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省赛编号:GZ073
赛项名称:网络系统管理
赛项组别:高职组
竞赛形式:团体赛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旨在融合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要求,通过大赛让参赛选手经历一个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检测,使参赛选手、裁判等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通过竞赛来检测教学水平,引领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与世界最新水平接轨,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网络系统管理岗位上的人员主要工作在商业和组织机构中,包括网络运营中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等工作场所;为用户提供日常IT业务运营,支持广泛的IT信息服务:用户业务支持、故障排除、设计、安装与升级操作系统、规划网络应用、配置网络设备等。此外,网络系统管理人员有责任与用户进行专业的工作交互,以满足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确保IT系统和网络服务的连续性,并对IT系统的运营和网络服务的开发提供建议和指导,以提升IT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效能,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通过大赛培养参赛选手在企业真实项目环境下进行网络规划与实施、配置网络设备的基础信息、搭建网络与部署信息化系统的方案、搭建移动互联网与实现无线网络优化、实施出口安全防护与远程接入、搭建网络服务与配置企业应用、完成网络设计与规划等信息化全网融合领域的核心技能;同时培养选手的沟通力、抗压力、6S规范等职业素质;展现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与风采,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参赛热情,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目的。
通过大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更多的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使职业院校能更深入地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对IT人才的需求标准,引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改革与发展,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推动专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的发展。
通过大赛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敬业精神佳”的双师型“种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一批高质量、立体化的专业课程资源包、项目教学资源等。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模块
本赛项基于企业真实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企业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最新需求,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需求分析与网络设计规划、网络设备配置、企业网络服务与应用部署、网络运维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考察选手在信息化网络领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能力。
网络系统管理赛项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结合工作岗位技能需求,在累计6小时内,完成指定的网络构建和服务部署,重点考核选手的技能操作水平,竞赛总计1000分,最终核算为100分。
培训、环境、资料、考证
公众号:Geek极安云科
网络信息安全群:624032112
网络系统管理群:223627079
网络建设与运维群:870959784
极安云科专注于技能提升,赋能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一等奖2所、二等奖3所、三等奖4所院校获奖!
2024年广东省高校的技能提升,受赋能的客户院校均获奖!
2024年江苏省赛一二等奖前13名中,我们赋能客户占五支队伍!
2024年湖南省赛赋能三所院校均获奖!
2024年山东省赛赋能两所院校均获奖!
2024年湖北省赛赋能参赛院校九支队伍,共计斩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7项!
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
模块 主要内容 时长 分值
模块 A 网络构建 网络设备基础、有线网络构建无线网络构建、出口网络配置 3小时 60%
模块 B 服务部署 Windows 及 Linux 操作系统典型应用安装、配置、测试及管理 3小时 40%
备注1:关于文档制作规范性由评分裁判评分,权重2%,每个模块1%。
备注2:关于最终赛题难度将由专家组讨论决定。
(二)模块介绍
本次竞赛中各模块的基本内容如下所示。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工作任务
