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用了几年感觉配置跟不上,因为当时买的是K系处理器,不想再换,就加几个风扇,换个Z系主板超频继续用几年。看到网上多数超频都是新配置的教程,顺手随便整理发布一下,说不定有人用得上。
没啥写作经验,不喜勿喷哈。
前言
超频要注意内存和CPU散热,内存无马甲和机箱封闭无散热不建议超频内存,CPU自带散热器不建议超频。
内存超频建议开XMP改电压(需预留0.03V以上兼容性)、第一时序及CR值即可,在已收缩以上值后实际可收缩范围几乎忽略不计,主板开机时会自动调节其他值,如不预留一定的兼容范围,特殊情况下会出错、死机、无法开机BIOS提示建议使用最佳配置等情况。例如市电并非恒定不变,社区用电高负载时电压会瞬时变低,电流经电源、主板后电压会存在减少现象,把参数调至极限值会出错(一般表现为家用交流电压波动大,电流到达内存时极短时间内减低0.02V左右,导致的不稳定现象)。使用经验,极限参数稳定后+0.02V后在本社区12、17点左右多人用大功率电器时仍会出现错误,本机配置在本社区需预留0.04V以上电压方可保证99.9%稳定,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使用软件:HWiNFO 64、aida64、CinebenchR23和TestMem5,自行在网络中下载。TestMem5测内存配置文件:Ollie、V3时间短,ext…约2.5h,5opt约1.5h,abs…约1h(都是3圈时间,实际多久看电脑配置),5opt里面500%改200%就是2opt以此类推。
超频过程中要使用HWiNFO 64或aida64注意实时参数变化,根据变化改参数
cpu:最大cpu温度,cpu实时电压,hwinfo的Windows Hardware Errors (WHEA)错误监控(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本人一样只有蓝屏,从来没报错和其它问题),实际高负荷使用确认是否正常。
内存:内存电压(DIMM/DDR)、VCCSA电压、内存计时
CPU超频
用软件看U的参数对比,找合适的值。
主板:Gigabyte GA-Z270P-D3
CPU:I5-7600K(超频3风冷)
默认:3.8Ghz睿频:4.0-4.2G电压:1.140-1.152V,空闲1.2
超频4.6G,默电1.140-1.274V,高负荷1.14,R23过测,高负荷长期使用正常,默电频率已达极限。
超频4.8G,默电 最低1.2V(1.19蓝屏,影响cpu寿命)
4.6Ghz 1.19V core:1.128~1.188V 最大温度:72 4465
1.17V core:1.116~1.176V 最大温度:70 4527
1.22V CPUVLC:A core:1.152~1.224V 最大温度:74
1.17V CPUVLC:H core:1.164~1.188V 最大温度:74
1.17V CPUVLC:S core:1.116~1.176V 最大温度:68
1.20V CPUVLC:S core:1.140~1.200V 最大温度:72
1.16V CPUVLC:A core:1.104~1.164V 最大温度:70 //最低核心使用电压1.104可能会蓝屏
1.18V CPUVLC:S core:1.116~1.188V 最大温度:69
1.18V CPUVLC:A core:1.116~1.188V 最大温度:68 ***
1.17V CPUVLC:A core:1.116~1.176V 最大温度:64 最低可过测r23电压,未发现其他问题
总结:因CPU体质与散热良好,超频20%+后实际核心电压低于睿频核心电压,1.16V过测R23及其它使用均无报错但无其他影响下偶尔蓝屏重启,1.17V正常,故使用1.18V,高负载下超频实际核心电压比睿频实际核心略低,最大温度小于70度,考虑到夏天和电脑散热变差会导致升温,使用该值比较合适,温度、电压过高降压或降频使用。
内存超频
启用XPM超频
第一时序收缩
(看aida64->主板->SPD里面推荐的计时再推测一下超频到的频率可能达到的数值填)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南亚颗粒8G+镁光颗粒8G,2400》3200
