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FV简介
1.1 NFV的产生背景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专用通信设备的不足而产生的。通信行业为了追求设备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往往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专用设备来构建网络。比如专用的路由器、CDN、DPI、防火墙等设备,均为专用硬件加专用软件的架构。这些专用通信设备带来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网元是软硬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架构,业务开发周期长、技术创新难、扩展性受限、管理复杂。一旦部署,后续升级改造就受制于设备制造商。网络是复杂而刚性的,由大量单一功能的、专用网络节点和碎片化、昂贵、专用的硬件设备构成。资源不能共享,业务难融合。CAPEX和OPEX居高不下。需要面对大量不同厂家、不同年代、不同设备的采购、设计、集成、IOT、部署、维护运行、升级改造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络设备投资居高不下,而与此同时运营商网络流量不断增长,收入增长却不明显,形成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如果能够打开软硬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架构,用通用工业化标准的硬件和专用软件来重构网络设备,可以极大地减少 CAPEX,缓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为此,NFV技术应运而生。
1.2 NFV的定义
NFV希望通过标准的IT虚拟化技术,把网络设备统一到工业化标准的高性能、大容量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平台上。该平台可以位于数据中心、网络节点及用户驻地网等。NFV将网络功能软件化,使其能够运行在标准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上,以便能根据需要安装/移动到网络中的任意位置而不需要部署新的硬件设备。NFV不仅适用于控制面功能,同样也适用于数据面包处理,适用于有线和无线网络。NFV 在这里借鉴了IT设备的设计理念。以常用的X86架构的PC为例,其硬件由统一到工业化标准的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组成,统一到工业化标准意味着PC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件成本可以降到最低。PC的软件和硬件是解耦和的,PC运行不同的软件,即可以拥有不同的功能,处理不同的任务。同理,运营商认为通信设备的硬件,可以由统一到工业化标准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平台3种设备组成。由于统一到工业化标准,意味着通信设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件成本可以降到最低,同时通用硬件保证软件可以在统一的平台开发,软件和硬件实现解耦和。
NFV将网络功能软件化,使其能够运行在标准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上,通用的硬件灌注何种软件,则设备就具有何种功能。
NFV技术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NFV技术理念示意图
1.3 NFV和SDN的关系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 SDN由应用层、控制层和基础设施层组成,其三大特征是控制转发分离、控制层进行逻辑集中控制、控制层向应用层开放API。符合这3个特征的SDN架构可能影响和改变运营商网络的方方面面,是目前通信产业非常关注的技术。NFV和SDN的关系,可以由图2概括。
图2 NFV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场景
NFV与SDN来源于相同的技术基础。NFV与SDN的技术基础都是基于通用服务器、云计算以及虚拟化技术。同时NFV与SDN又是互补关系,二者相互独立,没有依赖关系,SDN不是NFV的前提。SDN的目的是生成网络的抽象,从而快速进行网络创新,重点在集中控制、开放、协同、网络可编程。NFV是运营商为了减少CA⁃PEX、OPEX、场地占用、电力消耗而建立的快速创新和开放的系统,重在高性能转发硬件+虚拟化网络功能软件。表1示出的是NFV和SDN的一些对比。
SDN | NFV |
---|---|
承载和控制分离 | 强调软件和硬件分离 |
强调网络多个设备的集中控制 | 关注单个设备 |
强调南向接口和北向接口的规范 | 强调通用工业标准化的硬件 |
控制平面控制 | 软件控制 |
输出为各种架构、标准、规范 | 输出为运营商需求白皮书 |
表1 NFV和SDN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