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www.vuln.cn/2041
OSI七层模型
表示层:用来解码不同的格式为机器语言,以及其他功能。会话层:判断是否需要网络传输。传输层:识别端口来指定服务器,如指定80端口的www服务。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选路,即发送ip地址到接收的ip地址。数据链路层:成帧,识别MAC地址来访问媒介,如交换机的功能。物理层:设备之间的比特流传输。
TCP/IP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公网到达局域网后需要转化为对应的MAC地址。交换机解析判断数据要发给MAC地址对应的哪台电脑。使用的是arp协议。网际互联层: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ping的协议)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可靠的)、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不可靠的)
TCP/IP三次握手
ack为回应包,应用为http协议浏览协议,(tcp协议类似打电话沟通)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UDP协议:传输更快,应用为:qq通信。(类似发短信)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例如ftp、www、
数据封装过程
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比较:
共同点:
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2、都能够提供面向链接也无链接两重通信服务机制。
2、都能够提供面向链接也无链接两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1、前者是七层模型,后者是四层结构
2、对可靠性要求不同(后者要求更高)
3、OSI模型是协议开发前设计的,具有通用性,TCP/IP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不适用于非TCP/IP网络。
IP包头
因为多了一个选项,所以包头不一定是20个字节,每接收一个数据都要检测这个包头字节多少,比较浪费资源,所以IPV6采用了固定包头。
IP地址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
255.255.255.255
IP地址分类
其中:
127.0.0.0网段只有一个ip:127.0.0.1表示本机
ip第一位数只有从1到223
A类:第一个数固定为一个网段,只有126个网段,一个网段中后三位数可变化,所以主机数多。
B类,前两个数固定为一个网段
C类:前三个数固定为一个网段
子网掩码的使用
子网掩码必须与ip同时使用,只要跟255对应的ip变化,就表示不同的网段;跟0对应的ip变化,就表示同网段下的不同主机。
A类
B类
C类
变长子网掩码及子网规划
B类IP也可以使用C类子网掩码,即前三个数固定为同一网段。
计算方法:全部换算为二进制,上下两个数都为一则等于1,不同则为0,都为0 则等于0;广播地址:子网掩码位为0的,全部换为1得到广播地址。
端口的作用
TCP协议包头
UDP协议包头
网关的作用
网关在我们的一般概念中都是充当路由器的,当然,这是其中之一的功能。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