭借其小巧、携带方便、快捷、需血量小、价
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了自测量血糖计的首选。所以,自测量的便携血糖计,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自行
测量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理想选择。人力浪费,可以利用传感器所上报的信息数据加以即时监测,从而可以更快
地解决,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事故发生。提高了煤矿的排水效率和安全系数。它使员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提
高工作效率。
1.4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选题的实际需要,先完成了采用单片机的佩戴式血糖监测仪表的硬件总体设计与软件设计工作,并从如
下几个方面对佩戴式血糖测量仪的总体设计工作进行了研讨。首先,在检索人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了市场
上已有的使携型血糖计,进而给出了本文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作者详圳阐述了该仪器的总体设计和软硬件功能设计
工作;终于,通过实现抗打扰和低功耗设计工作,从而得出了结论。原本产品设计的血糖仪通过了生物电化学的方式来
进行血糖值的测量,同时针对传感器所输出信息的特性,引入了低噪音弱电测量技术;并实现穿戴式的基础设计。面临
的新技术主要有:
1.弱电流检测
因为血液中与血糖调节酶反应所产生电流十分微小,能测量的电压范围从几微安到几微安之间,本设计仪表时需
要对测量电路特殊处理,比如通过低噪音差分测量电路来完成。
2…算法分析
怎样把收集到的电流设定值转换为血糖值,可引入最小二乘进行回归计算血糖值:怎样实现对测量信号的抗干扰,
6
可导入数字滤波算法以增加测量的准确度。
3.支持将仪器检测数据通过存储上传到个人PC机,以进行血糖含量的定时检测、自动分类与管理。
4.原始参数
实现如下功能:血糖测量、显示。
原始参数:测量范围:1.1~33mmol/L
测量精度:0.1mmol/L
1.5血糖仪的分类
血糖仪自一九六八年由汤姆•克莱曼斯发明开始至今已经过了五个阶段,并可按工作机理、测量方法和采血手段
等加以划分。
1.按工作原理分类
在其原理上便携式血糖计主要可以分成二类,一类是单光电型便携式血糖计,另一类则是双电极型便携式血糖计。
光电血糖仪中有一种光电探头,其光电检测头很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由于探头长期裸露在空气里,从而会干扰到血
糖检测的结果,所以使用寿命比较短,但通常在二年以内都是相对准确的,而二年后就必须定期做校正;而电极型的检
测原理则更加科学,因为电极口内藏,所以能够防止污染,而且检测的准确度也相当好,所以在一般应用的状况下,不需
校正,寿命长。
2.按测糖方式分类
按照最常用的测糖技术可分成: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检测。电化学的测试通过酶和葡萄糖化学反应形成离
子,然后利用电流测量,进而读出离子的多少,最后转化成总胆红素的读数。它是利用酶和葡萄糖的化学反应形成中间
(带色素)物质,利用检测器监控试纸反光面的反射光的力度,把这种反射光的力度转化成葡萄糖含量。
3.按采血方式分类
现在多数血糖计都是破损式的,也就是需要采血来检测血糖值。采血型的便携式血糖仪在采血方法上主要有二
种,一是滴血式(也叫抹血式),一是吸血试。
滴血型的血糖仪缺点是巨大的血采样量以及较强的疼痛感,所以病人会感到很痛苦。同时也要把握好这一种类的
血糖仪的采血数量,因为一旦采血偏多,检测结果就会被改变,而一旦采血数量不够,不仅会导致操作错误也会浪费试
纸时间,且此类血糖计多是光电式的。
吸血型的血糖计,试纸本身只检测新鲜血液,并不产生测量新鲜血液多或少的现象,并且操作简单,以试纸在采血
的适当位置轻触血滴的液体上即可。
二、血糖仪的方案设计与选型
2.1仪表原理与方案设计
本产品是以单片机为基础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无论医疗或者家庭,它的应用都非常广阔。针对这一性质的仪表,
一般有二个设计方案:
方法一:血糖仪使用交流电源供应,同时血糖计机身上设有USB端口,在单片微型计算机外部还连接有降压电路,使
220型V的电压降低至单片微型计算机能承受的压力范围,并带有试条插入开机及蜂鸣器报警等功能。
方案二:设计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用电池供电,因此在硬件上就要采用低功耗设计,检测中采用试条插入开
机及按键开机两种开机模式,并带有自检功能判断仪器的可靠性,测量结果自动保存等功能。
对二个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具备实用价值。方案一若测试地点停电或根本不具备电源的情况下
就影响了血糖的检测,而方案二的便携式血糖仪采用电池供电,就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紧急情况下对患者的
病情按时监测。
在市场上常用的便携式仪器设备中,一般都规定了其数据处理的采集系统需要具备速度快、精确的特性,以及需
要具备供电电压低、体积小以及耗电量小等的良好特点。因此在本产品设计中也不例外,使用二粒的纽扣电池作为供
电电源,同时为了满足便于携带和低功耗等产品设计特点,显示屏中使用液晶屏,而单片机和外设硬件芯片中均使用了
低效率芯片;并且设计了上位机通信模块,使用户能够直接借助PC机对测试数据实现查看,进而实现血糖数据校正、打
印和描绘数据曲线等操作。
2.1.1主要技术指标
本文所设计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包含以下几个技术指标:
供电电源:两粒5V电压的纽扣电池。
测量范围:2.0-30.0mmol/L。
显示分辨率:1%。
测量精度:<5%。
测量时间:20秒。
存储容量:存储记录最近100次的测量结果以及相对应的测量时间和温度。
开机方式:试纸插入自动开机和按键控制开机。
2.1.2 血糖仪工作原理
本设计中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生物感应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装置实现血糖测量,所采集血中的葡萄糖会和葡萄
