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高级面试题汇总

Mysql 数据库几种引擎的区别比较

  1. MyISAM:默认的MySQL插件式存储引擎,它是在Web、数据仓储和其他应用环境下最常使用的存储引擎之一。注意,通过更改STORAGE_ENGINE配置变量,能够方便地更改MySQL服务器的默认存储引擎。
  2. · InnoDB:用于事务处理应用程序,具有众多特性,包括ACID事务支持。(提供行级锁)
  3. · BDB:可替代InnoDB的事务引擎,支持COMMIT、ROLLBACK和其他事务特性。
  4. · Memory:将所有数据保存在RAM中,在需要快速查找引用和其他类似数据的环境下,可提供极快的访问。
  5. · Merge:允许MySQL DBA或开发人员将一系列等同的MyISAM表以逻辑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作为1个对象引用它们。对于诸如数据仓储等VLDB环境十分适合。
  6. · Archive:为大量很少引用的历史、归档、或安全审计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7. · Federated:能够将多个分离的MySQL服务器链接起来,从多个物理服务器创建一个逻辑数据库。十分适合于分布式环境或数据集市环境。
  8. · Cluster/NDB:MySQL的簇式数据库引擎,尤其适合于具有高性能查找要求的应用程序,这类查找需求还要求具有最高的正常工作时间和可用性。
  9. · Other:其他存储引擎包括CSV(引用由逗号隔开的用作数据库表的文件),Blackhole(用于临时禁止对数据库的应用程序输入),以及Example引擎(可为快速创建定制的插件式存储引擎提供帮助)。
  10. 一般来说不使用事务的话,请使用MyISAM引擎,使用事务的话,一般使用InnoDB

数组和链表数据结构描述,各自的时间复杂度

两种数据结构都是线性表,在排序和查找等算法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各自的特点:
数组:
数组是将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放,由于每个元素占用内存相同,可以通过下标迅速访问数组中任何元素。但是如果要在数组中增加一个元素,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在内存中空出一个元素的空间,然后将要增加的元素放在其中。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删除一个元素,同样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去填掉被移动的元素。如果应用需要快速访问数据,很少或不插入和删除元素,就应该用数组。

链表:
链表恰好相反,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不是顺序存储的,而是通过存在元素中的指针联系到一起。比如:上一个元素有个指针指到下一个元素,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元素。如果要访问链表中一个元素,需要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一直找到需要的元素位置。但是增加和删除一个元素对于链表数据结构就非常简单了,只要修改元素中的指针就可以了。如果应用需要经常插入和删除元素你就需要用链表数据结构了。

二、数组和链表的区别:
1、从逻辑结构角度来看:

数组必须事先定义固定的长度(元素个数),不能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当数据增加时,可能超出原先定义的元素个数;当数据减少时,造成内存浪费。
链表动态地进行存储分配,可以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且可以方便地插入、删除数据项。(数组中插入、删除数据项时,需要移动其它数据项)
2、数组元素在栈区,链表元素在堆区;

3、从内存存储角度来看:

(静态)数组从栈中分配空间, 对于程序员方便快速,但自由度小。
链表从堆中分配空间, 自由度大但申请管理比较麻烦。
数组利用下标定位,时间复杂度为O(1),链表定位元素时间复杂度O(n);
数组插入或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O(n),链表的时间复杂度O(1)。

重写、覆盖、重载区别和存在的意义

override->重写(=覆盖)、overload->重载、polymorphism -> 多态 

override是重写(覆盖)了一个方法,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一般是用于子类在继承父类时,重写(重新实现)父类中的方法。 
重写(覆盖)的规则: 
   1、重写方法的参数列表必须完全与被重写的方法的相同,否则不能称其为重写而是重载. 
   2、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一定要大于被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3、重写的方法的返回值必须和被重写的方法的返回一致; 
   4、重写的方法所抛出的异常必须和被重写方法的所抛出的异常一致,或者是其子类; 
   5、被重写的方法不能为private,否则在其子类中只是新定义了一个方法,并没有对其进行重写。 
   6、静态方法不能被重写,可以被重载。


overload是重载,一般是用于在一个类内实现若干重载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名称相同而参数形式不同。 
重载的规则: 
   1、在使用重载时只能通过相同的方法名、不同的参数形式实现。不同的参数类型可以是不同的参数类型,不同的参数个数,不同的参数顺序(参数类型必须不一样); 
   2、不能通过访问权限、返回类型、抛出的异常进行重载; 
   3、方法的异常类型和数目不会对重载造成影响; 

多态的概念比较复杂,有多种意义的多态,一个有趣但不严谨的说法是:继承是子类使用父类的方法,而多态则是父类使用子类的方法。 
一般,我们使用多态是为了避免在父类里大量重载引起代码臃肿且难于维护。 


Hibernate的优化方案

HQL优化
使用参数绑定 
使用绑定参数的原因是让数据库一次解析SQL,对后续的重复请求可以使用生成好的执行计划,这样做节省CPU时间和内存。
避免SQL注入。
尽量少使用NOT 
如果where子句中包含not关键字,那么执行时该字段的索引失效。
尽量使用where来替换having 
having在检索出所有记录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这个处理需要一定的开销,而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减少对表的查询 
在含有子查询的HQL中,尽量减少对表的查询,降低开销。
使用表的别名 
当在H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使用别名,提高程序阅读性,并把别名前缀与每个列连接上,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解析时间并减少列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实体的更新与删除 
在Hibernate3以后支持hql的update与delete操作。可参考度娘。
一级缓存优化
一级缓存也叫做session缓存,在一个hibernate session有效,这级缓存的可干预性不强,大多于hibernate自动管理,但它提供清除缓存的方法,这在大批量增加(更新)操作是有效果的,例如,同时增加十万条记录,按常规进行,很可能会出现异常,这时可能需要手动清除一级缓存,session.evict以及session.clear。

检索策略(抓取策略)
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是Hibernate为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即只有真正使用该对象的数据时才会创建。load方法采用的策略是延迟加载;get方法采用的策略是立即加载。 
检索策略分为两种:

类级别检索
关联级别检索

什么么是JPA?

全称Java Persistence API,可以通过注解或者XML描述【对象-关系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实体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为我们提供了:

1)ORM映射元数据:JPA支持XML和注解两种元数据的形式,元数据描述对象和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框架据此将实体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表中;

如:@Entity、@Table、@Column、@Transient等注解。

 2)JPA 的API:用来操作实体对象,执行CRUD操作,框架在后台替我们完成所有的事情,开发者从繁琐的JDBC和SQL代码中解脱出来。

如:entityManager.merge(T t);

 3)JPQL查询语言:通过面向对象而非面向数据库的查询语言查询数据,避免程序的SQL语句紧密耦合。

如:from Student s where s.name = ?

但是:

JPA仅仅是一种规范,也就是说JPA仅仅定义了一些接口,而接口是需要实现才能工作的。所以底层需要某种实现,而Hibernate就是实现了JPA接口的ORM框架。

也就是说:

JPA是一套ORM规范,Hibernate实现了JPA规范!如图:

什么是spring data jpa?

spirng data jpa是spring提供的一套简化JPA开发的框架,按照约定好的【方法命名规则】写dao层接口,就可以在不写接口实现的情况下,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同时提供了很多除了CRUD之外的功能,如分页、排序、复杂查询等等。

Spring Data JPA 可以理解为 JPA 规范的再次封装抽象,底层还是使用了 Hibernate 的 JPA 技术实现。如图:

接口约定命名规则:

实例:

springboot集成spring data jpa只需两步:

第一步:导入maven坐标

第二步:yml配置文件中配置jpa信息

 

 

JAVA面试中问及HIBERNATE与 MYBATIS的对比,在这里做一下总结

hibernate以及mybatis都有过学习,在java面试中也被提及问道过,在项目实践中也应用过,现在对hibernate和mybatis做一下对比,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使自己在做项目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一方面:开发速度的对比

就开发速度而言,Hibernate的真正掌握要比Mybatis来得难些。Mybatis框架相对简单很容易上手,但也相对简陋些。个人觉得要用好Mybatis还是首先要先理解好Hibernate。

比起两者的开发速度,不仅仅要考虑到两者的特性及性能,更要根据项目需求去考虑究竟哪一个更适合项目开发,比如:一个项目中用到的复杂查询基本没有,就是简单的增删改查,这样选择hibernate效率就很快了,因为基本的sql语句已经被封装好了,根本不需要你去写sql语句,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对于一个大型项目,复杂语句较多,这样再去选择hibernate就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选择mybatis就会加快许多,而且语句的管理也比较方便。

第二方面:开发工作量的对比

Hibernate和MyBatis都有相应的代码生成工具。可以生成简单基本的DAO层方法。针对高级查询,Mybatis需要手动编写SQL语句,以及ResultMap。而Hibernate有良好的映射机制,开发者无需关心SQL的生成与结果映射,可以更专注于业务流程。

第三方面:sql优化方面

Hibernate的查询会将表中的所有字段查询出来,这一点会有性能消耗。Hibernate也可以自己写SQL来指定需要查询的字段,但这样就破坏了Hibernate开发的简洁性。而Mybatis的SQL是手动编写的,所以可以按需求指定查询的字段。

