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计方法和过程

测试设计方法和过程

什么是测试设计

测试策略在于分析以及确定各个需求的测试宽度和深度,测试计划在于编排各项测试任务包括环境搭建,测试任务等等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而测试设计指的是如何设计用例去覆盖测试软件的质量点.所以测试设计师测试策略之后的工作内容.需要有测试策略确定好测试宽度和测试深度之后,采取做的事情.

借鉴<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的结论,测试设计的四个步骤为,1-为系统建模,2-编写基本的用例,3-给用例填充数据,4-补充扩展

第一个阶段为系统建模

指的就是我们测试人员需要对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系统的实现,模块的实现有一个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B段产品,我们常常做的做的事情有需求分析,和开发设计概要方案的串反讲,软件资料的阅读等等.

第二个阶段编写基本的用例

其实就是我们要去分析软件内部的使用场景,以及该软件功能或者模块与外部的相关联系,然后得出一个基本的使用场景,而这个基本的使用场景是可以用简单的用例给描述出来的,常常描述的语法是,基于什么条件或者背景,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再做了什么事情,然后期望得到一个预期的结果

第三个阶段填充数据

指的是为场景做细分,然后根据细分的场景得出不同的测试数据或者输入,然后往该用例中填充数据.这个阶段可是测试设计的重点.比如在建模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些路径类的场景,参数类的场景,数据类的场景,组合类的场景.

对于路径类的场景

这个是每个软件功能都会涉及的.比如商品的加入购物车,下单,付款流程因为软件功能的使用,肯定是有多个操作步骤的.而这多个步骤必然有一个先后关系和逻辑关系,所以路径类是一定会涉及到的,只是可能有些时候,路径只有一条就不会被当成测试重点.对于路径类的场景,采用的是路径分析方法,可以根据风险和质量要求,去做不同深度的路径覆盖,一般做深度为2的路径覆盖即可…

对于参数类的场景

参数类场景,指的是有限的输入,常见于UI界面的CheckBox或者一些枚举的选项.对于这种场景,建议采用的测试设计方法是输入输出的判断表,即不同参数的情况下,期望的输入是怎样子的.

对于数据类的场景

数据类场景指的是输入的信息,是有一个范围的,而参数类型的输入这是有限的,在这种场景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等价类和边界值的测试方法.

对于组合类的场景

这个场景或者基于这种场景去做测试的方法会比较少,因为测试过程中,常常要求对系统由足够的了解,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而在分析到两个模块之间是不具备相关影响的关系的话,这不会做使用组合类的测试设计方法去覆盖的.而组合类的测试设计方法是,将各个因子的可选择项列举出来,通过PICT软件,生成测试组合.

再接着就是编写用例啦.关于用例的编写和注意点以后再说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