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3.2 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在了解了线性回归的背景知识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动手实现它了。尽管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可以减少大量重复性工作,但若过于依赖它提供的便利,会导致我们很难深入理解深度学习是如何工作的。因此,本节将介绍如何只利用Tensorautograd来实现一个线性回归的训练。

首先,导入本节中实验所需的包或模块,其中的matplotlib包可用于作图,且设置成嵌入显示。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torch
from IPython import display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3.2.1 生成数据集

我们构造一个简单的人工训练数据集,它可以使我们能够直观比较学到的参数和真实的模型参数的区别。设训练数据集样本数为1000,输入个数(特征数)为2。给定随机生成的批量样本特征 X ∈ R 1000 × 2 \boldsymbol{X} \in \mathbb{R}^{1000 \times 2} XR1000×2,我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真实权重 w = [ 2 , − 3.4 ] ⊤ \boldsymbol{w} = [2, -3.4]^\top w=[2,3.4] 和偏差 b = 4.2 b = 4.2 b=4.2,以及一个随机噪声项 ϵ \epsilon ϵ 来生成标签
y = X w + b + ϵ \boldsymbol{y} = \boldsymbol{X}\boldsymbol{w} + b + \epsilon y=Xw+b+ϵ

其中噪声项 ϵ \epsilon ϵ 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0.01的正态分布。噪声代表了数据集中无意义的干扰。下面,让我们生成数据集。

num_inputs = 2
num_examples = 1000
true_w = [2, -3.4]
true_b = 4.2
features = torch.randn(num_examples, num_inputs, dtype=torch.float32)
labels = true_w[0] * features[:, 0] + true_w[1] * features[:, 1] + true_b
labels += torch.tensor(np.random.normal(0, 0.01, size=labels.size()), dtype=torch.float32)

注意,features的每一行是一个长度为2的向量,而labels的每一行是一个长度为1的向量(标量)。

print(features[0], labels[0]) # 打印一个样本看下一结果

# 一个样本如下,包含2个特征值,和一个标签
tensor([0.0562, 0.0418]) tensor(4.1751)

通过生成第二个特征features[:, 1]和标签 labels 的散点图,可以更直观地观察两者间的线性关系。

def use_svg_display():
    # 用矢量图显示
    display.set_matplotlib_formats('svg')

def set_figsize(figsize=(3.5, 2.5)):
    use_svg_display()
    # 设置图的尺寸
    plt.rcParams['figure.figsize'] = figsize
    
# # 在../d2lzh_pytorch里面添加上面两个函数后就可以这样导入
# import sys
# sys.path.append("..")
# from d2lzh_pytorch import * 

set_figsize()
# plt.scatter(features[:, 0], labels, s=1); # 加上‘;’只显图片,不显示标题
plt.scatter(features[:, 1], labels, s=1); 

# 样本散点图如下:

散点图
我们将上面的plt作图函数以及use_svg_display函数和set_figsize函数定义在d2lzh_pytorch包里。以后在作图时,我们将直接调用d2lzh_pytorch.plt。由于pltd2lzh_pytorch包中是一个全局变量,我们在作图前只需要调用d2lzh_pytorch.set_figsize()即可打印矢量图并设置图的尺寸。

原书中提到的d2lzh里面使用了mxnet,改成pytorch实现后本项目统一将原书的d2lzh改为d2lzh_pytorch

3.2.2 读取数据

在训练模型的时候,我们需要遍历数据集并不断读取小批量数据样本。这里我们定义一个函数:它每次返回batch_size(批量大小)个随机样本的特征和标签。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data_iter(batch_size, features, labels):
    num_examples = len(labels) # 样本数量为 1000
    indices = list(range(num_examples))
#     print(indices)
    random.shuffle(indices) # 样本的读取顺序是随机的,混乱样本的顺序
    for i in range(0, num_examples, batch_size):
        j = torch.LongTensor(indices[i: min(i + batch_size, num_examples)]) # 最后一次迭代可能不足一个batch
        yield features.index_select(0, j), labels.index_select(0, j) # 通过生成器每次返回batch_size大小的数据

让我们读取第一个小批量数据样本并打印。每个批量的特征形状为(10, 2),分别对应批量大小和输入个数;标签形状为批量大小。

batch_size = 10
for X, y in data_iter(batch_size, features, labels):
    print(X, y)
    break
    
# 打印一个小批量样本如下
tensor([[-0.8952,  0.6218],
        [ 2.2484,  2.9156],
        [ 0.2291,  0.0640],
        [ 0.3105, -0.2543],
        [ 0.2201, -0.2380],
        [ 0.3858,  1.7801],
        [ 1.7742,  2.3588],
        [-0.6349, -1.4599],
        [-0.0381,  0.9081],
        [-0.1886,  0.3674]]) tensor([ 0.3264, -1.2327,  4.4287,  5.6846,  5.4538, -1.0719, -0.2707,  7.9101,
         1.0333,  2.5785])

3.2.3 初始化模型参数

我们将权重初始化成均值为0、标准差为0.01的正态随机数,偏差则初始化成0。

w = torch.tensor(np.random.normal(0, 0.01, (num_inputs, 1)), dtype=torch.float32) # w:1行2列的向量
b = torch.zeros(1, dtype=torch.float32) # 标量
# print(w, b)