糖氧化酶发生反应而形成微弱电流信号,随后将所形成的微弱电流利用反馈电路实现信号放大,但因为此信息范围非
常小,不方便检测,所以需要利用硬件电路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将所收集到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息,并对该电流信号
利用增强器实现增强以及硬件滤波器的处理。在A/D变换模块上将采集扩增后所得的电压信息在单片机中变换为数字
信号,并经过单片机数据处理得出了葡萄糖刺激的浓度数值,最后再利用液晶表示其结果。
2.1.3仪表方案设计
通过对上述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分析、要求等即可了解,本设计的硬件部分主要是由:MCU模块、弱电流测量及
释放模组、按键输入模组、液晶显示模块、TTL-RS232转换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等构成。。系统整体设计框图如图2-
1所示。
图2-1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MCU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它需要完成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LCD的驱动、数据的转换与存储,读取按键的状
态、与上位机的通信等。因此需要对单片机合理的选型,才能保证仪表设计目标的实现。
2.2 MCU模块选型
由于本次设计的关键在于血糖仪的低功耗和弱电流检测技术,而MSP四百三十系列单片机则是由TI公司所开发的
一款十六位单片机。同时,由于它具备较高的集成度、丰富的图片内外设计、超低功耗技术等优势,非常适合本系统
对MCU模块的要求。
与其他单片机相比,MSP四百三十系列单片机拥有超低功率,电源压力一般使用1.8-3.6V,等待流量一般低于1μA,
在RAM数据保存工作形式时消耗的电量也低于0.1μA,在活动工作模型时的耗电量为250μA/MIPS(MIPS显示每秒百万
次命令),I/O终端的漏输出电流峰值为五十nA,远远小于其他同系列产品。同时在系统集成方面针对多样化的需求,还
整合了各种特殊功能模组,包含定时器、模拟比较器、多功能串行接口(SPI/IIC/UART)、LCD驱动、10/12/14/16位模
/数变流器,和丰富的中断功能等。表2-1为MSP430系列的产品中几款产品的对比,我们可据此选出本系统适合的单片
机类型。
表2-1 单片机型号
型号 Flash/字节 RAM/字节 A/D D/A DMA 定时器数量 端口数量
MSP430F1122 4 256 10位 2 14
MSP430F135 16 12位 3 48
MSP430F141 32 12位 3 48
MSP430F167 32 12位 12位 √ 3 48
MSP430F169 60 2K 12位 12位 √ 3 48
说明:“√”表示该型号的芯片存在对应功能。
如表2-1所示,本设计选择型号为MSP430F169的单片机,因为它具有MSP430F169具有以下资源:
低工作电压:1.8—3.6V。
超低功耗:活动模式280μA(1MHz,2.2V),待机模式1.1μA,掉电模式(RAM数据保持)0.1μA。
5种省电模式。
从等待方式唤醒时间:6μs。
16位RISC结构,125μs指令周期。
内置三通道DMA。
12位A/D带采样保持内部参考源。
双12位D/A同步转换。
16位定时器Timer_A。
16位定时器Timer_B。
串行通信USART0(UART和SPI、I2C)接口。
串行通信USART1(UART和SPI)接口。
欠电压检测器。
串行在线编程,无需外部编程电压,可编程的保密熔丝代码保护。
64引脚封装。
因此,本次设计将MSP430F169型号的单片机作为血糖仪控制系统的核心。
2.3传感器选型
2.3.1葡萄糖浓度传感器
用来测量葡萄糖含量的感应器,常见的有葡萄糖电化学及生物感应器等,它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葡萄糖抗氧化酶,促
进抗氧化葡萄糖的化学特性,测量不同化合物中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如果血糖仪所要测定的是病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含
量,那么对血浆中葡萄糖的测定也就可以通过与传感器中的高分子识别元素(葡萄糖氧化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通过
分子之间化学键的断开与重组产生电子。由于给传感器施以一定的电流,使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微弱电流,因此能够
测量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
本设计中葡萄糖的生物检测传感器就是使用了这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结构主要有二部分构成:一是生物分子
识别器件(感受器),是指具备生物分子辨识性能的葡萄糖氧化酶;其二是,信号转换器(换能器)含有电化学电极(电流
的检测)。葡萄糖氧化酶印刷电极如图2-2所示。
图2-1葡萄糖氧化酶印刷电极
当被测血样滴在测试区时,固定在电极板上的葡糖糖氧化酶会与被测血样中的葡糖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化
学反应式如式(2-1)及式(2-2)所示。
(2-1)
(2-2)
该化学反应中所形成的正电被通过导电介质传递给电极反应过程中,在电场技术的影响下将产生定向移动并产生相应的额定电流,在二十秒钟后基本类型所形成的酶电极的反应额定电流将会到达饱和效果,而这种饱和电流也将和
被检测血样中的葡萄糖含量成线性关系,所以血中的血糖含量值也可通过对该饱和作用反应额定电流的测定而得出。
2.3.2温度传感器
因为温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生物酶的活跃,对测定结果产生了误差,所以在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基础上又添
加了温度检测功能,并把测定的温度由液晶表现出来。常见的水质传感器有AD590、DS18B20等,表2-2为这二类水质传
感器的技术参数,将其技术参数加以比较,筛选出适合于便携式血糖计的水质传感器。
