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

本文深入讲解面向对象编程的两大核心概念:类与对象。详细介绍了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及使用,包括类的初始化、属性设置和方法调用。并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类和对象,以及类的初始化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面向对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1.类   :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比如做石膏像的模型
2.对象: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个个体,因而也称实例(instance)。比如石膏像

二者的关系:对象是由类派生的、创建的。一个类可以创建无穷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属于类。

 1.创建类和创建类对象

1.创建类,类主要由类名,属性,方法组成,当然创建一个类时,属性和方法可以选择的。
class Person:
    def cry(self):  #类方法:跟函数的定义类似,但是self参数自带的,这也是类的方法和普通方法的区别。
        print("I can cry")
    def speak(self):
        print("I can speak:%s"%(self.word))

---------创建对象-----------------------------------------------------------------------
tom =Person()  #创建对象,直接类名(),不用像java中还要new,所以python更加简洁
tom.cry()     #调用对象的方法
tom.word="hahah"
tom.speak()
tom.age =18  #给对象添加属性 ,属性不用在类定义时声明,但这种方法给对象赋值麻烦,每个对象都要赋值。
tom.age =19  #上面已经给tom添加过age属性,再次属于调用,重新赋值。

----------执行结果-------------------------------------------------------------------------
'''
I can cry
I can speak:hahah
'''

2.给类初始化属性,在对象创建时就给对象设定了一些默认值。这样不用给每个对象都添加属性了,比如每个Person都是china,sex都是male.
 _init_(self)该类的方法有点类似java中类的构造器,可以给类的对象赋初始值。
------------------------------------------------------------------------------------------
class Person1:
    def __init__(self):  #_init_(self),主要给类初始化一些属性,对象创建时自动调用该方法执行
        self.country ="china"
        self.sex = "male"

    def speak(self):
        print("I am  from %s  ,wuwuwuwuu"%self.country)
-------------创建对象----------------------------------------------------------------------
jack = Person1()
jack.speak()
print(jack.country,jack.sex)

tom=Person1()
tom.speak()
print(tom.country,tom.sex)
--------------执行结果如下:----------------------------------------------------------------
'''
I am  from china  ,wuwuwuwuu
china male
I am  from china  ,wuwuwuwuu
china male
'''

3.属性虽然初始化了,但是固定死的,而实际每个对象的属性就不同。
  所以通过初始化时调用参数的形式,给每个对象赋不同的属性值

class Person2: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age =age   #这种用法类似java中的this.age=age.self意思可以理解为当前对象
        self.name = name #表示将当前对象传进来的参数name的值赋给当前对象的属性name
        self.country = "china" #还是可以给类的每个对象都赋一个默认值。

    def speak(self):
        print("name=%s,age=%d"%(self.name,self.age))
-----------创建对象------------------------------------------------------------------------
p1 = Person2("allen",19)
p2 = Person2("sherry",22)
p3 = p2  #让p3=p2.对象的赋值

p1.speak()
p2.speak()

print("p1:",p1)  #直接打印对象 ,打印的是对象在内存中地址。
print("p2:",p2)
print("p3:",p3) #发现p3的地址跟p2的地址一样。

'''执行结果如下:
name=allen,age=19
name=sherry,age=22
p1: <__main__.Person2 object at 0x000001CBA3508BE0>
p2: <__main__.Person2 object at 0x000001CBA3508CF8>
p3: <__main__.Person2 object at 0x000001CBA3508CF8>
'''

总结:

  • __init__()方法,在创建一个对象时默认被调用,类似Java中构造器。不需要手动调用
  • __init__(self)中,默认有1个参数名字为self,必须写。如果在创建对象时传递了2个实参,那么__init__(self)中出了self作为第一个形参外还需要2个形参,例如__init__(self,age,name).第一个self不需要手动传参 
  • __init__(self)中的self参数,不需要开发者传递,python解释器会自动把当前的对象引用传递进去
  • python中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__init__方法,不支持该方法的重载(类似java中构造器的重载)
  • 每一个对象 都有自己 独立的内存空间保存各自不同的属性
  • 多个对象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在调用方法时,需要把对象的引用 传递到方法内部

2.新式类与旧式(经典)类

object 是 Python 为所有对象提供的 基类,提供有一些内置的属性和方法,可以使用 dir 函数查看

  • 新式类:以 object 为基类的类,推荐使用
  • 经典类:不以 object 为基类的类,不推荐使用

  • 在 Python 3.x 中定义类时,如果没有指定父类,会 默认使用 object 作为该类的 基类 —— Python 3.x 中定义的类都是 新式类

  • 在 Python 2.x 中定义类时,如果没有指定父类,则不会以 object 作为 基类

新式类 和 经典类 在多继承时 —— 会影响到方法的搜索顺序

为了保证编写的代码能够同时在 Python 2.x 和 Python 3.x 运行!
今后在定义类时,如果没有父类,建议统一继承自 object

class 类名(object):    
    pass

#尽量不要用下面这种老是写法,虽然不会报错,但是不推荐
class 类名:    
    pass

统一声明:关于原创博客内容,可能会有部分内容参考自互联网,如有原创链接会声明引用;如找不到原创链接,在此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哈。关于转载博客,如有原创链接会声明;如找不到原创链接,在此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哈。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涤生大数据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