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Java中的自动拆装箱 integer

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的自动拆箱与自动装箱的有关知识。

 

1、基本数据类型
 

基本类型,或者叫做内置类型,是Java中不同于类(Class)的特殊类型。它们是我们编程中使用最频繁的类型。

Java是一种强类型语言,第一次申明变量必须说明数据类型,第一次变量赋值称为变量的初始化。

Java基本类型共有八种,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字符类型char

布尔类型boolean

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浮点数类型float、double。

Java中的数值类型不存在无符号的,它们的取值范围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机器硬件环境或者操作系统的改变而改变。

实际上,Java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基本类型void,它也有对应的包装类java.lang.Void,不过我们无法直接对它们进行操作。

基本数据类型有什么好处
我们都知道在Java语言中,new一个对象是存储在堆里的,我们通过栈中的引用来使用这些对象;所以,对象本身来说是比较消耗资源的。

对于经常用到的类型,如int等,如果我们每次使用这种变量的时候都需要new一个Java对象的话,就会比较笨重。

所以,和C++一样,Java提供了基本数据类型,这种数据的变量不需要使用new创建,他们不会在堆上创建,而是直接在栈内存中存储,因此会更加高效。

整型的取值范围

Java中的整型主要包含byte、short、int和long这四种,表示的数字范围也是从小到大的,之所以表示范围不同主要和他们存储数据时所占的字节数有关。

先来个简答的科普,1字节=8位(bit)。java中的整型属于有符号数。

先来看计算中8bit可以表示的数字:

最小值:10000000 (-128)(-2^7)
最大值:01111111(127)(2^7-1)
整型的这几个类型中,

byte:byte用1个字节来存储,范围为-128(-2^7)到127(2^7-1),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byte类型的默认值为0。

short:short用2个字节存储,范围为-32,768 (-2^15)到32,767 (2^15-1),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short类型的默认值为0,一般情况下,因为Java本身转型的原因,可以直接写为0。

int:int用4个字节存储,范围为-2,147,483,648 (-2^31)到2,147,483,647 (2^31-1),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int类型的默认值为0。

long:long用8个字节存储,范围为-9,223,372,036,854,775,808 (-2^63)到9,223,372,036, 854,775,807 (2^63-1),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long类型的默认值为0L或0l,也可直接写为0。

超出范围怎么办
上面说过了,整型中,每个类型都有一定的表示范围,但是,在程序中有些计算会导致超出表示范围,即溢出。如以下代码:

int i = Integer.MAX_VALUE;
int j = Integer.MAX_VALUE;
 
int k = i + j;
System.out.println("i (" + i + ") + j (" + j + ") = k (" + k + ")");

输出结果:i (2147483647) + j (2147483647) = k (-2)

这就是发生了溢出,溢出的时候并不会抛异常,也没有任何提示。所以,在程序中,使用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据溢出的问题。

 

2、包装类型

Java语言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但是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却是不面向对象的,这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不足,在设计类时为每个基本数据类型设计了一个对应的类进行代表,这样八个和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类统称为包装类(Wrapper Class)。

包装类均位于java.lang包,包装类和基本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本数据类型    包装类

byte          Byte
boolean       Boolean
short         Short
char          Character
int           Integer
long          Long
float         Float
double        Double


在这八个类名中,除了Integer和Character类以后,其它六个类的类名和基本数据类型一致,只是类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可。

为什么需要包装类
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Java中为了提高效率,提供了八种基本数据类型,为什么还要提供包装类呢?

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有了答案,因为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语言,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对象而不是基本数据类型。比如,在集合类中,我们是无法将int 、double等类型放进去的。因为集合的容器要求元素是Object类型。

为了让基本类型也具有对象的特征,就出现了包装类型,它相当于将基本类型“包装起来”,使得它具有了对象的性质,并且为其添加了属性和方法,丰富了基本类型的操作。

 

3、拆箱与装箱

那么,有了基本数据类型和包装类,肯定有些时候要在他们之间进行转换。比如把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int转换成一个包装类型的Integer对象。

我们认为包装类是对基本类型的包装,所以,把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包装类的过程就是打包装,英文对应于boxing,中文翻译为装箱。

反之,把包装类转换成基本数据类型的过程就是拆包装,英文对应于unboxing,中文翻译为拆箱。

在Java SE5之前,要进行装箱,可以通过以下代码: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4、自动拆箱与自动装箱