表2-2 传感器型传感器型号 测温范围(℃) 供电电压(V) 精度(℃) 功耗 典型应用
AD590 -55—+150 3—30 ±0.3 2mW 适合远程检测使用
DS18B20 -55—+125 3—5.5 ±0.5 零待机功耗 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
通过这二个常见水质感应器进行的比较,适用于本次低功耗设计要求的水质感应器是DS18B20。DS十八B二十也是
常见的高温感应器,具备容积小,硬件费用少,抗干扰力量强,控制精度高的优势。
2.4 时钟芯片选型
现在流行的串行时钟电路很多,如DS1302、DS1307、PCF8485等。这些电路的接口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被广泛地采用。
现在主流的串行时钟控制电路有许多,如DS1302、DS1307、PCF8485等。这种集成电路的接口设计简便、价格低
廉、使用方便,被人们普遍地采用。
DS1302是美国DALLAS公司的一款具备涓细电流充电能力的集成电路,内包括一组数字分钟/日历和三十一字节静
态RAM,使用简易的串行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实现交流数字时钟/日历电路.给出秒、分钟、时间、日、时间和月年的信
号,月的日数和闰月的日数可自行调节时钟操作,可使用AM/PM指令决定采用的二十四或十二小时格式.DS1302和嵌入
式单片机之间可以很简便地通过同步串行的方法实现通讯,而且只需要到三个口线:
1.RES 复位;
2.I/O 数据线;
3.SCLK串行时钟。
时钟RAM的读/输入信息以单个字节,或超过三十单个字节的字符组作为通讯.其优点是支持串行数据,能够为掉电
保护电源给予可编程的补充性能,同时也能够切断充电性能。使用普通的32.768kHz晶振管。可与其他单片机、IC等
连接。耗电量较低,在显示状态时的电压约为2μA(典型值),省电模式时小于1μA,当以二V电压工作时,电流只有约三
百nA。工作电压范围2.0V—5.5V,显示清晰。具有较小的封装,一般只有8个引脚。因此,在本次设计中时钟模块采用
DS1302芯片。
2.5 串行芯片选型
如果用单片微型计算机与PC机利用数据串实现通讯,虽然单片微型计算机具有串行通讯的特性,但是单片微型计
算机给出的数据电平与232接口的要求不相同,所以必须采用MAX232这种类型的单片机实现电平变换。单片微型机的
电平是TTL电平,要和电脑实现串连的通讯必须把TTL信号加以变换,将其变成RS232口可接受的输入输出电平讯号。
MAX232晶片,是由美信(MAXIM)有限公司专门针对RS-232标准串口产品设计的单电源电平传输晶片,采用+五V供电
系统。而MAX3232是MAX232的改进型,具有更低功耗特别适合电池供电系统。
表2-3 电平转换芯片型号
型号 供电电压(V) 功耗(mA) 外接电容(μF)
MAX232 5 5 1(4个)
MAX3232 5或3.3 0.3 0.1(4个)
MAX3232具有更低的功耗,因此本次设计的串行通信部分将使用MAX3232作为电平转换芯片。
2.6 LCD显示器选型
常用的LCD液晶显示屏有一千六百零二和12864两种,经过检索资料可以了解一千六百零二LCD显示屏电路具备了
微功率、体积小、触摸屏上展示信息内容丰富多彩、超薄小巧等优势。实现了多个控制指令,如:清屏、文字点亮、光标闪亮、显示屏偏移等多项功能。
1602LCD是指显示器的最大容量是16*2,即只能表示二行,每一行十六个文字液晶模块(表示字符和数据)。使用于袖珍
型设备和低功率的系统上。比12864类的液晶更适合本系统设计的应用。
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VSS为电源地
第2脚:VCC接5V电源正极
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屏的比较度调整端,接正电时比较度最弱,接地供电时的对照度较高(对照度过高时会出现"
鬼影",实际使用时只能透过一只十K的供电器调节对照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位置,高电平1时为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有效时间零为选择的命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在高电平(1)时完成读动作,低电平(0)时完成读出动作。
第6脚:E(或EN)端为使能端。
第714脚:从D0D7为八个双向数据端。
第15脚~16脚:空脚或背灯的电源。(15脚背光正极,16脚背光负极)
三、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针对血糖仪的便携和低功耗的特点,本设计选择了MSP430F169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
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3-1中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供电电压Vcc 为3.3V。该MCU可外接二种晶体振荡器,其一是低速晶体振荡器,以适应
于高低效率和32768Hz晶体稳定工作的特点。而晶体只需通过XIN和XOUT两插针连接,再外加二个三十pF的电容即可。
还有一种是高速温度传感器,通常称作第二振荡器XT二,可以输出高时钟频率XT2CLK,它的功能特点和LFXT1CLK温度传
感器作用于高频模式的相似。而且基于低功耗的特点,如果XT2CLK信号并没有作为MCLK或者SMCLK时钟的信息,可以通
过控制单位XT二OFF的XT2,从而降低系统功耗。
MSP430F169芯片中的A三和A四是采样信号的输入口;而VREF+是内部参考电流的输入输出口,用来为测试电极供给压
力;VeREF+和VREF-/VeREF-接地证明A/D采样的区域为0-VREF+。接口为五十四—五十八的JTAG接口,用于编程。
MSP43OF169的Pl和P二共有十六个接口不仅具备普通的输入/输出能力,还具备外部中断能力。P3.4和P3.5为单片机内
部数据的TTL电平输出接口,在外部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收的信号。
经过查阅资料以及计算得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和待机时的功耗。功耗计算公式为:
(3-1)
得知工作时的功耗为:924μW;待机时的功耗为:3.36μW。
