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7500B开关电源电路图和参数(KA7500B和TL494 是同一种芯片,名字不一样,是一种开关电源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AZ7500也相同)和KA7500B构成的“明纬”开关电源正确电路

KA7500B开关电源电路图和参数
 

 上图流传很广,但是QS如果CE导通,则14引脚的5V电源和地之间短路,是错误图纸。因为12V电压经过R31,R38分压后QS1815基极电压是2.17V,三极管将是CE导通状态。如下图

 这个QS1815作用是输出电压短路保护电路,参考其他电路,发现R30电阻应该串在14引脚和QS1815之间,在D13二极管节点的前面位置。下面文中有详细的短路保护计算说明2024.1.18


 


 


 

KA7500B开关电源电路图和参数_论坛发帖吧_百度贴吧

KA7500B和TL494 是同一种芯片,名字不一样而已,是一种开关电源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

TL494的引脚功能:

(1) 11N+(引脚1):误差放大器1的同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给定信号将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2) 11N-(引脚2):误差放大器1的反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反馈信号可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此时还需要在该引脚与引脚3之间接入反馈网络;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百度安全验证

【新提醒】KA7500B构成的“明纬”开关电源S 

 本帖最后由 jf201006 于 2021-9-28 23:50  

前段时间修了一个 广州铭纬 S–120–12 开关电源:https://www./thread-272004-1-1.html后来跑了一下电路,发现这个是通用的,网上有这个“公版”图,稍做修改如下:



我修的这个板号为XT0804,简单分析下,不对之处请指正。

电源情况:主板正面



主板背面



原理图



一、启动及辅助供电



(一)启动过程:(关键是C7,启动靠R4、R8)(各位,此部分分析有误,请参阅三楼@qrut大婶的回帖,现没有时间更正,抱歉
1、C7的充电。整流滤波后的300V电压分两路加到Q1的b极和c极:一路是通过R4、R6到Q1的b极,使Q1的be结正偏,Q1导通;另一路是在Q1导通后,从c极到e极,再通过T2的⑼脚到⑺脚,再到T1的⑴脚,从⑵脚出来后对C7充电。此时,T2的⑽、⑼脚感应出⑽正、⑼负的电压,通过C8迅速加到Q1的be结,加速Q1的导通;而在T2的⑻、⑹脚感应出⑻正、⑹负的电压,通过C9迅速加到Q2的be结,使Q2截止。

2、C7的放电。当C7充满时,回路电流下降,T2的⑼、⑺脚产生反极性电压,既⑼负、⑺正,在⑽、⑼脚感应出⑽负、⑼正的电压,通过C8迅速加到Q1的be结,使Q1的截止。而在T2的⑻、⑹脚感应出⑻负、⑹正确的电压,通过C9迅速加到Q2的be结,使Q2导通。C7开始放电,通过T1的⑵、⑴脚、T2的⑺、⑼脚、Q2的ce结到GND进行放电。不考虑市电补充能量的简化图如下:



3、自激振荡。当C7放完电后,回路电流下降,T2的⑼、⑺脚产生反极性电压,既⑼正、⑺负,在⑽、⑼脚感应出⑽正、⑼负的电压加到Q1的be结,Q1导通,C7充电。又在T2的⑻、⑹脚感应出⑻正、⑹负的电压,加到Q2的be结,使Q2截止。Q1、Q2轮流导通截止,出现自激振荡。
Q1、Q2的导通与截止完成对C7的充放电,电路处在自激振荡的状态。此时,开关电源有不受控的输出电压。实测本电源约为15V左右,但高频变压器会响的。

(二)辅助供电及输出
自激振荡使得输出高频变压器T1的初极(原边)产生交变电流,次级⒀、⒁脚通过D5、D6整流C12滤波,产生一组直流电压Vaux,为IC1(KA7500B)等提供电源。当IC1得电后,进入工作状态,其PWM输出通过推动管Q3、Q4和激励变压器,使得Q1、Q2的自激振荡变为它激振荡,受控于IC1。其振荡频率为f=1.1/RC=1.1/(R18*C14)=50KHz。
T1的(8/9)(10/11)脚通过D9整流和几个大电容滤波后输出正电位V+。T1的(4/5/6/7)是接在一起的,通过电流采样RJ输出负电位V-。