在Java SE5中,为了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Java提供了自动拆箱与自动装箱功能。

自动装箱: 就是将基本数据类型自动转换成对应的包装类。

自动拆箱:就是将包装类自动转换成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

Integer i =10;  //自动装箱
int b= i;     //自动拆箱

Integer i=10 可以替代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这就是因为Java帮我们提供了自动装箱的功能,不需要开发者手动去new一个Integer对象。

 

5、自动装箱与自动拆箱的实现原理

既然Java提供了自动拆装箱的能力,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原理,Java是如何实现的自动拆装箱功能。

我们有以下自动拆装箱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Integer integer=1; //装箱
    int i=integer; //拆箱
}
对以上代码进行反编译后可以得到以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Integer integer=Integer.valueOf(1); 
    int i=integer.intValue(); 
}


从上面反编译后的代码可以看出,int的自动装箱都是通过Integer.valueOf()方法来实现的,Integer的自动拆箱都是通过integer.intValue来实现的。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试着将八种类型都反编译一遍 ,你会发现以下规律:

自动装箱都是通过包装类的valueOf()方法来实现的.自动拆箱都是通过包装类对象的xxxValue()来实现的

6、哪些地方会自动拆装箱

我们了解过原理之后,在来看一下,什么情况下,Java会帮我们进行自动拆装箱。前面提到的变量的初始化和赋值的场景就不介绍了,那是最简单的也最容易理解的。

我们主要来看一下,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场景。

场景一、将基本数据类型放入集合类

我们知道,Java中的集合类只能接收对象类型,那么以下代码为什么会不报错呢?

List<Integer> li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1; i < 50; i ++){
    li.add(i);
}

将上面代码进行反编译,可以得到以下代码:

List<Integer> li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1; i < 50; i += 2){
    li.add(Integer.valueOf(i));
}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我们把基本数据类型放入集合类中的时候,会进行自动装箱。

场景二、包装类型和基本类型的大小比较

有没有人想过,当我们对Integer对象与基本类型进行大小比较的时候,实际上比较的是什么内容呢?看以下代码:

I

Integer a=1;
System.out.println(a==1?"等于":"不等于");
Boolean bool=false;
System.out.println(bool?"真":"假");

对以上代码进行反编译,得到以下代码:

Integer a=1;
System.out.println(a.intValue()==1?"等于":"不等于");
Boolean bool=false;
System.out.println(bool.booleanValue?"真":"假");

可以看到,包装类与基本数据类型进行比较运算,是先将包装类进行拆箱成基本数据类型,然后进行比较的。

场景三、包装类型的运算

有没有人想过,当我们对Integer对象进行四则运算的时候,是如何进行的呢?看以下代码:

Integer i = 10;
Integer j = 20;
System.out.println(i+j);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10);
Integer j = Integer.valueOf(20);
System.out.println(i.intValue() + j.intValue());

我们发现,两个包装类型之间的运算,会被自动拆箱成基本类型进行。

场景四、三目运算符的使用

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场景,作者也是一次线上的血淋淋的Bug发生后才了解到的一种案例。看一个简单的三目运算符的代码:

boolean flag = true;
Integer i = 0;
int j = 1;
int k = flag ? i : j;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int k = flag ? i : j;这一行,会发生自动拆箱。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boolean flag = true;
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0);
int j = 1;
int k = flag ? i.intValue() : j;

这其实是三目运算符的语法规范:当第二,第三位操作数分别为基本类型和对象时,其中的对象就会拆箱为基本类型进行操作。

因为例子中,flag ? i : j;片段中,第二段的i是一个包装类型的对象,而第三段的j是一个基本类型,所以会对包装类进行自动拆箱。如果这个时候i的值为null,那么久会发生NPE。(自动拆箱导致空指针异常)

场景五、函数参数与返回值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直接上代码了:

//自动拆箱
public int getNum1(Integer num) {
 return num;
}
//自动装箱
public Integer getNum2(int num) {
 return num;
}

7、自动拆装箱与缓存

Java SE的自动拆装箱还提供了一个和缓存有关的功能,我们先来看以下代码,猜测一下输出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strings) {
 