Hibernate HQL语句的调优需要将SQL打印出来,而Hibernate的SQL被很多人嫌弃因为太丑了。MyBatis的SQL是自己手动写的所以调整方便。但Hibernate具有自己的日志统计。Mybatis本身不带日志统计,使用Log4j进行日志记录。

第四方面:对象管理的对比

Hibernate 是完整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对象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的功能,使开发者不再需要理会底层数据库系统的细节。也就是说,相对于常见的 JDBC/SQL 持久层方案中需要管理 SQL 语句,Hibernate采用了更自然的面向对象的视角来持久化 Java 应用中的数据。

换句话说,使用 Hibernate 的开发者应该总是关注对象的状态(state),不必考虑 SQL 语句的执行。这部分细节已经由 Hibernate 掌管妥当,只有开发者在进行系统性能调优的时候才需要进行了解。而MyBatis在这一块没有文档说明,用户需要对对象自己进行详细的管理。
第五方面:缓存机制

Hibernate缓存

Hibernate一级缓存是Session缓存,利用好一级缓存就需要对Session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好。建议在一个Action操作中使用一个Session。一级缓存需要对Session进行严格管理。

Hibernate二级缓存是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 SessionFactory的缓存分为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内置缓存中存放的是SessionFactory对象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映射元素据及预定SQL语句等),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它是只读的。外置缓存中存放的是数据库数据的副本,其作用和一级缓存类似.二级缓存除了以内存作为存储介质外,还可以选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二级缓存称为进程级缓存或SessionFactory级缓存,它可以被所有session共享,它的生命周期伴随着SessionFactory的生命周期存在和消亡。

MyBatis缓存

MyBatis 包含一个非常强大的查询缓存特性,它可以非常方便地配置和定制。MyBatis 3 中的缓存实现的很多改进都已经实现了,使得它更加强大而且易于配置。

默认情况下是没有开启缓存的,除了局部的 session 缓存,可以增强变现而且处理循环 依赖也是必须的。要开启二级缓存,你需要在你的 SQL 映射文件中添加一行:  <cache/>

字面上看就是这样。这个简单语句的效果如下:

  1. 映射语句文件中的所有 select 语句将会被缓存。
  2. 映射语句文件中的所有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会刷新缓存。
  3. 缓存会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LRU,最近最少使用的)算法来收回。
  4. 根据时间表(比如 no Flush Interval,没有刷新间隔), 缓存不会以任何时间顺序 来刷新。
  5. 缓存会存储列表集合或对象(无论查询方法返回什么)的 1024 个引用。
  6. 缓存会被视为是 read/write(可读/可写)的缓存,意味着对象检索不是共享的,而 且可以安全地被调用者修改,而不干扰其他调用者或线程所做的潜在修改。

所有的这些属性都可以通过缓存元素的属性来修改。

比如: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这个更高级的配置创建了一个 FIFO 缓存,并每隔 60 秒刷新,存数结果对象或列表的 512 个引用,而且返回的对象被认为是只读的,因此在不同线程中的调用者之间修改它们会 导致冲突。可用的收回策略有, 默认的是 LRU:

  1. LRU – 最近最少使用的: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
  2. FIFO –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
  3. SOFT – 软引用:移除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的对象。
  4. WEAK – 弱引用:更积极地移除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的对象。

flushInterval(刷新间隔)可以被设置为任意的正整数,而且它们代表一个合理的毫秒 形式的时间段。默认情况是不设置,也就是没有刷新间隔,缓存仅仅调用语句时刷新。

size(引用数目)可以被设置为任意正整数,要记住你缓存的对象数目和你运行环境的 可用内存资源数目。默认值是1024。

readOnly(只读)属性可以被设置为 true 或 false。只读的缓存会给所有调用者返回缓 存对象的相同实例。因此这些对象不能被修改。这提供了很重要的性能优势。可读写的缓存 会返回缓存对象的拷贝(通过序列化) 。这会慢一些,但是安全,因此默认是 false。

相同点:Hibernate和Mybatis的二级缓存除了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机制外,都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存方案,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

不同点: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配置在SessionFactory生成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详细配置,然后再在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配置是那种缓存。

MyBatis的二级缓存配置都是在每个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进行详细配置,这样针对不同的表可以自定义不同的缓存机制。并且Mybatis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共享相同的缓存配置和实例,通过Cache-ref来实现。

两者比较:因为Hibernate对查询对象有着良好的管理机制,用户无需关心SQL。所以在使用二级缓存时如果出现脏数据,系统会报出错误并提示。

而MyBatis在这一方面,使用二级缓存时需要特别小心。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数据更新操作的波及范围,避免Cache的盲目使用。否则,脏数据的出现会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第六方面:总结

对于总结,大家可以到各大java论坛去看一看

相同点:Hibernate与MyBatis都可以是通过SessionFactoryBuider由XML配置文件生成SessionFactory,然后由SessionFactory 生成Session,最后由Session来开启执行事务和SQL语句。其中SessionFactoryBuider,SessionFactory,Session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

  • Hibernate和MyBatis都支持JDBC和JTA事务处理。

Mybatis优势

  • MyBatis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SQL优化,可以减少查询字段。
  • MyBatis容易掌握,而Hibernate门槛较高。

Hibernate优势

  • Hibernate的DAO层开发比MyBatis简单,Mybatis需要维护SQL和结果映射。
  • Hibernate对对象的维护和缓存要比MyBatis好,对增删改查的对象的维护要方便。
  • Hibernate数据库移植性很好,MyBatis的数据库移植性不好,不同的数据库需要写不同SQL。
  • Hibernate有更好的二级缓存机制,可以使用第三方缓存。MyBatis本身提供的缓存机制不佳。

他人总结

  • Hibernate功能强大,数据库无关性好,O/R映射能力强,如果你对Hibernate相当精通,而且对Hibernate进行了适当的封装,那么你的项目整个持久层代码会相当简单,需要写的代码很少,开发速度很快,非常爽。
  • Hibernate的缺点就是学习门槛不低,要精通门槛更高,而且怎么设计O/R映射,在性能和对象模型之间如何权衡取得平衡,以及怎样用好Hibernate方面需要你的经验和能力都很强才行。
  • iBATIS入门简单,即学即用,提供了数据库查询的自动对象绑定功能,而且延续了很好的SQL使用经验,对于没有那么高的对象模型要求的项目来说,相当完美。
  • iBATIS的缺点就是框架还是比较简陋,功能尚有缺失,虽然简化了数据绑定代码,但是整个底层数据库查询实际还是要自己写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而且不太容易适应快速数据库修改。

 

说说你知道的SQL性能优化的一些方法。

在where和order by 条件字段使用索引,尽量不要使用or,in,not in,!=(<>)等进行查询,否则会放弃索引,另外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对查询效率提高的同时会降低插入和更新的效率,还有就是尽量限制查询条件来避免全表扫描,数据库字段类型越小越好,默认值不能使用NULL,数据库数据量过大时应分库分表。


mysql索引实现原理

什么是索引:

  索引是一种高效获取数据的存储结构,例:hash、 二叉、 红黑。

  Mysql为什么不用上面三种数据结构而采用B+Tree:

    若仅仅是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45  , 上面三种算法可以轻易实现,但若是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6  , 就不好使了,它们的查找方式就类似于"全表扫描",因为他们的高度是不可控的(如下图)。B+Tree的高度是可控的,mysql通常是3到5层。注意:B+Tree只在最末端叶子节点存数据,叶子节点是以链表的形势互相指向的。

Myisam引擎(非聚集索引)

  若以这个引擎创建数据库表Create table user (…..),它实际是生成三个文件:

  user.myi   索引文件     user.myd数据文件     user.frm数据结构类型。

   如下图:当我们执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的时候,它的执行流程。

    (1)查看该表的myi文件有没有以id为索引的索引树。

    (2)根据这个id索引找到叶子节点的id值,从而得到它里面的数据地址。(叶子节点存的是索引和数据地址)。

    (3)根据数据地址去myd文件里面找到对应的数据返回出来。

    

 Innodb引擎(聚集索引)

  若以这个引擎创建数据库表Create table user (…..),它实际是生成两个文件:

  user.ibd   索引文件        user.frm数据结构类型

  因为innodb引擎创建表默认就是以主键为索引,所以不需要myi文件。

  下图为innodb表的结构图:很显然它与myisam最大的区别是将整条数据存在叶子节点,而不是地址。(叶子节点存的是主键索引和数据信息)

  若此时,你在其他列创建索引例如name,它就会另外创建一个以name为索引的索引树,(叶子节点存的是索引和主键索引)。

  你在执行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吴磊’,他的执行过程如下:

    (1)找到name索引树

    (2)根据name的值找到该树下叶子的name索引和主键值

    (3)用主键值去主键索引树去叶子节点到该条数据信息

   

  加了索引之后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查询速度,但是索引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它会占用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它会使得写操作变得很慢。通常我们对查询次数比较频繁,值比较多的列才建索引。

  例如: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ex = "女", 这个就不需要建立索引,因为性别一共就两个值,查询本身就是比较快的。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id = 1995 ,这个就需要建立索引,因为user_id的值是非常多的。

B+Tree的特性

  (1)由图能看出,单节点能存储更多数据,使得磁盘IO次数更少。

  (2)叶子节点形成有序链表,便于执行范围操作。

  (3)聚集索引中,叶子节点的data直接包含数据;非聚集索引中,叶子节点存储数据地址的指针。

   

 

GC回收机制

jvm垃圾回收机制:

    jvm中有个垃圾回收线程,它是低优先级的,当虚拟机空闲或堆内存不足时,它就会去清除不可达对象。

GC是如何去判断对象是否能被回收的

  早期GC判断对象是否能被回收时用的引用计数法,后来改进成了可达性分析法。

  引用计数法:比如A引用了B它就会记录下一个1 ,同理B也去引用A。引用计数法只有在为0的时候才回收对象,像这种“相互引用,循环引用”的对象其中一个没回收都是回收不了的。

  可达性分析法:通过GCRoot去引用该对象,若不为空则不回收,为空则回收。

  gcroot对象:线程在运行状态中不允许被回收的对象。 例如:局部变量,静态变量,常量,成员变量。 

 

Minor GC与Full GC的触发时机

  新生代内存不够用时候发生MGC也叫YGC,JVM内存不够的时候发生FGC

  Minor gc在新生代内存不够的时候触发

  Major gc在老年代内存不够的时候触发

  Full  gc在JVM内存不够的时候触发,它会清理新生代和老年代的空间。

垃圾收集器有哪些?

