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是什么?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使用浏览器的时候都会经常发现这个东西。简单地说,cookie也就是浏览器用来记住用户属性的小文本文件。
当用户使用cookie上网、浏览网站时,这些文件就会被保存下来到计算机上。而这些文件则可以被网站和相关跟踪公司查看,并了解用户身份或是确定用户的行为。在当今最常见的例子便是购物网站,例如上次访问时对哪些产品进行了操作,当用户再一次访问时,就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向用户推送针对性的产品。除此之外,cookie还能保存用户的登录信息,使得用户在浏览网站时省去了重新输入密码的麻烦。
从1994年诞生至今,cookie已经无处不在了。国外媒体在2020年9月对超过8万个热门网站的扫描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网站加载了来自第三方或跟踪网络请求的cookie。第三方cookie和第一方cookie的区别在于,第一方cookie来自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而第三方cookie则不一定来自其正访问的站点。反观用户隐私,近年来被滥用的趋势愈演愈烈。
也正是因此,cookie成为了一把巨大的双刃剑,广告商在cookie的帮助下可以实现用户精准定位并推送个性化广告;但对用户来说,巨量的隐私信息则有泄露的风险。基于此,cookie技术也普遍被认为越来越不安全,抛除cookie似乎成为了各大浏览器厂商的风潮。苹果使用IDFA(即广告商标识符)取代cookie,谷歌也使用了新型广告技术FLoC取代cookie。
作为数十年来数字广告生态的底层基础,cookie是否真的走向灭亡了?
就用户而言,cookie收集的信息确实过于敏感。Cookie跟踪的浏览历史等数据信息量,再加上一定的技术,精准确定用户的身份不再是难事。但是对用户来说,这则是完全没有知晓的。用户的浏览历史非常可能在被数十家闻所未闻的公司共享分析,用户也不太可能会了解这些数据会被用来干什么。
2018年,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要求网站运营商在利用cookie进行跟踪时必须征得访问用户的同意。虽然大多数网站照做了,但并不了解cookie和其用途的用户来说,往往都是不假思索地点击同意。不过近年来,个人隐私的滥用让一部分厂商开始顺应用户的信息保护需求。Firefox和Safari浏览器默认阻止第三方的cooki跟踪,谷歌也承诺chrome浏览器将会进行效仿。
对广告公司而言,这些消息无疑大大影响了其业务收益。但是虽然cookie被抵制了,但跟踪技术却不会小时。谷歌的新型广告技术FLoC(Federated Learning of Cohorts)便是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用户数据的技术。根据个人的访问记录创建群体集合,在过程中广告商无法获得用户的本地数据,而是获得更为广泛的用户画像。此举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进行广告投放。
然而,业界并未能对FLoC产生认可。尽管其相较于cookie更复杂并且私密性更强,但同样存在着隐私问题。微软、Mozilla、Brave和Vivaldi等企业都明确表示了对FLoC的反对,甚至GitHub都使用了新的HTTP标头对FLoC进行了屏蔽。FLoC也被认为是通过另一种监视方式取代了cookie,仅此而已。
目前看来,虽然将cookie从整个数字生态中抛弃还很遥远,但通过各个厂商的表达与个人隐私保护意思的觉醒似乎已经定下了大局。但是cookie真的会消失吗?还是总会有另一种cookie继续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