A 网络构建 连接、配置及调试网络
B 服务部署 安装、配置及测试服务
其中,各模块的详细内容描述如下。
考核模块 考核任务 技能描述
A模块网络构建 基础网络配置 1.根据要求完成网络设备名称、接口、远程登陆等配置;
2.根据要求完成设备软件版本更新,设备密码恢复等;
3.完成网络测试和验证等
有线网络配置 1.按照需求配置 VLAN、生成树、端口安全等;
2.按照需求配置 DHCP 服务、DHCP 中继与DHCP 防御等;
3.按照网络规划配置静态、RIP、OSPF、BGP 等路由技术;
4.按照需求配置 IPv6 地址、IPv6 路由及各种隧道;
5.按照需求配置链路聚合、DLDP、设备虚拟化MSTP+VRRP 等;
6.按照需求配置 L2 MPLS,L3 MPLS 等 VPN 技术;
7.按照数据分流需求配置策略路由、路由策略等
无线网络配置 1.完成无线网络规划、设计 AP 点位图、输出热图;
2.按照需求配置 SSID、转发模式、冗余模式等
3.按照需求配置 AP 隔离、流量限制、身份认证等
出口网络配置 1.按照需求配置网络地址转换,子接口配置;
2.按照需求配置出口认证、流量控制等;
3.按照需求配置 L2TP、GRE、IPsec 等技术
职业规范 1.遵循企业生产“6S”管理规范;
2.遵守赛场纪律,提交规范文档
B模块服务部署 Windows基础配置 1.按照需求完成操作系统主机名称、IP 地址、用户登录密码等基础配置
Windows服务部署 1.按照需求完成 AD、DNS、Web、DFS、VPN
虚拟化、PowerShell 脚本、Python脚本等配置
Linux基础配置 1.按照需求完成操作系统主机名称、IP 地址、用户登录密码等基础配置
Linux服务部署 1. 按照需求完成 E-MAIL 、RAID 、防火墙、MariaDB、iSCSI、虚拟化、Shell 脚本、Python 脚本等配置;
2.使用服务器群集技术来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群集管理等
职业规范 1.遵循企业生产“6S”管理规范;
2.遵守赛场纪律,提交规范文档
(三)竞赛日程安排:
时 间 赛 事 安 排
第一天 下午15:00前 报到、报名汇总表核验身份证、工作证
下午15:00-15:30 领队会(领队):赛事监督说明、裁判长技术答疑、抽取检录顺序号
下午15:30-16:00 参赛队观摩赛场
下午16:00-16:30 裁判赛前检查、封闭赛场
下午16:30-17:00 专家(裁判)培训会(全体裁判):监考、评分规则分工培训
第二天 早07:15 现场裁判开启赛场及竞赛设备
07:15-07:45 选手检录(参赛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一次加密:抽取参赛编号
07:45-08:00 二次加密:抽取工位号
参赛队进入比赛工位,进行赛前设备、材料检查
08:00-11:00 第一场比赛时间
A模块
11:00-13:00 收取各参赛选手第一场次的比赛结果文档;赛场环境恢复
13:00-16:00 第二场比赛时间
B模块
16:00-16:10 收取各参赛选手第二场次的比赛结果文档
16:10-17:10 申诉受理
16:10-20:00 成绩评定与复核
20:00-20:30 加密信息解密
21:00 成绩汇总,裁判签字确认,公布成绩
四、竞赛方式
1.组队类型:团体赛。
2.竞赛队伍组成:每队参赛由2名选手组成。
参赛选手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团体赛项目每组最多配2名指导教师,不得跨校组队。
五、竞赛试题
技能大赛的命题工作由赛项执委会指定的命题专家组负责。
本赛项制定样题一套,并与本规程同步发布。具体详见附件1。
正式赛卷在比赛前一天由裁判长在监督组的监督下从命题专家组负责的命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赛题,在保密室中最终审核确认、打印、封存。保密室全程监控,并安排专人看守。比赛前1小时由两名裁判及比赛监督员将赛题从保密室运往赛场。
六、竞赛规则
1.参赛队及参赛选手资格。参赛选手须为高职院校在籍注册学生。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本赛项高职组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报名参赛。
2.比赛工位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选手原则上不得离开比赛场地。
3.竞赛所需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统一提供,不得自带,包括具有存储和通讯功能设备如硬盘、U 盘、手机、智能手表、PDA 等。
4.参赛选手必须完成检录及二次加密后,进入比赛工位,领取比赛任务,待比赛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疑问,应举手示意,现场裁判应按要求及时予以答疑。如遇设备或软件等故障,参赛选手应举手示意, 现场裁判、技术人员等应及时予以解决。确因计算机软件或硬件故障, 致使操作无法继续,经裁判长确认,予以启用备用设备。
6.比赛时间结束,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经工作人员查收清点所有文档后方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7.赛项裁判应严格遵守赛项各项规章制度,比赛当天应上交所有通信设备,由赛项执委会统一保管,直至赛项成绩评定结束。
8.本赛项各参赛队最终成绩,由本赛项信息员录入赛务管理系统并将录入的成绩导出打印,经赛项裁判长审核无误后,签字确认,同时报送大赛执委会并将电子版上传赛务管理系统。
9.赛项结束后,专家工作组根据判分情况,分析参赛选手对各知识点、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将分析报告报备大赛执委会,执委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公布。
10.赛项中裁判判分的原始材料和最终成绩等结果性材料,经监督仲裁组人员和裁判长签字后,装袋密封留档;并由赛项承办院校封存,委派专人妥善保管。
