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并发类的应用

JUC包中的锁应用

Lock接口及ReentrantLock对象分析及应用?

并发编程领域,有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互斥,即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另一个是同步,即线程之间如何通信、协作。这两大问题,在Java SDK 并发包可通过 Lock 和 Condition 两个接口来实现,其中Lock 用于解决互斥问题,Condition 用于解决同步问题。Java SDK 并发包里的 Lock 接口中,不仅有支持类似 synchronized 的隐式加锁方法,还支持超时、非阻塞、可中断的方式获取锁, 这三种方式为我们编写更加安全、健壮的并发程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来一起看看Lock接口常用方法,关键方法如下:

  • void lock() 获取锁对象,优先考虑是锁的获取,而非中断。
  • void lockInterruptibly() 获取锁,但优先响应中断而非锁的获取。
  • boolean tryLock() 试图获取锁。
  •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timeUnit) 试图获取锁,并设置等待时长。
  • void unlock()释放锁对象。

Java SDK 并发包里的ReentrantLock实现了Lock接口,是一个可重入的互斥锁(“独占锁”), 同时提供了”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支持。所谓公平锁和非公平锁其含义如下:

  1. 公平锁:在多个线z程争用锁的情况下,公平策略倾向于将访问权授予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也就是说,相当于有一个线程等待队列,先进入等待队列的线程后续会先获得锁。
  2. 非公平锁:在多个线程争用锁的情况下,能够最终获得锁的线程是随机的(由底层OS调度)。
  3. ReetrantLock简易应用如下(默认为非公平策略)。
     
class Counter{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int count = 0;
    void increment() {
           lock.lock();
        try {
            coun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其中,这里的锁通过lock()方法获取锁,通过unlock()方法释放锁。重要的是将代码包装成try/finally块,以确保在出现异常时解锁。这个方法和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一样是线程安全的。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持有锁。

ReetrantLock对象在构建时,可以基于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构造方法参数,设置对象的”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特性。其中fair的值true表示“公平锁”。这种公平锁,会影响其性能,但是在一些公平比效率更加重要的场合中公平锁特性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关键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void performFairLock(){
		    //...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try {
		            //Critical section her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ReetrantLock对象在基于业务获取锁时,假如希望有等待时间,可以借助tryLock实现,关键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void performTryLock(){
		    //...
		    boolean isLockAcquired = lock.tryLock(1, TimeUnit.SECONDS);
		     
		    if(isLockAcquired) {
		        try {
		            //Critical section her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

 “锁”是为了保护竞争资源,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操作线程而出错,ReentrantLock在同一个时间点只能被一个线程获取(当某线程获取到“锁”时,其它线程就必须等待);ReentrantLock是通过一个FIFO的等待队列来管理获取该锁所有线程的。在“公平锁”的应用机制下,线程依次排队获取锁;而“非公平锁”,在锁是可获取状态时,不管自己是不是在队列的开头都会获取锁。
 

Condition接口对象分析与应用?

J.U.C包提供的Conditon接口,用以对原生的Object.wait()、Object.notify()进行增强。我们可以借助Condition对象,然后基于锁实现线程之间的通讯。Condition相关方法介绍:

  • await()方法相当于Object的wait()方法。
  • signal()方法相当于Object的notify()方法。
  • signalAll()方法相当于Object的notifyAll()方。

Condition对象应用分析,基于Condition实现阻塞式栈对象。关键代码如下:

class BlockingStack{
    Stack<String> stack = new Stack<>();
    int CAPACITY = 5;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Condition stackEmpty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Condition stackFull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public void pushToStack(String item){
        try {
            lock.lock();
            while(stack.size() == CAPACITY) {
                stackFullCondition.await();
            }
            stack.push(item);
            stackEmptyCondition.signalAl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ring popFromStack() {
        try {
            lock.lock();
            while(stack.size() == 0) {
                stackEmptyCondition.await();
            }
            return stack.pop();
        } finally {
            stackFullCondition.signalAll();
            lock.unlock();
        }
    }
}