二、稳压



KA7500B与TL494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脚位也一样,可以直接互换。其内部工作原理不详表,需要知道的是内部的两个误差放大器A1、A2的输出通过“或”的关系后在⑶脚输出的,在分析一个(A1)放大器时假定另一个(A2)是无效输出(输出为低电平)。
IC1内的电压误差放大器A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由IC1的⑴、⑵脚引出,⑴脚为同相输入端、⑵脚为反向输入端、⑶脚是输出端。根据KA7500B调脉宽的原理,只有当⑴脚和⑵脚的电位相等时,输出脉宽不变。电路中⑵脚接入参考电压,此电压是由⒁输出的基准电压5V经R19与R20分压而得到的,理论为2.5V。
输出电压的采样电阻为R27、R28、R29和SVR1。SVR1是输出电压的微调电阻。分压后的电平值送到IC1⑴脚。稳压的过程是:当输出电压V+下降时,采样后的分压值下降,IC1的⑴脚电位低于⑵脚电位,⑶脚输出电平下降,使内部的PWM脉宽变宽,从而输出电压V+上升。反之,当V+上升,IC1的⑴电位会高于⑵脚电位,⑶脚电平上升,PWM脉宽变窄,进而使V+下降。

理论计算下SVR1的值:
IC1的⒁输出参考电压为5V,经R19、R20分压,在IC1⑵脚上获得2.5V电压,若要稳定输出,IC1⑴脚上也要保持2.5V。就是说V+的12V经过R27、R28和R29、SVR1分压要产生2.5V。经计算,R29和SVR1的阻值约为1.97K,SVR1应该调到470Ω左右,所以选择1K的电位器,大约调到中间位置。

三、短路保护



这部分电路功能有人说是欠压保护,也有人说是短路保护。个人认为是短路保护。
输出V+经过R34与R35分压,电压值应为2.4V,使Q5导通,其be结被钳位b极在约为0.6V左右。
Q5的导通,使得D10截止。IC1⑷脚上电位就是基准电压经R21与R22、R23分压得到的0.38V。当某种原因使输出短路时,Q5会截止,D10导通,使得IC1⑷脚电位上升,从而封 锁PWM,保护电源不被损坏。
若理解为欠压保护,要使Q5截止,V+约为3.5V,这么低的欠压保护就失去意义了。
C27的存在,是防止电源接入感负载而瞬间保护。

理论计算下延时保护的时间值:
设:V0为C27的初始电压值(就是Q5导通后ce结的电压,理论值为0.3V)。
         Vref为C27充满电的电压值(这里是IC1的基准电压5.0V)。
         Vt为C27经过延时后充到的电压值(就是IC1⑷脚封 锁PWM时,此时⑷脚电位数据表给出为2.5V)。
那么,延时时间T=R36*C27*Ln[(Vref-V0)/(Vref-Vt)],计算出的值约为130ms。
这就意味着接入的感性负载(如电机),如果启动电流小于10A,启动时间小于130毫秒,都是没有问题的。


四、过流保护



分析前提是IC内部误差放大器A1是无效输出(输出为低电平),单独对A2时行分析。根据参考点不同有两种分析思路:
以⒂脚为参考点:由于⒂脚的电位是由Vref经R31及R32分压而来的,约为30.8mV,作为参考电位。⒃脚接到输出V-,通过RJ进行电流采样。分析方法与A1类似,正常情况下,电源的输出电流经过负载后,从V-端经RJ流回到调频变压器,当电流较小时,RJ两端产生的压降较小,V-端电位抬高的电位小于30.8mV。此时,同相输入端⒃脚电位小于反相输入端⒂脚的电位,内部放大器输出为低电平,由于内部“或”的关系,输出的低电平不起作用;当有过流发生时,RJ两端产生的压降较大,V-端电位抬高的电位大于30.8mV。此时,同相输入端⒃脚电位大于反相输入端⒂脚的电位,内部放大器输出为高电平,作用到IC1的⑶脚,其电平上升,PWM脉宽变窄,电流下降,这个电流的下降其实就是输出电压的下降,流过负载的电流下降,直到⒃脚的电位与⒂脚的电位相等时,达到稳定,也就是稳定到额定电流值。