3.2 电流检测电路
3.2.1弱电流放大电路
血液中的葡萄糖刺激和生物酶传感器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形成的输出电压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只有0-
20μA。尽管MSP430F169系列芯片中带有12位ADC,但是其分辨率上仍然远无法有效的采集这种电流微弱信息。一方面
因为所要采集的电流信息过于微小,而另一方面,直接使用MCU采样的方式不能够做到,令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单一的AD
转换芯片就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所以本文中通过放大微小电流信息的方式克服了这种问题。而在此基础上,因
为AD转换的主要是电流信息,所以在放大电流信息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把电流信息转化为电压信息。所以对于一种十
二位的ADC模块,其物理分辨率是满刻度的1/2,或满刻度的0.0245%。因此,由于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3.3V,其内置的12
个ADC模块就可以识别输入电流变化的最小值为
(3-2)
如果要达到对微弱流量的精确计算,则需要op放大器的差模电流放大倍率够大,对运放的输入输出失调压力Vos够
低(Vos«IsRf),且运放的入口偏置流量Ib也需要适当小(Ib«Is)。所以,要想实现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计算和释放就必
须采用更精密的运算放大器,目前常用的精密运算放大器主要有OP07、OP27、OP37和OPA333等,但目前最新的OPA333
虽为零漂移放大器且准确度也特别好,但其功率还只是一类中最一般元件的十分之一,而OPA333则具有偏移流量超
低、静态压力超低、封装面积极小和最大工作电压低达1.8V的优点,所以,它更能够适应医学仪器、温度计算、测量
仪器、安防设备和消费类电子系统等领域的使用要求,而且静态电流仅为1.7μA,符合本次设计的设计要求。
将检测到的弱电流进行放大和处理,将此电流变为单片机可检测的电流信号,所用到的基本的放大电路如图3-2
所示。
所以,由上式中可知道若想将微安级的电流密度扩大至伏级,则需要射频电流高达千兆欧级,但如此大的精密电流
无法实现,若通过T型反馈网络代替射频电流,将能够降低反馈电流的阻值,从而有效改善了集成电路的精度与灵敏
度。典型的T型网络放大电路如图3-3所示。
其中,R1、R2、R3为三种精密电流,可实现集成电路的高灵敏度。C一为了进行噪音控制与环路补偿,而采用低漏
电的聚苯乙烯电容器。而按照集成运放的虚短/虚断基本原理,则可得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为:
(3-7)
3.2.2 血糖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血糖检测接口电路要实现小电流信号的放大和滤波等功能,具体电路如图3-4所示。加在血糖仪电极二端上的电
流要求稳定不变,所以加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信号端上的电流也并没有很直接地从开关电源中得到,而只是通过在相
对比较固定的单片机控制器内部参考电流上进行分压获得。图中的PLUG就是酶电极的插头。
电流检验和放绝大多数选用单路、低功耗、高精密、低噪音的运算放大器OPA333,过滤一部分选用双差分信号
键入、低功耗的运算放大器LM258。
如下图3-4所显示,酶电极的电子线束便是图上的电源插头。OPA333是一款零失衡放大器,可以以低导出电流给
予变大。LM358还涉及2个单独的功率放大运算放大器,具备内部结构时长赔偿作用;在正常的运行情况下,输出功
率导出与其说负荷不相干。它可以作为感应器放大器、高DC增益值系统软件,及其一些应用单源系统软件测算放大
器的地区。因为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工作中特点了解当Ic0时,流过运算放大器反方向端工作电压趋近于零,因此酶
电极产生恒电位差鼓励的意见反馈电流Ix,随后Ix直接进入低功耗运算放大器OPA333开展变大,随后取样工作电压
R22转化成电流数据信号,再通过双差系统软件和低功耗运算放大器LM258, 最终进到单片机设计的串行通信A/D传
送端口号,再利用stm32的串行通信A/D传送端口号。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3-8)
MCU内部结构ADC为12位ADC,因而可以测算出ADC的较大饱和状态工作电压为3.3V,即VO=3.3V,而血浆中的葡萄糖水与酶感应器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的微弱电流在0-20A范畴内,即Vin=20A,因而可以获得放
大仪Au165000的开环增益。也就是弱电必须变大165000倍。在弱电流检验和放大电路中,应用典型性的T形互联网放
大电路来替代单独电阻。即
(3-9)
当R19、R20、R21的值均为55K时,ADC的表明精密度为0.8mV,Vo=20uA×(55000+55000+55000)=3.3V,ADC可以
鉴别并变换plc为数据量。
根据查找资料和测算,得到弱电检验放大电路在工作中和待机状态下的功耗。运作时的功耗为:66mW;关机功耗为
277.2μW
3.3 电源控制和按键处理电路
3.3.1 电源控制电路
仪器通常使用便携式设计,供电电源一般使用五V的纽扣电池。但考虑到在每次更换电池时,系统自行恢复,日期
日期和编码等都必须进行重新设定,给使用者造成了麻烦。因此可以在系统中内置一个较小的双钮扣电池,用来在设
备更换电池时继续为系统供电。具体电路如下图3-2所示。
图3-2电源控制电路
BT2是系统内部的外置动力电池,就是能够拿出来替换的;而BT2则是内部的小纽扣电池是能够补充的。在通常情
形下,控制系统由外置动力电池BT2提供,此时二极管D2反向;同样,如果BT1能量不够时,二极管D3打开,并且经由外部
电阻R11给内部动力电池BT1补充。当BT2能量不够或换动力电池时,BT1透过D2给控制系统提供,仍然保持机器工作。
总之,BT2有电时,控制系统由它提供,并且对BT1补充;BT2没电或换电池时,控制系统由内部的BT1提供,继而便于客户
运行。D1采用反向电压保护工作。其引导电流较低,通常小于0.2V。因此如果用户不小心地把电池与BT2放反时,既因