Condition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为多个线程间建立不同的Condition。我们知道对于栈而言,假设栈中数据已经满了,那么阻塞的肯定是写线程,唤醒的肯定是读线程,相反,阻塞的肯定是读线程,唤醒的肯定是写线程,那么假设只有一个Condition会有什么效果呢,缓存队列中已经存满,这个Lock不知道唤醒的是读线程还是写线程了,如果唤醒的是读线程,皆大欢喜,如果唤醒的是写线程,那么线程刚被唤醒,又被阻塞了,这时又去唤醒,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ReadWriteLock接口及实现类分析与应用?

ReadWriteLock是一个是读写锁接口。其中“读锁”又称“共享锁”,能同时被多个线程获取。“写锁”又称独占锁,只能被一个线程获取。读写锁与互斥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共享变量,而互斥锁是不允许的,这是读写锁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性能优于互斥锁的关键。但读写锁的写操作是互斥的,当一个线程在写共享变量的时候,是不允许其他线程执行写操作和读操作的。

构建一个简易的线程安全的MapCache对象,并允许多个线程同时从cache读数据。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如下:

class MapCache{
	private Map<String,Object> map=new HashMap<>();
	private ReadWriteLock readWriteLock=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void writeObject(String key,Object value){
		readWriteLock.writeLock().lock();
		try {
		 map.put(key, value);
		}finally {
		 readWriteLock.writeLock().unlock();
		}
	}
	public Object readObject(String key) {
		readWriteLock.readLock().lock();
		try {
		return map.get(key);
		}finally {
		readWriteLock.readLock().unlock();
		}
	}
}

ReentrantReadWriteLock可以让多个读线程可以同时持有读锁(只要写锁未被占用),而写锁是独占的。但是,假如读写锁使用不当,很容易产生“饥饿”问题:比如在读线程非常多,写线程很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写线程“饥饿”,虽然使用“公平”策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公平”策略是以牺牲系统吞吐量为代价的。


ReadWriteLock中的锁不支持升级操作,比方说我们在读锁内获取写锁,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理解为锁的升级。代码分析如下:

static void doMethod01() {
		ReadWriteLock rt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tLock.read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get readLock.");
		rtLock.write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get writeLock");
}

ReadWriteLock中的锁虽不支持升级操作,但支持降级操作,比方说我们在写锁内获取读锁,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理解为锁的降级。代码分析如下:

static void doMethod02() {
		ReadWriteLock rt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tLock.write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get writeLock.");
		rtLock.read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get readLock");
}

分析如下代码检查是否存在问题?

 r.lock(); 
		try {
			v = m.getObject(key); 
			if (v == null) {
				w.lock();
				try {
					//假如缓存没有从数据库或一级缓存查询
					//然后更新缓存(代码省略)
				} finally{
					w.unlock();
				}
			}
		} finally{
			r.unlock(); 
		}

对于如上代码,看上去好像是没有问题的,先是获取读锁,然后再升级为写锁。可惜 ReadWriteLock 并不支持这种升级。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读锁还没有释放,此时获取写锁,会导致写锁永久等待,最终导致相关线程都被阻塞,永远也没有机会被唤醒。那如何修改呢?参考代码如下:

r.lock(); 
		try {
			v = m.getObject(key); 
			if (v == null) {
                r.unlock();
				w.lock();
				try {
					//假如缓存没有从数据库或一级缓存查询
					//然后更新缓存(代码省略)
                 r.lock();
				} finally{
					w.unlock();
				}
			}
		} finally{
			r.unlock(); 
		}

StampedLock对象分析与应用?

