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图像转换为文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Image Caption技术,从Encoder-Decoder模型到注意力机制和高层语义的应用,同时提供Google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下载、预处理、模型训练与验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所谓 Image Caption,是指从图片中自动生成一段描述性文字。要完成 Image Caption,机器不仅要能检测出图像中的物体,而且要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还要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出来。本文介绍 Image Caption 的几篇经典的论文,接着会介绍 Google 公司官方的 TensorFlow 实现 。

 

一、 Image Caption 技术概述

1、Encoder-Decoder 模型

在机器翻译任务中, 原语言句子的长度和目标语言句子的长度往往不同,因此需要将原始序列映射为一个不同长度的序列。 Encoder-Decoder 模型解决了这样一个长度不一致的映射问题。Encoder-Decoder 结构最初是在论文 Learning Phrase Representations using RNN Encoder- Decoder for 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中提出并应用到机器翻译系统中的 。现在看看如何把 Encoder-Decoder结构用到 ImageCaption上。

 

2、将 Encoder-Decoder 应用到 Image Caption 任务中

在机器翻译任务中,输入和输出都是单词序列。而在 Image Caption 任务中,输入是图像,输出是单词序列,应该怎么建模呢?

很简单,只需要将原来的 Encoder RNN 换成 CNN,为图像提取一个“视觉特征” I,然后还是使用Decoder将 I 解码为输出序列即可,这是论文Show and Tell: A Neural Image Caption Generator 中的想法 。先看提取图像特征的 CNN部分, 由于这篇论文是 Google 公司出品的,因此这部分使用了 Inception 模型。再看 Decoder 部分,将RNN换成了性能更好的 LSTM,输入还是 word embedding,每步的输出是单词表中所有单词的概率。接下来的三种模型,以它为基础,进行了改进。

 

3、对 Encoder-Decoder的改进 1:加入注意力机制

针对翻译精度的下降问题,论文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by jointly learning to align and translate提出了一种注意力机制,不再使用统一的语义特征, 而让 Decoder 在输入序列中自由选取需要的特征,从而大大提高了 Encoder-Decoder 的模型性能。在 Image Captio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