为BT二两端的电流变成了-3V,所以此时如果没有D1,芯片就很容易烧掉了;而接上D1后,又因为D1导通,所以BT二两端
电流变成了-0.2V左右,但又没有之前的-3V,因为其电流已经超过了MSP43OF169芯片的最高电流范围,所以才能发挥防
护作用。
3.3.2 按键处理电路
仪表中需要按键输入的情况比较少,所以仪表按键处理采用三个独立按键的接线方式,用于按键输入。具体的
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如图3-3所示。
按键控制通过图3-3所示的方式直接接入CPU的外部中断口。其中按钮S1表示操作系统的启动、禁用和指定选中
项等控制功能,也可为OK按钮;S2具备减的功用,设计目的是在设定日期、日期以及编码时间时,按下一次减一,就可称
为上键;而S3则具备与S2完全相反的功用,同时具备加的功用,就叫做下键。而S4则可以在设定日、月、日和日期时加
以选择,叫做左键,而S5则具备与S4完全相反的功用,叫做右键。通过这五个按键可以对血糖仪进行基本的操作。并与
MCU外部的五个普通I/O接口和五个键盘相连接。如果要实现在键盘上按下时所接的引脚是低电平,那么就可利用在键
盘的另一端连接,以及配合上拉电阻来实现。从而便可以实现各种按键功能。
3.4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
血糖计采用的是生物酶传感器,而环境温度则是影响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一项关键因素,当环境温度提高时,
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就会有所增强,从而促进了反应催化的进行。但伴随着葡萄糖氧化酶分子的明显震动或周边自然
环境温度的上升,也会造成酶的分子转变,进而造成蛋白质变性,因此酶的活性也会减少。与此同时,周边的温度
也会危害酶的活性,因此血糖仪的准确性也会遭受周边温度的危害,测得的血糖指标也会相对地与血球仪测得的静
脉血管血液不一样。材料表明,血糖仪正常的工作中温度范畴为5-45。因而,为了确保检查的精确性,本设计中提
高了温度控制器,用以检验血糖仪的自然环境温度。通过DS18B20高温感应器来对周围环境高温做出检测,高温感应
器提供九到十二个高温读数,可以完成从-55℃到125℃范围内的周围环境温度检测。
从图3-4可以看得出,单片机设计与DS18B20处理芯片的插口比较简单。联接MSP430F169单片机设计的P 6.6引脚
和DS18B20处理芯片的DQ引脚开展数据传输。电容器连接开关电源后,其电容器便是电源电路的去耦电容。去耦电容
应尽量避开IC的VCC和GND引脚,并挑选高频率特性优良的单面或陶瓷电容,便于能够更好地清除电源电路中多余的
外界影响。在电子器件商品的制定中,通常用10 K电流量来下拉DQ线,使其维持在脉冲信号,直到沒有数据传输。
根据查找数据信息和测算获得温度感应器通信接口的作业和待机功耗。工作中功耗为:3.3mW;待机功耗为:
0W。
3.5 时钟及存储控制电路
3.5.1 时钟电路
系统的时钟模块采用的芯片是DS1302,可以对年、月、日、周、时、分、秒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其自动运
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读出,并且具有闰年自动补偿功能。
硬件电路也相对比较简单,MSP430F169单片机与DS1302芯片的接口电路
从图3-5可以看得出,DS1302的外围电路设计方案并不会太难。X1和X2引脚外接32.768kHz晶振电路,VCC1引脚
为关机开关电源输入,一般不能应用。应使用外界充电电池或协助电力电容器。在VCC2和VCC1引脚中,挑选电流量
较高的一个做为工作中开关电源。DS1302处理芯片的CE、I/O、SCLK口主要是与51单片机的通用性I/O口联接,完成
数据信息信息的传送,使单片机设计可以读写能力DS1302。
I/O为信息输入/导出端口号:当程序控制字进到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沿时,信息将进入DS1302,数据信息输入
从低位即零位逐渐。与此同时,DS1302的统计数据可以从八位操纵标示符以后的下一个SCLK单脉冲的下沿逐渐载
入,数据信息载入时长可以是从低点零位至高点七。
RST的复位端:RST接口结构的动作非常简单,给它高电平时指示可以开启晶片并让晶片真正上班(低电平恢复,高
电平时晶片恢复正常),给它低电平表示不让芯片工作。首先,通过RST接通控制逻辑门,将位置/命令按顺序输入移位
寄存器;RST是终止单字节的最多输出电平信息传递的方式。当RST是高电压后,将全部的信息传送者都初始化,就能够
对DS1302执行控制。若在信息传输过程中RST设置为低电平,则将会暂停此次信息传送,且I/O接口必需为高阻状态。
上电工作后,在Vcc>2.0V以前,RST必需为低电平。
SCLK为时钟输入端口:用SCLK引脚表示的时钟引脚,它为I/O接口信息的发送带来了时序。
经过查阅资料以及计算得到时钟控制电路的工作和待机时的功耗。其中工作时的功耗为:6.6μW;待机时的功耗
为:3.3μW。
3.5.2 存储电路
本仪表需要对最近的100次测量结果进行保存,每条测量结果中包含:时间、温度及血糖浓度。其中日历时钟的存
储需要6个字节的存储容量,温度存储需要2个字节、血糖浓度的存储需要2个字节。因此每个数据占10个字节,共需要
1000个字节即1000B。存储芯片AT24C02的存储容量为256*8即2KB。可以满足血糖仪存储100条测量结果的要求,存储
容量足够用。存储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的RAM中,这样用户就能够看到最近期的检测结果,存储芯片采用的是AT24C02,
主要功能是利用I二C总线进行和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联系,具体的接线电路如
AT24C2是一种2K的串行CMOS E2PROM,里面包含了256个8位字节数据,但CATALYST公司的先进CMOS技术在实质上大
大降低了器件的效率其最大额定电流为1mA,静态电流10μA(5.5V)。AT24C2有个16字节页写缓冲器。该仪器采用了
IIC总线接口实现运算,并具有一种专业的写保护特性。
从电路图3-6中可以看出,AT24C02的7引脚(写保护WP引脚)接地,使芯片始终处于可以进行读/写的状态。A0、A1
和A2都接地表示该器件的位置是零。因为I2C是总线操作模式,在总线上可能挂着多个元件,所以总线上的各个元件都
必须有一定的位置,这样才可以进行寻址运算。AT24C2的SCL和SDA接口必须分别与单片微型机的P2.1和P2.2进行相
