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二):栈

栈的定义

栈(stack)仅仅可以表尾插入和删除操作。即我们可以认为,栈是先进后出的。栈就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即它存在前驱后继关系。它特殊点在于,它限制了整个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位置,只能在栈顶进行。

函数名功能
InitStack(*S)建立一个空的栈S
DestroyStack(*S)销毁一个栈S
ClearStack(*S)清空栈
StackEmpty(S)如果栈是空的,返回ture
GetTop(S,*e)若栈存在且非空,用e返回栈顶元素
StackLenth(S)返回S的元素个数
push(*S,e)在栈顶插入e
Pop(*S,*e)删除栈顶的元素,用e返回

入栈和出栈

status push(Sqatack *S,SElemtype e)
{
if(S->top==MAXSIZE-1)
{
return error;
}
S->top++;
S->data[S->top]=e;
return ok;
}
status Pop(Sqatack *S,SElemtype e)
{
if(S->top==-1)
{
return error;
}
*e=S->data[S->top]
S->top--;
return ok;
}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简称为链栈
理解起来就是加入指针,把栈顶放在单链表的头部。

栈的作用

栈的引入简化了程序设计,划分了不同的关注层次。
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递归
为了说明,我们举一个实例: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1)=1,F(2)=1, F(n)=F(n - 1)+F(n - 2)(n ≥ 3,n ∈ N*)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为此,美国数学会从 1963 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纳契数列季刊》为名的一份数学杂志,用于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摘自百度百科)

递归的定义:一个直接调用自己或通过一系列的调用语句间接地调用自己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

%%打印前40位斐波那契数列
int FBi(int i)
{
if(i<2) return i==0?0:1;

return FBi(i-1)+FBi(i-2);
}

int main()
{
int i;

for(int i=0;i<40;i++)
printf("%d",Fbi(i));

return 0;
}

我们可发现,用递归的方法比常规的迭代办法代码短且方便。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