七、竞赛环境
(一)赛场布局要求
竞赛场地包括参赛选手竞赛区域、展示平台区域、裁判区域、设备耗材区、技术支持区、服务区。
1.参赛选手竞赛区域。在100㎡的面积以上,每个竞赛工位标有醒目的工位编号,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赛场要求竞赛过程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监控录像保存3个月。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大于500 lux)、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提供应急的备用电源;提供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每个工位提供一个垃圾箱。
2.展示平台区域。需要与比赛场地分开,供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休息,并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3.裁判区域。供裁判休息及工作场地。配有电脑;A4激光打印机;桌椅;饮水机、纸杯、文具用品若干。
4.技术支持区。为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场地,为参赛选手竞赛提供技术支持。
5.服务区。提供医疗等服务保障,并用隔离带隔离。
(二)赛场选手安全防护要求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参赛选手停止操作时,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比赛结束后,所有设备保持运行状态,不要拆、动硬件连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实现正常评分。
3.参赛选手应遵从安全规范操作,例如:ESD(静电放电)设备安全使用及储存。
4.参赛选手应保证设备和信息的完整及安全。
(三)赛事安全要求
1.禁止选手及所有参加赛事的人员,携带任何有毒有害物品进入竞赛现场。
2.承办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防卫组,负责竞赛期间健康和安全事务。主要包括检查竞赛场地、与会人员居住地、车辆交通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防卫;制定紧急应对方案;监督与会人员食品安全与卫生;分析和处理安全突发事件等工作。
3.赛场须配备相应医疗人员和急救人员,并备有相应急救设施。
(四)赛事开放要求
1.赛场内除指定的裁判、工作人员外,其他与会人员须经组委会同意或在组委会负责人陪同下,佩带相应的标志方可进入赛场内。
2.允许进入赛场的人员,只可在安全区内观摩竞赛,不得使用录像设备长时间拍摄选手工位、屏幕。
3.允许进入赛场的人员,应遵守赛场规则,不得与选手交谈,不得妨碍、干扰选手竞赛。
4.允许进入赛场的人员,不得在场内吸烟、喧哗。
5.经组委会允许的赞助商和负责宣传的媒体记者,按竞赛规则的要求进入赛场相关区域。
上述相关人员不得妨碍、干扰选手竞赛,不得有任何影响竞赛公平、公正的行为。
(五)赛事绿色环保要求
1.赛场严格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
2.赛场所有废弃物应有效分类并处理,尽可能地回收利用。
3.赛场设置排烟除尘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和控制烟尘。
八、技术规范
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规范。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称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电子信息大类
2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3 GB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4 GB/T22239-200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九、技术平台
(一)设备清单
序号 类别 设备 型号 单组数量
1 硬件 High Performance PC CPU:Intel i7 6代以上
内存:32G DDR4以上
硬盘:500GB 的 SSD 固态硬盘及以上。
网卡:千兆网卡(至少提供1个网口)。
显示器:不低于19英寸。 2台
2 硬件 出口网关 RG-EG3210 V2或RG-EG2000F 2
3 硬件 路由器 RG-RSR20-X-28或RG-RSR20-14E 3
4 硬件 数据中心交换机 RG-S5760C-48GT4XS-X或RG-S6000C-48GT4XS-E 2
5 硬件 电源模块 PA150IB-F 2
6 硬件 三层交换机 RG-S5310-24GT4XS-E或RG-S5750-24GT4XS-L 3
7 硬件 电源模块 PA70I 3
8 硬件 二层交换机 RG-S5300-24GT4XS-E或RG-S2910-24GT4XS-E 2
9 硬件 无线控制器 RG-WS6008 2
10 硬件 无线AP RG-AP850 1
11 硬件 无线AP RG-AP520 2
12 硬件 堆叠线缆 XG-SFP-AOC1M 2
13 硬件 电源适配器 RG-E-120 2
14 硬件 电源适配器 RG-E-130 1
(二)材料及软件
序号 软件名称 版本 单位 数量
1 Windows 10 Enterprise中文版 套 1
2 Office Version 2013 套 1
3 Firefox Browser Firefox 85 套 1
4 截图工具 FScapture6.5 套 1
5 解压缩软件 winrarx64-521scp 套 1
6 PDF 阅读器 Adobe_Reader_XI_zh_CN 套 1
7 网络调试工具 SercureCRT8.1 套 1
8 Putty Version 0.76 套 1
