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处理器处理的任务数量
响应时间:某个任务从提交开始至处理器第首次反馈所花的时间
周转时间:某个任务从提交至任务完成所花的时间
I/O密集型:I/O操作所占比例很大的任务;例文本文档输入文字立即显示
计算密集型: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处理器进行计算的任务
带权周转时间:任务周转时间**/**实际运行时间。值越接近1系统效率越高
调度算法
-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SRTF:永远运行最短剩余时间的任务。又叫抢占式最短作业优先算法SJF
-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RF:非抢占式,响应比=1+任务等待时间/任务预计运行时间。解决SJF、SRTF长任务不断等待问题
- 先进先出算法FIFO:又叫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即先执行最先进入系统的任务直到结束
- 轮转调度算法RR:抢占式算法,即每个任务执行一个时间片,时间片耗尽被中断加入就绪队列结尾。缺点是等待时间长、时间片太小会平均周转时间长(上下文切换耗时)
-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MLFQ:n个队列且优先级递减,前n-1个队列使用RR算法且时间片长度递增,最后一个队列使用FIFO算法。优先级高的队列优先运行
- 完全公平算法CFS:运行时间vruntime使用红黑树结构
I/O设备
-
字符设备:鼠标、键盘等(都使用中断式I/O);读取单位为1字节。无法被寻址
块设备:磁盘等;读取单位为块(多个字节)
独占设备:磁带
共享设备:
-
设备控制器:每个设备都有,有4个寄存器:1)输出数据 2)输出数据 3)设备状态 4)存放指令
设备驱动:OS的所有I/O请求都通过设备驱动执行。管理设备及提供OS要求的标准界面
-
轮询式I/O:系统等待设备状态为空闲
中断式I/O:并发去执行其它I/O设备,而不是一直在等待。缺点是处理器直接参与搬运数据到内存
直接存储器存取:解决中断式I/O缺点,使用DMA指令,只有在搬运大量数据时才体现
通道式I/O:也叫I/O处理器。I/O操作直接由通道处理,成本不低,一般用于大型数据交互中
-
缓冲:弥补不同设备间数据单位大小差异、读取速度差异
单缓冲:给每个I/O操作分配一个缓冲区,设备和系统同时使用。缺点是不能一次性加载数据,需要逐个载入;设备系统同时修改缓冲区会产生互斥问题双缓冲:给每个I/O操作分配两个缓冲区。设备向A缓冲区写满,A、B缓冲区对调,系统开始读取A,设备此时继续向B缓冲区写
环形缓冲:类似环形队列
假脱机技术:弥补只能完成一个任务设备(例如打印机)在这段时间内产生多个任务的系统间的速度差异
-
持久性存储:关机后重新打开计算机时,然能维持数据的完整性。设备有磁盘、磁盘、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