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什么是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电子签名技术的一种。
大多数应用场景提到的电子签名,实际指的就是数字签名。由于保持技术中立性是制订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基于公钥密码理论的数字签名技术未必是可靠电子签名的唯一技术,因此法律上会使用更广义的概念以适应今后的技术发展。
数字签名背后的思想是模仿传统手写签名,该思想是能够以某种方式"签署"一份数字文档,该签名具有物理签名一样的法律效力。与物理世界中的手写签名相对应,数字签名可以理解为数字世界的电子签名。
简单地说,就是实现签名人身份真实、签署后的文档不可修改、签署行为不可抵赖。数字签名技术是目前最符合可靠电子签名要求、应用最普遍、可操作性最强的技术之一。
数字签名是公钥加密技术(也称为非对称加密)与数字摘要技术(也称为散列算法或哈希算法)相结合的应用。基于公钥加密技术,每个证书持有人都有一对公钥和私钥,这两把密钥可以互为加解密。公钥是公开的,不需要保密,而私钥是由证书持人自己持有,并且必须妥善保管和注意保密。结合使用公钥技术与散列算法来创建数字签名,可用作数据完整性检查并提供拥有私钥的凭据。
2. 数字签名的主要功能
数字签名目前只能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实现。
数字签名的主要功能包括:
- 接收方能够确认发送方的签名,但不能伪造。
- 发送方发出签过名的信息后,不能再否认。
- 接收方对接收到的签名信息也不能否认。
- 一旦发送方和接收方出现争执,仲裁者可有充足的证据进行审判。
由此可知,数字签名的主要作用: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的身份认证、 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
3. 数字签名和验签的原理
3.1 数字签名和验签的步骤流程
- 信息发送者使用摘要算法对源文件data处理生成数字摘要值 A。
- 信息发送者使用自己的私钥sk对摘要值A进行签名(加密的过程)signatureData。
- 信息发送者把原文data和签名值signatureData一起发送出去。
- 信息接收者使用相同的摘要算法对接收到的原文data进行摘要计算,得到新的摘要值B。
- 信息接收者使用信息发送者的公钥pk对签名值signatureData进行验签(解密的过程),获得信息发送者的摘要值A。
- 信息接收者比较这两个摘要值A和B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和原文信息没有被修改过;否则,表示原文信息已经被修改过。
整个签名和验签流程如下图所示:
签名人的数字证书是由证书颁发机构(CA)验证申请者真实身份后颁发,证书绑定申请者真实身份信息,可验证签名者身份真实性;数字签名后,数据一旦被修改,数字签名立即失效,接受方即可发现签署后的数据已经被修改,无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修改数据;证书私钥由证书持有者在自己本地生成的,由证书持有者自己负责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