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10 如何高效阅读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

高效读书

我所定义的高效读书,是指,能够将我们所读的书[物尽其用],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像集邮一样,止步于[已读],然后读完就忘,而是真正能够用到这本书,并且用得好。是花最少的时间,从一本书中,得到最多的益处。
 以前常犯的错误是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到此一游」,追求量的积累,其实没剩下任何东西。[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自华]不是因为读书这个行为,也不是因为阅读量的多寡,而是因为[腹有诗书]。是书真正经过你的思考成了你的一部分,你懂得了许多应对世界和生活的通透的智慧,内心获得了足够的平和。这些,都会在你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


 这里有一组概念:理想读者和理性读者。所谓[理想读者」,比较关注阅读本身,能够跟随作者的节奏,较为沉浸地投入于书本之中。而[理性读者],常常持着审视、分析、质疑的主动思维,去跟书对话,让书为自己所用。理性读者,更难体会到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不过,多了主动思考的愉悦。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读书的时候,如何平衡[非功利的阅读体验]和[功利的为我所用]。
我的方法是,读书时候尽量追求完全沉浸,如果遇到觉得有用的东西,可以暂且标记下来,不必去想这类问题:可以用在哪儿?和谁说的相似来着?这一段我想记住。这两句我想摘抄。有这样的念头出现很正常。一旦你做过理性读者,你就很难再回到完全的理想读者的状态了。
 但是,注意克制,在遇到这类有用的片段时,稍微标记下,继续阅读,去追求你完全的沉浸式的体验。在读完一些章节,甚至整本书后,你再回头看那些标记的段落。这时候,你可以放任自己做一个纯粹的理性读者了,思考怎么用、用在哪儿、如何整理、如何复习。最好用连续的、前后一致的思路,去做一件完整的事情。也就是我所描述的先[理想读者],再[理性读者」。这也是更为高效的读书方式。


 刚才是从阅读身份、阅读期待的角度谈读书,接下来我们从具体的阅读方法来谈。读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结果导向式读书,一种是漫游式读书
 什么意思?先说结果导向型的读书。
 你围绕着一个写作的主题,去阅读相关书籍,寻找相关段落,然后思考、理解、消化,并且生发出自己的观点,输出一篇文章,或者回答一个问题。
 这就是结果导向。这种读书方法是高效的。就像是,我们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一道确定的菜,然后想一想需要哪些食材,直接购买、加工就好了。
 但是,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会受限于自己的信息储备,并不知道去哪儿找到足够的素材;而且,很难跳脱出自己已有的认知范围,无法找到不同角度的新鲜素材。但是,也别太担心这两个问题。因为一般来说,依据这种思路,找到的素材已经足够用了,而且,在找的过程中,你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不少之前未想过的材料。
 所以,我的结论是,我很提倡这种逆向的读书方式。


 再说漫游式读书,是指没有具体目的地去读。
 与结果导向的读书相比,漫游式读书好像是事倍功半的事情。常常,我们读了好几本书,花了很多时间,却发现能用到的素材,尤其是能立刻用到的,寥寥无几。令人沮丧。但其实,这种读书依然是需要大量进行的。这就像是我们直接去菜市场,去大型超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蔬菜很多肉类,而其中有很多,除非我们真正来到现场,真正看到,我们无法知晓这些存在,那就无法做出此前未曾出现在脑海里的菜。
我们去漫游式地读书,然后就能看到之前无法想到的新鲜素材、观点和灵感。单单以结果导向的思维去读书,是预先设置了框架,会带来相当程度上的局限和束缚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路径,并无熟优熟劣,二者都是必要的,并且很多情况下,需要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漫游式地大量读书积累新鲜的或者重复的素材,在之后需要写文章时,进行结果导向式读书,回想某些你之前积累的素材,并且按图索骤、顺藤摸瓜,集中找到更多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东西。这是我在读书和码字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两种高效的输入-输出方式。接下来,我们讲如何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


 首先要跟大家说明的是,不需要背书,不需要记住。
适用场景和目的:不是为了消造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并且尽可能地真正吸收和利用;又或者是为了平时写论文。使用的场景是开卷,而非闭卷。
 如果看书的时候做读书笔记,因为自己的知识太少了,感觉书上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所以就不停地抄里面的观点,虽然有提炼和概括,但是每每抄完,发现和书本差不多厚,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呢?还是我的方法有误?方法有误。
 不停地抄每一句话,是不必要的;而且,抄本身就不必要;另外,提炼和概括,发生在这个时候,其实意义不大,效率太低。
这几个问题,我们接下来逐个解决。
 关于平时读书时如何做笔记,我的建议是,做粗浅的标记,留下可供追溯的线索,就足够了。比如我在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时,其中谈到人格的基因决定论,以及人的多元智能理论。
书中用了很长很艰深的篇幅进行详细的介绍,追根溯源,不厌其烦。而且,我需要承认的是,其中很多段落,我都觉得十分有用。但即使这样,我也并没有做更多停留。我在大致把握它的观点,以及了解到这一段的重要性后,会把这一段都标记出来。我并没有特别透彻地理解或记忆。只是留下印象。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做的笔记:只是做了粗浅的标记。让自己知道,这一块有用。

 为什么这样做呢?
 一个事实是这样的:

你所读过的书,如果没有用到,你会忘记,那就相当于没读过;只有你真正用到了的,才是真正[读过]。

 所以,在读的时候,以及做笔记的时候,要做的,只是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大致知道它的价值,留下回顾的线索,就足够了
 在需要用的时候,凭借残存的印象,翻到那里,然后,直接引用某句核心观点,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到自己的文章或者表达之中。
所以在做笔记时进行提炼和概括,效率很低。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适用场景:我们需要大量读书增加知识储备,且不需要应对闭卷考试。我们此时做的一切笔记,之后的使用场景都是[开卷]。
 如果你亲自去写了就会知道,一般来讲,你只会引用一两句概括性的总结,更多时候,你会需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所以,按我前文所说的做吧:粗略地做笔记,留下印象和线索,能够回溯即可。


 如何复习这些书?是否要把这些笔记背下来?
 **这个凭借印象,根据线索,去查找、使用的过程,就是记住你所看的书的,最高效的方式。**不必逐字逐句摘抄,更不用刻意去背诵。当你用了,你就记住。当你要用时记不住,回去翻书再看一看就记住了。

总结

  1. 有意识地同时保持[理想读者]和[理性读者]的双重身份,阅读体验和主动思考,我们全都要。
  2. 结果导向式读书和漫游式读书,都是必要的,前者是先有菜谱后去采购相应食材,后者是直接去市场大量收集新鲜素材。二者结合使用,会做到更高效的输入和输出。
  3. 平时读书的时候做读书笔记,不需要抄写。粗略地做笔记,留下印象和线索,能够回溯即可。适用场景:我们需要大量读书增加知识储备,且不需要应对闭卷考试。我们此时做的一切笔记,之后的使用场景都是[开卷」。
  4. 在需要用的时候,凭借残存的印象,翻到那里,然后,直接引用某句核心观点,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到自己的文章或者表达之中。幽信:
  5. 不需要去背。你所读过的书,如果没有用到,你会忘记,那就相当于没读过;只有你真正用到了的,才是真正[读过」。当你用了,你就记住了。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