     (1)串行收集器:使用单线程去做,是最稳定以及高效的收集器,可能产生较长的停顿。新生代复制算法串行执行、老年代标记-压缩串行执行。

     (2)并行收集器:多线程去做。新生代复制算法并行执行、老年代标记-压缩串行执行。

     (3)CMS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CMS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

     四个步骤:1.初始标记 2.并发标记,3.重新标记,4.标记清除。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需要停顿,这段时间较短, 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时间长,cms并发执行。

       (4)G1收集器:1.并行与并发 2.分代收集 3.空间整合 4.可预测停顿。

Java对象在内存中的状态:

   可   达:   对象创建之后,能被变量引用就是可达的。  

   可恢复:   对象没有引用指向时就成了可恢复状态,回收该对象之前调用finalize()进行清理,若在finalize()方法中重新被引用就会变成可达状态,反之就成为不可达状态。

   不可达:   不被引用且finalize清理时也不能重新被引用就成了不可达状态。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以及他们之间和gc的关系

    强引用:指向通过new得到的内存空间的引用叫强引用,只要强引用还在,它宁愿out of memory内存溢出也不会回收。

    弱引用:通过weakReference类来实现,不管内存是否充足都会回收.

    软引用:通过SoftReference类来实现,内存溢出之前,回收  

    虚引用:虚引用通过PhantomRefence类实现,如果一个对象与虚引用关联,则跟没有引用与之关联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常见的GC回收算法:

  引用计数法: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计数器值为0的对象就是不再被使用的,垃圾收集器将回收该对象,若频繁被使用就将对象放到老年代中。

    特点:执行速度比较快。但是"互相引用,循环引用"的对象却会都无法回收。(正是由于这个缺陷,这个算法不再被使用)

  复制回收算法:用在新生代中;新生代中分为 eden  s0  s1 三个区域,默认比例为8:1:1。我们创建对象时,对象存在eden区,当eden区块满时,就会触发GC将经常使用的对象放到s0区,如此反复当s0快满的时候,就将经常使用且存活的对象放入s1区,将s0中不可达的对象清理掉,下次eden区再有对象要移出来的时候就直接放到s1区。而s1快满的时候就会将常用且存活的对象放到s0区,其余的对象全部清理掉。当新生代的空间耗尽时,就会把经常使用的对象转移到老年代中。

    特点:保证数据最大限度的停留在新生代中,新生代内存空间利用率达到90%。

  标记-清除算法:根据特定的算法(如:引用计数算法,可达性分析算法等)标出内存中哪些对象可以回收,哪些对象还要继续用。标记指示回收,那就直接收掉;标记指示对象还能用,那就原地不动留下。

    特点:标记与清除没有连续性效率低下,清除之后内存会产生大量碎片。

  标记-压缩算法:用在老年代中;就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之上做的优化,把存活的对象压缩到内存一端,而后进行垃圾清理。不会造成内存碎片化!

 

MySQL的四种事务隔离级别

一、事务的基本要素(ACID)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开始后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不可能停滞在中间环节。事务执行过程中出错,会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所有的操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也就是说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化学中学过的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比如A向B转账,不可能A扣了钱,B却没收到。

   3、隔离性(Isolation):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数据,不同的事务之间彼此没有任何干扰。比如A正在从一张银行卡中取钱,在A取钱的过程结束前,B不能向这张卡转账。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后,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将被保存到数据库,不能回滚。

 

二、事务的并发问题

  1、脏读:事务A读取了事务B更新的数据,然后B回滚操作,那么A读取到的数据是脏数据

  2、不可重复读:事务 A 多次读取同一数据,事务 B 在事务A多次读取的过程中,对数据作了更新并提交,导致事务A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 不一致。

  3、幻读:系统管理员A将数据库中所有学生的成绩从具体分数改为ABCDE等级,但是系统管理员B就在这个时候插入了一条具体分数的记录,当系统管理员A改结束后发现还有一条记录没有改过来,就好像发生了幻觉一样,这就叫幻读。

  小结:不可重复读的和幻读很容易混淆,不可重复读侧重于修改,幻读侧重于新增或删除。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只需锁住满足条件的行,解决幻读需要锁表

 

三、MySQL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读未提交(read-uncommitted)
不可重复读(read-committed)
可重复读(repeatable-read)
串行化(serializable)

 

 

 

 

 

mysql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read

 

四、用例子说明各个隔离级别的情况

  1、读未提交:

    (1)打开一个客户端A,并设置当前事务模式为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查询表account的初始值:

 

    (2)在客户端A的事务提交之前,打开另一个客户端B,更新表account:

 

 

    (3)这时,虽然客户端B的事务还没提交,但是客户端A就可以查询到B已经更新的数据:

 

    (4)一旦客户端B的事务因为某种原因回滚,所有的操作都将会被撤销,那客户端A查询到的数据其实就是脏数据:

 

     (5)在客户端A执行更新语句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 where id =1,lilei的balance没有变成350,居然是400,是不是很奇怪,数据不一致啊,如果你这么想就太天真 了,在应用程序中,我们会用400-50=350,并不知道其他会话回滚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读已提交的隔离级别

 

  2、读已提交

    (1)打开一个客户端A,并设置当前事务模式为read committed(未提交读),查询表account的所有记录:

 

    (2)在客户端A的事务提交之前,打开另一个客户端B,更新表account:

 

    (3)这时,客户端B的事务还没提交,客户端A不能查询到B已经更新的数据,解决了脏读问题:

 

    (4)客户端B的事务提交

    (5)客户端A执行与上一步相同的查询,结果 与上一步不一致,即产生了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3、可重复读

     (1)打开一个客户端A,并设置当前事务模式为repeatable read,查询表account的所有记录

    (2)在客户端A的事务提交之前,打开另一个客户端B,更新表account并提交

    (3)在客户端A查询表account的所有记录,与步骤(1)查询结果一致,没有出现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4)在客户端A,接着执行update balance = balance - 50 where id = 1,balance没有变成400-50=350,lilei的balance值用的是步骤(2)中的350来算的,所以是300,数据的一致性倒是没有被破坏。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下使用了MVCC机制,select操作不会更新版本号,是快照读(历史版本);insert、update和delete会更新版本号,是当前读(当前版本)。

(5)重新打开客户端B,插入一条新数据后提交

(6)在客户端A查询表account的所有记录,没有 查出 新增数据,所以没有出现幻读

 

  4.串行化

    (1)打开一个客户端A,并设置当前事务模式为serializable,查询表account的初始值:

复制代码

mysql>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serializabl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tart transaction;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lect * from account;
+------+--------+---------+
| id   | name   | balance |
+------+--------+---------+
|    1 | lilei  |   10000 |
|    2 | hanmei |   10000 |
|    3 | lucy   |   10000 |
|    4 | lily   |   10000 |
+------+--------+---------+
4 rows in set (0.00 sec)

复制代码

    (2)打开一个客户端B,并设置当前事务模式为serializable,插入一条记录报错,表被锁了插入失败,mysql中事务隔离级别为serializable时会锁表,因此不会出现幻读的情况,这种隔离级别并发性极低,开发中很少会用到。

复制代码

mysql>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serializabl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tart transaction;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insert into account values(5,'tom',0);
ERROR 1205 (HY000): Lock wait timeout exceeded; try restarting transaction

复制代码

 

  补充:

  1、事务隔离级别为读提交时,写数据只会锁住相应的行

  2、事务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时,如果检索条件有索引(包括主键索引)的时候,默认加锁方式是next-key 锁;如果检索条件没有索引,更新数据时会锁住整张表。一个间隙被事务加了锁,其他事务是不能在这个间隙插入记录的,这样可以防止幻读。

