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笔记
镜像
获取镜像
docker pull
创建镜像容器并运行bash
docker run -t -i ubuntu:12.04 /bin/bash
列出镜像
docker images
如果要移除本地的镜像,可以使用 docker rmi
命令。注意 docker rm
命令是移除容器
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 docker container stop webserver
$ docker container ls -a
$ docker container rm webserver
$ docker image ls
$ docker image rm nginx
d表示后台运行
docker run -idt ubuntu
列出正在运行的容器 -a包括停止的
docker ps
删除容器
docker rm
启动容器
docker run -t -i ubuntu:14.04 /bin/bash
终止容器
docker stop
仓库
可以通过执行 docker login
命令来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邮箱来完成注册和登录
用户无需登录即可通过 docker search
命令来查找官方仓库中的镜像,并利用 docker pull
命令来将它下载到本地
数据管理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webapp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src/webapp:/opt/webapp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挂载一个主机目录作为数据卷 ro
是read only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src/webapp:/opt/webapp:ro
首先,创建一个命名的数据卷容器 dbdata
docker run -d -v /dbdata --name dbdata training/postgres echo Data-only container for postgres
然后,在其他容器中使用 --volumes-from 来挂载 dbdata 容器中的数据卷。
docker run -d --volumes-from dbdata --name db1 training/postgres
docker run -d --volumes-from dbdata --name db2 training/postgres
docker rm -v
命令来指定同时删除关联的容器。
备份
首先使用 --volumes-from
标记来创建一个加载 dbdata 容器卷的容器,并从本地主机挂载当前到容器的 /backup 目录。命令如下:
docker run --volumes-from dbdata -v $(pwd):/backup ubuntu tar cvf /backup/backup.tar /dbdata
容器启动后,使用了 tar 命令来将 dbdata 卷备份为本地的 /backup/backup.tar。
恢复
如果要恢复数据到一个容器,首先创建一个带有数据卷的容器 dbdata2。
docker run -v /dbdata --name dbdata2 ubuntu /bin/bash
然后创建另一个容器,挂载 dbdata2 的容器,并使用 untar 解压备份文件到挂载的容器卷中。
docker run --volumes-from dbdata2 -v $(pwd):/backup busybox tar xvf /backup/backup.tar
网络
使用 --name
标记可以为容器自定义命名。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使用 docker ps
来验证设定的命名。
docker ps -l
也可以使用 docker inspect
来查看容器的名字
docker inspect -f "{{ .Name }}" aed84ee21bde
使用 --link
参数可以让容器之间安全的进行交互。
下面先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db training/postgres
创建一个新的 web 容器,并将它连接到 db 容器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link db:db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此时,db 容器和 web 容器建立互联关系。
--link
参数的格式为 --link name:alias
,其中 name 是要链接的容器的名称,alias 是这个连接的别名。
使用 docker ps
来查看容器的连接
本地4000端口映射到容器5000端口
docker run -d -p 4000:5000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查看映射端口配置
$ docker port c_name 5000
可以绑定多个端口
docker run -d -p 5000:5000 -p 3000:80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高级网桥配置先不写了
Dockerfile
FROM
格式为 FROM <image>
或FROM <image>:<tag>
。
第一条指令必须为 FROM 指令。并且,如果在同一个Dockerfile中创建多个镜像时,可以使用多个 FROM 指令(每个镜像一次)。
MAINTAINER
格式为 MAINTAINER <name>
,指定维护者信息。
RUN
格式为 RUN <command>
或 RUN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
前者将在 shell 终端中运行命令,即 /bin/sh -c
;后者则使用 exec 执行。指定使用其它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种方式实现,例如 RUN ["/bin/bash", "-c", "echo hello"]
。
每条 RUN 指令将在当前镜像基础上执行指定命令,并提交为新的镜像。当命令较长时可以使用 \ 来换行。
CMD
支持三种格式
CMD ["executable","param1","param2"]
使用 exec 执行,推荐方式;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在 /bin/sh 中执行,提供给需要交互的应用;
CMD ["param1","param2"]
提供给 ENTRYPOINT 的默认参数;
指定启动容器时执行的命令,每个 Dockerfile 只能有一条 CMD 命令。如果指定了多条命令,只有最后一条会被执行。
如果用户启动容器时候指定了运行的命令,则会覆盖掉 CMD 指定的命令。
EXPOSE
格式为 EXPOSE <port> [<port>...]
。
告诉 Docker 服务端容器暴露的端口号,供互联系统使用。在启动容器时需要通过 -P,Docker 主机会自动分配一个端口转发到指定的端口。
ENV
格式为 ENV <key> <value>
。 指定一个环境变量,会被后续 RUN 指令使用,并在容器运行时保持。
ADD
格式为 ADD <src> <dest>
。
该命令将复制指定的 <src>
到容器中的 <dest>
。 其中 <src>
可以是Dockerfile所在目录的一个相对路径;也可以是一个 URL;还可以是一个 tar 文件(自动解压为目录)。
COPY
格式为 COPY <src> <dest>
。
复制本地主机的 (为 Dockerfile 所在目录的相对路径)到容器中的 <dest>
。
当使用本地目录为源目录时,推荐使用 COPY
。
ENTRYPOINT
两种格式:
ENTRYPOINT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shell中执行)。
配置容器启动后执行的命令,并且不可被 docker run 提供的参数覆盖。
每个 Dockerfile 中只能有一个 ENTRYPOINT,当指定多个时,只有最后一个起效。
VOLUME
格式为 VOLUME ["/data"]
。
创建一个可以从本地主机或其他容器挂载的挂载点,一般用来存放数据库和需要保持的数据等。
USER
格式为 USER daemon
。
指定运行容器时的用户名或 UID,后续的 RUN 也会使用指定用户。
当服务不需要管理员权限时,可以通过该命令指定运行用户。并且可以在之前创建所需要的用户,例如:RUN groupadd -r postgres && useradd -r -g postgres postgres
。要临时获取管理员权限可以使用 gosu,而不推荐 sudo。
WORKDIR
格式为 WORKDIR /path/to/workdir
。
为后续的 RUN、CMD、ENTRYPOINT
指令配置工作目录。
可以使用多个 WORKDIR 指令,后续命令如果参数是相对路径,则会基于之前命令指定的路径。例如
WORKDIR /a
WORKDIR b
WORKDIR c
RUN pwd
则最终路径为 /a/b/c。
ONBUILD
格式为 ONBUILD [INSTRUCTION]
。
配置当所创建的镜像作为其它新创建镜像的基础镜像时,所执行的操作指令。
例如,Dockerfile 使用如下的内容创建了镜像 image-A。
参考:https://www.w3cschool.cn/reqs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