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之属性与权限详解:第二列索引节点数:有多少文件名连接到此节点(i-node)不容易懂

在Linux里面,任何一个文件都具有“User,Group,Others”(用户、用户组、其他人)三种身份

用户组最有用的功能之一,就是当你在团队开发资源的时候,且每个账号都可以有多个用户组的支持

Linux文件属性:

1、以root身份登录Linux后,执行“ls -al”(ls:list,显示文件的文件名与相关属性;-al:表示列出所有的文件详细的权限与属性(包含隐藏文件));

 

第一列:文件的类型与权限
第一个字母代表文件类型:d目录
-文件

l链接文件

b设备文件里的可供存储的接口设备

c表示设备文件里的串行端口设备,如键盘鼠标等一次性读取设备·

接下来三个一组,第一组为文件所有者(User)权限,第二组为同用户组(group)的权限,第三组为其他非本用户组(Others)的权限
2. 第二列:有多少文件名连接到此节点(i-node)

每个文件都会将它的权限与属性记录到文件系统的i-node中,不过我们使用的目录树却是使用文件名来记录,因此每个文件名就会连接到一个i-node,这个属性记录的就是有多少不同的文件名连接到相同的一个i-node号码
3.第三列:所有者账号

4.第四列:文件所属用户组

5.第五列:容量大小,默认单位B

6.第六列:创建或最近修改日期

查看完整时间 ls -l --full-time

(乱码可以使用"LANG = en_US"来修改语言)

(修改系统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 18n”,利用nano来修改该文件内容,使“LANG = en_US”使系统默认语言为英文)

7.第七列:文件名

rwx: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r:可读(read)

w:可写(write)

x:可执行(execute)

文件权限的重要性

Linux与Windows区别之一: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文件都多加了很多的属性进来,尤其是用户组的概念

1、系统保护功能(数据安全性)

2、团队开发软件或数据共享的功能

3、未将权限设置妥当会带来一些危害

原文来自:Linux文件属性与权限 - 琼biu~~ - 博客园

本文地址: https://www.linuxprobe.com/linux-properties-permissions.html

 

Linux文件之属性与权限详解 | 《Linux就该这么学》 

1 inode简介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2 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root@localhost /]#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3 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root@localhost /]# df -i

91e2965009a17f8f3c93bbfd4b3a5b35.png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dumpe2fs -h /dev/sda1 | grep "Inode size"

92b4112608c4584f38f3672bca0719f6.png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4 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root@localhost /]# ls -i test.txt

6970 test.txt

5 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root@localhost /]# ls /

backup boot etc lib lost+found misc net proc sbin srv tmp var

bin dev home lib64 media mnt opt root selinux sys usr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root@localhost /]# ls -i /

2359297 backup 2 home 14372 misc 131073 root 262145 tmp

393217 bin 2621441 lib 1703937 mnt 1835009 sbin 3014657 usr

2 boot 2490369 lib64 14376 net 1 selinux 1048577 var

4 dev 11 lost+found 2 opt 917505 srv

2097153 etc 524289 media 1 proc 1 sys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l /

6 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类似windows快捷方式和原文件2022.5.18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root@localhost /]#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7 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root@localhost /]#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8 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9 实际问题

在一台配置较低的Linux服务器(内存、硬盘比较小)的/data分区内创建文件时,系统提示磁盘空间不足,用df -h命令查看了一下磁盘使用情况,发现/data分区只使用了66%,还有12G的剩余空间,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后来用df -i查看了一下/data分区的索引节点(inode),发现已经用满(IUsed=100%),导致系统无法创建新目录和文件。

查找原因:

/data/cache目录中存在数量非常多的小字节缓存文件,占用的Block不多,但是占用了大量的inode。

解决方案:

1.删除/data/cache目录中的部分文件,释放出/data分区的一部分inode。

2.用软连接将空闲分区/opt中的newcache目录连接到/data/cache,使用/opt分区的inode来缓解/data分区inode不足的问题:

[root@localhost /]# ln -s /opt/newcache /data/cache

linux索引节点详细信息,Linux 索引节点 inode 详解_gaocegege的博客-CSDN博客

linux索引节点及值(弄清十分必要)

 各位看官,

[root@luozhonghua aaa]# ls -l test.c

-rw-r--r--. 1 root root 3 Aug  1 07:49 test.c      #看加粗1    原始test.c文件索引节点值为1,也就是每个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候都是唯一的1值
[root@luozhonghua aaa]# ln test.c test1.c     #硬链接文件test1.c
[root@luozhonghua aaa]# ls -li test*  
262594 -rw-r--r--. 2 root root 3 Aug  1 07:49 test1.c

262594 -rw-r--r--. root root 3 Aug  1 07:49 test.c         #这里为什么变成2呢,是因为硬链接时自动增1,其实很好理解,linux文件系统就是一个树节点的结构,想想就清楚了

#再看,如果我删除 test.c 看看

[root@luozhonghua aaa]# rm -rf test.c
[root@luozhonghua aaa]# ls -li test*
262594 -rw-r--r--. root root 3 Aug  1 07:49 test1.c     #变回来了吧,注意很多资料说这个值不变,还是2,是错误的。

总而言之,linux就是一个树节点系统,由树节点文件组成,操作一切文件都与树的逻辑相同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