以⒃脚电位为参考时行分析:同相输入端⒃脚接输出V-为参考电位,反相输入央⒂脚的电位是由Vref经R31及R32分压,约为30.8mV,高于⒃脚的电位,内部放大器A2输出为低电平,由于内部的“或”关系,对IC1的⑶脚不产生影响;当有过流发生时,采样电阻RJ的压降增大,使得高频变压器的“地”电位下降,由于Vref是固定是,分压后的电位也随之下降,在电位下降到0V以下时,反相输入端⒂脚的电位会小于同相输入端⒃脚的电位,放大器输出高电平,作用到IC1的⑶脚,其电平上升,PWM脉宽变窄,输出电压下降,流过负载的电流下降。在⒂脚的电位会等于⒃脚的电位时,停止调整,达到稳定。

理论计算下采样电阻(康铜丝)的大小:
电源标称额定电流为10A,Vref为5V,经R31、R32分压后送入IC1⒂的电位约为30.8mV。
RJ=U/I=33.8/10=3.08mΩ。
实际电路中使用了两根康铜丝并联,每根的阻值应为6.16mΩ。


五、过压保护

这部分的功能在电源上是省略的。


过压保护与短路保护相似,都是利用控制IC1⑷脚的电位来实现的。
假设电源设计为超过15V保护,那么ZD3的稳压值取15V。正常时,ZD3不导通,Q6的be结无电位差,不导通,Q7的eb结也无电位差,不导通,与没有安装这些元件是一样的。当因某种原因使输出V+超过15V时,ZD3导通,Q6因be得电而导通,R39、R38为Q7提供导通条件,Q7导通后,相当于将IC1⒁脚与⑷短路起来,⑷脚电位被抬高,从而封 锁PWM,达到过压保护的目的。


六、推动


这个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了,就几个元件说明下:
ZD1、ZD2是保护Q3、Q4的。D7、D8是为了抬高Q3、Q4的b极电位的,保证其能可靠截止。C13是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的。
这个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了,就几个元件说明下:
ZD1、ZD2是保护Q3、Q4的。D7、D8是为了抬高Q3、Q4的b极电位的,保证其能可靠截止。C13是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的。


TL494手册中可以查到,其⑻、⑾脚最低电平为1.1-1.3V,为保证Q3、Q4可靠截止,增加两个二极管,将其b极电位抬高到2V左右,这样在⑻、⑾脚输出低电平是就能顺利截止了。

七、输出

D9整流、L1和几个电容进行滤波。R25、C17和R24、C16保护D9,防止反峰损坏。

八、实测数据



进行过流测试时,将10A的额定值改为了1.7A,原因是手上没有负载仪,二一个是裸板测试没有大的散热片。




KA7500B/TL494开关电源PDF电路图:

【新提醒】KA7500B构成的“明纬”开关电源S

 个人计算机开关电源电路解析

这是在职时,研究开关电源教学时的另一篇解析。第一篇对机器人电源的解析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兴趣,再把这篇发出来供同行参考。

