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包只有在函数中做参数时才会区分逃逸闭包和非逃逸闭包。
Swift 3.0之后,传递闭包到函数中的时候,系统会默认为非逃逸闭包类型(NonescapingClosures)@noescaping,逃逸闭包在闭包前要添加@escaping关键字。
从生命周期看两者区别:
非逃逸闭包的生命周期与函数相同:
1,把闭包作为参数传给函数;
2,函数中调用闭包;
3,退出函数。结束
逃逸闭包的生命周期:
1,闭包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2,退出函数;
3,闭包被调用,闭包生命周期结束
即逃逸闭包的生命周期长于函数,函数退出的时候,逃逸闭包的引用仍被其他对象持有,不会在函数结束时释放
例如:
非逃逸闭包:
代码执行顺序(1),(2),(3)
当传递闭包参数给函数loadData时,要注意ViewController中的属性tools,虽然闭包会捕获self,但是由于默认闭包参数是非逃逸型,这里可以省略self,编译器已经知道这里不会有循环引用的潜在风险。
逃逸闭包:
代码执行顺序:(1),(3),(2)
当传递闭包参数给函数loadData时,要注意ViewController中的属性tools,这里闭包函数的生命周期在函数结束后结束,tools前面省略的self 就有必要做特殊处理,防止造成死循环。逃逸闭包前面添加@escaping关键字,这里闭包的生命周期不可预知。
经常使用逃逸闭包的2个场景:
- 异步调用: 如果需要调度队列中异步调用闭包,比如网络请求成功的回调和失败的回调,这个队列会持有闭包的引用,至于什么时候调用闭包,或闭包什么时候运行结束都是不确定,上边的例子。
- 存储: 需要存储闭包作为属性,全局变量或其他类型做稍后使用,例子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