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明
- 1.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
- 2.提高可维护性是开发软件系统所有步骤的关键目的,系统是否能被很好地维护,可以用系统的可维护性这一指标来衡量。
2. 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
- 1.可理解性。指别人能理解系统的结构、界面、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模块化、详细设计文档、结构化设计和良好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都有助于提高可理解性。
- 2.可测试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取决于易理解的程度。好的文档资料有利于诊断和测试,同时,程序的结构、高性能的测试工具以及周密计划的测试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开发人员在系统设计和编程阶段就应尽力把程序设计成易诊断和测试的。此外,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应该充分利用在系统测试阶段保存下来的测试用例。
- 3.可修改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与系统设计所制定的设计原则有直接关系。模块的耦合、内聚、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的关系等都对可修改性有影响。
3. 维护与软件文档
- 1.文档是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
- 2.由于长期使用的大型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经受多次修改,所以文档显得非常重要。
- 3.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两类。
- 4.用户文档主要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系统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等各方面的内容。
- 5.可维护性是所有软件都应具有的基本特点,必须在开发阶段保证软件具有可维护的特点。
- 6.在软件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考虑并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每个阶段结束前的技术审查和管理复查中应该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 7.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复审过程中,应该对将来要改进的部分和可能会修改的部分加以注解并指明,并且指出软件的可移植性问题以及可能影响软件维护的系统界面:在系统设计阶段的复审期间,应该从容易修改、模块化和功能独立的目的出发,评价软件的结构和过程;在系统实施阶段的复审期间,代码复审应该强调编码风格和内部说明文档这两个影响可维护性的因素在完成了每项维护工作之后,都应该对软件维护本身进行认真的复审。
4. 软件文档的修改
- 1.维护应该针对整个软件配置,不应该只修改源程序代码。
- 2.如果对源程序代码的修改没有反映在设计文档或用户手册中,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 3.每当对数据、软件结构、模块过程或任何其他有关的软件特点做了改动时,必须立即修改相应的技术文档。
- 4.不能准确反映软件当前状态的设计文档可能比完全没有文档更坏。- - 5.在以后的维护工作中,用户很可能因文档不完全符合实际而不能正确地理解软件,从而在维护中引入过多的错误。
5. 例题
5.1 例题
1.系统可维护性是指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其评价指标不包括(D),
A.可理解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一致性
1.一致性属于可移植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