研究个人PC电源,必须从开关电源芯片开始。这里是一个PTP-2038电源的实际应用的例子,其分析思路对电源的维修具有普遍意义。

第一部分:TL494芯片

这是一个应用极为广泛的控制器件,在个人PC电源中,很多使用的都是这个芯片。它是由TI公司生产的。

一.芯片管脚定义

TL494是16脚芯片。

wKgZomSc3CGAbD6aAAAeBwWx4rY721.png

图1:TL494管脚排列

1脚/同相输入:误差放大器1同相输入端。

2脚/反相输入:误差放大器1反相输入端。

3脚/补偿/PWM比较输入:接RC网络,以提高稳定性。

4脚/死区时间控制:输入0-4VDC电压,控制占空比在0-45%之间变化。同时该因脚也可以作为软启动端,使脉宽在启动时逐步上升到预定值。

5脚/CT:振荡器外接定时电阻

6脚/RT:振荡器外接定时电容。振荡频率:f=1/RTCT。

7脚/GND:电源地。

8脚/C1:输出1集电极。

9脚/E1:输出1发射极。

10脚/E2:输出2发射极。

11脚/C2:输出2集电极。

12脚/Vcc:芯片电源正。7-40VDC。

13脚/输出控制:输出方式控制,该脚接地时,两个输出同步,用于驱动单端电路。接高电平时,两个输出管交替导通,可以用于驱动桥式、推挽式电路的两个开关管。

14脚/VREF:5VDC电压基准输出。

15脚/反相输入:误差放大器2反相输入端。

16脚/同相输入:误差放大器2同相输入端。

二.基本特性

1.具有两个完整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是PWM芯片。

2.两个误差放大器。一个用于反馈控制,一个可以定义为过流保护等保护控制。

3.带5VDC基准电源。

4.死区时间可以调节。

5.输出级电流500mA。

6.输出控制可以用于推挽、半桥或单端控制。

7.具备欠压封锁功能。

三.结构原理

图2给出了TL494的内部原理框图。

wKgaomSc3CGAWsLyAABqisGXmyY172.png

图2:TL494内部原理框图

芯片内部电路包括振荡器、两个误差比较器、5VDC基准电源、死区时间比较器、欠压封锁电路、PWM比较器、输出电路等。

1.振荡器:

提供开关电源必须的振荡控制信号,频率由外部RT、CT决定。这两个元件接在对应端与地之间。取值范围:RT:5-100k,CT:0.001-0.1uF。

振荡频率:f=1/RTCT。

形成的信号为锯齿波。最大频率可以达到500kHz。

2.死区时间比较器:

这一部分用于通过0-4VDC电压来调整占空比。当4脚预加电压抬高时,与振荡锯齿波比较的结果,将使得D触发器CK端保持高电平的时间加宽。该电平同时经过反相,使输出晶体管基极为低,锁死输出。4脚电位越高,死区时间越宽,占空比越小。

由于预加了0.12VDC,所以,限制了死区时间最小不能小于4%,即单管工作时最大占空比96%,推挽输出时最大占空比为48%。

wKgZomSc3CGAPljsAAAt1qIssg0389.png

图3:死区时间比较器单独起作用时的波形

图3给出了死区时间比较器单独作用时的工作相关波形。

3.PWM比较器及其调节过程:

由两个误差放大器输出及3脚(PWM比较输入)控制。

当3端电压加到3.5VDC时,基本可以使占空比达到0,作用和4脚类似。但此脚真正的作用是外接RC网络,用做误差放大器的相位补偿。

常规情况下,在误差放大器输出抬高时,增加死区时间,缩小占空比;反之,占空比增加。作用过程和4脚的死区控制相同,从而实现反馈的PWM调节。0.7VDC的电压垫高了锯齿波,使得PWM调节后的死区时间相对变窄。

如果把3脚比做4脚,则PWM比较器的作用波形和图3类似。然而,该比较器的占空比调节,要在死区时间比较器的限制范围内起作用。

单管工作方式时,VCK直接控制输出,输出开关频率与振荡器相同。当13脚电位为高时,封锁被取消,触发器的Q、Q非端分别控制两个输出管轮流导通,频率是单管方式的一半。

4.5VDC基准电源:

