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面试题

抽象类和接口

抽象类可以有构造函数,接口不可以有构造函数
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只能有常量
抽象类中的方法可以被static修饰,接口中的方法不可以被static修饰
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方法和抽象方法,接口中的方法全是抽象方法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接口可以被多实现,即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何时使用
接口主要用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调用。主要用接口来实现多继承,因为java不支持类的多继承,只能用接口
抽象类主要用于当做基础类使用,即基类。如果想拥有一些方法,并且这些方法有默认实现,那么使用抽象类

 

 

JDK7、JDK8、JDK9的新特性

JDK7的Switch语句支持string类型 ,在一个语句块中捕获多种异常;支持动态语言;
支持try-with-resources;引入Java NIO.2开发包;null值的自动处理。
JDK8支持lambda表达式,常用来替代匿名内部类,用Metaspace代替PermGen,函数式接口。
JDK9提供了JShell工具、模块化、多版本兼容、钻石操作符的升级{}、支持HTTP2.0和websocket协议、String底层存储结构char[]更换为byte[]。

 

反射的常用方法?

使用Class.forName(“类名”)方法获取类

方法

getDeclaredConstructors(),获取类声明的所有构造方法,

getFields():获得类的所有公共字段

getDeclaredMethods():获得类声明的所有方法

直接对 private 的属性赋值:field.setAccessible(true),然后调用set方法设置值。

动态代理类: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它不会替你作实质性的工作,在生成它的实例时你必须继承InvocationHandler类并重写invoke方法,由它来完成代理的具体操作

 

深拷贝与浅拷贝

深拷贝和浅拷贝都是对象拷贝

浅拷贝仅仅复制所考虑的对象,而不复制它所引用的对象。浅拷贝在重写的clone()中,只是拷贝了主对象。

深拷贝把要复制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都复制了一遍。
而深拷贝在重写的clone()中,不仅拷贝了主对象,还拷贝了主对象引用的所有对象。

 

创建对象有几种方式?

创建对象的5种方式

用new语句创建对象,这是最常见的创建对象的方法。
调用java.lang.Class类的newInstance()实例方法。
调用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类的newInstance()实例方法。
调用对象的clone()方法。
通过I/O流(包括反序列化)

 

堆和栈的区别

       栈内存是存储方法帧和局部变量(基本类型的变量、对象的引用变量),方法调用完后会释放该栈及栈中变量。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寄存器,栈数据可以共享,多个引用可以指向同一个地址,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

堆内存用于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由JVM管理,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栈中的变量指向堆内存中的变量,这就是 Java 中的指针

 

Java设计模式思想(单列模式,工厂模式,策略模式,共23种设计模式)

a)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核心只需要new一个实例对象的模式,比如数据库连接,在线人数等,一些网站上看到的在线人数统计就是通过单例模式实现的,把一个计时器存放在数据库或者内存中,当有人登陆的时候取出来加一再放回去,有人退出登陆的时候取出来减一再放回去,但是当有两个人同时登陆的时候,会同时取出计数器,同时加一,同时放回去,这样的话数据就会错误,所以需要一个全局变量的对象给全部人使用,只需要new出一个实例对象,这就是单例模式的应用,并且单例模式节省资源,因为它控制了实例对象的个数,并有利于gc回收。

b) 策略模式:就是将几个类中公共的方法提取到一个新的类中,从而使扩展更容易,保证代码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强。比如有个需求是写鸭子对象,鸭子有叫,飞,外形这三种方法,如果每个鸭子类都写这三个方法会出现代码的冗余,这时候我们可以把鸭子中的叫,飞,外形这三个方法提取出来,放到鸭父类中,让每个鸭子都继承这个鸭父类,重写这三个方法,这样封装的代码可移植性强,当用户提出新的需求比如鸭子会游泳,那么对于我们oo程序员来讲就非常简单了我们只需要在鸭父类中加一个游泳的方法,让会游泳的鸭子重写游泳方法就可以了。

c) 工厂模式:简单的工厂模式主要是统一提供实例对象的引用,通过工厂模式接口获取实例对象的引用。比如一个登陆功能,后端有三个类,controller类,interface类,实现接口的实现类。当客户端发出一个请求,当请求传到controller类中时,controller获取接口的引用对象,而实现接口的实现类中封装好了登陆的业务逻辑代码。当你需要加一个注册需求的时候只需要在接口类中加一个注册方法,实现类中实现方法,controller获取接口的引用对象即可,不需要改动原来的代码,这种做法是的可拓展性强。

负载因子

List 元素是有序的、可重复

ArrayList、Vector默认初始容量为10

Vector:线程安全,但速度慢

    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结构

    加载因子为1:即当 元素个数 超过 容量长度 时,进行扩容

    扩容增量:原容量的 1倍

      如 Vector的容量为10,一次扩容后是容量为20

ArrayList:线程不安全,查询速度快

    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结构

    扩容增量:原容量的 0.5倍+1

      如 ArrayList的容量为10,一次扩容后是容量为16

 

