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拨号协议)
- 一种具有身份校验、动态IP分配等功能的点对点拨号协议(通过其定义的LCP、CHAP、IPCP等类型报文交互实现)。
- 因为IP协议无法直接在模拟信号中进行传输(需要进行调制解调),但PPP协议能直接应用在点对点链路上,同时其支持多种网络传输介质,比如电话线、无线信号、串口等等,所以通常会使用PPP协议来封装IP协议,这样便能使IP协议也能在点对点链路上传输。
- 比如原来很早的电话拨号上网,电话拨号成功后,ISP便在用户Modern和ISP Modern之间通过电话线路构建了一条点对点物理链路,也即“用户计算机 –> 用户Modern –电话线–> ISP Modern –> 接入服务器 “,然后将IP报文通过PPP协议封装封装成PPP帧,便可通过电话线传输出去,同时PPP协议又具有拨号等功能,所以被运营商广泛使用。
- 协议的实现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正常的IP报文前面添加一个PPP头部,这样即可完整保留最原始的IP报文,又能通过这个头部实现相关的协议控制,同时因为其已经是运行在点对点链路上,所以PPP协议是没有任何的寻址功能(因为链路本身已经决定报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总结PPP协议就是一种可在点对点链路上使用的拨号协议,能提供拨号业务所需的基各种功能,且其具有能在多种物理介质上传输的特点,早期已被运营商广泛应用于其宽带业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