StampedLock类,在JDK1.8时引入,是对读写锁ReadWriteLock的增强,该类优化了读锁、写锁的应用,同时使读写锁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实现了更加细粒度的并发控制。StampedLock 支持三种模式,分别是写锁、悲观读锁和乐观读。其中,写锁、悲观读锁的语义和 ReadWriteLock 的写锁、读锁的语义非常类似,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获取悲观读锁,但是只允许一个线程获取写锁,写锁和悲观读锁是互斥的。不同的是,StampedLock 里的写锁和悲观读锁加锁成功之后,都会返回一个 stamp;然后解锁的时候,需要传入这个 stamp。

基于StampedLock 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cache对象。其关键代码试下如下:

class StampedMapCache{
	private Map<String,Object> map=new HashMap<>();
	private StampedLock lock=new StampedLock ();
	public void writeObject(String key,Object value){
		long stamp=lock.writeLock();
		try {
		map.put(key, value);
		}finally {
			lock.unlock(stamp);
		}
	}
	public Object readObject(String key) {
		long stamp=lock.readLock();
		try {
		return map.get(key);
		}finally {
			Lock.unlock(stamp);
		}
	}
}

StampedLock 的性能之所以比 ReadWriteLock 还要好,其关键是 StampedLock 支持乐观读的方 式。ReadWriteLock 支持多个线程同时读,但是当多个线程同时读的时候,所有的写操作会被阻 塞;而 StampedLock 提供的乐观读,是允许一个线程获取写锁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写操作 都被阻塞。 注意这里,我们用的是“乐观读”这个词,而不是“乐观读锁”,是要提醒你,乐观读这个操 是无锁的,所以相比较 ReadWriteLock 的读锁,乐观读的性能更好一些。

StampedLock 对象基于乐观读的方式从缓存对象中获取数据。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readWithOptimisticLock(String key) {
    	    long stamp = lock.tryOptimisticRead();
    	    String value = map.get(key);
    	    if(!lock.validate(stamp)) {
    	        stamp = lock.readLock();
    	        try {
    	            return map.get(key);
    	        } finally {
    	            lock.unlock(stamp);               
    	        }
    	    }
    	    return value;
    	}

其中:在代码中,首先通过调用 lock对象的tryOptimisticRead()方法 获取了一个 stamp,这里的 tryOptimisticRead() 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乐观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tryOptimisticRead() 是无锁的,因此最后读完之后,还需要再次验证一下是否存在写操作(这个验证操作是通过调 用 validate(stamp) 来实现的),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StampedLock对象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点:

  • 所有获取锁的方法,都返回一个邮戳(Stamp),Stamp为0表示获取失败,其余都表示成功。
  • 获取锁时返回一个Stamp值,值为0表示获取失败,其余都表示成功。
  • 释放锁时需要一个Stamp值,这个值必须是和成功获取锁时得到的Stamp值是一致的。
  • StampedLock是不可重入的。(如果一个线程已经持有了写锁,再去获取写锁的话就会造成死锁)
  • StampedLock有三种访问模式:Reading,Writing,Optimistic reading。
  • StampedLock支持读锁和写锁的相互转换。
  • 无论写锁还是读锁,都不支持Conditon等待。

总之: 相比ReadWriteLock读写锁,StampedLock通过提供乐观读在多线程多写线程少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因为乐观读不需要进行CAS设置锁的状态。

Java中的锁对象的最佳应用设置推荐?

我们在使用锁时,要尽量在更新对象的成员变量时加锁,在访问可变的成员变量时加锁,不在调用其他对象的方法时加锁。这三条规则,最后一条你可能会觉得过于严苛。为什么不再访问其它对象方法时加锁呢?因为双重加锁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死锁。

JUC包中的原子(Atomic)类应用

Java中的无锁对象应用?

我们先看个案例,关键代码如下:

int count=1;
int count() {
		return count++;
}

其中:count() 这个方法不是线程安全的,问题就出在变量count的可见性和count++的原子性上。可见性问题可以用volatile来解决,而原子性问题我们前面一直都是采用的互斥锁方案。但这种方案,性能上会有一定的损失。其实对于简单的原子性问题,还有一种无锁方案。JUC并发包将这种无锁方案封装提炼之后,实现了一系列的原子类。

AtomicLong 类型对象案例应用:

AtomicLong al=new AtomicLong(1);
	long atomicCount(){
		return al.getAndIncrement();
	}



