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的介绍

基本概念
哈希表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当我们从哈希表中查找所需要的数据时,理想情况是不经过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得到所查记录,那就必须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相对应。(关键字就是所要存储的数据,存储位置相当于数组的索引)。

哈希表常用的两种存储方法:1.开放寻址法 2.拉链法

拉链法:首先对关键码集合用散列函数计算散列地址,具有相同地址的关键码归于同一子集合,每一个子集合称为一个桶,各个桶中的元素通过一个单链表链接起来,各链表的头结点存储在哈希表中。
设元素的关键码为37, 25, 14, 36, 49, 68, 57, 11, 散列表为HT[12],表的大小为12,散列函数为Hash(x) = x % 11
Hash(37)=4
Hash(25)=3
Hash(14)=3
Hash(36)=3
Hash(49)=5
Hash(68)=2
Hash(57)=2
Hash(11)=0
使用哈希函数计算出每个元素所在的桶号,同一个桶的链表中存放哈希冲突的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一般取模的那个数为质数,这样哈希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

例题:拉链法
模板

(1) 拉链法
    //h中存储idx的值
    int h[N], e[N], ne[N], idx;

    // 向哈希表中插入一个数
    void insert(int x)
    {
        int k = (x % N + N) % N;
        e[idx] = x;
        ne[idx] = h[k];
        h[k] = idx ++ ;
    }

    // 在哈希表中查询某个数是否存在
    bool find(int x)
    {
        int k = (x % N + N) % N;
        for (int i = h[k]; i != -1; i = ne[i])
            if (e[i] == x)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解: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h>
const int N = 100003;

int h[N], e[N], ne[N], idx = 0;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insert(int x)
{
    int k = (x % N + N) % N; //求取卡槽值,由于x可能是负数,所以+N
    e[idx] = x;    //这里每次都是插入到链表头部
    ne[idx] = h[k];
    h[k] = idx ++;
}

bool query(int x)
{
    int k = (x % N + N) % N;
    for(int i = h[k]; i != -1; i = ne[i])
    {
        if (e[i] == x)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int m;
    scanf("%d", &m);
    memset(h, -1, sizeof h);
    while(m --)
    {
        char op[2];
        int n;
        scanf("%s%d", op, &n);
        if (op[0] == 'I')
        {
            insert(n);
        }
        if (op[0] == 'Q')
        {
            if(query(n))
            {
                puts("Yes");
            }
            else {
                puts("No");
            }
        }
    }
}

(2)开放寻址法
开放寻址法:又称开放定址法,当哈希冲突发生时,从发生冲突的那个单元起,按照一定的次序,从哈希表中寻找一个空闲的单元,然后把发生冲突的元素存入到该单元。这个空闲单元又称为开放单元或者空白单元。开放寻址法需要的表长度要大于等于所需要存放的元素数量,非常适用于装载因子较小(小于0.5)的散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板如下:

    int h[N]; //h数组中存储目标值

    // 如果x在哈希表中,返回x的下标;如果x不在哈希表中,返回x应该插入的位置
    int find(int x)
    {
        int t = (x % N + N) % N;
        while (h[t] != null && h[t] != x) //表示以前已经占用该位置了
        {
            t ++ ;
            if (t == N) t = 0;
        }
        return t;
    }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limits.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200003; //开放寻址法一般开的数组的大小为2倍
const int INT_MAX = 0x3f3f3f3f;//这个数不在x的范围内,给数组默认值
int h[N];

//find返回值:若找到x值则返回其下标,若找不到,则返回能容纳其位置的下标
int find(int x)
{
    int k = (x % N + N) % N;
    while (h[k] != INT_MAX && h[k] != x)
    {
        k++;
        if (k == N) {  //k如果超过数组的边界,则返回从0开始遍历
            k = 0;
        }
    }
    return k;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memset(h, 0x3f, sizeof(h));//memset是按照字节来复制的,一般memsets的赋值去-1,0,因为按字节赋值完后依然是-1,0
    char op[2];
    int num;
    while(n--)
    {
        scanf("%s%d",op,&num);
        if (op[0] == 'I')
        {
            h[find(num)] = num;
        } else {
            if(h[find(num)] != INT_MAX) {
                cout << "Yes" << endl;
            } else {
                cout << "No" << endl;
            }
        }
    }
    return 0;
}

