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脑的保护层-血脑屏障是存在于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一层特殊的保护屏障,它可以将组织血液中部分物质有选择性地进入脑组织

前言

提起帕金森病,人们总是会想起拳王阿里,在经历了和帕金森病的长久抗争之后,曾经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于2016年病逝。世界上很多像阿里这样的名人,比如好莱坞女星凯瑟琳·赫本、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和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等,尽管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叱咤风云,但最后依然没有逃脱帕金森病的魔爪。除此之外,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等名人,在步入老年之后,也都不幸的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最后在与病魔的抗争中痛苦离去。以上疾病都属于中枢神经类疾病,据统计,中枢神经类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脑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都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关系密切。如何维持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的完整性,改善其药物传递效率,并进一步提高相关疾病的治疗,这为今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带来了新的思路。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19世纪末,科学家向动物静脉注射台盼蓝染色,发现动物的全身组织均被染色,唯独脑和脊髓未被染色,从而发现外周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不能完全连通,拦截这一连通的现象被称为血脑屏障。

结构

血脑屏障(BBB)是存在于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一层特殊的保护屏障,主要由周细胞、脑毛细管内皮细胞、基膜、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和脑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成,它可以将组织血液中部分物质有选择性地进入脑组织,如图1所示。

图1:血脑屏障微血管的横切面示意图(来源:researchfeatures.com)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确保血脑屏障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也是BBB的主要结构。内皮细胞富含线粒体和膜受体,正是这种高耗能和高选择性的转运方式,确保了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一种叫做紧密连接的蛋白质结构将不同大小、性状、形态的内皮细胞串联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串四周镶嵌着细胞的“珍珠项链”。紧密连接主要由3种跨膜蛋白组成,这些跨膜蛋白阻止物质从血液进入脑内,对于维持BBB的结构和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基膜是由不同的蛋白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位于星形胶质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属于血脑屏障的第二个阶段。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细胞,它是耦合血管和神经之间的最后屏障。以上几部分相辅相成又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血脑屏障功能。

功能

基于血脑屏障的结构特性,血脑屏障有效地阻止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又将重要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大脑。一方面,血脑屏障将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进行隔离,从而减少干扰;另一方面,血脑屏障通过免疫监视,清除脑内代谢物,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这些功能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很多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它将100%的大分子药物和98%以上的小分子药物都被排除在脑外,这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血脑屏障是脑部药物开发的瓶颈,也是限制神经治疗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研发出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目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当务之急。

分子穿过血脑屏障的途径

物质通过血脑屏障的途径主要有被动扩散、转运蛋白转运、胞吞转运等,如图2所示。但是基于血脑屏障极低通透率、较低的胞吞转运以及特殊的外排转运系统等结构特性,最终导致大多数化合物不易穿过血脑屏障。

图2|分子穿过血脑屏障的途径(来源:Chem Soc Rev)

被动扩散

被动扩散是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进入脑部的主要途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性质以及基底膜和管腔膜上存在的转运系统为底物输送到大脑提供了机会,例如,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如O2、CO2、H2O、尼古丁、类固醇激素和酒精等,可以顺浓度梯度自由地通过血脑屏障。

转运蛋白转运

血脑屏障上存在多种外排转运蛋白,最主要的是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包括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性蛋白(BCRP),以上蛋白转运过程都是ATP依赖性。该过程影响化合物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对控制药物脑内浓度起到重要作用。

胞吞作用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了不同种类的胞吞转运系统,如细胞介导的转运(CMT)、受体介导的转运(RMT)和吸附介导的转运(AMT)。CMT主要识别和运输许多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离子(如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核苷等)。例如,葡萄糖转运体-1 (GLUT1)促进葡萄糖分子沿浓度梯度的双向扩散;RMT也被称为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转运,它涉及特定受体,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转铁蛋白受体(TfR)和胰岛素。它们主要负责识别和运输内源性大分子物质;AMT主要转运带正电的大分子物质,例如,阳离子蛋白(CPP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位点结合,进而穿透血脑屏障。

