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务器虚拟化FusionSphere
FusionCompute(VRM+CNA)+FusionManager
FusionStorage
管理组件:FSM FSA
存储组件:MDC->zk(357)55.9G
OSD
VBS ISCSI SCSI
2、私有云FusionCloud
6.3 FusionSphere openstack
Manage One
OC运维 SC运营
3、桌面云FusionAccess
HDP
windows组件:
AD
DHCP
DNS
linux组件:
WI 用户
ITA 管理员
vag
vlb 负载WI
SVN ag lb
HDC
gaussdb ITA HDC
license 单点
backup server 单点 FTPS
Tools是虚拟机的驱动程序。PV dirver
空虚拟机创建并安装操作系统后,需在虚拟机上安装华为提供的Tools,以便提高虚拟机的I/O处理性能、实现对虚拟机的硬件监控和其他高级功能。某些特性必须要安装Tools才能使用,必须要使用Tools的特性请详见该特性的前提条件或约束说明。
为虚拟机提供高性能的磁盘I/O和网络I/O功能
为虚拟机提供虚拟硬件监控功能
获取虚拟机指定网卡IP信息
获取虚拟机内部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
获取虚拟机内各个磁盘/分区的空间使用信息
为虚拟机提供高级功能
迁移虚拟机
安全关闭虚拟机、安全重启虚拟机、休眠虚拟机
在线调整虚拟机的CPU规格
创建虚拟机快照
虚拟机蓝屏检测
虚拟机与主机时钟同步
虚拟机网卡的高级功能,如QoS
自动升级虚拟机的驱动程序,如Tools驱动
单个集群128CNA,3000VM
通过VRM的级联,最多4096CNA,80000VM
关于GPU解决方案:
1、GPU直通,直接将某个GPU挂载给某个VM,此VM独占GPU。
2、GPU共享,直接将某个GPU挂载给GPU VM,其他VM需要图形处理能力时,将工作转交给GPU VM处理。
3、GPU硬件虚拟化,直接将某个GPU进行虚拟化,成多个vGPU,VM需要图形处理能力,挂载一个vGPU。
4、CPU模拟,不支持aero特效
在物理内存规格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超分配给虚拟机(规格)
内存复用:
内存共享:虚拟机之间共享同一物理内存空间(蓝色),此时虚拟机仅对内存做只读操作
。写时复制:当虚拟机需要对内存进行写操作时(红色),开辟另一内存空间,并修改映射
内存置换:虚拟机长时间未访问的内存内容被置换到存储中,并建立映射,当虚拟机再次访问该内存内容时再置换回来内存气泡:Hypervisor通过内存气泡将较为空闲的虚拟机内存释放给内存使用率较高的虚拟机,从而提升内存利用率
内存复用针对集群开启,并且一旦开启,三项技术同时开启。默认是关闭,1、业务峰值,确实很多内存,无法凭空产生内存。2、一旦开启,会影响性能。
可实现130%超分配。
内存复用使用上的限制条件:
1、每个计算节点上运行的所有虚拟机的预留内存之和不能大于节点虚拟化域内存总和。
2、主机需配置足够的交换空间才能保证内存复用功能的稳定运行。
3、内存复用与SRIOV直通、GPU直通、NVME SSD盘直通特性互斥。直通设备的虚拟机必须内存独占,内存独占后虚拟机的内存不会被交换到交换空间。内存复用(非100%内存预留)的虚拟机不能直通设备。
服务器多CPU的发展历史:
1、SMP,多CPU共享内存。优点:可以实现多CPU。缺点:多CPU竞争内存
2、MPP,扩展SMP。服务器内部可以同时存在SMP模式、非SMP模式。优点:解决多CPU竞争内存。缺点:内存使用不灵活
3、NUMA,服务器会存在多个node。一个CPU跟自己管理的内存称为node。CPU可以跨node访问内存。访问本node的内存,速度最好,跨node访问,性能会有所延迟。
基于numa跨node访问内存有延迟,会有一些优化技术。
1、host numa 可以使得物理服务器能够识别numa架构。在使用CPU内存时,尽量调用同node的内存cpu。服务器BIOS中开启
2、guest numa 可以使得虚拟机能够识别numa架构。在使用CPU内存时,尽量调用同node的内存cpu。FC的集群中开启
磁盘配置模式:
1、普通磁盘:使用多少空间,全部分配,全部置0。创建速度最慢,使用性能最好。占用空间最大
2、普通延迟置零磁盘:使用多少空间,全部分配,只置0真正使用的空间。创建速度较快,使用性能较好。占用空间最大
3、精简磁盘:使用多少空间,分配多少空间,置0多少空间。创建速度最快,使用性能最差。初始占用空间较小,随着使用时间,空间占用、性能会接近于前两者。
创建速度 使用性能 占用空间
如何使用磁盘?
