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Bubble Sort)

1.基本原理: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值大的数交换到右边

2.大概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比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比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1)第一次比较: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将大数放在后面。

    (2)比较第2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

    ......

    (3)如此继续,直到比较到最后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重复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4)在上面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在比较第二趟的时候,最后一个数是不参加比较的。

    (5)在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倒数第二大数,所以在第三趟的比较中,最后两个数是不参与比较的。

    (6)依次类推,每一趟比较次数减少一次。

3.算法描述:

    (1)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总共进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

    (2)冒泡排序的优点: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每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3)时间复杂度

    1.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只需要比较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则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综上所述: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时间复杂度和数据状况无关。

package demo.datastructures;

public class BubbleSortDemo {
	/**
	 * n个数字冒泡排序,总共要进行n-1趟比较,每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
	 * @param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f(arr==null || arr.length<2) {return;}
		//需要进行arr.length-1趟比较
		for(int i=0;i<arr.length-1;i++)
		{
			//每趟需要进行arr.length-i-1次比较
			for(int j=0;j<arr.length-i-1;j++)
			{
				//如果arr[j]比arr[j+1]的值大,那就交换位置
				if(arr[j]>arr[j+1])
				{
					int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for(int k=0;k<arr.length;k++){
			System.out.println(arr[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4,2,6,8,9,1,3,5,7,0};
		bubbleSort(arr);
	}
	

	 //------------- 附另外两种交换变量值的方法 ------------------

	/**
	 * 加减运算 前提只能是数字
	 * @param a
	 * @param b
	 */
	static void swap1(int a,int b){
		a=a+b;
		b=a-b;
		a=a-b;
		System.out.println(a+","+b);
	}
	/**
	 * 异或运算 前提只能是整数
	 * @param a
	 * @param b
	 */
	static void swap2(int a,int b){
		a=a^b;
		b=a^b;
		a=a^b;
		System.out.println(a+","+b);
	}
}

附:大O表示法

大O表示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用大O符号表述,定义为T[n] = O(f(n))。称函数T(n)以f(n)为界或者称T(n)受限于f(n)。 如果一个问题的规模是n,解这一问题的某一算法所需要的时间为T(n)。T(n)称为这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当输入量n逐渐加大时,时间复杂度的极限情形称为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

大O表示法,用来描述复杂度,它表示的是数据规模n对应的复杂度,大O表示法有以下的一些特性:

  1. 忽略表达式常数、系数、低阶项。
    忽略常数,常数直接为1,比如上面第一个方法的复杂度为15,因此直接取1,其时间复杂度使用大O表示为O(1)。
    忽略系数,忽略表达式的系数,比如第二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3n+1,忽略系数和常数,其时间复杂度为O(n)。
    忽略低阶项,比如第三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3n2+3n+1,忽略低阶项3n,忽略常数1,忽略系数3,则其时间复杂度为O(n2)。
  2. 对数阶一般忽略底数
    对于对数直接的转换,一个对数都可以乘以一个常数项成为一个没有底数的对数,比如
    log2n = log29 * log9n,因此可以省略底数,比如上面第五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log2(n),可以忽略底数2,则其时间负责度为logn。
  3. 大O表示法仅仅是一种粗略的分析模型,是一种估算,能帮助我们短时间内估算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常见的复杂度

执行次数复杂度非正式术语
12O(1)常数阶
2n+3O(n)线性阶
4n2+zn+2O(n2)平方阶
4log2n+21O(logn)对数阶
3n+2log3n+15O(nlogn)nlogn阶
4n3+3n2+22n+11O(n3)立方阶
2nO(2n)指数阶

复杂度的大小关系
O(1) < O(logn) < O(n) < O(nlogn) < O(n2) < O(n3) < O(2n) < O(n!) < O(nn)。

因此上面的十个方法的复杂度如下:

方法名称复杂度大O表式
test115O(1)
test23n+1O(n)
test33n2+3n+1O(n2)
test448n+1O(n)
test53log2(n)O(logn)
test63log5(n)O(logn)
test73nlog2(n) + 3log2(n) + 1O(nlogn)
test83n+5O(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