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的第一个工程

一、什么是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它将POJO与数据库表建立映射关系,是一个全自动的orm框架,hibernate可以自动生成SQL语句,自动执行,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 完成对象模型和基于SQL的关系模型的映射关系
         Hibernate 较 iBatis 更具有面向对象的特征
         Java EE 5 抛弃了传统的 Entity EJB,改用 JPA(Java Persistence API java持久化API)作为持久层解决方案
         低侵入,不要求 PO 继承Hibernate的某个超类或实现 Hibernate 的某个接口
         Hibernate 使得 Java EE 应用的 OOA、OOD、OOP 三个过程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整体
         编程语言和底层数据库发展不协调催生出了ORM框架(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 一种规范)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优势(面向对象建模、操作 多态、继承 摈弃难以理解的过程 简单易用)
         关系数据库的优势(大量数据查找、排序、集合数据连接操作、映射 并发、事务、约束、隔离)
         操作持久化对象 (面向对象的操作转化为底层的 SQL 操作)
 

 

流行的ORM框架 
        JPA(官方标准 jBPM未来都将会采用JPA作为持久层解决方案)
        Hibernate(属于JBoss、Red Hat 优秀的性能 丰富的文档)
        iBATIS SQL Mapping 框架,允许直接编写SQL语句
        TopLink Oracle 公司产品
        数据为中心的程序,使用存储过程实现商业逻辑 Hibernate不是好方案
        中间件应用,采用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和商业逻辑 Hibernate是最有用的
        类到表的映射(包括java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

 

  Hibernate优势:开源免费,轻量级,可扩展性,API 开放,开发者活跃

 

二、hibernate有什么作用?

        了解了 hibernate 的一些特性,很虚的东西,但是我们用它到底来做什么呢?

       1、通过hibernate,完成POJO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关系

       2、通过hibernate,只需要操作对象,hibernate就帮我们生成数据库语句去操作数据库,我们不必管下面的语句是怎么样的。

       3、大概就是上面说的这两个,就是让用户来对对象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来达到对数据库表中数据的这种增删改的操作。

 

三、hibernate 第一个工程,操作步骤如下:

1、建立新的 java 项目,名为:hibernate_test,如下图:

      

 

2、加入响应的 jar 包

    a)、菜单 Window --> Preferences --> Java --> Build Path --> User Libraries,点击按钮 “New”,命名为 “hibernate”,如下图:

             

 

    b)、接着上面的操作,然后选择“hibernate”,点击“Add External JARs...”,把下面的这些 jar 引入添加进去,分别是:

             hibernate-distribution-3.3.2.GA\hibernate3.jar(核心JAR包

             hibernate-distribution-3.3.2.GA\lib\required\ 目录下的所有 jar 包

             slf4j-1.5.8\slf4j-nop.jar

             点击按钮 “确定”,

             如下图:

             

 

    c)、将刚刚建立的那些 jar 包引入工程,点击项目(hibernate_test),鼠标右击,选择 Build Path --> Add Libraries... --> User Library,点击按钮 “Next”;

             注意:你选中工程,如果右键选中 Build Path 里面没有 Add Libraries... ,右键工程选中 Configure Build Path ,进入后,左边栏选中 java Build Path,再选中右边的 Libraries,再选 Add Libraries... 添加就可以了

             如下图:

             

 

 

3、引入 mysql 的 JDBC 驱动包

      菜单 Window --> Preferences --> Java --> Build Path --> User Libraries,点击按钮 “New”,命名为 “Driver”,然后点击 “Driver”,点击按钮 “Add External JARs...”,点击按钮 “确定”, 如下图:

      

 

 

4、将驱动引入项目工程,点击项目(hibernate_test),鼠标右击,选择 Build Path --> Add Libraries... --> User Library,点击按钮 “Next”;

      注意:你选中工程,如果右键选中 Build Path 里面没有 Add Libraries... ,右键工程选中 Configure Build Path ,进入后,左边栏选中 java Build Path,再选中右边的 Libraries,再选 Add Libraries... ,然后再勾选 “Driver” 添加就可以了

      如下图:

      

      

 

5、登陆本地 MySQL,如下图:

     

 

 

6、在 MySQL 中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及表

      a)、create database hibernate;
      b)、use hibernate;
      c)、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age int );

      如下图:

      

 

 

7、建立 hibernate 配置文件 hibernate.cfg.xml,正常来说,这个文件建立在 src 目录下面,如下图:

      

 

 

     hibernate.cfg.xml 文件里面的内容为:

     注意:  

            a)、从参考文档中拷贝
            b)、修改对应的数据库连接
            c)、注释掉暂时用不上的内容     

复制代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configuration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configuration-3.0.dtd">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 Database connection settings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jdbc:mysql://localhost/hibernate</property> <!-- hibernate是数据库的名字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root</property>

        <!-- JDBC connection pool (use the built-in) -->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ool_size">1</property> -->

        <!-- SQL dialect(方言),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
        <property nam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property>

        <!-- Enable Hibernate's automatic session context management -->
        <!-- <property name="current_session_context_class">thread</property> -->

        <!-- Disable the second-level cache -->
        <property name="cache.provider_class">org.hibernate.cache.NoCacheProvider</property>

