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以下内容对你有用,要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哦!
上帝喜欢笨人
一是你其实没有理解透彻一些基本概念,二是因为你做题的方法有点儿问题,喜欢跳步骤,这样会导致出错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总结、反思,才能进步,手工工作的过程,就是一边整理,一边思考的过程
人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不断犯错而不自知,而错误带来的结果,就是各种惩罚,包括很差的考试成绩
事实上由于自己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免了很多导致失败的意外,反而可能会取得一个好结果
笨人不懂得打擦边球,不懂得把利益最大化,因此凡事要留很大的余量,而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时,那些余量就会起作用
不论对方挣多少钱,我只挣自己那一份就好,不要贪图对方的任何一点儿利益
证伪比证实更重要
在你小的时候,我经常带你到世界各地旅游,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感知这个世界
对于深入的知识,仅仅通过感知是无法发现的,因此需要一整套方法。笛卡儿把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成4个步骤
第一,提出质疑。永远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真理
第二,小心求证。笛卡儿有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对于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第四,当我们从问题出发,通过实验得到了结果之后,需要合理地解释结果,并从一般性的结果上升到结论,最后将结论推广并且普遍化
对于科学而言,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论。科学的结论会有过时的一天,但是科学的过程能保证各种新知不断被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发现问题的科学家才是一流的科学家
在科学上,证实一件事的过程要以相关的事实为依据,从证据到结论的推理要符合逻辑
科学不仅要能被证实,而且还必须具有可证伪性,是否可以用经验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
做理性的怀疑者
科学不代表正确
什么是科学?从广义上讲,人类任何一种能够自洽的知识体系都可以被看成科学。按照这个定义,数学、历史学,都可以算是科学。从狭义上讲,科学是指源于古希腊,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之上,后来在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证实和证伪的完整体系
仅有结论是不行的,需要一套方法能够不断地发展科学,才是正道
在科学上,我们强调坚持实证精神,强调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强调要不断推翻过去的权威这种思想,因为有这样知识的积累才能叠加,人们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既然科学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就会发现之前的一些认识可能是肤浅的
真正有学识的科学家总是对世界和世界的规律充满敬畏,而不会说他们代表正确,只有宗教人士才会说他们手里握有绝对真理
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科学家也经常犯错误
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和海洛因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是有时候,善意未必会得到好结果,而人们全面认识一种药品的疗效和危害常常需要很长时间。当初说阿司匹林有害和海洛因无害的都是科学家
宗教的三个特点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一是盲从,对科学结论的盲从。二是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搞科学的就看不起别人。三是喜欢相信书本上的教条和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
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
为什么要阅读非小说类名著呢?
第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
第二,名著中常常充满了智慧
每一个被尊敬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写在他们相应的经典中
第三,阅读名著是系统地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
为什么要学好数学
第一,它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甚至对经济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也至关重要
第二,在中学之后学习数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逻辑推理是数学的基础
第三,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字面含义,读懂真实含义,这个技能将来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能经常用到
其一,还是前面提到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二,建立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第三,善用逻辑。任何数学结论,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严格逻辑推理的结果
我们在大学学什么
第一,学习一生要用的科学常识和人文素养,无论将来学习什么专业,或者从事什么工作,这些都是有益的
第二,学习做事情的方法,并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习那些课程,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后来继续学习和工作都有用
第三,培养协作精神,它在今天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因为没有哪个重要的工作仅仅靠个人努力就能够完成
推迟决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学科,尝试各种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找到自己的兴趣
未来,虽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因为机器智能而改变,很多人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工作,但是制造智能机器的人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懂得统计学与数据处理方法
实践对于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未来,大部分专业的生命周期都会远远短于自然人的寿命,因此人一生从事多个专业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当大致的专业方向确定之后,导师比学校重要。这和本科生的选校原则正好相反,对本科生来讲,先选学校再选专业比较好
一个年轻的博士靠自己的努力被整个学术界认可,要花很长时间,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时,好导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写科技论文的技巧
科技论文读起来有点儿枯燥,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这类论文的准确性比趣味性更重要。论文不同于散文,它的结构远比文字重要,结构不对,文字再优美也没用
除了语言之外,写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写什么,哪些是必须写的,哪些根本不需要写,甚至不能写,哪些可有可无,视篇幅而定
第一,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的工作综述
第二,自己的工作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是论文的灵魂
最重要的是实验结果要能重复,特别不能仅仅从几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结果,给出一个所谓的普遍规律
论文的结论应该是前提假设和研究工作的自然结果
第三,好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得出自己的结论,还需要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优劣
第四,实验所用的数据,要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同行能够得到的。可比性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那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完成了N+1,将来就会有N+2,因此好的论文最后都会从学术角度,讲一下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这些工作或许是自己正在进行的,或许是留给同行的。到此,一篇论文才算完整
在论文中,凡是别人的数据和观点都要写明出处;对于任何在做研究和写论文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的人,都要鸣谢。至此,一篇完整的论文就完成了
做事前不要过分算概率
随缘,别后悔
年轻人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应该做好准备,三思而行,但是对于想清楚的事情,做起来就不要犹豫
努力了,至少还有一个希望;放弃了,则永远不可能有希望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真正一流的大师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
如果不按照专业水平来要求自己做一件事,失败之处不在于你做这件事情水平的高低,而在于白白花了时间,却没有多少收获。人一辈子不在于做的事情多,而在于做好几件事
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并不在于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据他们的观点,真遇上了绝症谁也没办法),但是名医的发挥很稳定,治疗效果(预后)是可预期的,而普通大夫就没有那么稳定了
名医不会对看似小的疾病掉以轻心,因此病人对他们放心
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影响该做的事
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
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能把那些不经意的事情做得比别人更好
专业人士要有成体系的领域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两项技能
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
如何努力找到更好的方法,避免悲剧发生
遇事不要逃避,问问自己是否有比逃避更好的方法,能否做点什么,解决问题,哪怕是解决一部分问题
服从是学会领导的第一步
对于合作者一定要在公共场合认可他们的贡献
很多人只看到作为领导拥有的权力,常常忽视了他们要尽的很多义务
几乎每一位好领导都是优秀的沟通者,他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发泄不满,也不会因为自己主观的好恶而违背客观的做事原则
捡最重要的事先做
在工业界做事,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投入产出率
二是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
不要因为任务简单就开始干,遇到事情先要强迫自己慢三拍,想清楚任务的优先级,先去做那些特别重要的工作。这样才不会被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占去全部时间,致使重要的工作没有时间做
工作上的很多事情对于公司的影响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大,你的身体才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主动心态能提升全局观和协作力
所谓主动,就是指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并且随时和他进行沟通,得到他甚至其他同事的反馈
在公司里,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导师事先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解决办法,需要你通过工作告诉他,因此你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操作非常重要
所有摘录来自
吴军. “态度。” App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