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形态到底是什么?
阿里说是“新零售”,京东说是“第四次零售革命”,苏宁说是“智慧零售”,网易却说是“新消费”。
每一个企业对零售都有自己的看法,企业的不同解读抑或是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零售,一种零售现象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解读。这可能是电商这个词汇出现后,对零售出现最多的新思考,我们先不谈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先搞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概念。
一、零售变革
不管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如何解读,零售的的确确正在变革。这次变革的原因显而易见,它是互联网技术、全球化以及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结果。核心来看,零售主要有4个原因:
1、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推动消费者成为买卖关系中的新主宰;
2、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贸易方式、商品为载体的全球化生活方式在影响零售业;
3、中国制造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赋予中国制造品牌价值,推动产业升级;
4、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阶层迁徙推动了品质和审美迫切需求;
事实上,中国新零售环境的丰富程度和物种的多样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特别是业态的融合,使得互联网公司、零售公司、科技公司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中国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硬件技术加入了场景创新后,加上中国庞大的用户群基础,任何新商业模式都似乎有着极具想象力的商业前景。
但无论零售如何变革,用户的体验依旧是零售的核心。
二、智慧零售与新零售的区别
阿里提出的新零售:
新零售是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第一次提出来的。核心含义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苏宁提出的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是张近东在18年两会上提出的概念——未来零售是智慧零售,智慧零售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概念可以看出,零售的进化史,无论新零售还是智慧零售,都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去感知用户的消费习惯,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智慧零售智慧在哪里?
理解了智慧零售的意义,智慧零售智慧在哪里也就显而易见了。
智慧零售,通常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无人超市、小程序下单、虚拟现实(VR)试衣、智能供货等场景都属于智慧零售的应用范畴,涵盖零售前端、中端和后端,生产者、采购商、商场经理、门店店长和消费者,都是智慧零售环节上的一分子。常见的一种智慧零售模式,就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开展电子商务,获取更多流量,分析零售数据,洞悉消费者的真实需要。包括某些企业对实体门店进行智能化改造,瞄准的目标仍是将客流最终引至线上。当一名顾客去实体店买东西,使用了该品牌专有的支付程序,时间一长,随着顾客对品牌建立起信赖,即使不来店里,也可通过品牌的专有程序下单。
另一种智慧零售模式则把目光聚焦于线下。相较于线上零售,实体零售最大的优点在于体验感强,并联合周边电影院、餐馆等配套消费场所构成了群聚效应,自带客流。在此基础上探索的线下智慧零售,就是通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赋能,让实体店变得更智慧,牢牢将消费者“黏”在线下。智慧零售的发展不只靠技术驱动,还需要完备的运营。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业务的价值,只有技术和业务配合协同,才能最终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从商场管理者具体到门店店长,都需要转变观念,身体力行拥抱变化,学习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知识与手段。而在实际运营中,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协助企业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用户管理,促进潜在客户流量转化,通过小程序和公众号商城打造帮助企业扩大覆盖和会员系统沉淀,全面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智慧云企用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化的思维模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智慧零售的不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能量,为“数字中国”,为“智慧社会”探索着行之有效的方案与创新变革策略。
无论企业对智慧新零售做何种理解,抓住这次机遇是必然的,而这次零售革命中成长的一代人,也将决定未来30年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
weiit-saas是一款Java开源项目,属于weiit团队自研产品,意在通过技术封装,让企业无需代码开发,帮助企业一键生成小程序、公众号,让企业拥有独立品牌的自营商城。产品竞争对手《有赞》、《微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