改善血脑屏障的药物传递的研究进展

生理状态下血液所携带的药物是否通过血脑屏障主要与该药的脂溶性、分子大小、电解性、P-糖蛋白的抑制性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脂溶性低、化学结构复杂、分子量大的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为了能让药物顺利通过血脑屏障,目前科学家们针对分子穿过血脑屏障的的不同途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图3所示。

图3|血脑屏障主要运输系统(来源:Physiol Rev)

针对紧密连接

研究发现高渗溶液可以促使紧密连接开放,使得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暂时脱水,从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临床上利用25%甘露醇的高渗溶液提高化疗药物穿过血脑屏障的效率,用于治疗各种脑肿瘤疾病。有研究表明缓激肽及其类似物能破坏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猜测其机制可能是缓激肽激活了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B2 受体,导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使药物可以从细胞间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针对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将治疗药物结合到特殊蛋白如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蛋白上,以上蛋白均可以通过RMT作用穿过血脑屏障,这种方法为脑内药物递送提供了新思路。转铁蛋白受体(TfR)在血脑屏障上高表达,TfR识别携带铁的转铁蛋白将其转运到细胞内,从而介导铁的脑内转运。多项研究证明能够使用转铁蛋白或者TfR为靶点来转运药物到脑内,并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研究发现其他受体(例如,LRP-1)也可以通过RMT穿过血脑屏障,最后成功将药物转入脑内。

Denali therapeutics Inc公司最近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Brain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using an Fc fragment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 and monkeys”和“Brain delivery and activity of a lysosomal enzyme using a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两篇文章,因为大分子生物制剂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受到血脑屏障的限制,他们研发了Transport Vehicle(TV)平台,该技术基于工程化的Fc片段,该片段与血脑屏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将酶、抗体、蛋白质和寡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传递到脑内,以实现疾病的治疗,如图4所示。

图4| Transport Vehicle(TV)技术(来源:Sci Transl Med)

纳米制剂

众多纳米制剂被尝试用作穿过血脑屏障,如脂质体和纳米粒。纳米粒是将药物包载成纳米级的多聚物微粒,通常情况下以被用于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的纳米制剂的粒径少于100nm,这些纳米制剂可以保护被包载的脂溶性或水溶性药物,并能够达到脑血管表面穿过血脑屏障,其过程如图5所示。目前一些常见类型的纳米制剂已用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以达到治疗各种相关疾病的目的,如聚合物胶束、PLGA纳米粒、磁纳米颗粒、树枝状聚合物、壳聚糖纳米粒和聚合物凝胶等。

图5|纳米材料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的图解概述(来源:Adv Mater)

总结和展望

穿过血脑屏障给药对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和脑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脑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该领域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基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靶向递送的效率极低;纳米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很快被体内脏器非特异性摄取,降低了到达脑内的药物量。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高效穿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非常重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人员需要继续探索各种穿过血脑屏障的策略,深入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各种转运系统,最终才能发现可以安全高效的穿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参考文献

1.Tang Wei, Fan Wenpei, Lau Joseph et al. Emerging blood-brain-barrier-crossing nanotechnology for brain cancer theranostics. [J] .Chem Soc Rev, 2019, 48: 2967-3014.

2.Sweeney Melanie D, Zhao Zhen, Montagne Axel et al. Blood-Brain Barrier: From Physiology to Disease and Back. [J] .Physiol Rev, 2019, 99: 21-78.

3.Furtado Denzil, Bjrnmalm Mattias, Ayton Scott et al. Overcoming the Blood-Brain Barrier: The Role of Nanomaterials in Treating Neurological Diseases. [J] .Adv Mater, 2018, 30: e1801362.

4.Kariolis Mihalis S, Wells Robert C, Getz Jennifer A et al. Brain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using an Fc fragment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 and monkeys. [J]. Sci Transl Med, 2020, 12:545.

5.Ullman Julie C, Arguello Annie, Getz Jennifer A et al. Brain delivery and activity of a lysosomal enzyme using a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 [J]. Sci Transl Med, 2020, 12(545):1163.

探究大脑的保护层-血脑屏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