这个5VDC基准电源用于提供芯片需要的偏置电流。如13脚接高电平时,及误差放大器等可以使用它。基准电源精度5%,电流能力10mA,温度范围0-70度。

5.误差放大器:

两个误差放大器用于电源电压反馈和过流保护。

这两个放大器以或的关系,同时接到PWM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反馈信号比较后的输出,送PWM比较器,以和锯齿波比较,进行PWM调节。

由于放大器是开环的,增益达到95dB。加之输出点3被引出,使用时,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6.UC封锁电路:

用于欠压封锁,当Vcc低于4.9VDC,或者内部电源低于3.5VDC时,CK端被钳位为高电平,从而使输出封锁,达到保护作用。

7.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有两个输出晶体管,单管电流500mA。其工作状态由13脚(输出控制)来决定。

当13脚接低电平时,通过与门封锁了D触发器翻转信号输出,此时两个晶体管状态由PWM比较器及死区时间比较器直接控制,二者完全同步,用于控制单管开关电源。当然,此时两个输出也允许并联使用,以获得较大的驱动电流。

当13脚接高电平时,D触发器起作用,两个晶体管轮流导通,用于驱动推挽或桥式变换器。

第二部分:个人计算机电源电路

与一般开关电源相同,个人计算机电源也分为输入电路、变换器、输出电路及控制电路四个主体部分。

传统的计算机电源电路使用两个GTR作为功率开关器件,构成半桥电路拓补。控制电路与变换器,变换器与输出电路都采用了变压器隔离。

图4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电源的原理图。

wKgZomSc3CGAF3IbAAV0wgzgpT4650.png

一.输入电路

wKgaomSc3CGAVWhFAAFVj26LyiA929.png

图5:个人计算机电源的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从220VAC电源接入,经过C1、R1、T1、C4、T6、C2、C3等过滤环节,以抑制高频谐波干扰及浪涌。T1、T6还有降压作用。

4管全波桥进行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经过T平波,送变换器电路。

C5、C6的中间引出线用于变换器半桥开关电路的公用主通路,C5、C6、R2、R3同时提供半桥开关交替工作时必须的电流通道。这一部分实际属于后面的变换器电路。

NTCR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于温度补偿。压敏电阻Z1、过流电阻Z2分别用于过压、过流保护。

上部开关230/115V用于230V和115V进口电源转换。

二.变换器电路

wKgaomSc3CGAazjbAAFB-3CEHWo877.png

图6:计算机电源的变换器电路

上图是电源的变换器部分。参照原来我们介绍的半桥式拓补结构(如图7),我们发现,这实际上是个半桥式隔离变换器。

wKgZomSc3CGADpcrAAAcy3n2JaE585.png

图7:半桥式隔离开关变换器

其轮换过程是:半周1为Ui—Q1—T2-3—T3—C7­—C6—Ui,半周2为Ui—C5—C7—T3—T2-3—Q2—Ui。由这个过程可知,C5、C6、C7两个半周中,轮流处于充放电状态。R2、R3作为C5、C6的并联电阻,也参与换流过程。

两个管子的基极偏置由脉冲变压器T2-1、T2-2分别提供,这两个脉冲变压器是由控制电路控制的。脉冲变压器的电压脉冲经过整流,再经R6/R7、R10/R11分压,送晶体管基极。

C9、C10用于二极管两侧电压钳位,保护二极管不被损坏。D1、D2用于两管同时关断期间的续流,防止损坏晶体管。C8、R4用于变压器泄放通路,防止管子全部关断时过压。

三.输出电路

图8给出了电源的输出电路。

(一)、主输出通路及+5V、-5V、+12V、-12V

该电路T3为变压器原边,受半桥变换器电路控制。变压器中心抽头被接地,A、B、C、D依次提供+12V、+5V、-5V、-12V等的交流输入电源。通过不同变比的隔离变压器付边抽头,产生了+5V、-5V、+12V、-12V、3.3V等多等级电源输出。