之后的模型训练中,需要对这些参数求梯度来迭代参数的值,因此我们要让它们的requires_grad=True

w.requires_grad_(requires_grad=True)
b.requires_grad_(requires_grad=True)
tensor([0.], requires_grad=True)

3.2.4 定义模型

下面是线性回归的矢量计算表达式的实现。我们使用mm函数做矩阵乘法。

def linreg(X, w, b):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return torch.mm(X, w) + b

3.2.5 定义损失函数

我们使用上一节描述的平方损失来定义线性回归的损失函数。在实现中,我们需要把真实值y变形成预测值y_hat的形状。以下函数返回的结果也将和y_hat的形状相同。

def squared_loss(y_hat, y):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 注意这里返回的是向量,另外,pytorch里的MSELoss并没有除以2
    # y_hat 和 y 都是向量
    return(y_hat - y.view(y_hat.size())) ** 2 /2 

3.2.6 定义优化算法

以下的sgd函数实现了上一节中介绍的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它通过不断迭代模型参数来优化损失函数。这里自动求梯度模块计算得来的梯度是一个批量样本的梯度和。我们将它除以批量大小来得到平均值。

def sgd(params, lr, batch_size):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for param in params:
        param.data -= lr * param.grad / batch_size  # 注意这里更改param时用的是param.data

3.2.7 训练模型

在训练中,我们将多次迭代模型参数。在每次迭代中,我们根据当前读取的小批量数据样本(特征X和标签y),通过调用反向函数backward计算小批量随机梯度,并调用优化算法sgd迭代模型参数。由于我们之前设批量大小batch_size为10,每个小批量的损失l的形状为(10, 1)。回忆一下自动求梯度一节。由于变量l并不是一个标量,所以我们可以调用.sum()将其求和得到一个标量,再运行l.backward()得到该变量有关模型参数的梯度。注意在每次更新完参数后不要忘了将参数的梯度清零。

在一个迭代周期(epoch)中,我们将完整遍历一遍data_iter函数,并对训练数据集中所有样本都使用一次(假设样本数能够被批量大小整除)。这里的迭代周期个数num_epochs和学习率lr都是超参数,分别设3和0.03。在实践中,大多超参数都需要通过反复试错来不断调节。虽然迭代周期数设得越大模型可能越有效,但是训练时间可能过长。而有关学习率对模型的影响,我们会在后面“优化算法”一章中详细介绍。


In summary, we’ll execute the following loop:

  • Initialize parameters ( w , b ) (\mathbf{w}, b) (w,b)
  • Repeat until done
    • Compute gradient g ← ∂ ( w , b ) 1 B ∑ i ∈ B l ( x i , y i , w , b ) \mathbf{g} \leftarrow \partial_{(\mathbf{w},b)} \frac{1}{\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l(\mathbf{x}^i, y^i, \mathbf{w}, b) g(w,b)B1iBl(xi,yi,w,b)
    • Update parameters ( w , b ) ← ( w , b ) − η g (\mathbf{w}, b) \leftarrow (\mathbf{w}, b) - \eta \mathbf{g} (w,b)(w,b)ηg
lr = 0.03
num_epochs = 3
net = linreg
loss = squared_loss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 训练模型一共需要num_epochs个迭代周期
    # 在每一个迭代周期中,会使用训练数据集中所有样本一次(假设样本数能够被批量大小整除)。
    # X和y分别是小批量样本的特征和标签
    for X, y in data_iter(batch_size, features, labels):
        l = loss(net(X, w, b), y).sum()   # l是有关小批量X和y的损失
        l.backward()  # 小批量的损失对模型参数求梯度
        sgd([w, b], lr, batch_size)  # 使用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迭代模型参数
    
        # 不要忘了梯度清零
        w.grad.data.zero_()  
        b.grad.data.zero_()
    train_l = loss(net(features, w, b), labels)  # 每一轮迭代的损失
    print('epoch: %d, loss: %f' % (epoch + 1, train_l.mean().item()))
    
    # 损失结果如下,可能是数据量很小,所以迭代一次就可以得到最优解,所以效果不明显,没有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
epoch: 1, loss: 0.046842
epoch: 2, loss: 0.000208
epoch: 3, loss: 0.000050

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比较学到的参数和用来生成训练集的真实参数。它们应该很接近。

print('源参数w:', true_w, '\n 模型型学习参数w:', w)
print('源参数b:', true_b, '\n 模型型学习参数w:', b)
源参数w: [2, -3.4] 
 模型型学习参数w: tensor([[ 1.9999],
        [-3.4005]], requires_grad=True)
源参数b: 4.2 
 模型型学习参数w: tensor([4.1998], requires_grad=True)

小结

  • 可以看出,仅使用Tensorautograd模块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一个模型。接下来,本书会在此基础上描述更多深度学习模型,并介绍怎样使用更简洁的代码(见下一节)来实现它们。

注:我的GitHub:JHong-Tao/Hand-on-DL-PyTorch
注:参考的github:ShusenTang/Dive-into-DL-PyTorch
注:本节除了代码之外与原书基本相同,> 原书传送门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