        <!-- Echo all executed SQL to stdout -->
        <property name="show_sql">true</property>

        <!-- Drop and re-create the database schema on startup -->
        <!-- <property name="hbm2ddl.auto">update</property> -->

        <mapping resource="hibernate/model/Student.hbm.xml" /> <!-- 这个是Hibernate的写法 -->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复制代码

 

8、建立 Student 类,如下图:

      

 

      Student 类的内容为:      

复制代码

package hibernate.model;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复制代码

 

9、建立 Student 映射文件 Student.hbm.xml

      注意:参考文档

      如下图:

      

 

            Student.hbm.xml 文件内容为:            

复制代码

<?xml version="1.0"?>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 这个文件是用来建立数据库表与类对应的映射关系 -->


<hibernate-mapping package="hibernate.model">

    <class name="Student">
        <id name="id"></id>
        <property name="name"></property>
        <property name="age"></property>
    </class>

</hibernate-mapping>

复制代码

 

10、将映射文件加入到 hibernate.cfg.xml 中

      注意:参考文档

      如下图:

      

 

11、写测试类main,在 main 中对 Student 对象进行直接的存储测试

        如下图:

        

       

        测试类的文件内容为:

 

package hibernate.test;

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
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Factory;
import org.hibernate.cfg.Configuration;
import hibernate.model.Student;

/**
 * 测试将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中
 */
public class Stude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etId( 1 );
        s.setName( "I Love you" );
        s.setAge( 18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sf = cfg.configure().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f.openSession();
        
        // 在hibernate里面, 所有的操作都应放在事务里面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 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里面
        session.save( s );
        
        // 提交数据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关掉数据库连接
        session.close();
        sf.close();
        
        String str = "\u4ea4\u6613\u6210\u529f";
        System.out.println( str );
    }
}

复制代码

 

12、FAQ
        a)、要调用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buildSessionFactory(),而不是省略

 

13、运行程序,如下图:

 

14、登入 MySQL,查看刚刚建立的那个数据库,如下图:

        

 

以上是 hibernate 第一个程序的全过程。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 目标检测的定义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的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各类物体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目标检测任务可分为两个关键的子任务,目标定位和目标分类。首先检测图像中目标的位置(目标定位),然后给出每个目标的具体类别(目标分类)。输出结果是一个边界框(称为Bounding-box,一般形式为(x1,y1,x2,y2),表示框的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一个置信度分数(Confidence Score),表示边界框中是否包含检测对象的概率和各个类别的概率(首先得到类别概率,经过Softmax可得到类别标签)。 1.1 Two stage方法 目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类:Two stage和One stage。Two stage方法将目标检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Region Proposal 生成阶段,主要用于生成潜在的目标候选框(Bounding-box proposals)。这个阶段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输入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通过一些技巧(如选择性搜索)来生成候选框。第二个阶段是分类和位置精修阶段,将第一个阶段生成的候选框输入到另一个 CNN 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候选框的位置进行微调。Two stage 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缺点是速度相对较慢。 常见Tow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R-CNN系列、SPPNet等。 1.2 One stage方法 One stage方法直接利用模型提取特征值,并利用这些特征值进行目标的分类和定位,不需要生成Region Proposal。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因为省略了Region Proposal生成的过程。One stage方法的缺点是准确度相对较低,因为它没有对潜在的目标进行预先筛选。 常见的One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YOLO系列、SSD系列和RetinaNet等。 2 常见名词解释 2.1 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 目标检测模型一般会给出目标的多个预测边界框,对成百上千的预测边界框都进行调整肯定是不可行的,需要对这些结果先进行一个大体的挑选。NMS称为非极大值抑制,作用是从众多预测边界框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结果,这样可以加快算法效率,其主要流程如下: 设定一个置信度分数阈值,将置信度分数小于阈值的直接过滤掉 将剩下框的置信度分数从大到小排序,选中值最大的框 遍历其余的框,如果和当前框的重叠面积(IOU)大于设定的阈值(一般为0.7),就将框删除(超过设定阈值,认为两个框的里面的物体属于同一个类别) 从未处理的框中继续选一个置信度分数最大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框处理完毕 2.2 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 定义了两个边界框的重叠度,当预测边界框和真实边界框差异很小时,或重叠度很大时,表示模型产生的预测边界框很准确。边界框A、B的IOU计算公式为: 2.3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即均值平均精度,是评估目标检测模型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这个值介于0到1之间,且越大越好。mAP是AP(Average Precision)的平均值,那么首先需要了解AP的概念。想要了解AP的概念,还要首先了解目标检测中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 首先我们设置置信度阈值(Confidence Threshold)和IoU阈值(一般设置为0.5,也会衡量0.75以及0.9的mAP值): 当一个预测边界框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TP)时,需要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Confidence Score > Confidence Threshold 预测类别匹配真实值(Ground truth)的类别 预测边界框的IoU大于设定的IoU阈值 不满足条件2或条件3,则认为是False Positive(FP)。当对应同一个真值有多个预测结果时,只有最高置信度分数的预测结果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其余被认为是False Positive。 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Precision表示TP与预测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Recall表示TP与真实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改变不同的置信度阈值,可以获得多组Precision和Recall,Recall放X轴,Precision放Y轴,可以画出一个Precision-Recall曲线,简称P-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