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的思维】资料分析

一、理论基础

1.1统计术语

  • 基期量与现期量:对比参照的具体数值为基期量,与之相对的为现期量,如“与2013年相比,2014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013年增加值是基期量,2014年是现期量。
  • 增长量与增长率
    • 增长量描述基期量与现期量绝对变化量,公式为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 = 基期量×增长率。
    • 增长率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相对变化量,公式为增长率 =(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100%(计算时可省去100%),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S省常住人口增长量和增长率计算。
  • 平均增长率:末期值 = 初期值×(1 + 平均增长率)^n(n为相差周期数),例如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计算。
  • 拉动增长率:若B是A的一部分,B拉动A增长了x%,则x% = B的增长量÷A的初期量×100%,如集团公司子集团产值对总产值拉动增长计算。
  • 同比与环比
    • 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较,如今年6月与去年6月,“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等。
    • 环比是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 百分数与百分点
    • 百分数表示比例,用%表示,如粮食增产20%。
    • 百分点用于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变动幅度,1个百分点就是1%,如粮食增长率同比增幅变化用百分点表示。
  • 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占的比例,如清洁能源机组上网电量占国家电网公司机组总上网电量比重计算。
  •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占总体增长量的比重,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的贡献率计算。
  • 成数与翻番
    •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如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即为原来的2^n倍,如产量翻三番目标计算。
  • 顺差与逆差: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为顺差,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为逆差,如对外贸易顺差计算。
  • 指数:衡量要素相对变化指标量,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数值即为指数,相应两期实际值比等于相应两期指数比,如指数增长率等于实际值增长率,指数一般表示相对变化指标量。
  •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由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百分比,用于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系数越低生活水平越高。
  • 基尼系数:衡量人民收入差距,数值介于0 - 1之间,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如“新中国成立初”“改革开放以来”“九五计划时期”等。
  •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其他行业。

1.2 结构阅读法

  • 文字型材料:字数多,主体和名词多,易找错数据。阅读时应着重圈画题干和资料中的主题词(多在段落开头),理清结构,略读具体内容和数据,结合题干迅速定位所需数据。
  • 表格型材料:较为直观,阅读难度低。关注表头、横标目和纵标目了解结构,注意命题人在时间、单位及表格标题限定性概念等细节设置的陷阱。
  • 图形型材料:常考柱状图、折线图、饼形图。柱状图与折线图常结合考查,阅读时看清图例,弄清对应关系,避免查找数据时对应错误。
  • 综合性材料:内容多、形式复杂,但只要掌握文字和图表阅读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数据查找需多下功夫。

1.3 基础速算技巧

  • 计算类
    • 截位法:先对源数据截位处理再计算,一般用于除法。观察选项差距,当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大于首位时,除数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计算;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时,除数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多数题目截取三位能区分选项精度。
    • 公式法:当r<5%时, A 1 ± r ≈ A ( 1 ∓ r ) \frac{A}{1\pm r}\approx A(1\mp r) 1±rAA(1r),r越小计算结果越精确。
  • 比较类
    • 直接观察法:当分数分子和分母一大一小时,直接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 速度比较法
      • 横向比较看速度:找出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之间倍数关系(变化速度),谁变化速度快看谁,分子变化速度快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母变化速度快看分母(分母小分数大)。
      • 纵向比较看速度:分子大于分母时近似看作直除商首位比较;分子小于分母时比较分子到分母倍数关系,倍数越大变化速度越快,分数越小。

