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资多类似于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在一起是为了双方未来能长期持续发展。财务投资则特别像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艳遇,双方都想短平快的各取所需。
从战略投资者那里拿到投资比从财务投资者那里拿到投资要更难。但是最终,你会从你的战略投资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价值。
创业者面对财务投资者:
“拿谁的钱,不重要。”
创业者面对战略投资者:
“拿谁的钱,很重要。”
战略投资
传统意义上战略投资并购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
- 横向扩张:即并购直接竞争对手,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话语权。2015年的世纪并购大案百威英博并购SAB米勒即属于这种,交易完成后的公司控制了全球啤酒市场30%的份额。
- 纵向扩张:即投资并购上下游厂商,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eBay当年在开发自己的支付平台失败后,立刻吃下paypal就属于典型的纵向扩张。
- 多元化发展:即所投资的对象和当前公司业务无直接关系,但有助于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自身的行业风险或地缘风险。万达涉足境外电影产业就属于多元化发展的情况。
可以看出战略型的投资并购都会以长期持有为目的进行投资决策。投资的分析重点多集中在资源整合,对现有业务的影响等,核心就是协同效应(synergy),可能项目本身并不赚钱但是能和现有业务互补,就会考虑投资。就好比大龄适婚青年找结婚对象,想达到我下厨房你上厅堂的优势互补的效果,在一起生活想的肯定是要提高双方的生活质量。
战略投资人和被投资公司有业务上的联系,从事上下游或者近似行业。战略投资者除了能投钱之外,可能还能介绍一些客户/供应商/技术/经验/人才或者其他对业务有帮助的资源,有助于被投资公司发展。除了投资股权增值之外,战略投资人可能还有获得一些协同效应、战略布局效果等等,所以在投资价格方面可能会比较宽松,说白了就是有的战略投资人不在乎钱。当然战略投资人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对被投资企业影响比较大,产生分歧矛盾的话会很难解决。被投资企业接受战略投资会比较慎重。
财务投资
财务投资人手头就是钱多,除了钱基本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提供给被投资企业的主要就是资金。财务投资人获得回报的渠道也比较简单,就是股权增值和分红。所以财务投资人通常会在价格方面比较仔细,对财务比较看重。财务投资的好处是简单,只要被投资企业能挣钱就行,不太会干涉和影响被投资企业的战略规划。即便双方意见有些分歧,也可以用合适的价格请财务投资人退出去,(相对战略投资)麻烦会比较好解决。这不是两个特别明确的术语,很多投资是介于战略和财务之间的,两种性质都有。
财务投资更多的是要从投资中退出并且获得投资回报。关住的重点也就变成了:自己的资金成本有多高,价格是否合适,项目周期是否过长,退出渠道是否顺畅,投资收益是否具有吸引力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财务投资者多为资管机构、私募股权机构、养老金等等。想想看特别像小年轻之间的艳遇:如果对方颜值挺高、器大活好,就赶快拿下在一起啊。
Ref: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7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