这些电源全部采用双管全波整流。虚线内为平波电抗器,L1-C30、L2-C37、L3-C38、L4-C39、C36等用于滤波。

C25、R49用于变压器副边去耦。

+12VDC、+5VDC输出被引回,作为电压反馈信号,送回控制电路,构成负反馈,以实现PWM调节。

(二)、+3.3V电路

+3.3VDC电源依靠独立的反馈调节电路来实现稳压。

由于L6绕组是反激的,其整流桥前端交流输入电压为:

Ui3.3=UBC-UL6-Uf3.3

其中Uf3.3是来自于Q13集电极的反馈信号经隔离二极管D32后获得。

3.3V输出信号经过953R、R76分压,控制TL431基准电源输入。TL431输出用于基极电阻R74前的电平钳位,作为比较基准。R72提供基准电源及基极偏置电流。R73、C33用于431芯片的相位补偿。Q13集电极电位经过去耦电容(10nF)及隔离二极管D32,送回整流桥前端,正好形成负反馈,达到稳压的目的。

wKgZomSc3CKAHosCAAUrEfA0JGA358.png

图8:计算机电源的输出电路

四.控制电路

这个电路(图9)使用了两个集成芯片,TL494和LM393。TL494是电源控制芯片,LM393为双比较器芯片。下面分解分析各单元的原理。

wKgZomSc3CGANgJbAAMbF3Hvi44490.png

图9:计算机电源的控制电路

(一)启动电路

变压器T6的输入电源为输入电路的输出直流Ui,变压后,从中心抽头引出,经D30整流,送12脚Vcc。同时+12VDC输出经过隔离二极管D、电容C21去耦,送回12脚Vcc。

T6、D30仅能提供电源启动时的芯片偏置。一旦开始工作,电源将由+12VDC经D、C21供电。因此,这是一个自激型电源电路。

(二)振荡电路

通过芯片TL494的5脚外接电容C11(1.5nF)和6脚外接电阻R16(12k),确定了该电源的振荡频率为:

f=1/RTCT=1/(12x103x1.5x10-9)≈55.6KHz。

(三)电压反馈电路

wKgaomSc3CGACmRuAAAqq91Uz8k397.png

图10:电压反馈电路

根据局部电路,加以整理,得到上面的电压反馈电路。可以看出,系统从+12V、+5V分别引回反馈信号,做加法运算后送比较器1的同相端,作为反馈。

补偿端3和反相端2之间外接了R18-C1,构成PI调节器。

输出反馈电压越高,上面电路的3脚输出越高,使得芯片输出死区越宽,从而降低占空比,进而降低电源电压;反之亦然。这样就实现了电源电压的负反馈调节过程。

(四)输出控制电路

wKgaomSc3CGAWte8AAAtnUm2ZKE879.png

图11:输出控制电路

TL494的13脚输出控制被直接接到芯片+5VDC参考电源,输出电路工作在双管驱动方式。

8、11脚为芯片两个输出的集电极,接外部晶体管Q3、Q4的基极。R13、R14即作为Q3、Q4的基极偏置,也是芯片输出晶体管的上拉电阻。Q3、Q4分别驱动脉冲变压器T2的两个原边绕组,对应的两个副边绕组T2-1、T2-2驱动变换器的两个半桥晶体管。

Q3、Q4的两个并联二极管用于电路断电时的续流,防止高压损坏晶体管。

D7、D8构成直流通路,是偏置电路的一部分,并有电平移动作用;由于发射极被垫高,使得Q3、Q4可以可靠关断。C11用于构成交流通路,可提高交流增益,同时对二极管两端有电压钳位作用,避免损坏二极管。

(五)过压保护电路

wKgaomSc3CKAWGgrAAExL4og2NM131.png

图12:过压保护电路

图中,+5V、-5V、+3.3V、-12V在左侧构成加法电路结构,经D9、D27隔离后,送三极管Q6基极。ZD1、ZD3用来设置比较门槛。如果出现过压,Q6将饱和导通,把Q5基极拉到地电位,Q5饱和导通。此时,一个高电平(约4VDC)通过Q5管被送到TL494死区时间控制端(4脚),TL494输出因死去接近100%而被封锁。