XPM默压1.38V 32 第一时序(A&B): CR2(不建议),开XMP设置30倍频默认使用17-17--40,32:20-20--47 | ||||||||
CL | tRCD | tRP | tRAS | extrem | Heavy5opt | absolutnew | 其他 | Game(h) |
15 | 17 | 17 | 40 | .Cy3 Er0 | .Cy3 Er0 | .Cy3 Er0. | 过测但不稳定,大数据处理(如系统安装)存在数据错误,其他小概率出错,均无报错,弃CR2 | .L5+ |
15 | 17 | 17 | 42 | .Cy2 Er0 | .Cy2 Er0 | .L2 | ||
XPM默压1.38V 32 第一时序(A&B): CR1 | ||||||||
16 | 17 | 17 | 39 | .Cy4 Er0 | .Cy3 Er0 | L9,P1+ | ||
17 | 17 | 17 | 39 | 如果想细调电压,建议时序大点,不然最后耐心会被耗尽。*** |
手动收缩内存Mem、VCCIO、VCCSA电压
//建议CPU超频高负荷验证2天以上、XPM内存超频高负荷验证2天以上稳定后再进收缩
内存电压收缩
MemV:1.36 DIMM:1.36~1.38V // DDR(HWiNFO)/DIMM(aida):1.38~1.268(高负荷)V
MemV:1.34 DIMM:1.344~1.356V
MemV:1.32 DIMM:1.320~1.332V
MemV:1.28 DIMM:1.260~1.284V
MemV:1.26 DIMM:1.260~1.272V ***
MemV:1.25 DIMM:1.248~1.260V
MemV:1.24 DIMM:1.236~1.248V ,SA:1.152~1.200V
MemV:1.23 DIMM:1.236~1.248V ,SA:1.140~1.188V-1.152 5opt过3圈,5optCr3+Er0
MemV:1.22 DIMM:1.224~1.234V Er
MemV:1.20 DIMM:1.20~1.224V Er
注:懒人快速设置,内存电压可用1optCr3Er0测出最低 后再加0.03~0.05。需自信判断稳定,经长时间验证或对内存信心大可加0.03,如果内存体系不太差,过测后可加0.04基本达到可稳定运行最低,以此类推。如果不再收缩其它电压及时序,5optCr3+Er0(5opt跑3圈以上无报错),加压0.02即可。
VCCIO、VCCSA收缩
这是一个超级漫长的过程,因为过测可能是此时电脑电压比较稳定,且一开始内存电压设定较低导致同一个值在过测与不过测之间徘徊,建议设置一个比较稳定的内存电压值然后跳过下面备注可跳过的一段(不要小看那一段,很多都是用几个小时测一行的)
//不稳定的电网更容易出错,其实比起报错更可怕的是过测,因为过测可能是暂时的。一定要先设置好一个很稳定的内存电压,不然只有用漫长的时间把这两个电压试到较大值才发现内存电压小了要加。
//跳过开始
MV:1.23 SA&IO
IO SA SAV
1.08 1.16 1.140~1.176
1.08 1.18 1.140~1.188 Heavy1opt过,Heavy5optnG
1.09 1.19 1.140~1.188(1.152~1.164) G
1.12 1.19 1.140~1.188(1.152) G
1.09 1.21 1.140~1.188(1.152~1.164) G
1.12 1.20 1.140~1.188(1.152~+) G
1.14 1.20 1.140~1.188(1.152) G
1.14 1.22 1.140~1.188(1.152~) G
1.14 1.19 1.140~1.188(1.152) G
1.16 1.19 1.152~1.188(1.152) G
dimm改1.24V
1.08 1.18 1.152~1.200(1.164) G
1.15 1.18 1.152~1.200(1.164) G
1.10 1.20 1.164~1.200(~1.164~) G
1.15 1.20 1.164~1.200(~1.164~) G
1.18 1.20 1.140~1.200(~1.164~) 过测
dimm改1.25V
1.10 1.19 1.176~1.200(~1.176~+) G
1.17 1.19 1.152~1.200(~1.64~1.76) Cy6Er2