二、高频考点

2.1 增长相关

  • 增长率
    • 一般增长率
      • 题型特征为常见问法有“……的增长率/增速/增幅是……”“增长最快/最慢的是……”“增长 + 百分数”,选项为百分数。
      • 基础公式有现期增长率 = 基期增长率±百分点;增长率 = 增长量÷基期量 = 增长量÷(现期量 - 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 = 现期量÷基期量 - 1,增长率比较时可直接比较现期量÷基期量。计算时代入公式(截位直除),比较时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
    • 混合增长率
      • 题型特征是题干求总体增长率,材料给出组成总体各部分增长率与现期量。
      • 解题方法是利用口诀“混合之后居中,偏向基数更大的一边”(整体增长率居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期量较大者增长率),还可用线段法(用现期量代替基期量)精确计算。
    • 间隔增长率
      • 题型特征为求间隔一年的增长率,如“……2013年相比于2011年增长了……”。
      • 计算公式为 r 间隔 = r 1 + r 2 + r 1 × r 2 r_{间隔}=r_1+r_2+r_1\times r_2 r间隔=r1+r2+r1×r2,计算时将相关数据代入求解。
    • 年均增长率
      • 题型特征是求一段时间内年均增长率,如“‘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
      • 基础公式为初期值×(1 + 年均增长率)^n = 末期值( n n n为年份差)。计算量较大时居中代入选项确定范围;年份差 n n n相同时,比较末期值÷初期值大小即可。
  • 增长量
    • 题型特征常见问法有“增长最多/最少的是……”“增长了……”且选项带单位。
    • 基本公式为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增长量 = 现期量÷(1 + 增长率)×增长率。计算时可采用尾数法、百分数化分数法;比较时直接比较现期量×增长率大小。
  • 基期与现期
    • 普通基期
      • 题型特征是问题问的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前。
      • 必背公式基期量 = 现期量 - 增长量,基期量 = 现期量÷(1 + r)( r r r为增长率)。当增长率较大时采用截位直除法;增长率特别小( ∣ r ∣ ≤ 5 % \vert r\vert\leq5\% r5%)时化除为乘(基期量 = 现期量÷(1 + r)≈现期量×(1 - r),基期量 = 现期量÷(1 - r)≈现期量×(1 + r))。
    • 间隔基期
      • 题型特征是问题问的时间隔一年,在材料时间之前,如材料为2017年数据,求2015年数据。
      • 必背公式基期量 = 现期量÷(1 + r 间隔 r_{间隔} r间隔), r 间隔 = r 1 + r 2 + r 1 × r 2 r_{间隔}=r_1+r_2+r_1\times r_2 r间隔=r1+r2+r1×r2。计算时先求间隔增长率,再代入基期公式,根据增长率大小选择截位直除或化除为乘。
    • 基期和差
      • 题型特征是求基期量的差或和,问题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前。
      • 常用方法有截位直除法、估算法、排除选项法。
    • 现期计算
      • 题型特征是问题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后,常见有增长量不变或增长率不变两种情况,问法如增长率或增长量保持不变,求现期值;增长率或增长量保持不变,现期值在哪一年超过多少。
      • 必背公式增长量不变时现期量 = 基期量 + 增长量×n( n n n为年份差);增长率不变时现期量 = 基期量×(1 + r)^n。初期和末期选择有XXXX年 - XXXX年这 n n n年,初期往前推一年,末期不变;五年计划初期往前推一年,末期不变;江苏省初期默认往前推一年。