Set(集) 元素无序的、不可重复。

HashSet:线程不安全,存取速度快

     底层实现是一个HashMap(保存数据),实现Set接口

     默认初始容量为16(为何是16,见下方对HashMap的描述)

     加载因子为0.75:即当 元素个数 超过 容量长度的0.75倍 时,进行扩容

     扩容增量:原容量的 1 倍

      如 HashSet的容量为16,一次扩容后是容量为32

 

Map是一个双列集合

HashMap:默认初始容量为16

     (为何是16:16是2^4,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另外,32=16<<1       -->至于详细的原因可另行分析,或分析源代码)

     加载因子为0.75:即当 元素个数 超过 容量长度的0.75倍 时,进行扩容

     扩容增量:原容量的 1 倍

      如 HashSet的容量为16,一次扩容后是容量为32

 

 

公平锁/非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非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获取锁的顺序并不是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有可能后申请的线程比先申请的线程优先获取锁。有可能,会造成优先级反转或者饥饿现象。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通过构造函数指定该锁是否是公平锁,默认是非公平锁。非公平锁的优点在于吞吐量比公平锁大。对于Synchronized而言,也是一种非公平锁。由于其并不像ReentrantLock是通过AQS的来实现线程调度,所以并没有任何办法使其变成公平锁。

乐观锁/悲观锁

乐观锁与悲观锁不是指具体的什么类型的锁,而是指看待并发同步的角度。悲观锁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一定是会发生修改的,哪怕没有修改,也会认为修改。因此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悲观锁采取加锁的形式。悲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一定会出问题。乐观锁则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是不会发生修改的。在更新数据的时候,会采用尝试更新,不断重新的方式更新数据。乐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是没有事情的。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悲观锁适合写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乐观锁适合读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不加锁会带来大量的性能提升。悲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就是利用各种锁。乐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是无锁编程,常常采用的是CAS算法,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子类,通过CAS自旋实现原子操作的更新。

独享锁/共享锁

独享锁是指该锁一次只能被一个线程所持有。共享锁是指该锁可被多个线程所持有。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其是独享锁。但是对于Lock的另一个实现类ReentrantReadWriteLock,其读锁是共享锁,其写锁是独享锁。读锁的共享锁可保证并发读是非常高效的,读写,写读 ,写写的过程是互斥的。独享锁与共享锁也是通过AQS来实现的,通过实现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独享或者共享。对于Synchronized而言,当然是独享锁。

互斥锁/读写锁

上面讲的独享锁/共享锁就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互斥锁/读写锁就是具体的实现。互斥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entrantLock,读写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entrantReadWriteLock

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又名递归锁,是指在同一个线程在外层方法获取锁的时候,在进入内层方法会自动获取锁。说的有点抽象,下面会有一个代码的示例。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 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可重入锁,其名字是Reentrant Lock重新进入锁。对于Synchronized而言,也是一个可重入锁。可重入锁的一个好处是可一定程度避免死锁。

public sychrnozied void test() {

    xxxxxx;

    test2();

}

public sychronized void test2() {

    yyyyy;

}

在上面代码段中,执行 test 方法需要获得当前对象作为监视器的对象锁,但方法中又调用了 test2 的同步方法。

如果锁是具有可重入性的话,那么该线程在调用 test2 时并不需要再次获得当前对象的锁,可以直接进入 test2 方法进行操作。

如果锁是不具有可重入性的话,那么该线程在调用 test2 前会等待当前对象锁的释放,实际上该对象锁已被当前线程所持有,不可能再次获得。

如果锁是不具有可重入性特点的话,那么线程在调用同步方法、含有锁的方法时就会产生死锁。

按照设计方案来分类

自旋锁/自适应自旋锁

在Java中,自旋锁是指尝试获取锁的线程不会立即阻塞,而是采用循环的方式去尝试获取锁,这样的好处是减少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消耗,缺点是循环会消耗CPU。

锁粗化/锁消除

锁消除是指虚拟机即时编译器在运行时,对一些代码上要求同步,但是被检测到不可能存在共享数据竞争的锁进行消除。锁消除的主要判定依据来源于逃逸分析的数据支持,如果判断在一段代码中,堆上的所有数据都不会逃逸出去从而被其他线程访问到,那就可以把它们当做栈上数据对待,认为它们是线程私有的,同步加锁自然就无须进行。