+12V经过D、D15、R45、D14被送到Q7基极前端,当过压时,Q7饱和导通,促使Q5基极为低电平,Q5也饱和导通。这样,+5V电源就通过Q5送到TL494死区时间控制端(4脚),使芯片输出封锁。

D12、R30把Q5集电极电位引回Q6基极,有正反馈作用,可以加快晶体管的翻转速度,使电源在过压时快速反应。

D13被用于向PS-ON电路提供一个偏置。

(六)第二电源电路

wKgaomSc3CKANUWhAAEdlbuy-YY298.png

图13:第二电源电路

第二电源无论整个电源是否开启,只要市电有输入,就处于工作状态。T6的原边电路实际上是个振荡器,其振荡经T6变压器变压后输出。

当送电时,Q12集电极通过T6原边,基极通过R55、R56获得偏置,而进入导通状态。T6辅助绕组电动势上正、下负,电流(向下)逐步增加,并经C3、R56、Q12基极对C3反向充电。Q12进入饱和状态。随着T6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并开始减小,大多数开始反向。这时,T6电动势上负下正,和电容反向充电后的上负下正电压叠加,加到Q12基极,使其截止。接着,C3开始向T6辅助绕组放电,T6电流减小逐步过零,电动势又变成上正下负,Q12基极电位重新抬高直至饱和导通。

D28、C19、R57及D31、C32、R58用于变压器绕组的释放回路,稳压管用于抬高Q12基极翻转电压,以调节翻转周期。

输出分两路:一路经过D30整流后送TL494做Vcc电源,一旦T494启动,其本身5VDC开始工作,作为芯片所需要的5V偏置。另一路经D29送后面的三端电源器件78L05,生成5VDC电源。

C36用于保护二极管D29。其后是标准的三端电源电路。

辅助电源如果丢失,计算机休眠后主板将无法唤醒电源重新启动。

(七)PS-ON电路

这部分用于计算机的唤醒。当主板休眠时,PS-ON为3.6V,当主板唤醒时,该点被主板继电器接地。

wKgZomSc3CKAViXYAABAm_9_5TQ675.png

图14:PS-ON电路

当计算机休眠时,PS-ON信号为3.6V,Q10、Q1饱和导通,TL494的4脚电位约为4.7V。此时,占空比接近于零,输出被禁止。

计算机要唤醒时,PS-ON被接地。Q10、Q1截止。TL494的死区时间控制端(4脚)为地电位,允许占空比接近最大值,电源输出被开放。

(八)POWERGOOD电路

LM393是一个双比较器电路。管脚排列:

1:比较器1输出。2:比较器1反相端。3:比较器1同相端。

4:接地Gnd。5:比较器2同相端。6:比较器2反相端。

7:比较器2输出。8:电源Vcc。

wKgZomSc3CKATz3EAABCFjIv9YY336.png

图15:POWERGOOD电路

常规情况下,PS-ON接地,开环运放2的输出7被置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R40被引回比例放大器1的同相输入端,使其输出PS-OK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被送主板,表示电源系统正常。

在系统待机时,主板PS-ON断开,+5V信号使得放大器2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送放大器1的同相端,放大器1也输出低电平。PS-OK为低,主机停止工作,并进入待命状态。

如果是刚唤醒计算机系统,C18的作用是使PS-OK的建立滞后于电源系统几百毫秒,这样保证计算机系统在电源系统先工作正常后,再接收到PS-OK信号,恢复工作。

(九)其它辅助控制电路

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被接地,反相输入端接VREF(+5VDC),这样TL494的误差放大器2强制输出低电平。由于片内误差放大器输出端二极管的隔离作用,误差放大器2实际上不起作用。

 个人计算机开关电源电路解析 - 电源电路图 - 电子发烧友网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