另外介绍一种重要的哈希方式:字符串哈希方式(典型的是字符串前缀哈希法)
字符串前缀哈希法将字符串前缀转为一个P进制的数存储,每个前缀都对应唯一一种字符串
h[N] 存放字符串的前缀值
p[N]存放各个位数的相应权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不能把字母 映射成0 ( 从1开始 ),比如上面将A映射成1,B映射成2,C映射成3,D映射成4
步骤:
1.把字符串看作是P进制数 (按经验P一般取131或者13331,Q取成2^64,哈希冲突的概率极低)
2.预处理字符串所有的前缀hash值 h [ i ] = h [ i - 1 ] * P + str [ i ] ; str[i]这儿相当于str[i]*P^0
3.计算子串hash值 h [ r ] - h [ l - 1 ] * p [ r - l + 1 ] ;

模板:

核心思想:将字符串看成P进制数,P的经验值是13113331,取这两个值的冲突概率低
小技巧:取模的数用2^64,这样直接用unsigned long long存储,溢出的结果就是取模的结果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
ULL h[N], p[N]; // h[k]存储字符串前k个字母的哈希值, p[k]存储 P^k mod 2^64

// 初始化
p[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
{
    h[i] = h[i - 1] * P + str[i];
    p[i] = p[i - 1] * P;
}

// 计算子串 str[l ~ r] 的哈希值
ULL get(int l, int r)
{
    return h[r] - h[l - 1] * p[r - l + 1];
}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片描述

#include <iostream>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     //使用ULL相当于自动取模 Q = 2^64-1

const int N = 1e5 + 10, P = 131;    //P为进制数    
//经验值: P取131或13331, Q取2^64(99.99%的情况不会发生冲突)

ULL h[N], p[N];     // h[i]存储前i个字符的hash值, p[]存储次方

ULL query(int l, int r) {
    return h[r] - h[l-1] * p[r-l+1];    
}

int main() {
    int n, m;
    cin >> n >> m;
    string str;
    cin >> str;

    p[0] = 1;
    for(int i = 0; i < n; i++) {
        p[i+1] = p[i] * P;
        h[i+1] = h[i] * P + str[i];
    }

    while(m--) {
        int l1, r1, l2, r2;
        cin >> l1 >> r1 >> l2 >> r2;
        if(query(l1,r1) == query(l2,r2)) puts("Yes");
        else puts("No");
    }

    return 0;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哈希表(Hash Table)是一种用于实现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它通过将关键字映射到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中,以达到快速查找的目的。在 Linux 内核中,哈希表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各种数据结构,例如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 Linux 内核中的哈希表是由 struct hlist_head 和 struct hlist_node 两个结构体组成的链表结构。其中,struct hlist_head 表示哈希表的头部,而 struct hlist_node 则表示哈希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哈希表的大小一般是 2 的幂次方,这样可以通过位运算来计算元素在哈希表中的位置,提高哈希表的查找效率。 在 Linux 内核中,哈希表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分离式和联合式。 分离式哈希表哈希表分成多个独立的桶,每个桶都有自己的哈希函数和链表。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哈希冲突的概率,提高查找效率。 联合式哈希表则将所有元素都存放在同一个链表中,通过在链表中查找元素来实现哈希表的查找功能。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所有元素都存放在同一个链表中,容易出现哈希冲突,查找效率较低。 在 Linux 内核中,哈希表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操作函数,例如: - hash_init:初始化哈希表; - hash_add:向哈希表中添加元素; - hash_del:从哈希表中删除元素; - hash_find:在哈希表中查找元素。 总的来说,哈希表是 Linux 内核中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之一,它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哈希表的实现也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