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E1/T1/J1
E1/T1/J1统称为基群速率接口(PRI)。PRI含2种类型的信道,B信道(数据信道)和D信道(控制信道)。E1/T1/J1的区别在于:B信道和D信道的个数不同。
E1/T1/J1线缆的线序12接45,45接12,交叉接。
参考
CAS
CAS and CCS are just the signalling methods.信令方法不同。
CAS = Shared Channel for signalling and voice
CCS = One dedicated Channel for signalling
E1 CCS =30 B channels and 1 D channel
T1 CCS = 23 B channels and 1 D channel
CAS E1 = 31 B Channels
CAS T1 = 24 B Channels
PDH概念
传输系统分为2类: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同步数字体系SDH;
PCM是什么?
PCM是一种模数变换方法的一种。脉冲编码调制。
E1属于PDH
由下向上推:
什么是时隙?
时隙就是传输8bit,简写为TS0、TS1、…、TS31;这8bit就是对话音信号的1次采样量化编码后产生8bit。
什么是帧?
帧:1帧=32个时隙,用F0、F1、F2、…F15表示。
什么是复帧?
复帧:1复帧=16个帧,F0~F15组合统称为1个复帧;
什么是奇帧和偶帧?
帧的顺序是奇数或者偶数;F1、F3是奇帧;F0、F2是偶帧;
为什么要区分奇帧和偶帧?
奇帧和偶帧的帧格式不同,不同在于TS0;
类型 | 帧同步时隙TS0 |
---|---|
偶帧 | 固定为(RSV=1) + 0011011同步码 |
奇帧 | 帧失步告警码(RSV=1)+1’b1(区分奇偶帧) + 1‘bA1(状态变量,失步告警码;1=失步,0=同步)+5’b11111 |
为什么TS16用来传输信令?
类型 | 帧同步时隙TS16 |
---|---|
F0 | 传输复帧同步码(4’b0000)和复帧失步告警码(4’b1A211) |
F1~F15 | TS16传输2路信令chn和ch15+n |
30路话音信号,每一路都有各自的信令,也就是有30路信令,由于信令的采样频率是1个复帧采样1次,所以只要在一个复帧内将30路信令传输完整就可。因为1个复帧为16个帧,那么需要至少得1帧传输2个信令,16*2=32,个信令,实际只要30个信令,所以剩下另外2个可以传输其他信息,故约定F0帧的TS16传送复帧同步码和复帧失步告警码2个信息。
注意:信令不能为4’b0000
E1与E2与E3与E4
PCM复用是什么?
PCM30/32,就是PCM复用,这种是编码复用,也就是1帧125us内放下32路时隙;如果是二次群,需要在1帧内放下120多个时隙,需要提高采样频率,这样不妥当,增加采样的难度。
数字复接是什么?
复接就是将4路E1合成为1路E2;
数字复接分为2种:
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
按位复接:bit间插。4个1次群能合成1个2次群;1次群传输1个bit的时间内,4次群能传输4个bit;会破坏字节的完整性。
按字复接:byte间插。
数字复接之同步复接
支路的时钟都是独立的,无法让所有的设备都同步。用一个主时钟来控制让几个支路同步到主时钟,然后直接复接,这样做不好,一旦主时钟坏了就都不好使。
数字复接之异步复接
先码速调整,使其同步???,再复接;这种常用
以四个一次群复接成二次群为例,四个一次群的瞬时数码率各不相等;
码速调整与恢复的方法
码速调整是利用插入一些码元将各一次群的速率由2048kbit/s左右统一调整成2112kbit/s。接收端进行码速恢复,通过去掉插入的码元,将各一次群的速率由2112kbit/s还原成2048kbit/s左右。
正码速调整:
先在基群进行插入,也就是码速调整,然后调整后基群进行bit间插复用;
类型 | 基群内插入码的含义 |
---|---|
Fi1、Fi2、Fi3 | 二次群的帧同步码 、告警和备用;前10位F11,F21,F31…F23是帧同步码(注意没有F33), 第11位F33是告警码,第12位F43备用 |
Ci1、Ci2、Ci3 | 插入标志码 ,第54位,107位,160位 |
Vi | 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 ; 第161位可能是原信息码(如果原支路数码率偏高,100.38μs内有206个bit), 也可能是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Vi(如果原支路数码率偏低,100.38μs内有205个bit)。 |
二次群帧:
第213~216位C11,C21,C31,C41,第425~428位C12,C22,C32,C42,第637~640位C13,C23,C33,C43是插入标志码;第 641~644位可能是信息码,也可能是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V1~V4。
接收端如何判断各支路第161位码是信息码还是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呢?
插入标志码 Ci1、Ci2、Ci3的作用就是用来通知收端第161位有无Vi插入,以便收端“消插”。每个支路采用三位插入标志码是为了防止由于信道误码而导致的收端错误判决。“三中取二”,即当收到两个以上的“1”码时,认为有Vi插入,当收到两个以上的“0”码时,认为无Vi插入
SDH概念
等级与速率对应关系
基本网元结构
类型 | 含义 |
---|---|
终端复用器(TM) | 将低速支路信号纳入STM-N帧结构,并经电/光转换成为STM-N光线路信号,其逆过程正好相反。 |
分插复用器(ADM) | 它将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综合于一体,具有灵活地分插任意支路信号的能力 。例如从155Mbps中取出2Mbps |
再生中继器(REG) | 延长传输距离 |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 | 实现支路之间的交叉连接。 |
矩形块状(或称页状)帧结构
类型 | 含义 |
---|---|
净负荷 | 第一Byte在区域不固定,靠指针来确定 |
管理单元指针AU-PTR | 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中的准确位置 |
段开销(SOH) | 再生段开销(RSOH,占第1~3行)和复用段开销(MSOH,占第5~9行),每经过一个再生段更换一次RSOH,每经过一个复用段更换一次MSOH。 |
通道开销(POH) |
SOH详细结构
类型 | 含义 |
---|---|
帧定位字节A1和A2 | A1为11110110,A2为00101000 |
再生段踪迹字节J0 | 该字节被用来重复地发送“段接入点标识符”,以便使段接收机能据此确认其是否与指 定的发射机处于持续连接状态。 |
对于采用C1字节 | 用来识别每个STM-1信号在STM-N复用信号中的位置 |
数据通信通路(DCC)D1~D12 | 其中D1~D3字节称为再生段 DCC,用于再生段终端之间交流OAM信息, 速率为 192kbit/s(3×64kbit/s);D4~D12字节称为复用段DCC, 用于复用段终端之间交流OAM信息 |
公务字节E1和E2 | E1和E2两个字节用来提供公务联络语声通路 |
使用者通路F1 | 字节保留给使用者 |
比特间插奇偶检验8位码(BIP-8)B1 | 这是使用偶校验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码。 |
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K1,K2(b1~b5) | |
复用段远端失效指示(MS-RDI)字节K2(b6~b8) | |
同步状态字节S1(b5~b8) | |
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S-REI)M1 | |
与传输媒质有关的字节Δ | |
备用字节Z0 |
仅A1、A2、B2和K2字节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其他开销字节可以选用或不用,从而使接口得以简化。
SDH复用结构
类似于以太网的加头封装;最后变成S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