AtomicLong atomicLong=new AtomicLong(0);
		LongStream.range(0, 1000)
		          .parallel()
		          .forEach((t)->atomicLong.incrementAndGet());
		System.out.println(atomicLong.get());

无锁方案相对互斥锁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性能。互斥锁方案为了保证互斥性,需要执行加锁、 解锁操作,而加锁、解锁操作本身就消耗性能。同时拿不到锁的线程还会进入阻塞状态,进而触发线程切换,线程切换对性能的消耗也很大。 相比之下,无锁方案则完全没有加锁、解锁的性能消耗,可谓绝佳方案。

Java中的无锁对象原理分析?

无锁化实现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硬件支持而已。CPU 为了解决并发问题,提供了 CAS 指令(CAS,全称是 Compare And Swap,即“比较并交换”)。CAS 指令包含 3 个参数:共享变量的内存地址 A、用于比较的值 B 和共享变量的新值 C;并且只有当内存中地址 A 处的值等于 B时,才能将内存中地址 A 处的值更新为新值 C。作为一条 CPU 指令,CAS 指令本身是能够保证原子性的。

简易的CAS算法的实现,关键代码如下:

class SimulatedCAS{
	int count;
	synchronized int cas(int expect, int newValue){
		// 读⽬前 count 的值
		int curValue = count;
		// ⽐较⽬前 count 值是否 == 期望值
		if(curValue == expect){
			// 如果是,则更新 count 的值
			count = newValue;
		}
		// 返回写⼊前的值
		return curValue;
	}
}

说明:原子类的方法都是针对一个共享变量的,如果你需要解决多个变量的原子性问题,建议还是使用互斥锁方案。

Java中的无锁对象问题分析?

Java中的无锁方案相对于互斥锁方案,优点非常多,首先性能好,其次是基本不会出现死锁问题,但也会有一些问题,例如:

1、ABA问题。

对于一个旧的变量值A,线程2将A的值改成B又改成可A,此时线程1通过CAS看到A并没有变化,但实际A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ABA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记录一下变量的版本就可以了,在变量的值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版本也做出相应的变化,然后CAS操作时比较一下版本就知道变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可借助在java的atomic包下的AtomicStampedReference类进行实现。

2、自旋问题。

无锁对象会多次尝试CAS操作直至成功或失败,这个过程叫做自旋。通过自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自旋操作不会将线程挂起,从而避免了内核线程切换,但是自旋的过程也可以看做CPU死循环,会一直占用CPU资源。这种情形在单CPU的机器上是不能容忍的,因此自旋一般都会有个次数限制,即超过这个次数后线程就会放弃时间片,等待下次机会。因此自旋操作在资源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在资源竞争特别激烈的场景中,CAS操作会的失败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时使用中重量级锁的效率可能会更高。当前,也可以使用LongAdder类来替换,它则采用了分段锁的思想来解决并发竞争的问题。

LongStream.range(0, 1000)
		          .parallel()
		          .forEach((t)->longAdder.increment());
		System.out.println(longAdder.sumThenReset());

JUC包中的并发工具类应用

CountDownLatch对象分析及应用

CountDownLatch是一个辅助同步类,用来作计数使用,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生活中的倒数计数器,先设定一个计数初始值,当计数降到0时,将会触发一些事件。
CountDownLatch对象的初始计数值,在构造CountDownLatch对象时传入,每调用一次 countDown() 方法,计数值就会减1。线程可以调用CountDownLatch的await方法进入阻塞,当计数值降到0时,所有之前调用await阻塞的线程都会释放。其应用原理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untDownLatch 应用案例1:

public class TestCountDownLatch01 {
	static String cont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cdl=new CountDownLatch(1);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ntent="helloworld";
			   cdl.countDown();
			}
		}).start();
		while(content==null)cdl.await();
		System.out.println(content.toUpperCase());
	}
}