1、分区
2、格式化(添加文件系统、置0)
磁盘文件格式:
1、固态磁盘文件:会将全部空间置0,对应是普通磁盘
2、动态磁盘文件:会将头部、尾部置0,对应是普通延迟置0,精简磁盘
3、差分磁盘文件:本质上与动态磁盘一样。是需要依赖于父卷。快照、链接克隆、非持久化卷。
磁盘的模式:
1、从属:快照中包含该从属磁盘,更改将立即并永久写入磁盘。
2、独立-持久:更改将立即并永久写入磁盘,持久磁盘不受快照影响。
即对虚拟机创建快照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快照。使用快照还原虚拟机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还原。
3、独立-非持久:关闭电源或恢复快照后,丢弃对该磁盘的更改。
若选择“独立-持久”或“独立-非持久”,则对虚拟机创建快照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快照。使用快照还原虚拟机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还原。
如果快照后,该磁盘被解绑定且未绑定其他虚拟机,则快照恢复的虚拟机会重新绑定该磁盘,但磁盘数据不进行还原。
如果快照后,该磁盘被删除,则快照恢复的虚拟机上不存在该磁盘。
快照
ROW(写前重定向):写直接写快照卷,读:先读快照、再读原卷 读性能会有所影响,特别多次快照之后 ,读性能会有较大影响
COW(写前复制):写:假如原位置有数据,先将数据复制到快照卷中,再把新数据写到原卷中。写性能会有较大影响。读,直接读原卷。
全拷贝:将数据完全镜像一份,优点:快照可以不依赖原卷 缺点:十分占用空间
华为存储资源模型:
1、存储资源表示物理存储设备,告诉FC,需要添加存储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类型,在哪里。例如IPSAN、Advanced SAN、NAS、FS等。
2、存储设备表示存储资源中的管理单元,类似ipsan(LUN)、 Advanced SAN、FS(存储池)、NAS(共享目录)等。本地磁盘
3、数据存储表示虚拟化平台中可管理、操作的存储逻辑单元。虚拟化的数据存储,裸设备映射,(旧版本还有非虚拟化数据存储)
由于裸设备映射、非虚拟化数据存储同样都不支持虚拟化特性,裸设备映射性能更好,所在6.3.1版本以后,把非虚拟化数据存储删除了。
中断:外围设备请求CPU处理工作,外围设备称为中断源,CPU处理,称为中断
传统网卡,默认中断只会找cpu0,DPDK进行优化之后,变成多线程。
支持小包聚合
单VM性能相比优化前提高近30%,但是优化后处理量增大,CPU开销也相应变大。整体而言,得大于失。
存储虚拟化:
1、裸设备+逻辑卷 非虚拟化数据存储 性能较好
2、主机存储虚拟化+文件系统 虚拟化数据存储 san(vims) 本地磁盘(ext4) nas(nfs) 性能较差
快照、链接克隆、精简配置等
3、存储设备虚拟化 Fusionstorage、advan san
FS\advan san 与虚拟化数据存储的对比?
1、同样都支持虚拟化特性
2、FS虚拟化特性依赖DHT算法
3、FS是一种存储能力卸载的设备
存储能力卸载???
将原本需要CNA主机参与的动作,卸载交给FS、advsan自己实现。节省CNA主机的CPU。
如何给一个FC添加一个数据存储?