  3、事务隔离级别为串行化时,读写数据都会锁住整张表

   4、隔离级别越高,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

 

hashMap线程不安全的原因及表现

hashMap出现线程不安全的原因:
HashMap的实现里没有锁的机制,因此它是线程不安全的。

其实只要有锁的机制,可以通过锁实现线程安全,我们在读写HashMap对象的时候加锁,以保障这个对象的线程安全,但不代表HashMap本身是线程安全的,因为是外力(你自己加的锁)使然。

为啥不在HashMap内部加锁让它变成线程安全?
这样会增加单线程访问的资源消耗,即使没有多线程访问,也要每次检查、加锁、解锁。
实际上有线程安全的Map,Collections里面有个静态方法可以返回一个线程安全版本的HashMap

public static <K,V> Map<K,V> synchronizedMap(Map<K,V> m) {  
    return new SynchronizedMap<K,V>(m);  
}  
另外java5之后还提供了ConcurrentHashMap类,提供更高效的线程安全操作。


hashMap出现线程不安全的表现:
表现1:
多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hashmap就可能出现不安全的情况:

比如A B两个线程(A线程获数据 B线程存数据) 同时操作myHashMap
1.B线程执行存放数据
modelHashMap.put("1","2");
2.A线程执行get获取数据
modelHashMap.get("1")
A线程获取的值本来应该是2,但是如果A线程在刚到达获取的动作还没执行的时候,
线程执行的机会又跳到线程B,此时线程B又对modelHashMap赋值 如:modelHashMap.put("1","3");
然后线程虚拟机又执行线程A,A取到的值为3,这样map中第一个存放的值 就会丢失。。。。。
要保证值的准确,就要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就是保证A操作从头开始不能被打断。。所有要用同步关键字,或者使用java 1.5中的current新包中的ConcurrentHashMap,这是线程安全的,在java最新的并发包中,对之前非线程安全的工具,如hashMap List 都做了同步封转。

表现2:
一般我们声明HashMap时,使用的都是默认的构造方法:HashMap<K,V>,看了代码你会发现,它还有其它的构造方法: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其中参数initialCapacity为初始容量,loadFactor为加载因子,而之前我们看到的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如果在默认情况下,一个HashMap的容量为16,加载因子为0.75,那么阀值就是12,所以在往HashMap中put的值到达12时,它将自动扩容两倍,如果两个线程同时遇到HashMap的大小达到12的倍数时,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将oldTable转移到newTable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从而导致最终的HashMap的值存储异常。

表现3:
构造entry<K,V>单链表时,也会出现不安全的情况。


Java中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与用法

 

1.简单区别:
final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分别表示属性不可交变,方法不可覆盖,类不可继承。
finally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的一部分,表示总是执行。
finalize是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收集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被回收对象的此方法,供垃圾收集时的其他资源回收,例如关闭文件等。
2.中等区别:
虽然这个单词在Java中都存在,但是并没太多关联:
final:java中的关键字,修饰符。
A).如果一个类被声明为final,就意味着它不能再派生出新的子类,不能作为父类被继承。因此,一个类不能同时被声明为abstract抽象类的和final的类。
B).如果将变量或者方法声明为final,可以保证它们在使用中不被改变.
  1)被声明为final的变量必须在声明时给定初值,而在以后的引用中只能读取,不可修改。 
  2)被声明final的方法只能使用,不能重载。
finally:java的一种异常处理机制。
  finally是对Java异常处理模型的最佳补充。finally结构使代码总会执行,而不管无异常发生。使用finally可以维护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可以清理非内存资源。特别是在关闭数据库连接这方面,如果程序员把数据库连接的close()方法放到finally中,就会大大降低程序出错的几率。
finalize:Java中的一个方法名。
Java技术使用finalize()方法在垃圾收集器将对象从内存中清除出去前,做必要的清理工作。这个方法是由垃圾收集器在确定这个对象没被引用时对这个对象调用的。它是在Object类中定义的,因此所的类都继承了它。子类覆盖finalize()方法以整理系统资源或者执行其他清理工作。finalize()方法是在垃圾收集器删除对象之前对这个对象调用的。
3.详细区别:
这是一道再经典不过的面试题了,我们在各个公司的面试题中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final、finally和finalize虽然长得像孪生兄弟一样,但是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却是大相径庭。
final关键字我们首先来说说final。它可以用于以下四个地方:
1).定义变量,包括静态的和非静态的。
2).定义方法的参数。
3).定义方法。
4).定义类。
定义变量,包括静态的和非静态的。定义方法的参数
第一种情况:
  如果final修饰的是一个基本类型,就表示这个变量被赋予的值是不可变的,即它是个常量;
  如果final修饰的是一个对象,就表示这个变量被赋予的引用是不可变的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可改变的只是这个变量所保存的引用,并不是这个引用所指向的对象。
第二种情况:final的含义与第一种情况相同。
实际上对于前两种情况,一种更贴切的表述final的含义的描述,那就是,如果一个变量或方法参数被final修饰,就表示它只能被赋值一次,但是JAVA虚拟机为变量设定的默认值不记作一次赋值。被final修饰的变量必须被初始化。初始化的方式以下几种:     
1.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     
2.final变量可以在初始化块中初始化,不可以在静态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3.静态final变量可以在定义时初始化,也可以在静态初始化块中初始化,不可以在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4.final变量还可以在类的构造器中初始化,但是静态final变量不可以。
通过下面的代码可以验证以上的观点: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Test{
  public final int A=10; //在定义时初始化
  public final int B;{B=20;} //在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非静态final变量不能在静态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public final int C;static{//C=30; }

  //静态常量,在定义时初始化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TIC_D=40;

   //静态常量,在静态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TIC_E;static{STATIC_E = 50;}

  //静态变量不能在初始化块中初始化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TIC_F;{STATIC_F=60;}

  public final int G;

  //静态final变量不可以在构造器中初始化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TIC_H;

  //在构造器中初始化         
  public finalTest(){
    G=70;
    //静态final变量不可以在构造器中初始化
    //STATIC_H=80;

    //给final的变量第二次赋值时,编译会报错
    //A=99;
    //STATIC_D=99;
  }

  //final变量未被初始化,编译时就会报错
  //public final int L;

  //静态final变量未被初始化,编译时就会报错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TIC_J;
}

复制代码

我们运行上面的代码之后出了可以发现final变量(常量和静态final变量(静态常量被初始化时,编译会报错。
用final修饰的变量(常量比非final的变量(普通变量拥更高的效率,因此我们在际编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用常量来代替普通变量。
定义方法
当final用来定义一个方法时,它表示这个方法不可以被子类重写,但是并不影响它被子类继承。我们写段代码来验证一下: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ParentClass{
    public final void TestFinal(){
        System.out.println("父类--这是一个final方法");
    }
}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ParentClass{
    //子类无法重写(override父类的final方法,否则编译时会报错
    /* public void TestFinal(){
           System.out.println("子类--重写final方法");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SubClass sc = new SubClass();
        sc.TestFinal();
    }
}    

复制代码

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具有private访问权限的方法也可以增加final修饰,但是由于子类无法继承private方法,因此也无法重写它。编译器在处理private方法时,是照final方来对待的,这样可以提高该方法被调用时的效率。不过子类仍然可以定义同父类中private方法具同样结构的方法,但是这并不会产生重写的效果,而且它们之间也不存在必然联系。
定义类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final用于类的情况。这个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了,因为我们最常用的String类就是final的。由于final类不允许被继承,编译器在处理时把它的所方法都当作final的,因此final类比普通类拥更高的效率。而由关键字abstract定义的抽象类含必须由继承自它的子类重载实现的抽象方法,因此无法同时用final和abstract来修饰同一个类。同样的道理,
final也不能用来修饰接口。 final的类的所方法都不能被重写,但这并不表示final的类的属性(变量值也是不可改变的,要想做到final类的属性值不可改变,必须给它增加final修饰,请看下面的例子:

复制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FinalTest{
    int i =20;
    final int j=5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nalTest ft = new FinalTest();
          ft.i = 99;/*final类FinalTest的属性值 i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属性值i前面没final修饰*/
          //ft.j=49;//报错....因为j属性是final的不可以改变。
          System.out.println(ft.i);
    }
}        

复制代码

运行上面的代码试试看,结果是99,而不是初始化时的10。
finally语句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finally的用法。finally只能用在try/catch语句中并且附带着一个语句块,表示这段语句最终总是被执行。请看下面的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Finally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程序抛出了异常");
        }finally{
            //这里总会被执行,不受break,return影响另如数据库连接的close()一般写在这里,可以降低程序的出错几率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finally语句块");
        }
    }
}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说明了finally的作用:

1.程序抛出了异常

2.执行了finally语句块请大家注意,捕获程序抛出的异常之后,既不加处理,也不继续向上抛出异常,并不是良好的编程习惯,它掩盖了程序执行中发生的错误,这里只是方便演示,请不要学习。
那么,没一种情况使finally语句块得不到执行呢?
return、continue、break这个可以打乱代码顺序执行语句的规律。那我们就来试试看,这个语句是否能影响finally语句块的执行:

复制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FinallyTest {
    //测试return语句
    //结果显示:编译器在编译return new ReturnClass();时,
    //将它分成了两个步骤,new ReturnClass()和return,前一个创建对象的语句是在finally语句块之前被执行的,
    //而后一个return语句是在finally语句块之后执行的,也就是说finally语句块是在程序退出方法之前被执行的
    public ReturnClass testReturn() {
        try {
            return new ReturnClas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finally语句");
        }
        return null;
    }