连,并且在设计中,还必须在SCL和SDA上分别使用1ω的电流,使之拉高以适应I2C的运行环境。另外,为降低供电影响,
还必须在芯片的供电输入接口使用某个0.1μF的电容器来进行滤波,从而降低对输入端电流引起的影响。
SCL的串行时钟输入管脚:AT24C02,串行时钟输入管脚用来产生从器件中所有数据都发出或收到的时钟,这也是一
种输入输出管脚。
SDA为双串行式统计信息/位置接口:AT24C02为双边串行式统计信息/位置接口,用作仪器中各种信息的传送或接
受,SDA作为一种开漏输入输出的管脚,可与其它开漏输入输出或集电极开路输入输出实现并线或串联。
经过查阅资料以及计算得到存储器接口电路的工作和待机时的功耗。其中,工作状态的总功率约为:3.3mW;待机时的
功率范围为:3.3μW。
3.6 LCD显示接口电路
本次系统的LCD显示模块采用1602液晶,1602液晶与MSP430F169
1602液晶和MSP430F169单片机设计并接。MCU的P4端口联接到1602做为数据信息端口,F169的P6端口中的P6.4、P6.3
和P6.2各自联接到LCD的RS、R/W和E操纵引脚。LCD的饱和度尽可能用电阻器调整,但不可以接地装置,不然很有可
能太低模糊不清。与此同时必须留意的是,VCC端子一定要接5V正开关电源,不可以接3.3V开关电源,不然液晶电视
机不显示。并且,尽管MCU导出3.3V脉冲信号,但并不危害MCU对1602液晶的常规实际操作。
根据查找資料和测算,得到了LCD通信接口在工作中和待机状态下的功耗。工作功耗12mW;未工作功耗为:0W。
3.7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单片机本来也具备了串口通讯的特性,只不过单片机提供的是TTL电平,而串口通信对象PC机则要求的是RS232电
平;所以在串口通信电路中,必须把TTL电平转化为RS232电平。串行通信电路如图3-8所示。
图3-8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如下图3-8所显示,选用的电平变换芯片是MAX3232,不用外界元器件,尤其适用充电电池输电的系统软件。低
功耗关闭方式可将功耗降到5μW下列,MAX3232芯片的R1OUT、T1IN端口号与51单片机的URXD0、UTXD0相接,做为TTL
电平键入。数据信息在MAX3232芯片中通过电平变换后,根据T1OUT和R1IN接口传送到计算机的RS232接口,进而完成
血糖测试仪与计算机中间的传输数据。
根据查找资料和测算,得到串口通信接口电源电路的作业和待机功耗。运作时的功耗为:0.99mW;未工作功耗
为5μW。
四、系统软件设计
操作系统的主程序目的是要把所有的系统组织协调起来,并把血糖计系统中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都加以控
制和调整,从而能够完成对血糖的测量、数据处理、读取和保存以及将结果上传的工作,这就是系统工程的核心。设
置本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使系统具备的功能齐全、设置合理的优点,好的设置能够使系统具备很大的智能化水平和效
益。
编程时首先要完成操作系统最初化,而操作系统最初化一般主要是由硬件元器件最初化和应用软件最初化二个部
门所构成。而硬件最初化的功能就是要完成对各个软硬件功能模块的分配任务,从而确定其最初状况。应用软件系统
初始化的功能是为避免软件系统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时产生错乱,所以要设置好系统中断、堆栈等的位置和范围;对状
态变量、变量储存单位、操作系统时钟及其各类软件标识等都要做好初步化。
4.1 软件总体设计
此次便携式血糖计的软件部分设计,以传统硬件电路为基础、通过结构化方法加以设计,主要由主程序和多个子
程序模块所构成。程序的功能主要分为清屏、采样、读/写入数据、数值显示、保存测试结果等步骤。总体软件流程
如图4-1所示。
图4-1 总体软件流程图
图4-1为系统的整体流程图,是系统软件控制的核心,具有操控整个系统的功能,可以调用各个子程序对血糖仪
的开机、采血、数据处理以及关机等操作进行控制。
该血液的测量系统利用了虹吸原理,即试纸的测定部位被滴入待测血样中时,血流将自动流入酶电极反应端,在血
样中的磷酸在磷酸氧化酶的影响下做出物理化学反映的时候,系统运作经过了二十秒钟倒计时,当倒数时间到后,测定
结果就会呈现在液晶屏上,检测员可以直接对数据完成储存运算。
4.2 子程序设计
血糖仪的操作主要有:开机和关机、参数设置、血糖测量。本设计将这些功能设计成子程序,主程序需要执行时
即调用,使整体设计更加清晰。
4.2.1 系统的开机和关机
1.开机
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开机操作:一种为按键开机,按OK键超过3s,仪器开机,否则仪器不进行任何操
作。另一种方式为试条插入仪器自动开机。不论是按键开机还是试条插入自动开机,仪器开机后都将进入时间日期
及编码设置的界面,对当前时间进行设置,由于血糖仪内部的设置了一个内置电源,以保证仪器关机后时间日期仍会继续运行。因此,时间日期的设置只在首次开机时需要设置,其他时间可进行选择设置与否。
而编码设置则需要每次测量时进行设置,每批试纸的编码都是不同的,因此仪器内部的编码需与试纸编码一致
时方可进行准确的测量。血糖仪开机子程序如图4-2所示。
图4-2 开机子程序
2.关机
仪器的关机有三种方式:
(1)长按OK键超过3s,仪器关机。
(2)试条抽出,仪器关机。
(3)无任何操作90s后,仪器自动关机。
前两种关机方式与开机方式相对应,在这里不做详谈。第三种关机方式,当患者不对仪器进行任何操作的时间
超出90s后,仪器将进行自动关机操作,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功耗。
具体的仪器关机子程序如图4-3所示。
图4-3 关机子程序
4.2.2 修改参数设置子程序
系统参数设置中,主要有二个参数:一个是仪器的时钟和日期的设定,另一个则是编码平均值的设定。因为在本系
统中的检测结果都是从日期和时间来检索的,而时间和日期是否正确将影响血糖平均数的计算结果,所以在检测前就
需要先校正时间和日期(当然时间和日期都准确的话则无需重设)。而另一项参数则是对编码值的设定,由于仪器中的
编码值和试纸的编码值是否相符,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而同时也因为每个批次的试条都会有相应的差异,所以就必
须对编码值来加以校对。所以,在检测前就必须设定好编码值(同样,如果编码值正确的话也不需要重设)。
参数设置子程序如图4-4所示。