1、在FC上,添加存储资源(名字、类型、IP)
2、在存储侧创建lun,创建lun
创建主机,创建主组 添加映射关系
3、在FC上,存储资源,关联主机
4、在FC上,扫描存储设备,会扫出前面所映射单元
5、在FC上,把存储设备添加为数据存储。(虚拟化、非虚拟化、裸设备映射)
虚拟交换类型:
1、普通虚拟网卡:需要domain0或者linux内核进行数据转发,所以性能比较差。
2、用户态交换:本质上就是DPDK。需要消耗大量CPU资源,但是速率比较高
3、SR-IOV:需要依赖特殊网卡,本质上将物理网卡虚拟成多个虚拟网卡(VF),损失一些高级特性,并且需要在VM中安装相应的驱动。
OVS:openstack vswtich 实现服务器内部的虚拟交换
EVS:华为的OVS增强版 单线程->多线程
DVS:分布式虚拟交换机。VRM将多个CNA主机的EVS,进行逻辑抽象化,变成DVS。VRM负责控制,数据转发由EVS负责。
上行链路:连接DVS(EVS)与CNA主机的物理网口,实现1、抽象出DVS 2、将DVS与物理网络互连
端口组:一组用于连接vm的端口的集合。有两种划分方式:vlan号、子网(6.3.1以后没有)
有两种类型:1、普通 aceess 2、中断 trunk
vlan池:该dvs上起vlan的范围
两台虚拟机不通?
虚拟机本身:1、其中某台虚拟机关机 2、网卡 3、防火墙 4、第三方安全软件
虚拟机中间:
同二层:
1、同CNA同DVS(即vm1与vm2),两台虚拟机位于不同端口组,并且vlan号不一样。EVS本身异常
2、不同CNA同DVS(即VM1与VM3,VM2与VM3)两台虚拟机位于不同端口组,并且vlan号不一样。EVS本身异常。服务器物理网卡。网线。TOR端口配置(是否trunk、放通vlan、acl、pvid)
3、不同DVS(即vm1\2\3与VM4),DVS之间天然不通
不同二层:
基于前面同个二层,再去考虑网关。网关不可达或者网关异常。
网络QOS,是针对端口组实现。
发送流量整形:
发送平均带宽(Mbit/s):某段时间内允许通过端口的平均每秒发送位数。
使用普通网卡时,在没有突发大小可使用的情况下,流量将稳定在平均带宽所设定的速率上。如果突发大小设置过小,网络带宽吞吐量会变差。
发送峰值带宽(Mbit/s):发送流量突发时,每秒钟允许通过端口的最大传输位数。
峰值带宽需要大于或等于平均带宽。对某一类流量设置合适的峰值带宽,可以防止因为该类流量过大导致其他虚拟机网络拥塞。带宽空闲时,流量将稳定在平均带宽左右。
发送突发大小(Mbits):允许流量在平均带宽的基础上产生的突发流量的大小。
接收流量整形:
接收平均带宽(Mbit/s):某段时间内允许通过端口的平均每秒接收位数。
使用普通网卡时,设置了平均带宽后,流量将稳定在平均带宽所设定的速率上。如果突发大小设置过小,网络带宽吞吐量会变差。
接收峰值带宽(Mbit/s):接收流量突发时,每秒钟允许通过端口的最大传输位数。
峰值带宽需要大于或等于平均带宽。带宽空闲时,流量将稳定在峰值带宽左右。
接收突发大小(Mbits):允许流量在平均带宽的基础上产生的突发流量的大小。
1、内存复用有哪些实现技术?
内存共享、写时复制 内存置换 内存气泡
2、磁盘配置模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普通 普通延迟置0 精简
3、介绍华为的存储模型。
存储资源 存储设备 数据存储
4、什么是端口组,什么是上行链路?不同端口组vlan号可否一致?
给虚拟机使用类型相同的端口集合 DVS连接CNA物理网卡 可以
5、GPU解决方案有哪些?
GPU直通 GPU共享 GPU硬件虚拟化 CPU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