    Integer integer1 = 3; //通过反编译发现执行的是  Integer.valueOf(1); 
    Integer integer2 = 3;
 
    if (integer1 == integer2)
        System.out.println("integer1 == integer2");
    else
        System.out.println("integer1 != integer2");
 
    Integer integer3 = 300;
    Integer integer4 = 300;
 
    if (integer3 == integer4)
        System.out.println("integer3 == integer4");
    else
        System.out.println("integer3 != integer4");
 
}

我们普遍认为上面的两个判断的结果都是false。虽然比较的值是相等的,但是由于比较的是对象,而对象的引用不一样,所以会认为两个if判断都是false的。

在Java中,==比较的是对象应用,而equals比较的是值。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引用,所以在进行比较的时候都将返回false。奇怪的是,这里两个类似的if条件判断返回不同的布尔值。

上面这段代码真正的输出结果:

integer1 == integer2
integer3 != integer4
原因就和Integer中的缓存机制有关。在Java 5中,在Integer的操作上引入了一个新功能来节省内存和提高性能。整型对象通过使用相同的对象引用实现了缓存和重用

适用于整数值区间-128 至 +127。

只适用于自动装箱。使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不适用

具体的代码实现可以阅读Java中整型的缓存机制一文,这里不再阐述。

-- 源码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我们只需要知道,当需要进行自动装箱时,如果数字在-128至127之间时,会直接使用缓存中的对象,而不是重新创建一个对象

扩展: 

        int i =50;
        Integer i1 =50;
        Integer i2 =50;
        Integer i3 = new Integer(50);
        Integer i4 = new Integer(50);
        Integer i5 = 300;
        Integer i6 = 300;
        System.out.println(i == i1);// true;i1 自动拆箱变成基本类型,两基本类型比较值
        System.out.println(i == i3);// true; i3自动拆箱变成基本类型,两基本类型比较值
        System.out.println(i1 == i2);// true; i1和i3都指向常量池中同一个地址
        System.out.println(i1 == i3);// false; 两个不同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i3 == i4);// false; 两个不同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i5 == i6);// false; 自动装箱时,如果值不在-128到127,就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 "11".equals( 11 ));//false; 不同类型之间的额比较

其中的javadoc详细的说明了缓存支持-128到127之间的自动装箱过程最大值127可以通过-XX:AutoBoxCacheMax=size修改。缓存通过一个 for 循环实现。从小到大的创建尽可能多的整数并存储在一个名为 cache 的整数数组中。这个缓存会在 Integer 类第一次被使用的时候被初始化出来。以后就可以使用缓存中包含的实例对象,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实例(在自动装箱的情况下)。

实际上这个功能在Java 5中引入的时候,范围是固定的-128 至 +127。后来在Java 6中,可以通过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设置最大值。这使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来提高性能。到底是什么原因选择这个-128到127范围呢?因为这个范围的数字是最被广泛使用的。 在程序中,第一次使用Integer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额外时间来初始化这个缓存。

/** 
 * Cache to support the object identity semantics of autoboxing for values between 
 * -128 and 127 (inclusive) as required by JLS. 
 * 
 * The cache is initialized on first usage.  The size of the cache 
 * may be controlled by the {@code -XX:AutoBoxCacheMax=<size>} option. 
 * During VM initialization, 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property 
 * may be set and saved in the private system properties in the 
 * sun.misc.VM class.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If the property cannot be parsed into an int, ignore it.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在Boxing Conversion部分的Java语言规范(JLS)规定如下:

如果一个变量p的值是:

-128至127之间的整数(§3.10.1)
 
true 和 false的布尔值 (§3.10.3)
 
‘\u0000’至 ‘\u007f’之间的字符(§3.10.4)
范围内的时,将p包装成a和b两个对象时,可以直接使用a==b判断a和b的值是否相等。

补充: 

 注意,Integer、Short、Byte、Character、Long这几个类的valueOf方法的实现是类似的。 
Double、Float的valueOf方法的实现是类似的。

而其中double和float又有所不同,我们就以double为例子,贴出代码讨论:

public class Test {
  /**
   * Double
   */
  public static void first() {
    Double i1 = 100.0;
    Double i2 = 100.0;
    Double i3 = 200.0;
    Double i4 = 200.0;
    System.out.println(i1 == i2);//false
    System.out.println(i3 == i4);//false
  }
  /**
   * 测试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rst();
  }
}