    //测试continue语句
    public void testContinue(){
        for(int i=0; i<3; i++){
            try {
                System.out.println(i);
                if(i == 1){
                    System.out.println("con");
                }
            } catch(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finally语句");
            }
        }
    }
    //测试break语句
    public void testBreak() {
        for (int i=0; i<3; i++) {
            try {
                System.out.println(i);
                if (i == 1) {
                    break;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finally语句");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lyTest ft = new FinallyTest();
        // 测试return语句
        ft.testReturn();
        System.out.println();
        // 测试continue语句
        ft.testContinue();
        System.out.println();
        // 测试break语句
        ft.testBreak();
    }
}

class ReturnClass {
    public ReturnClass()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return语句");
    }
}

复制代码

上面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

复制代码

执行了return语句
执行了finally语句

0
执行了finally语句
1
con
执行了finally语句
2
执行了finally语句

0
执行了finally语句
1
执行了finally语句

复制代码

很明显,return、continue和break都没能阻止finally语句块的执行。从输出的结果来看,return语句似乎在finally语句块之前执行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想想看,return语句的作用是什么呢?是退出当前的方法,并将值或对象返回。如果 finally语句块是在return语句之后执行的,那么return语句被执行后就已经退出当前方法了,finally语句块又如何能被执行呢?因此,正确的执行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编译器在编译return new ReturnClass();时,将它分成了两个步骤,new ReturnClass()和return,前一个创建对象的语句是在finally语句块之前被执行的,而后一个return语句是在finally语句块之后执行的,也就是说finally语句块是在程序退出方法之前被执行的。同样,finally语句块是在循环被跳过(continue和中断(break之前被执行的
finalize方法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finalize,它是一个方法,属于java.lang.Object类,它的定义如下:protected void finalize()throws Throwable{}众所周知,finalize()方法是GC(garbagecollector运行机制的一部分,在此我们只说说finalize()方法的作用是什么呢?finalize()方法是在GC清理它所从属的对象时被调用的,如果执行它的过程中抛出了无法捕获的异常(uncaughtexception,GC将终止对改对象的清理,并且该异常会被忽略;直到下一次GC开始清理这个对象时,它的finalize()会被再次调用。请看下面的示例:

复制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FinallyTest{
    //重写finalize()方法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finalize()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nallyTest ft = new FinallyTest();
          ft = null;
          System.gc();
    }
}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如下:• 执行了finalize()方法
程序调用了java.lang.System类的gc()方法,引起GC的执行,GC在清理ft对象时调用了它的finalize()方法,因此才了上面的输出结果。调用System.gc()等同于调用下面这行代码:Runtime.getRuntime().gc();调用它们的作用只是建议垃圾收集器(GC启动,清理无用的对象释放内存空间,但是GC的启动并不是一定的,这由JAVA虚拟机来决定。直到 JAVA虚拟机停止运行,些对象的finalize()可能都没被运行过,那么怎样保证所对象的这个方法在JAVA虚拟机停止运行之前一定被调用呢?答案是我们可以调用System类的另一个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FunFinalizersOnExit(boolean value){
    //othercode
}  

给这个方法传入true就可以保证对象的finalize()方法在JAVA虚拟机停止运行前一定被运行了,不过遗憾的是这个方法是不安全的,它会导致有用的对象finalize()被误调用,因此已不被赞成使用了。由于finalize()属于Object类,因此所类都这个方法,Object的任意子类都可以重写(override该方法,在其中释放系统资源或者做其它的清理工作,如关闭输入输出流。通过以上知识的回顾,我想大家对于final、finally、finalize的用法区别已经很清楚了。

 

ConcurrentHashMap实现原理及源码分析

ConcurrentHashMap是Java并发包中提供的一个线程安全且高效的HashMap实现(若对HashMap的实现原理还不甚了解,可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HashMap实现原理及源码分析),ConcurrentHashMap在并发编程的场景中使用频率非常之高,本文就来分析下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并对其实现原理进行分析(JDK1.7).

ConcurrentHashMap实现原理

  众所周知,哈希表是中非常高效,复杂度为O(1)的数据结构,在Java开发中,我们最常见到最频繁使用的就是HashMap和HashTable,但是在线程竞争激烈的并发场景中使用都不够合理。

  HashMap :先说HashMap,HashMap是线程不安全的,在并发环境下,可能会形成环状链表(扩容时可能造成,具体原因自行百度google或查看源码分析),导致get操作时,cpu空转,所以,在并发环境中使用HashMap是非常危险的。

  HashTable : HashTable和HashMap的实现原理几乎一样,差别无非是1.HashTable不允许key和value为null;2.HashTable是线程安全的。但是HashTable线程安全的策略实现代价却太大了,简单粗暴,get/put所有相关操作都是synchronized的,这相当于给整个哈希表加了一把大锁,多线程访问时候,只要有一个线程访问或操作该对象,那其他线程只能阻塞,相当于将所有的操作串行化,在竞争激烈的并发场景中性能就会非常差。

  HashTable性能差主要是由于所有操作需要竞争同一把锁,而如果容器中有多把锁,每一把锁锁一段数据,这样在多线程访问时不同段的数据时,就不会存在锁竞争了,这样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并发效率。这就是ConcurrentHashMap所采用的"分段锁"思想。

  

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非常精妙的"分段锁"策略,ConcurrentHashMap的主干是个Segment数组。

 final Segment<K,V>[] segments;

  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所以它就是一种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在ConcurrentHashMap,一个Segment就是一个子哈希表,Segment里维护了一个HashEntry数组,并发环境下,对于不同Segment的数据进行操作是不用考虑锁竞争的。(就按默认的ConcurrentLeve为16来讲,理论上就允许16个线程并发执行,有木有很酷)

  所以,对于同一个Segment的操作才需考虑线程同步,不同的Segment则无需考虑。

Segment类似于HashMap,一个Segment维护着一个HashEntry数组

 transient volatile HashEntry<K,V>[] table;

HashEntry是目前我们提到的最小的逻辑处理单元了。一个ConcurrentHashMap维护一个Segment数组,一个Segment维护一个HashEntry数组。

复制代码

 static final class Hash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olatile V value;
        volatile HashEntry<K,V> next;
        //其他省略
}    

复制代码

我们说Segment类似哈希表,那么一些属性就跟我们之前提到的HashMap差不离,比如负载因子loadFactor,比如阈值threshold等等,看下Segment的构造方法

Segment(float lf, int threshold, HashEntry<K,V>[] tab) {
            this.loadFactor = lf;//负载因子
            this.threshold = threshold;//阈值
            this.table = tab;//主干数组即HashEntry数组
        }

我们来看下ConcurrentHashMap的构造方法

复制代码

 1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2                                float loadFactor, int concurrencyLevel) {
 3           if (!(loadFactor > 0) || initialCapacity < 0 || concurrencyLevel <= 0)
 4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5           //MAX_SEGMENTS 为1<<16=65536,也就是最大并发数为65536
 6           if (con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
 7               con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
 8           //2的sshif次方等于ssize,例:ssize=16,sshift=4;ssize=32,sshif=5
 9          int sshift = 0;
10          //ssize 为segments数组长度,根据concurrentLevel计算得出
11          int ssize = 1;
12          while (ssize < concurrencyLevel) {
13              ++sshift;
14              ssize <<= 1;
15          }
16          //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这两个变量在定位segment时会用到,后面会详细讲
17          this.segmentShift = 32 - sshift;
18          this.segmentMask = ssize - 1;
19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20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21          //计算cap的大小,即Segment中HashEntry的数组长度,cap也一定为2的n次方.
22          int c = initialCapacity / ssize;
23          if (c * ssize < initialCapacity)
24              ++c;
25          int cap = MIN_SEGMENT_TABLE_CAPACITY;
26          while (cap < c)
27              cap <<= 1;
28          //创建segments数组并初始化第一个Segment,其余的Segment延迟初始化
29          Segment<K,V> s0 =
30              new Segment<K,V>(loadFactor, (int)(cap * loadFactor),
31                               (HashEntry<K,V>[])new HashEntry[cap]);
32          Segment<K,V>[] ss = (Segment<K,V>[])new Segment[ssize];
33          UNSAFE.putOrderedObject(ss, SBASE, s0); 
34          this.segments = ss;
35      }

复制代码

  初始化方法有三个参数,如果用户不指定则会使用默认值,initialCapacity为16,loadFactor为0.75(负载因子,扩容时需要参考),concurrentLevel为16。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来,Segment数组的大小ssize是由concurrentLevel来决定的,但是却不一定等于concurrentLevel,ssize一定是大于或等于concurrentLevel的最小的2的次幂。比如:默认情况下concurrentLevel是16,则ssize为16;若concurrentLevel为14,ssize为16;若concurrentLevel为17,则ssize为32。为什么Segment的数组大小一定是2的次幂?其实主要是便于通过按位与的散列算法来定位Segment的index。至于更详细的原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HashMap实现原理及源码分析》,其中对于数组长度为什么一定要是2的次幂有较为详细的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put方法