CyclicBarrier典型应用是一组任务,它们并行执行工作,然后在进行下一个步骤之前进行等待,直至所有的任务都完成。

Semaphore对象分析及应用

Semaphore,又名信号量,这个类的作用有点类似于“许可证”。有时,我们因为一些原因需要控制同时访问共享资源的最大线程数量,比如出于系统性能的考虑需要限流,或者共享资源是稀缺资源,我们需要有一种办法能够协调各个线程,以保证合理的使用公共资源。

Semaphore维护了一个许可集,其实就是一定数量的“许可证”。
当有线程想要访问共享资源时,需要先获取(acquire)的许可;如果许可不够了,线程需要一直等待,直到许可可用。当线程使用完共享资源后,可以归还(release)许可,以供其它需要的线程使用。
另外,Semaphore支持公平/非公平策略,这和ReentrantLock类似。基于Semaphore实现限流操作,关键代码如下

class LimitService {
    private final Semaphore permit = new Semaphore(10, true);
    public void process(){
        try{
            permit.acquire();
            //业务逻辑处理
            String tName=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tName+":process");
            try{Thread.sleep(2000);}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permit.releas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mitService lService=new LimitService();
		for(int i=0;i<30;i++)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lService.process();
				};
			}.start();
		}
	}

}

说明,当许可数 ≤ 0代表共享资源不可用。许可数 > 0,代表共享资源可用,且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JUC包中的线程池应用

Java线程池简述

Java中创建线程对象远不像创建一个普通对象那么简单。创建一般的对象,可能仅仅是在JVM的堆里分配一块内存而已;而创建一个线程,却需要调用操作系统内核的API,然后操作系统要为线程分配一系列的资源,这个创建成本一般会很高,所以可以把线程理解为一个重量级的对象,应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Java中为了优化线程对象应用,提供了一些线程池类型的对象。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readPoolExecutor对象应用

JUC包中最核心的线程池类型为ThreadPoolExecutor,其常用构造函数如下: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ThreadPoolExecutor参数说明

  1. corePoolSize:表示线程池保有的最小线程数。有些项目很闲,但是也不能把人都撤了,至少要留 corePoolSize个人坚守阵地。
  2. maximumPoolSize:表示线程池创建的最大线程数。当项目很忙时,就需要加人,但是也不能无限制地 加,最多就加到maximumPoolSize个人。当项目闲下来时,就要撤人了,最多能撤到corePoolSize个人。
  3. keepAliveTime & unit:上面提到项目根据忙闲来增减人员,那在编程世界里,如何定义忙和闲呢?很简单,一个线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执行任务,说明很闲,keepAliveTime 和 unit 就是用来定义这 个“一段时间”的参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线程空闲了keepAliveTime & unit这么久,而且线程池的线程数大于 corePoolSize ,那么这个空闲的线程就要被回收了。
  4. workQueue:工作队列,和上面示例代码的工作队列同义。
  5. threadFactory:通过这个参数你可以自定义如何创建线程,例如你可以给线程指定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6. handler:通过这个参数你可以自定义任务的拒绝策略。如果线程池中所有的线程都在忙碌,并且工作队 列也满了(前提是工作队列是有界队列),那么此时提交任务,线程池就会拒绝接收。至于拒绝的策略,你可以通过handler这个参数来指定。

ThreadPoolExecutor已经提供了以下4种拒绝策略。

  • CallerRunsPolicy:提交任务的线程自己去执行该任务。
  • AbortPolicy:默认的拒绝策略,会throws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 DiscardPolicy:直接丢弃任务,没有任何异常抛出。
  •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最老的任务,其实就是把最早进入工作队列的任务丢弃,然后把新任务加入 到工作队列。

ThreadPoolExecutor 应用案例实现,创建TaskExecutorUtil工具类,然后在类中添加创建线程池和关闭池的方法。

第一步:定义创建池对象的方法。

public static ThreadPoolExecutor doCreateThreadPoolExecutor() {
		int corePoolSize=3;
		int maximumPoolSize=5;
		long keepAliveTime=60;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new ArrayBlockingQueue<>(3);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new ThreadFactory() {
			AtomicInteger at=new AtomicInteger(1);
			@Override
			public 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 {
				return new Thread(r,
                        "pool-thread->"+at.getAndIncrement());
			}
		};
		ThreadPoolExecutor pExecutor=
		new 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TimeUnit.SECONDS,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handler);
		return pExecutor;
	}