图4-4 参数设置子程序
当进入设置页面后,用闪烁的方法显示当前可以更改的对象,然后使用左、右键就可以选取当前被更改对象,OK键
进行确定。按一次下键,将数字减一;按一下左上键,将数字加一。当然也可以用单键设定,因为被设定对象的数值都
是在其有效值内循环。比如,当"月"数大于十二时,就重新从一开始。其它对象也是如此类似。编码值的设定方式与
上面的操作很相似:按下一次,键数值改变一次;同时,按"OK"一键就表示确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设计的编码值都是
在O到九十九范围内变化。
4.2.3 检测及数据处理子程序
通过查阅电化学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相关资料,查到传感器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曲线图如图4-5所示。
图4-5 血糖浓度与反应电流关系
该曲线不是指数或其他所熟悉的曲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
方案一:直接将曲线的首尾两端作为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做出直线,并求出直线关系式,用一次函数来表示血糖浓
度与反应产生弱电流之间的关系。
方案二:对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即将曲线分为两部分,用两条直线表示出来,并分别求出两条直线关系
式,用两个一次函数来表示血糖浓度与反应产生弱电流之间的关系。
图4-6中方案一用直线D表示;方案二用直线B和C表示。显而易见,在图中通过对比之后,方案二的误差明显小
于方案一的误差。因此,在本次设计中,对血糖值与反应弱电流关系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
经过计算,得出直线B的一次函数:
(4-1)
同理,直线C的一次函数为:
(4-2)
系统在完成初始化设置后,就可以进入测量状态。调用血量检测子程序,首先按照要求收集血样,随后将血滴入试
纸条的测量范围,利用虹吸原理使血自动地和电极反应过程接触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血液是否足够,血液不足时
返回。对温度及血糖浓度进行检测,并记录当前时间,判断传感器输出信号范围,根据不同的范围,调用相对应的转换
公式,最后保存日期和温度、血糖浓度并返回。具体检测及数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5所示。
图4-5 检测及数据处理子程序
4.2.4 血量检测子程序
新鲜血液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分别测量试条的二种电极,如果都能测量到血就说明被采的血液足够;否则,说明不
够。当显示屏产生滴血显示时,对患者进行采血时,由于血糖仪的采血方式为虹吸式,仪器应该自动检测被采血样的采
血量,血量检测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6所示。
图4-6 血量检测子程序
首先软件会对检测电极a进行测试,以检查是否有血滴进入;没有的时候要循环等待10秒,10秒内仍然没有血滴进
的时候,认为血量不足,提示并返回。若有则检测电极b在10秒内是否有血;若10秒内没有则认为血量不足,提示并返
回。如果在电极上b测量到的血样,则说明新鲜血液足并返回。
4.3 仪表的低功耗设计
作为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低功耗是整个仪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设备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关机状态下,
其待机耗电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设备使用的总功率水平。依据材料我们可以了解MSP43O系列产品单片机设计有五
种节电模式:LPMO、LPM1、LPM2、LPM3、LPM4。功耗水平先后呈下降趋势,即系统处在低功耗模式O时功耗最大,系
统处在低功耗模式4时功耗最大。因而,很显著,将off状态设定为低功耗模式而且不实际操作LPM4是最节电的。但
在低功耗模式4下,CPU和全部时钟也不工作中,这与仪器设备规定即时时钟系统自始至终工作中相分歧,因而不适
宜将待机状态设定为LPM4。由于具体时钟必须ACLK才可以正常的工作中,因此将系统的关闭状态设定为LPM3是最合
适的。CPU和时钟状态的关系如表4-1所示。
表4-1 CPU和时钟状态的关系表
操作模式 LPM0 LPM1 LPM2 LPM3 LPM4
CPU及时
钟状态
CPU和MCLK不活动;
SMCK、ACLK活动
CPU、DCO和MCLK不活动;
SMCK、ACLK活动
CPU和MCLK不活动;
SMCK、ACLK活动
仅ACLK
活动
CPU和所有时钟
都不活动
除单片机的待机情况设定为LPM3模式以减少仪器设备功耗外,还能够在血糖测试仪检验流程中关掉不用工作中
的控制模块,使其进到睡眠质量模式,进而实现减少仪器设备功耗的目地。功耗操纵子程序流程图如下图4-7所显
示,可在待机程序段中启用。
图4-7 功耗控制子程序流程
系统的整体功耗由工作模式总功耗和待机模式总功耗两部分组成,经过查阅资料和计算可以的知系统工作模式总功
耗为:86.5206mW;系统待机模式下的总功耗为:292.16μW。
五、仪表的抗干扰设计
5.1 仪表干扰源的分析
按照仪表扰动形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空间(电磁场扰动)、在信号采集过程中形成的机械影响和电源干
扰。但任何扰动的产生,都需要同样具有以下三种基本要素:干扰源、影响的传递通道,以及对扰动敏感的接受电路。
三者之间的联接框图如图5-1所示。
图5-1 干扰形成三要素
来自于仪表内与外界环境的"噪声"——空间(电磁场干扰),一般采用下列多种耦合方法成为扰动的能量传输路
径,对整个系统形成重大影响:电荷相互作用、电气相互作用、电气相互作用、公共阻抗相互作用、导电相互作用、
漏电相互作用等。
干扰产生的三个因素指出了克服抗干扰能力的根本原理:通过控制干扰源,增强对被影响系统的强抗干扰力量,以
及控制产生干扰的耦合通路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干扰的作用,进而使设备的功能与稳定性都极大地增强,从而实现了抗
