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8由Oracle从2014年3月18日发布,此版本是自Java 5(发布于2004年)之后的一个重量级版本,也是java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这个版本在JVM、编译器、库、Java语法特性等方面都做了很大改进,同时在语言的表达力、简洁性等个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几乎所有的JAVA框架也都已升级到支持JDK8
接口新特性
基于JDK8中接口新规范的定义,不仅可以扩展接口新功能(新的标准),还能保持接口向前兼容的特性
JDK8中对接口规范进行了新的定义,允许在接口中定义默认方法(使用default关键字修饰),静态方法,同时还推出了函数式接口(使用@FunctionInterface注解描述)设计。
default方法
JDK8中为了对接口业务进行扩展,但又不影响实现类,提供了默认方法。此类型的方法实用default关键字修饰,可以有方法体的实现。
一个接口中可以有多个默认方法,在实现类中可以有选择的对方法进行重写
interface IA{
default void doMethod01() {
System.out.println("doMethod01");
}
default void doMethod02() {
System.out.println("doMethod02");
}
}
static方法
interface IB{
static void doMethod() {
System.out.println("doMethod()");
}
}
函数式接口
Java8引入了一个是函数式接口(Functional Interfaces),此接口使用@FunctionalInterface注解修饰,并且此接口内部只能包含一个抽象方法。
函数式接口推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后续Lambda表达式的应用。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Comparator<T> {
int compare(T o1, T o2); // public abstract
}
消费型接口:接口中的方法只负责接收参数,不负责返回具体值(方法返回值类型是void)。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Consumer<T> {
void accept(T t);
}
函数式接口:接口方法不仅仅可以接收参数的输入,还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返回值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Function<T, R> {
R apply(T t);
}
判定式接口:基于你传入的参数,经过处理给出一个boolean类型的结果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Predicate<T> {
boolean test(T t);
}
供给式接口:方法不需要接收参数,只需要返回结果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Supplier<T> {
T get();
}
Lambda 表达式
Java中的Lambda表达式是JDK8中的一种新特性,它允许我们将一段代码(这段代码可以理解为一个接口的实现)当成参数传递给某个方法,然后进行业务处理,这种方式更像是一种函数式编程风格,可以让代码结构更简洁,开发效率更高。
使用Lambda需要简化的是函数式接口(接口中只有一个抽象方法)
在lambda 表达式应用过程中,一般只有两个元素,其中“->” 将参数列表与函数主体分离,旨在对给定参数进行处理。函数的主体可能是一条或多条语句
(参数类型 变量) -> 代码块
无参无返回值一句方法体
() -> System.out.print(“测试”);
一参无返回值一句方法体
arg -> System.out.print(arg);
多参无返回值多句方法体
(arg1, arg2, arg3) -> {
System.out.print(arg1);
System.out.print(arg2);
System.out.print(arg3);
}
多参有返回值一句方法体
(arg1, arg2, arg3) -> arg1+arg2+arg3;
多参有返回值多句方法体
(arg1, arg2, arg3) -> {
System.out.print(arg1);
System.out.print(arg2);
System.out.print(arg3);
return arg1+arg2+arg3;
}
方法引用
方法引用是用来直接引用类方法、实例方法或者构造方法的一种新的方式。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方法引用”提供的是一种对方法的引用而不是执行方法的方式,简单点理解的话就是可以将方法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我们还可以将方法引用理解为lambda的一种深层表达,是一种更简洁易懂的Lambda表达式,操作符是双冒号"::",也可以将方法引用看成是一个更加紧凑,易读的Lambda表达式。
构造方法引:ClassName::new,应用默认构造函数。
//Lambda方式
Test<Object> s2=()->new Object();
//构造方法引用"类名::new"
Test<Object> obj=Object::new;
类静态方法引用:ClassName::static_method
//Lambda方式
Test<Object> s2=(t)->Integer.parseInt(t);
//类方法引用应用方式"类名::方法名"
Test<Object> obj=Integer::parseInt;
类实例方法引用:ClassName::method,方法不能带参数。
//Lambda方式
Test<File,String> s2=file->file.getAbsolutePath();
//.类实例方法引用"类名::实例方法名"
Test<File,String> obj=File::getAbsolutePath;
对象实例方法引用:对象实例::method,方法不能带参数。
//Lambda方式
Test<Object> s2=t->System.out.println(t);
//类方法引用应用方式"类名::方法名"
Test<Object> obj=System.out::println;
Stream