注意为什么上面的代码的输出结果都是false呢?同样的我们依旧以Double类中的valueOf方法来讨论,贴出源码就一目了然了:

  
  public static Double valueOf(double d) {
    return new Double(d);
  }
也就是说不管你的double是什么范围的值,他都是给你返回一个新的对象。float同double,就不过多赘述了。

 

8、自动拆装箱带来的问题
 

当然,自动拆装箱是一个很好的功能,大大节省了开发人员的精力,不再需要关心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拆装箱。但是,他也会引入一些问题。包装对象的数值比较,不能简单的使用==,虽然-128到127之间的数字可以,但是这个范围之外还是需要使用equals比较。

前面提到,有些场景会进行自动拆装箱,同时也说过,由于自动拆箱,如果包装类对象为null,那么自动拆箱时就有可能抛出NPE

如果一个for循环中有大量拆装箱操作,会浪费很多资源。

  1. 性能问题

首先在堆内存中创建对象的消耗肯定是要比使用栈内存要多的,同时在自动拆装箱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性能消耗,如果在数据量比较大,或者是循环的情况下,频繁的拆装箱并且生成包装类的时候,对性能的影响就是一星半点了,所以不是特殊的需求,例如上述被集合持有的情况,还是使用基本类型而不是包装类

在循环的时候

Integer sum = 0;
 for(int i=1000; i<5000; i++){
   sum+=i;
}

上面的代码sum+=i可以看成sum = sum + i,在sum被+操作符操作的时候,会对sum进行自动拆箱操作,进行数值相加操作,最后发生自动装箱操作转换成Integer对象。其内部变化如下

sum = sum.intValue() + i;
Integer sum = new Integer(result);

sum为Integer类型,在上面的循环中会创建4000个无用的Integer对象,在这样庞大的循环中,会降低程序的性能并且加重了垃圾回收的工作量。因此在我们编程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正确地声明变量类型,避免因为自动装箱引起的性能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在Java中的HashMap的性能也受到自动拆装箱的影响
因为HashMap接收的参数类型是HashMap <Object, Object>,所以在增删改查的时候,都会对Key值进行大量的自动拆装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提供了SparseArray,包括SparseBoolMap, SparseIntMap, SparseLongMap, LongSparseMap,所接受的Key值都是基本类型的值,例如SparseIntMap就是SparseIntMap<int, Object>,在避免了大量自动拆装箱的同时,还降低的内存消耗。这里就点到为止,具体的数据结构的问题我们就不深入了

2. 重载与自动装箱

在Java5之前,value(int i)和value(Integer o)是完全不相同的方法,开发者不会因为传入是int还是Integer调用哪个方法困惑,但是由于自动装箱和拆箱的引入,处理重载方法时稍微有点复杂,例如在ArrayList中,有remove(int index)和remove(Object o)两个重载方法,如果集合持有三个Integer类型值为3,1,2的对象,我们调用remove(3), 是调用了remove的哪个重载方法?remove掉的是值为3的对象,还是remove了index为3,值为2的那个对象呢?其实问题就是,参数3是否会被自动打包呢?答案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不会进行自动拆装箱,所以调用的是remove(int index),index为3值为2的这个Integer对象会被remove

通过以下例子我们可以验证

public void testAutoBoxing(int i){
    System.out.println("primitive argument");
 
}
 
public void testAutoBoxing(Integer integer){
    System.out.println("wrapper argument");
 
}
 
//calling overloaded method
int value = 1;
test(value); //no autoboxing 
Integer iValue = value;
test(iValue); //no autoboxing
 
Output:
primitive argument
wrapper argument

3. 缓存值问题

4. 警惕NullPointerException

我们在使用基本类型的时候,在声明的时候即使我们没有对变量进行赋值,编译器也会自动的为其赋予初始值,比如int值就是0,boolean就是flase,所以我们在使用基本类型的时候,是不会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的,但在使用包装类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了,不能因为有自动拆装箱这个语法糖,就忘记了包装类和基本类型的区别,将其同等对待了,如果你没有在使用包装类的时候通过显式、或是通过自动装箱机制为其赋值,在你取出值、或是通过自动拆箱使用该值的时候,就会发生NullPointerException,这个是大家要注意的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47b36f04239    https://www.jianshu.com/p/547b36f04239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