9 无线地勘系统 无线地勘系统V1.2 套 1
10 虚拟化云平台 VMware-workstation-full-16 套 1
11 Tftpd Version 4.6 套 1
12 Windows Server 2022 cn_windows_server_2022 套 1
13 CentOSLinux CentOS-7-x86_64-Everything-2009 套 1
14 国产操作系统UOS uniontechos-server-20-1040d-amd64 套 1
(三)场地禁止自带设备和材料
序号 设备和材料名称
1 电子设备,如平板、手机、多媒体播放器、录音器,照相机,摄影机等。
十、成绩评定
(一)奖项设定
竞赛设参赛选手团体奖。奖项设置按参赛队数量确定,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如出现参赛队总分相同情况,按照A、B模块顺序的得分高低排序,即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比较A模块的成绩,A模块成绩高的排名优先,如果A模块成绩也相同,则按B模块的成绩进行排名,以此类推完成相同成绩的排序。如果A、B各模块分值相同,则查看文档撰写规范、职业素养的分值进行排序。
(二)评分原则
- 客观性结果评分原则
采用与行业真实项目相对接,不仅检查命令和过程配置,还需要检测功能点是否实现。客观性结果评分依据目标功能实现的Show状态信息、Web截图状态以及功能性的状态测试进行。通过对结果进行客观性评分,深入考察学生对重要功能的理解是否深入,规避死记硬背,以此更能突显赛项过程与真实工作接轨的目的。
2.二次加密原则
比赛过程采取二次加密,通过抽取参赛编号和工位号,屏蔽参赛队信息,每个环节设置一名独立裁判,每个环节结束后,数据立即封存于裁判长处,加密裁判直接隔离,确保成绩评定公平、公正。
3 独立评分原则
根据裁判分工,负责相同模块评分工作的不同裁判,采取随机抽签独立评分,确保成绩评定严谨、客观、准确。裁判进行随机抽签分组,杜绝主观意愿组队,各自完全独立评分,裁判员间互不干涉,比赛监督人员可随机监督。 - 错误不传递原则
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比例计入选手总分。
(三)评分方法
1.竞赛满分为1000分。最终成绩换算为100分制进行排名。
2.评分成绩=网络构建模块得分+系统服务模块得分。
3.竞赛采取二次加密。第一次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第一次抽签,抽取参赛编号,替代选手参赛证等个人信息;第二次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第二次抽签,确定工位号,替换选手参赛编号。二次加密信息在评分结束后进行解密并统计成绩。
4 竞赛对参赛选手提交的结果采取客观性结果评分。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得分计入总分。根据赛题情况划分模块,每2名裁判负责一个模块进行独立评分,模块成绩取平均分。裁判长在竞赛结束4小时内提交评分结果,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组签字确认后公布。 - 裁判长正式提交评分结果并复核无误后,加密裁判在监督人员监督下进行二层解密:工位号到参赛编号解密;参赛编号到参赛选手名解密。
-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裁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行为的,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将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成绩计0分。
十一、申诉与仲裁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方式解决赛项有关异议。分设的两级监督仲裁机构为“竞赛基地仲裁委员会”和“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
(一)一级申诉及复议
1.参赛队对赛事过程公平公正存疑的,应当场比赛结束后(选手离开赛场)1小时内提出申诉;对于成绩计算、统分存疑的,在成绩公示或公布后1小时内提出申诉。
申诉应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向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2.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
(二)二级申诉及仲裁
1.代表队对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复议结果不服的,高职组代表队可由所在院校分管校领导、中职组代表队可由所在学校校长,向竞赛基地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2.竞赛基地仲裁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书面告知仲裁结果,此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事后,竞赛基地仲裁委员会须将申诉事项经过及仲裁结果情况及时报省职教中心。
(三)申诉其他要求
1.申诉方必须提供真实的申诉信息并严格遵守申诉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如出现以下情况的:(1)越级申诉;(2)拒绝接受仲裁结果;(3)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4)擅自在网络或社交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等,省教育厅将采取限制该代表队参加下一年度大赛相关赛项的参赛名额等措施。
2.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撤诉。
十二、竞赛观摩