Stream 作为 Java 8 的一大亮点,它与 java.io 包里的 InputStream 和 OutputStream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Java 8 中的 Stream 是对集合(Collection)对象功能的增强,它专注于对集合对象进行各种非常便利、高效的聚合操作,或者大批量数据操作。
在当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来源多样化、数据海量化,很多时候不得不脱离 RDBMS,以底层返回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更上层的数据统计。而原有 Java 的集合 API 中,仅仅有极少量的辅助型方法,更多的时候是程序员需要用 Iterator 来遍历集合,然后完成相关的聚合应用逻辑。这是一种远不够高效而且相对比较笨拙的方法。在JDK8中使用 Stream 对象,不仅丰富了在业务层面对数据处理的方式,还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易读和高效。
我们在使用Stream对象时,一般会按照如下为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创建Stream流对象。
第二步:Stream流中间操作。
第三步:Stream流终止操作。

List<Integer> list = Arrays.asList(3, 2, 12, 5, 6, 11, 13);
long count = list.stream()
.filter(i -> i % 2 == 0)
.count();
System.out.println(count);
Stream对象创建
借助Collection接口中的stream()或parallelStream()方法
借助Arrays类中的stream(...)方法。
借助Stream类中的of(...)方法。
借助Stream类中的iterator和generator方法(无限操作)。
Stream中间操作
filter():对数据进行过滤
limit():限定操作
skip():跳过操作
distinct():去重操作
sorted():排序操作,底层基于内部比较器Comparable或外部Comparator比较器进行比对。
map():映射操作
Stream终止操作
match()
find()
count()
max()
min()
forEach()
Reduce():计算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其中第一个参数0为初始值,然后与后面每个值累加
Collector()
日期对象
在Java8之前,日期和时间的管理一直是令Java开发者很痛苦的一个的问题。java.util.Date、java.util.Calendar,SimpleDateFormat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故此,Java8引入了一套全新的日期时间处理API,新的API基于ISO标准日历系统,解决了以前日期和时间类的很多弊端问题
jdk8之前的日期与字符串之间的转换通常会借助SimpleDateFormat对象,但是此对象线程不安全,通常要借助ThreadLocal对象,保证SimpleDateFormat对象每个线程一份。
Java8中的时间处理API定义在java.time包中,这些API具备不可变且线程安全特性,具备准确和灵活特性。所以现在基本可以使用这组API替换所有原有历史版本中时间API的应用。
Instant 时间戳对象:默认是0时区,比北京少8个时区。
//获取瞬时对象(当前时间年月日时分秒),Instant是绝对时间,没有时区的概念
Instant instant1 ==Instant.now();//Clock.systemUTC().instant();
//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时间戳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时区,需要修正为北京时间
instant1=instant1.plusMillis(TimeUnit.HOURS.toMillis(8));;
//输出系统可用时区
System.out.println(ZoneId.getAvailableZoneIds());
//输出系统默认时区
System.out.println(ZoneId.systemDefault());
//输出系统默认时区时间
System.out.println(Instant.now().atZone(ZoneId.systemDefault()));
//获取时间间隔。
Instant start = Instant.now();
Instant end = Instant.now();
Duration timeElapsed = Duration.between(start, end);
System.out.println("Milliseconds: " + timeElapsed.toMillis());
LocalDate 日期对象:不包含具体时间。
//当前年月日
LocalDate ld1=LocalDate.now();
//自定义年月日
LocalDate ld2 = LocalDate.of(2019, Month.JANUARY, 8);
//解析自定义年月日
LocalDate ld3=LocalDate.parse("2019-12-12");
LocalTime 时间对象:不包含日期。
//当前时分秒
LocalTime lt1=LocalTime.now();
//当前时区的时分秒
LocalTime lt2=LocalTime.now(ZoneId.systemDefault());
//两个时间差
long t=ChronoUnit.HOURS.between(lt1, lt2);
LocalDateTime :包含了日期和时间对象,没有时区信息。
//年月日时分秒
LocalDateTime ldt02 =
LocalDateTime.of(2019, Month.DECEMBER, 31, 23, 59, 59);
//获取当前时间在这个星期哪一天
DayOfWeek dayOfWeek = ldt02.getDayOfWeek();
ZoneDateTime :包含时区的完整日期时间对象,偏移量以UTC时间为基准。
//当前时区的年月日时分秒
ZonedDateTime zdt01=ZonedDateTime.now();
//获取当前时区
ZoneId zd01=TimeZone.getDefault().toZon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