第二步:定义关闭池对象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doCloseExecutor(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try {
		    System.out.println("attempt to shutdown executor");
		    executor.shutdown();
		    executor.awaitTermination(5, TimeUnit.SECONDS);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tasks interrupted");
		}finally {
		    if (!executor.isTerminated()) {
		        System.err.println("cancel non-finished tasks");
		    }
		    executor.shutdownNow();
		    System.out.println("shutdown finished");
		}
	}

shutdown只是将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WDOWN状态,正在执行的任务会继续执行下去,新的任务将会被拒绝。但这个方法不会等待提交的任务执行完,我们可以用awaitTermination来等待任务执行完。shutdownNow()方法是线程池处于STOP状态,此时线程池不再接受新的任务,并且会去尝试终止正在执行的任务,然后清空并返回队列。整个过程类似超市或商场关门。

第三步:应用池对象执行任务。

private static void doTestPoolExecutor01()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PoolExecutor pExecutor = 
            doCreateThreadPoolExecutor();
	    Future<Integer> future = 
          pExecutor.submit(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TimeUnit.SECONDS.sleep(5);
	    		return new Random().nextInt();
	    	}
		});
	    System.out.println("future done? " + future.isDone());
	    Integer result=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future done? " + future.isDone());
	    System.out.println(result);
	    doCloseExecutor(pExecutor);
	}

线程池通过线程执行任务时,假如需要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一般建议使用submit方法,而此方法的返回结果为Futrue类型,此类型常用的方法有5个, 它们分别是取消任务的方法cancel()、判断任务是否已取消的方法isCancelled()、判断任务是否已结束的方法isDone()以及2个获得任务执行结果的get()和get(timeout, unit),其中最后一个get(timeout, unit)支持超时机制。通过Future接口的这5个方法你会发现,我们提交的任务不但能够获取任务执行结果,还可以取消任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get()方法都是阻塞式的,如果被调用的时候,任务还没有执行完,那么调用get()方法的线程会阻塞,直到任务执行完才会被唤醒。

通过线程池执行批量任务,关键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void doTestPoolExecutor02()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PoolExecutor pExecutor = doCreateThreadPoolExecutor();
	   List<Callable<String>> callables = Arrays.asList(
		        () -> "task1",
		        () -> "task2",
		        () -> "task3");
		pExecutor.invokeAll(callables)
		         .stream()
		         .map(future -> {
		             try {
		                 return future.get();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e);
		             }
		         }).forEach(System.out::println);
		doCloseExecutor(pExecutor);
	}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对象应用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继承自ThreadPoolExecutor类,其内部将所有的Runnable任务包装成RunnableScheduledFuture类型,用于满足任务的延迟和周期性调度。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创建一延迟任务并执行,关键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doTestSchedule01() {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1);
		Runnable task = () ->
		System.out.println("Scheduling: " + 
            System.nanoTime());
		executor.schedule(task, 3, TimeUnit.SECONDS);
}

案例二:创建一按固定频率执行的任务,启动频率与任务执行时长无关,关键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doTestSchedule02() {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1);
		Runnable task = () -> System.out.println("Scheduling: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nt initialDelay = 0;
		int period = 1;
		executor.scheduleAtFixedRate(task, initialDelay, period, TimeUnit.SECONDS);
}

案例三:创建一个按固时间执行的任务,与任务执行时长有关(如果不执行完第n次任务是永远不会再执行第n+1次任务的)。

  static void doTestSchedule03() {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1);
		Runnable task = () -> {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2);
		        System.out.println("Scheduling: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task interrupted");
		    }
		};
		executor.scheduleWithFixedDelay(task, 0, 1, TimeUnit.SECONDS);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