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设计模式1: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全局唯一的对象。



前言

单例可以说是设计模式中很常用的模式了,但也可以说是很复杂的模式;


一、为什么要全局唯一?

1 减少由于不断创建对象造成的开销以及资源的浪费
2 一些场景中单例模式可以保证数据一直性: 例如数据连接池等

二、如何实现单例

1. 注入到spring中

由于java目前99%的项目都是在spring提供的强大生态中编码的,所以可以利用spring的注解实现单例,例如: @Bean @Service @Controller … 几乎常见的注解都是让对象变为单例

2. 饿汉式

所谓饿汉式就是: 提前将对象创建好;对应的还有懒汉式: 什么时候用这个对象,再去创建,不用一直不创建;
这种的代码很多,我随便粘贴,大家看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new Singleton();  //内部创建实例
    private Integer data=0;  //成员变量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函数私有化
    //本身线程安全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Target(){
        return singleton;
    } 
}

1 构造函数必须私有化,否则其他人可以new 这个对象就不是单例了
2 线程安全,就是在多线程情况下,也是可以用这种方式的
3 可以看到是利用static 相当于预先创建好了对象并加载完成了,所以 说多线程情况下也是安全的

3. 懒汉式

不提前创建,用到了才回去创建对象;

第一种: 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Integer data=0;  //成员变量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函数私有化
    //静态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Target{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内部类创建实例
    }
    //当任何一个线程第一次调用getTarget()时,都会使Target被
    //加载和被初始化,此时静态初始化器将执行Singleton的初始化操作。
    // (被调用时才进行初始化!)初始化静态数据时,Java提供了的线程安全性保证。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Target(){
        return Target.singleton;
    }
}

此种方式,相当于在Singleton 中加入了一个属性,这个属性是一个静态内部类,与之前的类似;
线程安全的原因是: 一个类在初始化的时候,jvm会获取一个锁,保证同步多个线程对同一个类的初始化; 它没有防止一个线程中的的对于类初始化的 “三步” 的指令重排,但是防止了其他线程可以看到这个指令重排的结果;

第二种: synchronized 关键字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LazySingleton() {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1 构造函数必须私有化
2 volatile 可以保证多线程下该变量能实时被其他线程感知到
3 synchronized 可以保证单线程下的并发访问,所以二者相结合,保证了这种写法的多线程模式下的安全

但是此种方式性能不高,因为synchronized 会让多个线程阻塞;

第二种: 双重锁检查
public class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 {
    private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 {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 instance;

    public static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 getInstance() {
        //确定是否需要阻塞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 {
                //确定是否需要创建实例
                if (instance == null) {
                    //这里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会出现指令重排的问题,所以对共有资源instance使用关键字volatile修饰
                    // 由于此段代码为赋值操作,与i++类似,非原子操作 分为三步 abc
                    //a. memory = allocate() //分配内存
					//b. ctorInstanc(memory) //初始化对象
					//c. instance = memory   //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地址
					// 正常顺序为 abc 指令重排可能为 acb,这样多线程的情况下,可能会返回一个 执行了ac 但是为执行b,未初始化的一个对象
                    instance = new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1 构造函数必须私有化
2 synchronized (Lazy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 注意这里是 类锁 ,由于是类锁,所以可以保证多线程下的安全(类锁和对象锁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看)
3 多线程情况下,同时到达第一个判断的线程可能会很多,但是同时到达第二个判断的应该只有一个,所以当第二个判断首次进入后,就会创建这个对象,并重新刷会主内存(volatile),然后其他线程再次到达 第二个判断的时候,就都知道这个判断结果不为null ,所以就会返回已经创建好的对象了
4 利用防止初始化类的时候的 “三步” 指令重排序解决


总结

单例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一种手段实现一个对象的全局唯一实例, 文中所示,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提前创建,一种是懒加载访问的时候创建; 提前创建通过static 等可以时间,相对简单,对于懒加载方式,则需要通过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等关键字实现为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From Baidu 百科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真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针对23种设计模式,分别写了demo并画了类图帮助理解。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其实还有两类:并发型模式和线程池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From Baidu 百科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真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寂寞旅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