本赛项将提供公开观摩区,使用大屏幕实时转播现场实况。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安全开放部分赛场。现场观摩应遵守如下纪律: - 观摩人员需由大赛办批准,佩戴观摩证件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
- 文明观赛,不得大声喧哗,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杜绝各种违反赛场秩序的不文明行为。
- 观摩人员不得同参赛选手、裁判交流,不得传递信息,不得采录竞赛现场数据资料,不得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 对于各种违反赛场秩序的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有权予以提醒、制止。
十三、竞赛视频
1.赛场内部署无盲点录像设备,能实时录制并播送赛场情况。
2.赛场外设置有专门的观摩室,同步显示赛场内竞赛状况。
十四、其他
(一)参赛队须知 - 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学校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其他组织、团体的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
- 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在筹备过程中,参赛选手因故不能参赛,须由所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于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参赛选手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允许指导教师缺席。
- 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 指导教师应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赛项规程合理制定训练方案,认真指导选手训练,培养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克服功利化思想,避免为赛而学、以赛代学。
- 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大赛专用网页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规程、技术规范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和竞赛准备。
- 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赛项规程要求做好参赛选手保险办理工作,并积极做好选手的安全教育。
- 指导教师参加赛项观摩等活动,不得违反赛项规定进入赛场,干扰比赛正常进行。
(三)参赛选手须知 - 竞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 参赛选手在检录时需将身份证、学生证、参赛证等身份证件交由检录人员统一保管,不得带入场内。
-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的电子文档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信工具和存储设备(如U盘)。竞赛统一提供计算机以及应用软件。
- 各参赛队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但不得触碰任何比赛设备及材料。
- 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赛位上完成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 竞赛过程中,因严重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例如因综合布线发生短路导致赛场断电的、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现场裁判员有权中止该队比赛。
- 凡在竞赛期间提前离开的选手,当天不得返回赛场。
-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在比赛中如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经裁判确认后,可向裁判长申请补足排除故障的时间。
- 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
- 各竞赛队按照大赛要求和赛题要求提交竞赛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记号。
- 竞赛操作结束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
(四)工作人员须知 - 熟悉竞赛规则,服从管理,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有关规定办事。
- 树立服务观念,本着一切为参赛选手着想的原则,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积极完成大赛工作任务。
- 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文明礼貌,保持良好形象。
- 坚守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岗,特殊情况向组长请假。
- 遇安全突发事件,按照工作预案及时组织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发布关于比赛的言论,不得私自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