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电的计算机(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morningli/p/16058594.html

 

上一篇讲到最早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咱们中国的算盘才应该是计算机的祖宗才是啊。算盘应该算得上是一种计算工具,可以类比到现代计算机的存储,真正做运算的实际上还是人脑。最早的计算机实际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只能叫计算器,跟现在的计算机(俗称电脑)还差的很远。但是,今天说到的差分机比前面讲到的就更接近现代计算机了。

差分机的诞生

从17世纪到20世纪,计算器从手摇演变成了电动。但是整整三百年期间,计算器仍只能做最简单的四则运算,需要人力不断的记录计算结果,然后做下一步的运算。这种繁琐的人工操作能不能也交给机器来完成呢?第一个用实际行动验证这一想法的,是来自英国的旷世奇才——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差分机的设想,最早由一位名为约翰·赫尔弗里奇·冯·米勒(Johann Helfrich von Müller)的德国工程师在1784年提出,但他没有得到资金支持。

18世纪末,法兰西发起了一项宏大的计算工程——人工编制《数学用表》,这在没有先进计算工具的当时,是件极其艰巨的工作。法国数学界调集大批数学家,组成了人工手算的流水线,算得天昏地暗,才完成了17卷大部头书稿。即便如此,计算出的数学用表仍然存在大量错误。

巴贝奇在他的自传《一个哲学家的生命历程》里,写到了大约发生在1812年的一件事:

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剑桥大学的分析学会办公室里,神志恍惚地低头看着面前打开的一张对数表。一位会员走进屋来,瞧见我的样子,忙喊道:"喂!你梦见什么啦?" 我指着对数表回答说:"我正在考虑这些表也许能用机器来计算!"

巴贝奇耗费了整整十年光阴,于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当即就演算出好几种函数表。第二台由英国政府出资的运算精度为20位的大型差分机差分机一号(Difference Engine No.1)由于当时的制造工艺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