复制代码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Segment<K,V> s;
        //concurrentHashMap不允许key/value为空
        if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hash函数对key的hashCode重新散列,避免差劲的不合理的hashcode,保证散列均匀
        int hash = hash(key);
        //返回的hash值无符号右移segmentShift位与段掩码进行位运算,定位segment
        int j = (has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          // nonvolatile; recheck
             (segments, (j << SSHIFT) + SBASE)) == null) //  in ensureSegment
            s = ensureSegment(j);
        return s.put(key, hash, value, false);
    }

复制代码

 从源码看出,put的主要逻辑也就两步:1.定位segment并确保定位的Segment已初始化 2.调用Segment的put方法。

 关于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

  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这两个全局变量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定位Segment,int j =(has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segmentMask:段掩码,假如segments数组长度为16,则段掩码为16-1=15;segments长度为32,段掩码为32-1=31。这样得到的所有bit位都为1,可以更好地保证散列的均匀性

  segmentShift:2的sshift次方等于ssize,segmentShift=32-sshift。若segments长度为16,segmentShift=32-4=28;若segments长度为32,segmentShift=32-5=27。而计算得出的hash值最大为32位,无符号右移segmentShift,则意味着只保留高几位(其余位是没用的),然后与段掩码segmentMask位运算来定位Segment。

  get/put方法

  get方法

复制代码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Segment<K,V> s; 
        HashEntry<K,V>[] tab;
        int h = hash(key);
        long u = (((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 SSHIFT) + SBASE;
        //先定位Segment,再定位HashEntry
        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Volatile(segments, u)) != null &&
            (tab = s.table) != null) {
            for (HashEntry<K,V> e = (HashEntry<K,V>) UNSAFE.getObjectVolatile
                     (tab, ((long)(((tab.length - 1) & h)) << TSHIFT) + TBASE);
                 e != null; e = e.next) {
                K k;
                if ((k = e.key) == key || (e.hash == h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
        return null;
    }

复制代码

  get方法无需加锁,由于其中涉及到的共享变量都使用volatile修饰,volatile可以保证内存可见性,所以不会读取到过期数据。

  来看下concurrentHashMap代理到Segment上的put方法,Segment中的put方法是要加锁的。只不过是锁粒度细了而已。

复制代码

final V put(K key, int hash,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HashEntry<K,V> node = tryLock() ? null :
                scanAndLockForPut(key, hash, value);//tryLock不成功时会遍历定位到的HashEnry位置的链表(遍历主要是为了使CPU缓存链表),若找不到,则创建HashEntry。tryLock一定次数后(MAX_SCAN_RETRIES变量决定),则lock。若遍历过程中,由于其他线程的操作导致链表头结点变化,则需要重新遍历。
            V oldValue;
            try {
                HashEntry<K,V>[] tab = table;
                int index = (tab.length - 1) & hash;//定位HashEntry,可以看到,这个hash值在定位Segment时和在Segment中定位HashEntry都会用到,只不过定位Segment时只用到高几位。
                HashEntry<K,V> first = entryAt(tab, index);
                for (HashEntry<K,V> e = first;;) {
                    if (e != null) {
                        K k;
                        if ((k = e.key) == key ||
                            (e.hash == hash && key.equals(k))) {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e.value = value;
                                ++modCount;
                            }
                            break;
                        }
                        e = e.next;
                    }
                    else {
                        if (node != null)
                            node.setNext(first);
                        else
                            node = new HashEntry<K,V>(hash, key, value, first);
                        int c = count + 1;
              //若c超出阈值threshold,需要扩容并rehash。扩容后的容量是当前容量的2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之前散列好的entry重新散列,具体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分析,不赘述。扩容并rehash的这个过程是比较消耗资源的。
                        if (c > threshold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
                            rehash(node);
                        else
                            setEntryAt(tab, index, node);
                        ++modCount;
                        count = c;
                        oldValue = null;
                        break;
                    }
                }
            } finally {
                unlock();
            }
            return oldValue;
        }

复制代码

 总结

  ConcurrentHashMap作为一种线程安全且高效的哈希表的解决方案,尤其其中的"分段锁"的方案,相比HashTable的全表锁在性能上的提升非常之大。本文对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解读了部分源码,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童鞋。

 

【死磕Java并发】-----深入分析volatile的实现原理

 

通过前面一章我们了解了synchronized是一个重量级的锁,虽然JVM对它做了很多优化,而下面介绍的volatile则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如果一个变量使用volatile,则它比使用synchronized的成本更加低,因为它不会引起线程上下文的切换和调度。Java语言规范对volatile的定义如下:

Java编程语言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地更新,线程应该确保通过排他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

上面比较绕口,通俗点讲就是说一个变量如果用volatile修饰了,则Java可以确保所有线程看到这个变量的值是一致的,如果某个线程对volatile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更新,那么其他线程可以立马看到这个更新,这就是所谓的线程可见性。

volatile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使用起来无非就是在一个变量前面加上volatile即可,但是要用好并不容易(LZ承认我至今仍然使用不好,在使用时仍然是模棱两可)。

内存模型相关概念

理解volatile其实还是有点儿难度的,它与Java的内存模型有关,所以在理解volatile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有关Java内存模型的概念,这里只做初步的介绍,后续LZ会详细介绍Java内存模型。

操作系统语义

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每条指令都是在CPU中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数据的读写。我们知道程序运行的数据是存储在主存中,这时就会有一个问题,读写主存中的数据没有CPU中执行指令的速度快,如果任何的交互都需要与主存打交道则会大大影响效率,所以就有了CPU高速缓存。CPU高速缓存为某个CPU独有,只与在该CPU运行的线程有关。

有了CPU高速缓存虽然解决了效率问题,但是它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数据一致性。在程序运行中,会将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复制一份到CPU高速缓存中,在进行运算时CPU不再也主存打交道,而是直接从高速缓存中读写数据,只有当运行结束后才会将数据刷新到主存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

i++i++

当线程运行这段代码时,首先会从主存中读取i( i = 1),然后复制一份到CPU高速缓存中,然后CPU执行 + 1 (2)的操作,然后将数据(2)写入到告诉缓存中,最后刷新到主存中。其实这样做在单线程中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在多线程中。如下:

假如有两个线程A、B都执行这个操作(i++),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思维主存中的i值应该=3,但事实是这样么?分析如下:

两个线程从主存中读取i的值(1)到各自的高速缓存中,然后线程A执行+1操作并将结果写入高速缓存中,最后写入主存中,此时主存i==2,线程B做同样的操作,主存中的i仍然=2。所以最终结果为2并不是3。这种现象就是缓存一致性问题。

解决缓存一致性方案有两种:

  1. 通过在总线加LOCK#锁的方式
  2. 通过缓存一致性协议

但是方案1存在一个问题,它是采用一种独占的方式来实现的,即总线加LOCK#锁的话,只能有一个CPU能够运行,其他CPU都得阻塞,效率较为低下。

第二种方案,缓存一致性协议(MESI协议)它确保每个缓存中使用的共享变量的副本是一致的。其核心思想如下:当某个CPU在写数据时,如果发现操作的变量是共享变量,则会通知其他CPU告知该变量的缓存行是无效的,因此其他CPU在读取该变量时,发现其无效会重新从主存中加载数据。

212219343783699

Java内存模型

上面从操作系统层次阐述了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Java内存模型,稍微研究一下Java内存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保证以及在Java中提供了哪些方法和机制来让我们在进行多线程编程时能够保证程序执行的正确性。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一般都会遇到这三个基本概念: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我们稍微看下volatile

原子性

原子性:即一个操作或者多个操作 要么全部执行并且执行的过程不会被任何因素打断,要么就都不执行。

原子性就像数据库里面的事务一样,他们是一个团队,同生共死。其实理解原子性非常简单,我们看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可:

1

2

3

4

i = 0;            ---1

j = i ;            ---2

i++;            ---3

i = j + 1;    ---4

上面四个操作,有哪个几个是原子操作,那几个不是?如果不是很理解,可能会认为都是原子性操作,其实只有1才是原子操作,其余均不是。

1—在Java中,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和赋值操作都是原子性操作; 
2—包含了两个操作:读取i,将i值赋值给j 
3—包含了三个操作:读取i值、i + 1 、将+1结果赋值给i; 
4—同三一样

在单线程环境下我们可以认为整个步骤都是原子性操作,但是在多线程环境下则不同,Java只保证了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和赋值操作才是原子性的(注:在32位的JDK环境下,对64位数据的读取不是原子性操作*,如long、double)。要想在多线程环境下保证原子性,则可以通过锁、synchronized来确保。

volatile是无法保证复合操作的原子性

可见性

可见性是指当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变量时,一个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得到修改的值。

在上面已经分析了,在多线程环境下,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操作对其他线程是不可见的。

Java提供了volatile来保证可见性。

当一个变量被volatile修饰后,表示着线程本地内存无效,当一个线程修改共享变量后他会立即被更新到主内存中,当其他线程读取共享变量时,它会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 
当然,synchronize和锁都可以保证可见性。

有序性

有序性:即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

在Java内存模型中,为了效率是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当然重排序它不会影响单线程的运行结果,但是对多线程会有影响。

Java提供volatile来保证一定的有序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单例模式里面的DCL(双重检查锁)。这里LZ就不再阐述了。

