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注解
传统的Spring做法是使用.xml文件来对bean进行注入或者是配置aop、事物,这么做有两个缺点:
1、如果所有的内容都配置在.xml文件中,那么.xml文件将会十分庞大;如果按需求分开.xml文件,那么.xml文件又会非常多
2、在开发中在.java文件和.xml文件之间不断切换,是一件麻烦的事,同时这种思维上的不连贯也会降低开发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Spring引入了注解,通过”@XXX”的方式,让注解与Java Bean紧密结合,既大大减少了配置文件的体积,又增加了Java Bean的可读性与内聚性。
本篇文章,讲讲Spring注解的组成结构,和每个注解的使用方法
注解大体分为三类:Bean的注解、属性的注解、Bean范围的注解
定义Bean的注解:
@Component :修饰类 相当于
<bean id=””>
Spring中提供三个衍生注解:(这三个注解都可以和@Component替换,但是为了更好的分层开发,所以一般使用这三种衍生的注解,这样显得层次分明)
@Controller :修饰web层类的
@Service :修饰业务层类的
@Repository :修饰DAO层类的
属性注入的注解:
@Value :注入普通类型的值
@Autowired :注入对象类的的值,但是默认是按类型注入的,不是按名称注入。(最常用)
要想按名称注入,可以使用@Qulifer的注解与@Autowired一起使用。
@Resource :相当于@Autowired和@Qulifer一起使用的效果。
Bean的作用范围的注解:
@Scope :控制Bean的作用范围。默认是单例的。(五个属性值)
singleton
prototype
request
session
globalsession
注解的缺点:
1、很多朋友比如在使用spring注解时,会发现注解分散到很多类中,不好管理和维护;
2、注解的开启/关闭必须修改源代码,因为注解是源代码绑定的,如果要修改,需要改源码,有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还是使用XML配置方式;比如数据源;
3、注解还一个缺点就是灵活性,比如在之前翻译的Spring Framework 4.0 M1: WebSocket 支持;在实现复杂的逻辑上,没有XML来的更加强大;注解就是要么用,要么不用;
4、通用配置还是走XML吧,比如事务配置,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等等,即通用的配置集中化,而不是分散化,如很多人使用@Transactional来配置事务,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太分散化的配置;
5、XML方式比注解的可扩展性和复杂性维护上好的多,比如需要哪些组件,不需要哪些;在面对这种情况,注解扫描机制比较逊色,因为规则很难去写或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注解的好处:
1、XML配置起来有时候冗长,此时注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jpa的实体映射;注解在处理一些不变的元数据时有时候比XML方便的多,比如spring 声明式事务管理,如果用xml写的代码会多的多;
2、注解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了XML配置;其实大部分注解一定确定后很少会改变,所以在一些中小项目中使用注解反而提供了开发效率,所以没必要一头走到黑;
3、注解相对于XML的另一个好处是类型安全的,XML只能在运行期才能发现问题。
如何选择注解开发还是XML开发?
注解与XML配置的区别
注解:是一种分散式的元数据,与源代码耦合。
xml :是一种集中式的元数据,与源代码解耦。
因此注解和XML的选择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分散还是集中,源代码耦合/解耦。
最后博主说句废话,不管是注解还是XML配置也好,没有哪个是最优的,在合适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才是重要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应该探讨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能不能更简单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