如果一系列的连续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甚至加锁操作是出现在循环体中的,那即使没有线程竞争,频繁地进行互斥同步操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损耗。如果虚拟机探测到有这样一串零碎的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加锁,将会把加锁同步的范围扩展(粗化)到整个操作序列的外部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这三种锁是指锁的状态,并且是针对Synchronized。在Java 5通过引入锁升级的机制来实现高效Synchronized。这三种锁的状态是通过对象监视器在对象头中的字段来表明的。

偏向锁是指一段同步代码一直被一个线程所访问,那么该线程会自动获取锁。降低获取锁的代价。

轻量级锁是指当锁是偏向锁的时候,被另一个线程所访问,偏向锁就会升级为轻量级锁,其他线程会通过自旋的形式尝试获取锁,不会阻塞,提高性能。

重量级锁是指当锁为轻量级锁的时候,另一个线程虽然是自旋,但自旋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自旋一定次数的时候,还没有获取到锁,就会进入阻塞,该锁膨胀为重量级锁。重量级锁会让其他申请的线程进入阻塞,性能降低。

分段锁

分段锁其实是一种锁的设计,并不是具体的一种锁,对于ConcurrentHashMap而言,其并发的实现就是通过分段锁的形式来实现高效的并发操作。我们以ConcurrentHashMap来说一下分段锁的含义以及设计思想,ConcurrentHashMap中的分段锁称为Segment,它即类似于HashMap(JDK7与JDK8中HashMap的实现)的结构,即内部拥有一个Entry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链表;同时又是一个ReentrantLock(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

当需要put元素的时候,并不是对整个hashmap进行加锁,而是先通过hashcode来知道他要放在那一个分段中,然后对这个分段进行加锁,所以当多线程put的时候,只要不是放在一个分段中,就实现了真正的并行的插入。

但是,在统计size的时候,可就是获取hashmap全局信息的时候,就需要获取所有的分段锁才能统计。分段锁的设计目的是细化锁的粒度,当操作不需要更新整个数组的时候,就仅仅针对数组中的一项进行加锁操作。

JDK,JRE,JVM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是整个JAVA的核心,包括了Java运行环境(Java Runtime Envirnment),一堆Java工具(javac/java/jdb等)和Java基础的类库(即Java API 包括rt.jar)。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包含JVM标准实现及Java核心类库。JRE是Java运行环境,并不是一个开发环境,所以没有包含任何开发工具(如编译器和调试器)
JRE是指java运行环境。光有JVM还不能成class的 执行,因为在解释class的时候JVM需要调用解释所需要的类库lib。 (jre里有运行.class的java.exe)
 

JDK是 Java 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在JDK的安装目录下有一个jre目录,里面有两个文件夹bin和lib,在这里可以认为bin里的就是jvm,lib中则是jvm工作所需要的类库,而jvm和 lib合起来就称为jre。

 

 

拦截器和过滤器的区别:

 

  1、拦截器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过滤器是基于java的函数回调

 

  2、拦截器不依赖于servlet容器,而过滤器依赖于servlet容器

 

  3、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过滤器几乎对所有的请求起作用

 

  4、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访问

 

  5、在action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被多次调用,过滤器只能在servlet溶初始化是调用一次

 

  6、拦截器可以获取IOC容器中的各个bean,过滤器不行,在拦截器中注入一个service可以调用逻辑业务

 

java里内存泄漏和溢出的区别

1、内存泄漏memory leak :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漏似乎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内存泄漏堆积后的后果就是内存溢出。

2、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 :指程序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供申请者使用,或者说,给了你一块存储int类型数据的存储空间,但是你却存储long类型的数据,那么结果就是内存不够用,此时就会报错OOM,即所谓的内存溢出。

 

你说一下Java的反射,你目前主要用他做什么,以及Java的泛型,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Java反射可以用来获取一个class对象或实例化一个class表示的类的对象,还可以获取构造方法,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java中泛型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集合类型元素在运行期出现类型装换异常,增加编译时类型的检查,2. 解决的时重复代码的编写,能够复用算法。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编译器的类型检查。

 

请你说一下内存泄漏

当一个对象已经不需要再使用本该被回收时,另外一个正在使用的对象持有它的引用从而导致它不能被回收,这导致本该被回收的对象不能被回收而停留在堆内存中,这就产生了内存泄漏。内存泄漏是造成应用程序OOM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为每个应用程序分配的内存是有限的,而当一个应用中产生的内存泄漏比较多时,这就难免会导致应用所需要的内存超过系统分配的内存限额,这就造成了内存溢出从而导致应用Crash。

常见的内存泄漏:

1、单例造成的内存泄漏

由于单例的静态特性使得其生命周期和应用的生命周期一样长,如果一个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使用了,而单例对象还持有该对象的引用,就会使得该对象不能被正常回收,从而导致了内存泄漏。