1.18 1.19 1.152~1.200(~1.64~1.76) ErT2乱
1.18 1.20 1.152~1.212(~1.76~) 1opt过则调大IO与SA压值,观察SA电压范围是否能缩小以及过测5opt+,过
1.11 1.20 1.176~1.212(~1.176~) SA波动明显缩小1optCr3Er0
//跳过结束
dimm改1.26V
//SA值通常1.20以下,可以看着关超频时实时监控到的电压设置比它大点,也可以设1.2多点再降到不能过测或死机,如果内存电压不比SA电压高一定值,SA到达某值后继续增大将无效果。
//IO值看BIOS里默认与SA值的差值是多少,比如我的IO比SA小0.1,所以我控制IO比SA小0.1~0.03对比测试,我的理解是同一供电电路下如果IO电用多了SA可能不够用,所以最后选择保持这个差值毕竟要尽可能低压下保持稳定,不过网上基本都建议io、sa差值控制在0.03,最后设置本人方法是两值越接近默认值,其差值越接近默认差值 。如BIOS默认 IO和SA分别是0.96、1.06(差0.10);设SA1.13则IO1.04(差0.09),设SA1.18则IO1.13(差0.05),设SA1.20则IO1.17(差0.03),实际根据主板差异设置。
//括号里的值也是电压表示高负荷下波动电压范围前后~表示偶尔会跳一下。
IO设置 SA设置 实际VCCSA
1.18 1.21 1.176~1.224(~1.176~1.188~) 1optCy2Er0//使用较大电压小测一下BIOS默认IO与SA差值是否存在问题
1.09 1.19 1.164~1.212(~1.176~1.188~) extCy4Er0//睡觉了(约06:00开始)小电压完整测试
1.04 1.14 1.140~1.152(~1.151) 1optCy3Er0//BIOS默认IO与SA差值几乎可行,继续收缩
1.00 1.10 1.160 1optErr
1.02 1.12 1.116~1.140(~1.128~) 1optErr
1.03 1.13 1.140 1optCy3Er3Te15 //此时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电网空闲时期可能会过
1.04 1.14 开机后蓝屏
1.05 1.15 1.152~1.164 1optCy6Er0 //已得出大致可用电压,及其他影响原因
1.07 1.17 1.176~1.188(1.176~1.188~) 2optCy3Er0
许多天后。。。。。。
不建议调节其他时序参数,原因如下:
本机最后可使用的参数如下:(第一次调节第二时序时出现多种错误,导致内存性能下降,2400频率依然卡顿,使用1天后恢复正常,但已无法恢复巅峰(经尝试:南亚颗粒内存条调cr1低电压不稳定))
name VCCIO VCCSA CL-RCD-RP-RAS CR
U46_1.18V-M28_1.24V_CL17 1.06 1.15 17-17-17-40 1
U46_1.18V-M30_1.26V_CL18E(Extreme) 1.13 1.18 18-18-18-42 1
U46_1.18V-M30_1.28V_CL18 1.13 1.18 18-18-18-42 1
U46_1.18V-M32_1.30V_CL17E(Extreme) 1.17 1.20 17-18-18-43 1
U46_1.18V-M32_1.31V_CL18E(Extreme) 1.17 1.20 18-18-18-43 1
U46_1.18V-M32_1.32V_CL19 1.18 1.21 19-19-19-44 1
均已经过长时间验证,Extreme不稳后再考虑使用高一档次的电压配置或低一档次频率配置。
CPU节电功能开启
2024-11-30CPU省电功能(E1C、E2~8、EIST)开启或关闭下的温度和功耗对比
本机超频如果设置为'自动'时将会关闭省电功能(可能更操作系统设置有关,不细究)
几乎同样使用状态下的监控记录:
开
关
大部分数据存在少量浮动属正常现象
总结:开启节电时平均温度明显略高与关闭状态,但前者功耗与后者差距非常明显。因高负荷使用时最大温度几乎无差距,低负荷下CPU温度上升1~3度几乎无影响,且日常使用设备通常处于空载或低负荷状态运行,故建议手动开启各项节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