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微课堂】

1. 因特网


1.1 因特网概述


  一流公司定标准,二流公司做技术,三流公司做应用。我的理解,标准指的是各种协议,
统一的方便各种对象同意的;技术指的是开发各种框架,方便应用层面的人直接使用的;应
用是指与客户直接打交道,开发出各种满足客户需求的应用,是容易和商业层面最接近的一
个层。正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在制定标准,触碰到了美国人的利益,所以才遭到了针对,这是
变强路上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坎儿。俗话说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做强大的
国家,百姓才能免于受欺负,普通人的生活才会过得好。


  • ARPANET
    • 1969年, ARPANET 诞生
    • 70年代中期,研究多种不同网络的互相连接
    • 1983年,TCP/IP协议的诞生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因特网诞生年)
  • 逐步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 1985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 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者企业网)
    • 1990年,APRANET任务完成,正式关闭
    • 1991年,美国政府将因特网主干网交给私人公司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 逐步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 1993年,NSFNET逐步被若干商用因特网主干网替代;政府机构不再负责因特网运营,让各种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来运营
    • 1994年,万维网WWW技术促使因特网迅猛发展

1.2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 国际区域
  • 国家区域
  • 本地区域

1.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对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面向公众的特点
    • 因特网所有的RFC技术文档都可以从因特网上免费的下载
    • 任何人都可以随时用电子邮件发表对某个文档的意见或者建议
  • 因特网协会ISOC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它负责对因特网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促进其发展和使用
    • 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 IAB,负责管理因特网有关协议的开发
    • 因特网工程部 IETF,负责研究中短期工程问题,主要针对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化
    • 因特网研究部 IRTF,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一些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需要经过以下4个阶段:
    • 因特网草案阶段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 建议标准 (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
    • 草案标准
    • 因特网标准

1.4 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核心部分

2. 三种交换方式


2.1 三种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 三个步骤:
      • 1.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 2.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3.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在用户在建立了链接,但是仅仅编辑文本,没有使用到链接,这种链接白白占用了通信的资源,宝贵的资源白白的浪费掉了。


  •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 分组首部的作用
    • 发送方:
      • 构造分组和发送分组
    • 路由器:
      • 缓存分组和转发分组
    • 接收方:
      • 接受分组和还原报文

 报文交换已经被分组交换所取代,所以报文交换略过


2.1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对比


  • 电路交换需要建立连接,需要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建立连接,报文交换是以报文的形式直接发送,分组交换是将报文拆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发送。
    都需要在各个路由节点上进行存储分组或者报文,但是报文交换需要节点有更大的缓存空间,当使用分组交换时可以避免
    过长的报文时间占用通信链路,同时也有利于差错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路交换:
    • 优点:
      • 1.通信时延小
      • 2.有序传输
      • 3.没有冲突
      • 4.适用范围广
      • 5.实时性强
      • 6.控制简单
    • 缺点
      • 1.建立连接时间长
      • 2.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 3.灵活性差
      • 4.难以规格化 (不同速率,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终端很难相互通信,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 报文交换
    • 优点:
      • 1.无需建立连接
      • 2.动态分配线路
      • 3.提高线路可靠性
      • 4.提高线路利用率
      • 5.提供多目标服务(这在电路交换里面是很难实现的)
    • 缺点:
      • 1.引起了转发时延
      • 2.需要较大的缓存空间
      • 3.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需要携带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 分组交换
    • 优点:
      • 1.无需建立连接
      • 2.线路利用率高
      • 3.简化了存储管理(相对于报文交换而言的)
      • 4.加速传输
      • 5.减少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传输的分组相对于报文较小,所以出错的概率较小。
        即使出错,也只需要重新传输错误的部分)
    • 缺点:
      • 1.引起了转发时延(因为在节点上,需要经历存储转发的过程,所以有时延)
      • 2.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在将报文分成数据块儿,每个数据块儿都需要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
      • 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会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需要重新还原
        成原始报文,比较麻烦;对于虚电路服务,存在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分组交换是最重要的内容



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的分类


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简单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互连、自治、集合)
    • 互连:是指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 自治:是指独立的计算机,他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的运行使用;
    • 集合:是指至少需要两台计算机;
  • 较好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
    一特定目的(如:传送数据信号或者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
    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 该定义表明:计算机所连接的硬件,并不局限于一般的计算机,而是包括了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智能硬件
    • 计算机网络并非专门用来传送数据的,而是支持很多种应用(包括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应用)

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照交换技术分类:
    • 电路交换网络
    • 报文交换网络
    • 分组交换网络
  •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电信公司出资的大型网络,所有愿意按照电信公司的规定缴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的这种网络,也叫公众网。
    • 专用网:某个部门为本单位的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
      (军队,铁路,电力,公安等系统均有本系统的专用网)
    •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 个域网PAN
  • 拓步结构结构分类
    • 总线型结构:
      • 优点:建网容易,新建节点简单
      • 缺点: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 星形结构:
      • 优点: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
      • 缺点:成本高,中央设备对故障敏感
    • 环形结构:
      • 优点:
      • 缺点
    • 网状结构:
      • 优点:可靠性高
      • 缺点: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4.1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性能指标


  • 速率
  • 带宽
  • 吞吐量
  • 时延
  • 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间
  • 利用率
  • 丢包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5.1 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OSI七层体系结构 (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 失败原因:
      • 1.专家缺乏实际经验
      • 2.OSI七层协议实现起来过于复杂;运行效率低
      • OSI标准制定周期太长,因而按OSI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 OSI的层次划分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
  • TCP/IP体系结构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 原理体系结构(方便研究学习)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际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必要性


  •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早在APARNET时,就提出了分层的理念。
  • 分层可将庞大复杂的问题,转换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
  • 实现计算机网络需要面临哪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一些问题划分到相应的层次,层层处理。
    • 物理层问题:解决使用何种信号来表示传输比特的问题
      • 采用怎样的传输媒体
      • 采用怎样的物理接口
      • 采用怎样的信号表示0和1
    • 数据链路层问题:解决分组在一个网络或者一段网络上传输的问题
      • 总线型结构,每一台主机如何判断哪一个信号属于自己的,哪一个信号不属于自己的(如何标识网络中的各主机的问题。主机编码问题,例如MAC问题)
      • 目的主机如何从一连串比特流中区分出地址和数据(分组的封装和格式问题)
      • 如何协调各主机争用总线
    • 网际层问题:解决分组在多个网络上传输(路由)的问题
      • 如何标识各网络以及网络中的各主机(网络和主机共同编址的问题,例如IP地址)
      • 路由器如何转发分组,如何进行路由选择
    • 运输层问题:解决进程间基于网络通信的问题
      • 如何解决进程之间的,在网络中通信的问题
      • 如果出现错误时,如何处理
    • 应用层问题:解决通过应用进程的交互来实现特定的网络应用的问题
      •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 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
        • 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
        • 支持文件传送的FTP协议

5.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参考链接



5.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专用术语



参考链接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artin__Li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