2、非静态内部类创建静态实例造成的内存泄漏

非静态内部类默认会持有外部类的引用,而该非静态内部类又创建了一个静态的实例,该实例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的一样长,这就导致了该静态实例一直会持有该Activity的引用,从而导致Activity的内存资源不能被正常回收。

3、Handler造成的内存泄漏

4、线程造成的内存泄漏

如果任务在Activity销毁之前还未完成,那么将导致Activity的内存资源无法被回收,从而造成内存泄漏。

5、资源未关闭造成的内存泄漏

对于使用了BraodcastReceiver,ContentObserver,File,Cursor,Stream,Bitmap等资源,应该在Activity销毁时及时关闭或者注销,否则这些资源将不会被回收,从而造成内存泄漏。

6、使用ListView时造成的内存泄漏

7、集合容器中的内存泄露

8、WebView造成的泄露

避免内存泄漏:

1、在涉及使用Context时,对于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对象应该使用Application的Context。

2、对于需要在静态内部类中使用非静态外部成员变量(如:Context、View ),可以在静态内部类中使用弱引用来引用外部类的变量来避免内存泄漏。

3、对于不再需要使用的对象,显示的将其赋值为null,比如使用完Bitmap后先调用recycle(),再赋为null。

4、保持对对象生命周期的敏感,特别注意单例、静态对象、全局性集合等的生命周期。

5、对于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内部类对象,并且内部类中使用了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可以这样做避免内存泄漏:

1)将内部类改为静态内部类

2)静态内部类中使用弱引用来引用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请你说一下AQS

Java并发包(JUC)中提供了很多并发工具,这其中,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并发工具,譬如ReentrangLock、Semaphore,它们的实现都用到了一个共同的基类--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简称AQS。AQS是一个用来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使用AQS能简单且高效地构造出应用广泛的大量的同步器,比如我们提到的ReentrantLock,Semaphore,其他的诸如ReentrantReadWriteLock,SynchronousQueue,FutureTask等等皆是基于AQS的。

AQS使用一个int成员变量来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内置的FIFO队列来完成获取资源线程的排队工作。状态信息通过procted类型的getState,setState,compareAndSetState进行操作

AQS支持两种同步方式:1.独占式2.共享式。这样方便使用者实现不同类型的同步组件,独占式如ReentrantLock,共享式如Semaphore,CountDownLatch,组合式的如ReentrantReadWriteLock。总之,AQS为使用提供了底层支撑,如何组装实现,使用者可以自由发挥。同步器的设计是基于模板方法模式的,一般的使用方式是这样:

1.使用者继承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并重写指定的方法。(这些重写方法很简单,无非是对于共享资源state的获取和释放)

2.将AQS组合在自定义同步组件的实现中,并调用其模板方法,而这些模板方法会调用使用者重写的方法。

请你说一下OOM可能发生在哪,怎么查看,怎么调优

除了程序计数器不会抛出OOM外,其他各个内存区域都可能会抛出OOM。

最常见的OOM情况有以下三种:

•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java堆内存溢出,此种情况最常见,一般由于内存泄露或者堆的大小设置不当引起。对于内存泄露,需要通过内存监控软件查找程序中的泄露代码,而堆大小可以通过虚拟机参数-Xms,-Xmx等修改。

•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java永久代溢出,即方法区溢出了,一般出现于大量Class或者jsp页面,或者采用cglib等反射机制的情况,因为上述情况会产生大量的Class信息存储于方法区。此种情况可以通过更改方法区的大小来解决,使用类似-XX:PermSize=64m -XX:MaxPermSize=256m的形式修改。另外,过多的常量尤其是字符串也会导致方法区溢出。

•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 不会抛OOM error,但也是比较常见的Java内存溢出。JAVA虚拟机栈溢出,一般是由于程序中存在死循环或者深度递归调用造成的,栈大小设置太小也会出现此种溢出。可以通过虚拟机参数-Xss来设置栈的大小。

OOM分析--heapdump

要dump堆的内存镜像,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    设置JVM参数-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设定当发生OOM时自动dump出堆信息。不过该方法需要JDK5以上版本。

•    使用JDK自带的jmap命令。"jmap -dump:format=b,file=heap.bin <pid>"   其中pid可以通过jps获取。

dump堆内存信息后,需要对dump出的文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OOM的原因。常用的工具有:

•    mat: eclipse memory analyzer, 基于eclipse RCP的内存分析工具。

•    jhat:JDK自带的java heap analyze tool,可以将堆中的对象以html的形式显示出来,包括对象的数量,大小等等,并支持对象查询语言OQL,分析相关的应用后,可以通过http://localhost:7000来访问分析结果。不推荐使用,因为在实际的排查过程中,一般是先在生产环境 dump出文件来,然后拉到自己的开发机器上分析,所以,不如采用高级的分析工具比如前面的mat来的高效。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