干扰技术能力的目的。
而血糖检测仪的血糖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弱电流信号,非常容易受干扰影响,主要的干扰信号类型为:差模
信号干扰、共模信号的干扰以及外界噪声产生的干扰等。
5.2滤波电路的设计
血糖检测传感器工作时,需要实现在各种类型的强干扰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小电流信号,因此接口电路要特殊处
理,比如选用滤波器以及差分电路等实现信号的检测。
滤波的工作机理是在信息和噪音散布于不同频段中时,利用滤波对各个频段信息具有不同的衰减效果的特性,在
频率域进行信息隔离。在实际测试系统中,噪音与信息的频带往往存在一定的重叠,如果叠加并非特别严重,仍能够使
用滤波器有效的控制噪音输出功率,提升测试准确度。一般来说测试准确度的较大尺度上,以测试信息频带的有用信
息输出功率与噪音功率之比,即信噪比确定。
除了过滤噪声之外,过滤器还可以来隔离各类不同的信号,比如将表面粗糙度信号和波度信息分离,将传送线路中
各个通道的信息分离,将调制信号和载波信息分离,以及提取特定频谱成分的信息。
过滤器对各种频段的信息,有三个不同的筛选功用:
1.在低通带内,使信道得到了较小的衰减并通过;
2.在阻带内使讯号得到很大的减弱而抑制;
3.在通带和阻带中间的一条转换带使频谱得到了不同范围的减少。
而滤波器的三个频段在全波段中分配的情况不同,可达到对各种频段信号的选择效果。依此,滤波器又可分成四个不
同的基本类别:
1.低通滤波器,将通带由零扩展至某一指定的限制频段;
2.高通滤波器,将通带由某一指定的下限频率范围扩展至无限大;
3.带通滤波中,通带在二个有限非零的上下界频带间;
4.带阻滤波器,阻带在二个限制非零的上下限频带间。
通带和阻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过渡区域,但通带并不代表所有处在此信号频带内的信息都不会衰减。阻带
也不代表着信号被完全消除,而仅仅是其幅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少。
本次的设计中,滤波回路采用了典型的一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一回路的转折方式为:=1/(RC);由于传感器采
集到的弱电流信号为直流信号,频率可视为0Hz。这样,就可把滤波器电路中的转折频率设置的非常低,只容许最小频
率信号通过,当R=ω,而C=一μF时,则该低通滤波器的最大转折频率就是十Hz,增益Au=1。可以去除血糖浓度采集过程
中的高频干扰。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具备去除噪声的作用。
本次设计中采用低通滤波器的工作机理是允许小于截至频率范围的信息通过,也就是频率范围在0-10Hz之间的信
息,而超过十Hz的信息则无法通过。使某一频率以内的信号分量可以通过,并对该频率以上的信号分量大大控制。由
此来实现了滤波器的功能。
5.3 抗干扰的电路设计
血糖仪中的干扰源主要来自于血糖检测过程中的噪声以及共模、差模的干扰。在弱电流检测与放大电路中放大
芯片选用OPA333芯片,该芯片为高精度、超低噪声的芯片,并且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容也具备了一定滤除噪声的作
用。
5.3.1 抗共模干扰电路
在血糖浓度传感器接口电路中有一种基本的差分放大电路,功能是对所收集信息的共模干扰信息加以控制,对有
效差模信息加以扩大,达到去除干扰的目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5-2所示。
图5-2 差分放大电路
LM358是双差流输入、低效率运算放大器,内部包含有二个独立的内部频率补偿的高功率增益运算放大器。
对差模注入信息的扩大效果为:在将差模注入信息VId注入管(共模输入信号VIc=0)后,差放二个注入端信息尺寸
等值、极性相反,即VI1=-VI2=VId/2,从而使得差动对管电压增加的尺寸等值、极性相反,从而使得二个输入输出端对
地的电压增加同样,即差模输出电流Vod1、Vod2尺寸等值、极性相反,此时双侧输出电流Vo=Vod1-Vod2=2Vod1=Vod,由
此可见,差放技术可以很有效的扩大差模注入信息。
对共模注入信息的作用:当共模输入信号VIc输入(差模注入信息VId=0)时,差放二个进入端信息尺寸均等、极性
一致,即VI1=VI2=VIc,这样差动对管电流增加的尺寸均等、极性也一致,从而产生了二个输入输出端相对地的管电流
增加,即差模输出电流Voc1、Voc2的尺寸均等、极性一致,此时双端输出电流Vo=Voc1-Voc2=0,由此可见,差放对共模
注入信息有强大的控制。
另外,在输出正确的情况下,差放还有强大的控制零点偏移和控制噪音及干扰的功能。
所以,在设计检测回路中所使用的差分电路如图五负二所显示,能够发挥较好的控制共模干扰和放大差模信息的功
能。
5.3.2抗高频干扰电路
由于血糖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弱电流信号为直流信号,干扰信号相对频率较高,因此要去除干扰可以使用低通滤
波器。设计中采用的低通滤波电路如图5-3所示。
图5-3 低通滤波电路
图5-3为一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转折频率 =1/(RC);当R=100KΩ,C=1μF时,该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为
10Hz,可以去除血糖浓度采集过程中的高频干扰。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具备去除噪声的作用。
六、总结
所设计的血糖测试仪的关键处理芯片是MSP43OF169,具备功耗低、速度更快、高精度、应用简易等优势。本设
计关键处理下列问题:
1.成本低、低功耗设计;
2.弱电安装无损检测技术;
3.自动启动和关掉;
在低功耗设计层面,利用MSP43OF169微控制器的超低功耗特点,达到3v钮扣电池长期配电的规定。在控制成本
层面,因为采用的单片机设计集成化了许多程序模块,仪器设备应用的分立元件总数少,进而极大的节省了产品成
本。针对别的外场部件,应用更高的部件。
在薄弱电流检验层面,选用薄弱电流检验、变大、低通滤波器,将薄弱电流转化成MSP43OF169 ADC可以立即采
集的数据信号,做到抗干扰性的目地。
此外,定时开关机作用由系统完成,可以合理操纵开关电源,进一步减少仪器设备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