剖析volatile原理

JMM比较庞大,不是上面一点点就能够阐述的。上面简单地介绍都是为了volatile做铺垫的。

volatile可以保证线程可见性且提供了一定的有序性,但是无法保证原子性。在JVM底层volatile是采用“内存屏障”来实现的。

上面那段话,有两层语义

  1. 保证可见性、不保证原子性
  2. 禁止指令重排序

第一层语义就不做介绍了,下面重点介绍指令重排序。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通常会对指令做重排序:

  1. 编译器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2. 处理器重排序。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指令重排序对单线程没有什么影响,他不会影响程序的运行结果,但是会影响多线程的正确性。既然指令重排序会影响到多线程执行的正确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禁止重排序。那么JVM是如何禁止重排序的呢?这个问题稍后回答,我们先看另一个原则happens-before,happen-before原则保证了程序的“有序性”,它规定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顺序无法从happens-before原则中推到出来,那么他们就不能保证有序性,可以随意进行重排序。其定义如下:

  1. 同一个线程中的,前面的操作 happen-before 后续的操作。(即单线程内按代码顺序执行。但是,在不影响在单线程环境执行结果的前提下,编译器和处理器可以进行重排序,这是合法的。换句话说,这一是规则无法保证编译重排和指令重排)。
  2. 监视器上的解锁操作 happen-before 其后续的加锁操作。(Synchronized 规则)
  3. 对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 happen-before 后续的读操作。(volatile 规则)
  4. 线程的start() 方法 happen-before 该线程所有的后续操作。(线程启动规则)
  5. 线程所有的操作 happen-before 其他线程在该线程上调用 join 返回成功后的操作。
  6. 如果 a happen-before b,b happen-before c,则a happen-before c(传递性)。

我们着重看第三点volatile规则:对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 happen-before 后续的读操作。为了实现volatile内存语义,JMM会重排序,其规则如下:

对happen-before原则有了稍微的了解,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JVM是如何禁止重排序的?

20170104-volatile

观察加入volatile关键字和没有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所生成的汇编代码发现,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会多出一个lock前缀指令。lock前缀指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内存屏障。内存屏障是一组处理指令,用来实现对内存操作的顺序限制。volatile的底层就是通过内存屏障来实现的。下图是完成上述规则所需要的内存屏障:

volatile暂且下分析到这里,JMM体系较为庞大,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后面会结合JMM再一次对volatile深入分析。

20170104-volatile2

总结

volatile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想理解它还是比较难的,这里只是对其进行基本的了解。volatile相对于synchronized稍微轻量些,在某些场合它可以替代synchronized,但是又不能完全取代synchronized,只有在某些场合才能够使用volatile。使用它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当前值;
  2. 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volatile经常用于两个两个场景:状态标记两、double check

MySQL索引底层实现原理

索引的本质

MySQL官方对索引的定义为: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提取句子主干,就可以得到索引的本质:索引是数据结构。

我们知道,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最主要功能之一。我们都希望查询数据的速度能尽可能的快,因此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者会从查询算法的角度进行优化。最基本的查询算法当然是顺序查找(linear search),这种复杂度为O(n)的算法在数据量很大时显然是糟糕的,好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更优秀的查找算法,例如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二叉树查找(binary tree search)等。如果稍微分析一下会发现,每种查找算法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数据结构之上,例如二分查找要求被检索数据有序,而二叉树查找只能应用于二叉查找树上,但是数据本身的组织结构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数据结构(例如,理论上不可能同时将两列都按顺序进行组织),所以,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看一个例子:
image.png-32.8kB

上图展示了一种可能的索引方式。左边是数据表,一共有两列七条记录,最左边的是数据记录的物理地址(注意逻辑上相邻的记录在磁盘上也并不是一定物理相邻的)。为了加快Col2的查找,可以维护一个右边所示的二叉查找树,每个节点分别包含索引键值和一个指向对应数据记录物理地址的指针,这样就可以运用二叉查找在O(logn2)O(log2n)的复杂度内获取到相应数据。

虽然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索引,但是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几乎没有使用二叉查找树或其进化品种红黑树(red-black tree)实现的,原因会在下文介绍。

二叉排序树

在介绍B树之前,先来看另一棵神奇的树——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首先它是一棵树,“二叉”这个描述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树上的一根树枝开两个叉,于是递归下来就是二叉树了(下图所示),而这棵树上的节点是已经排好序的,具体的排序规则如下:

  • 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字数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数(递归定义)

从图中可以看出,二叉排序树组织数据时,用于查找是比较方便的,因为每次经过一次节点时,最多可以减少一半的可能,不过极端情况会出现所有节点都位于同一侧,直观上看就是一条直线,那么这种查询的效率就比较低了,因此需要对二叉树左右子树的高度进行平衡化处理,于是就有了平衡二叉树(Balenced Binary Tree)。

所谓“平衡”,说的是这棵树的各个分支的高度是均匀的,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绝对值小于1,这样就不会出现一条支路特别长的情况。于是,在这样的平衡树中进行查找时,总共比较节点的次数不超过树的高度,这就确保了查询的效率(时间复杂度为O(logn))

B树

还是直接看图比较清楚,图中所示,B树事实上是一种平衡的多叉查找树,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开m个叉(m>=2),我们称之为m阶b树,为了体现本博客的良心之处,不同于其他地方都能看到2阶B树,这里特意画了一棵5阶B树 。

总的来说,m阶B树满足以下条件:

  • 每个节点至多可以拥有m棵子树。
  • 根节点,只有至少有2个节点(要么极端情况,就是一棵树就一个根节点,单细胞生物,即是根,也是叶,也是树)。
  • 非根非叶的节点至少有的Ceil(m/2)个子树(Ceil表示向上取整,图中5阶B树,每个节点至少有3个子树,也就是至少有3个叉)。
  • 非叶节点中的信息包括[n,A0,K1,A1,K2,A2,…,Kn,An],,其中n表示该节点中保存的关键字个数,K为关键字且Ki<Ki+1,A为指向子树根节点的指针。
  • 从根到叶子的每一条路径都有相同的长度,也就是说,叶子节在相同的层,并且这些节点不带信息,实际上这些节点就表示找不到指定的值,也就是指向这些节点的指针为空。

B树的查询过程和二叉排序树比较类似,从根节点依次比较每个结点,因为每个节点中的关键字和左右子树都是有序的,所以只要比较节点中的关键字,或者沿着指针就能很快地找到指定的关键字,如果查找失败,则会返回叶子节点,即空指针。

例如查询图中字母表中的K:

  1. 从根节点P开始,K的位置在P之前,进入左侧指针。
  2. 左子树中,依次比较C、F、J、M,发现K在J和M之间。
  3. 沿着J和M之间的指针,继续访问子树,并依次进行比较,发现第一个关键字K即为指定查找的值。

B树搜索的简单伪算法如下:

<span style="color:#000000"><code>BTree_Search(node, key) {
    <span style="color:#0000ff">if</span>(node == <span style="color:#0000ff">null</span>) <span style="color:#0000ff">return</span> <span style="color:#0000ff">null</span>;
    foreach(node.key)
    {
        <span style="color:#0000ff">if</span>(node.key[i] == key) <span style="color:#0000ff">return</span> node.data[i];
            <span style="color:#0000ff">if</span>(node.key[i] > key) <span style="color:#0000ff">return</span> BTree_Search(point[i]->node);
    }
    <span style="color:#0000ff">return</span> BTree_Search(point[i+1]->node);
}

data = BTree_Search(root, my_key);</code></span>

B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

  1. 关键字集合分布在整颗树中。
  2. 任何一个关键字出现且只出现在一个节点中。
  3. 搜索有可能在非叶子节点结束。
  4. 其搜索性能等价于在关键字集合内做一次二分查找。
  5. B树在插入删除新的数据记录会破坏B-Tree的性质,因为在插入删除时,需要对树进行一个分裂、合并、转移等操作以保持B-Tree性质。

Plus版 — B+树

作为B树的加强版,B+树与B树的差异在于

  • 有n棵子树的节点含有n个关键字(也有认为是n-1个关键字)。
  • 所有的关键字全部存储在叶子节点上,且叶子节点本身根据关键字自小而大顺序连接。
  • 非叶子节点可以看成索引部分,节点中仅含有其子树(根节点)中的最大(或最小)关键字。

B+树的查找过程,与B树类似,只不过查找时,如果在非叶子节点上的关键字等于给定值,并不终止,而是继续沿着指针直到叶子节点位置。因此在B+树,不管查找成功与否,每次查找都是走了一条从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B+树的特性如下:

  • 所有关键字都存储在叶子节上,且链表中的关键字恰好是有序的。
  • 不可能非叶子节点命中返回。
  • 非叶子节点相当于叶子节点的索引,叶子节点相当于是存储(关键字)数据的数据层。
  • 更适合文件索引系统。

带有顺序访问指针的B+Tree

一般在数据库系统或文件系统中使用的B+Tree结构都在经典B+Tree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顺序访问指针。

如上图所示,在B+Tree的每个叶子节点增加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指针,就形成了带有顺序访问指针的B+Tree。做这个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区间访问的性能,例如图4中如果要查询key为从18到49的所有数据记录,当找到18后,只需顺着节点和指针顺序遍历就可以一次性访问到所有数据节点,极大提到了区间查询效率。