2.2 比例相关

  • 现期比例
    • 现期倍数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倍数对应时间与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一致,常见问法为“A是B的多少倍”“A与B的比值是多少”,计算时直接用 A ÷ B A\div B A÷B
    • 现期比重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比重对应时间与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一致,常见问法为“A占B的比重是多少”,计算时用 A ÷ B A\div B A÷B,公式为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100%。
    • 现期平均数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平均数对应时间与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一致,问题常含“平均”“均”“每”等关键词,公式为平均数 = 总量÷个数。
  • 基期比例
    • 基期倍数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倍数对应时间在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之前,常见问法为“A是B的多少倍”“A与B的比值是多少”,公式为基期倍数 = A ÷ ( 1 + a ) A\div(1 + a) A÷(1+a)÷ B ÷ ( 1 + b ) = A B × 1 + b 1 + a B\div(1 + b)=\frac{A}{B}\times\frac{1 + b}{1 + a} B÷(1+b)=BA×1+a1+b A A A B B B为现期量, a a a b b b为对应增长率)。
    • 基期比重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比重对应时间在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之前,常见问法为“A占B的比重是多少”,公式为基期比重 = A ÷ ( 1 + a ) A\div(1 + a) A÷(1+a)÷ B ÷ ( 1 + b ) = A B × 1 + b 1 + a B\div(1 + b)=\frac{A}{B}\times\frac{1 + b}{1 + a} B÷(1+b)=BA×1+a1+b A A A表示现期部分量, B B B表示现期整体量, a a a b b b为对应增长率)。
    • 基期平均数
      • 题型特征是题目所求平均数对应时间在材料所给数据对应时间之前,问题含“平均”“均”“每”等关键词,公式为基期平均数 = A ÷ ( 1 + a ) A\div(1 + a) A÷(1+a)÷ B ÷ ( 1 + b ) = A B × 1 + b 1 + a B\div(1 + b)=\frac{A}{B}\times\frac{1 + b}{1 + a} B÷(1+b)=BA×1+a1+b A A A表示现期总量, B B B表示现期个数, a a a b b b为对应增长率)。
  • 两期比例
    • 两期比重
      • 题型特征常见问法为“XXXX年比重与XXXX年相比上升/下降的是……”“XXXX年比重与XXXX年相比上升/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
      • 必背公式两期比重增长量 = 现期比重 - 基期比重 = A B − A B × 1 + b 1 + a = A B × a − b 1 + a \frac{A}{B}-\frac{A}{B}\times\frac{1 + b}{1 + a}=\frac{A}{B}\times\frac{a - b}{1 + a} BABA×1+a1+b=BA×1+aab A A A表示现期

三、应试要点

3.1避开陷阱

  • 时间陷阱
    • 时间点不一致:如基期/间隔基期问题,需准确判断所给时间与所求时间关系,防止计算错误。例如,材料给2014年数据,求2013年或间隔基期数据时,要注意时间点的对应。
    • 时间段不一致:材料与问题时间段起点和终点不同,如材料给2010 - 2014年,问题问2011 - 2014年,易导致数据选取错误。
    • 时间的特殊表述:日均/月均、同比/环比等表述需特别留意。如计算平均数时要明确是日均还是月均;同比与环比增长率计算时,环比是与相邻统计周期比,同比是与历史同期比,不能混淆。
  • 单位陷阱
    • 注意单位是否一致:数据单位可能不同,如万元与亿元、吨与千克等,计算或比较时需统一单位,否则结果错误。
    • 注意特殊单位:增长率常见单位是%,但也可能出现‰等特殊单位,要仔细看清,避免因单位误判导致答案错误。
  • 概念陷阱
    • 范围的表述:注意区分全国与省份等不同范围数据,如材料给某省数据,问题问全国情况,不能直接套用。
    • 比较符号:准确理解“(不)大于、超过、将近、未达到、接近”等比较符号含义,根据题意准确判断。
    • 形近词:房产/地产/房地产、进口/出口/进出口等形近词,要明确其具体所指,避免概念混淆选错数据。

3.2 利用工具

  • 直尺:在表格材料中,可借助直尺准确找到数据,提高找数据效率和准确度;在柱状图材料中,能通过测量柱子长度计算相关量增长率,如比较柱状图增长快慢时,用直尺测量柱子高度变化辅助判断;在数学运算几何题中,直尺可测量相关数据辅助解题。
  • 量角器:在饼形图材料中,利用量角器测量相关量对应角度来计算数据,如计算部分占总体比例时,可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再进行比例计算。
  1. 借助常识:资料分析数据来源于政府统计公报,与日常生活经验和媒体宣传契合。例如,计算图书馆平均座席数时,结合常识可知不可能数量过少,可据此对选项进行初步判断,避免不必要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isunJ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