MySQL为什么使用B树(B+树)

红黑树等数据结构也可以用来实现索引,但是文件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普遍采用B树或者B+树,这一节将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知识讨论B-/+Tree作为索引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索引本身也很大,不可能全部存储在内存中,因此索引往往以索引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这样的话,索引查找过程中就要产生磁盘I/O消耗,相对于内存存取,I/O存取的消耗要高几个数量级,所以评价一个数据结构作为索引的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在查找过程中磁盘I/O操作次数的渐进复杂度。换句话说,索引的结构组织要尽量减少查找过程中磁盘I/O的存取次数。下面先介绍内存和磁盘存取原理,然后再结合这些原理分析B-/+Tree作为索引的效率。

主存存取原理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主存基本都是随机读写存储器(RAM),现代RAM的结构和存取原理比较复杂,这里本文抛却具体差别,抽象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存取模型来说明RAM的工作原理。

从抽象角度看,主存是一系列的存储单元组成的矩阵,每个存储单元存储固定大小的数据。每个存储单元有唯一的地址,现代主存的编址规则比较复杂,这里将其简化成一个二维地址:通过一个行地址和一个列地址可以唯一定位到一个存储单元。上图展示了一个4 x 4的主存模型。

主存的存取过程如下:

当系统需要读取主存时,则将地址信号放到地址总线上传给主存,主存读到地址信号后,解析信号并定位到指定存储单元,然后将此存储单元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供其它部件读取。

写主存的过程类似,系统将要写入单元地址和数据分别放在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上,主存读取两个总线的内容,做相应的写操作。

这里可以看出,主存存取的时间仅与存取次数呈线性关系,因为不存在机械操作,两次存取的数据的“距离”不会对时间有任何影响,例如,先取A0再取A1和先取A0再取D3的时间消耗是一样的。

磁盘存取原理

上文说过,索引一般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索引检索需要磁盘I/O操作。与主存不同,磁盘I/O存在机械运动耗费,因此磁盘I/O的时间消耗是巨大的。

下图是磁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个磁盘由大小相同且同轴的圆形盘片组成,磁盘可以转动(各个磁盘必须同步转动)。在磁盘的一侧有磁头支架,磁头支架固定了一组磁头,每个磁头负责存取一个磁盘的内容。磁头不能转动,但是可以沿磁盘半径方向运动(实际是斜切向运动),每个磁头同一时刻也必须是同轴的,即从正上方向下看,所有磁头任何时候都是重叠的(不过目前已经有多磁头独立技术,可不受此限制)。

下图是磁盘结构的示意图:

盘片被划分成一系列同心环,圆心是盘片中心,每个同心环叫做一个磁道,所有半径相同的磁道组成一个柱面。磁道被沿半径线划分成一个个小的段,每个段叫做一个扇区,每个扇区是磁盘的最小存储单元。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下面假设磁盘只有一个盘片和一个磁头。

当需要从磁盘读取数据时,系统会将数据逻辑地址传给磁盘,磁盘的控制电路按照寻址逻辑将逻辑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即确定要读的数据在哪个磁道,哪个扇区。为了读取这个扇区的数据,需要将磁头放到这个扇区上方,为了实现这一点,磁头需要移动对准相应磁道,这个过程叫做寻道,所耗费时间叫做寻道时间,然后磁盘旋转将目标扇区旋转到磁头下,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叫做旋转时间。

局部性原理与磁盘预读

由于存储介质的特性,磁盘本身存取就比主存慢很多,再加上机械运动耗费,磁盘的存取速度往往是主存的几百分分之一,因此为了提高效率,要尽量减少磁盘I/O。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磁盘往往不是严格按需读取,而是每次都会预读,即使只需要一个字节,磁盘也会从这个位置开始,顺序向后读取一定长度的数据放入内存。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计算机科学中著名的局部性原理:

当一个数据被用到时,其附近的数据也通常会马上被使用。

所以,程序运行期间所需要的数据通常应当比较集中。

由于磁盘顺序读取的效率很高(不需要寻道时间,只需很少的旋转时间),因此对于具有局部性的程序来说,预读可以提高I/O效率。

预读的长度一般为页(page)的整倍数。页是计算机管理存储器的逻辑块,硬件及操作系统往往将主存和磁盘存储区分割为连续的大小相等的块,每个存储块称为一页(在许多操作系统中,页得大小通常为4k),主存和磁盘以页为单位交换数据。当程序要读取的数据不在主存中时,会触发一个缺页异常,此时系统会向磁盘发出读盘信号,磁盘会找到数据的起始位置并向后连续读取一页或几页载入内存中,然后异常返回,程序继续运行。

B-/+Tree索引的性能分析

到这里终于可以分析B-/+Tree索引的性能了。

上文说过一般使用磁盘I/O次数评价索引结构的优劣。先从B-Tree分析,根据B-Tree的定义,可知检索一次最多需要访问h个节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者巧妙利用了磁盘预读原理,将一个节点的大小设为等于一个页,这样每个节点只需要一次I/O就可以完全载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实际实现B-Tree还需要使用如下技巧:

每次新建节点时,直接申请一个页的空间,这样就保证一个节点物理上也存储在一个页里,加之计算机存储分配都是按页对齐的,就实现了一个node只需一次I/O。

B-Tree中一次检索最多需要h-1次I/O(根节点常驻内存),渐进复杂度为O(h)=O(logdN)O(h)=O(logdN)。一般实际应用中,出度d是非常大的数字,通常超过100,因此h非常小(通常不超过3)。(h表示树的高度 & 出度d表示的是树的度,即树中各个节点的度的最大值)

综上所述,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效率是非常高的。

而红黑树这种结构,h明显要深的多。由于逻辑上很近的节点(父子)物理上可能很远,无法利用局部性,所以红黑树的I/O渐进复杂度也为O(h),效率明显比B-Tree差很多。

上文还说过,B+Tree更适合外存索引,原因和内节点出度d有关。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d越大索引的性能越好,而出度的上限取决于节点内key和data的大小:

 

dmax=floor(pagesize/(keysize+datasize+pointsize))dmax=floor(pagesize/(keysize+datasize+pointsize))

 

floor表示向下取整。由于B+Tree内节点去掉了data域,因此可以拥有更大的出度,拥有更好的性能。

MySQL索引实现

在MySQL中,索引属于存储引擎级别的概念,不同存储引擎对索引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本文主要讨论MyISAM和InnoDB两个存储引擎的索引实现方式。

MyISAM索引实现

MyISAM引擎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叶节点的data域存放的是数据记录的地址。下图是MyISAM索引的原理图:

这里设表一共有三列,假设我们以Col1为主键,则上图是一个MyISAM表的主索引(Primary key)示意。可以看出MyISAM的索引文件仅仅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在MyISAM中,主索引和辅助索引(Secondary key)在结构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主索引要求key是唯一的,而辅助索引的key可以重复。如果我们在Col2上建立一个辅助索引,则此索引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同样也是一棵B+树,data域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因此,MyISAM中索引检索的算法为首先按照B+Tree搜索算法搜索索引,如果指定的Key存在,则取出其data域的值,然后以data域的值为地址,读取相应数据记录。

MyISAM的索引方式也叫做“非聚集”的,之所以这么称呼是为了与InnoDB的聚集索引区分。

InnoDB索引实现

虽然InnoDB也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但具体实现方式却与MyISAM截然不同。

第一个重大区别是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是索引文件。从上文知道,MyISAM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文件仅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而在InnoDB中,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按B+Tree组织的一个索引结构,这棵树的叶节点data域保存了完整的数据记录。这个索引的key是数据表的主键,因此InnoDB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主索引。

上图是InnoDB主索引(同时也是数据文件)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叶节点包含了完整的数据记录。这种索引叫做聚集索引。因为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要按主键聚集,所以InnoDB要求表必须有主键(MyISAM可以没有),如果没有显式指定,则MySQL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可以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列作为主键,如果不存在这种列,则MySQL自动为InnoDB表生成一个隐含字段作为主键,这个字段长度为6个字节,类型为长整型。

第二个与MyISAM索引的不同是InnoDB的辅助索引data域存储相应记录主键的值而不是地址。换句话说,InnoDB的所有辅助索引都引用主键作为data域。例如,上图为定义在Col3上的一个辅助索引:

这里以英文字符的ASCII码作为比较准则。聚集索引这种实现方式使得按主键的搜索十分高效,但是辅助索引搜索需要检索两遍索引:首先检索辅助索引获得主键,然后用主键到主索引中检索获得记录。

了解不同存储引擎的索引实现方式对于正确使用和优化索引都非常有帮助,例如知道了InnoDB的索引实现后,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不建议使用过长的字段作为主键,因为所有辅助索引都引用主索引,过长的主索引会令辅助索引变得过大。再例如,用非单调的字段作为主键在InnoDB中不是个好主意,因为InnoDB数据文件本身是一棵B+Tree,非单调的主键会造成在插入新记录时数据文件为了维持B+Tree的特性而频繁的分裂调整,十分低效,而使用自增字段作为主键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17
    点赞
  • 6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AVA终结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