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闭环指南|学术论文撰写经验总结

前言:最近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长文的撰写,从2023年4月12日完成初稿到2023年4月30日完成终稿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多位老师与师兄的帮助下,前前后后改了六七个版本,才改到大致满意的最终版(在此无比感谢各位老师与师兄的倾囊相授!)。下面我将本次论文撰写过程中学习到的多方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科研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Title

  • 标题要紧扣主题,尽量平实,直白表意,少用连字符,会有压迫感。
  • 如果要对模型进行命名,最好使用有意义的缩写,硬凑反而会减分。
  • 标题撰写建议参考目标会议或期刊的历史录用文章列表来汲取灵感。
  • 小细节:标题中单词(介词除外)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如果有连字符,则连字符前后的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

2. Abstract

  • 一般而言,摘要的构成比例应为:三分之一 for 研究背景和问题三分之二 for 本文提出方法+取得的效果
  • 摘要逻辑要清楚,分别阐述研究背景、本工作突出性成果及意义。
  • 小细节:皮衣老师说 Unfortunately 太消极,改成 However ……
  • 关于时态:这一章节灵活运用时态:现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在叙述所提方法时,用一般现在时为宜。

3. Introduction

这一章节分三段来描述:

  1. 研究背景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2. 现有工作的研究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
  3. 对本工作简要描述,并提出贡献点。注意:贡献点三个为宜,少部分论文有四个贡献点。贡献点不够的话,experiment 也勉强可以算作一个贡献点。
  • 写作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突出本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 关于时态:这一章节灵活运用时态:现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其中最后一段叙述所提方法和贡献点时,用一般现在时为宜。

4. Related Works

  • Related Works 该章节标题要用复数,因为引用的相关工作不止一篇。
  • 考虑到相关工作全部引用不太现实这一问题,故选择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重要文献部分最新文献引用,反映出本领域研究现状。注意:优先选择发表于水平较高的会议或期刊上的文献arXiv上的文章尽量少引用或不引用
  • 要分门别类地介绍现有相关研究的代表性工作,不同板块相关工作描述的篇幅要根据与本文研究工作的相关性有所侧重
  • 末尾记得再次 highlight 本文研究工作的贡献。
  • 关于时态:本章节所阐述的工作都是现已有工作,所以采用一般过去时为宜。

5. Methdology

  • 模型的设计思路、原因要给明。
  • 在对每个章节进行介绍时,最好使用总分结构,起始先总领一段来说明这一章节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然后再细化进行阐述。
  • 通常该章节会有一个相应的框架图,画图时一定要紧扣创新点,突出所提方法的创新性。比较重要的符号变量最好在框架图中有所体现。
  • 关于时态:这一章节均为陈述所提方法,用一般现在时为宜。

6. Experiments

  • 如有自建数据集,对其分析要充分,保证数据集的质量。
  • 实验要精心设计,全面凸显方法的有效性。
  • 实验过程真实书写,切忌仅看图说话,研究成果在对应章节给出。
  • 对于实验结果,评估要足够全面,不能偷工减料。对于实验结果要有合理的解释与严谨的分析,必要时高亮文本,捕捉关键点。
  • baseline 选取要从新到旧,尽量选近三年的baseline进行对比。对比要全面,如传统方式和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式的对比。
  • 关于时态:这一章节主要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用一般现在时为宜。

7. Conclusion

  • 总结本文所做工作和意义,及今后可能的工作方向,
  • 关于时态:这一章节再次强调所提方法,用一般现在时为宜。

8. Reference

  • 参考文献格式要统一,最好使用同一个论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查找搜索🔍。我本人使用latex撰写论文,文献的 bibtex 都是在 dblp数据库官网 上查找获取的。
  • 参考文献要权威,其地位可参考文献的被引情况,最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对于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而言,面面俱到不切实际。

9. 其他

这里列举一些论文通篇需要注意的细节:

9.1 关于插图

  • 有时仅依靠文字表述太单调,在当今的读图时代,善用示意图对文字进行解释说明,增加阅读体验。
  • 切记图表要简单,直观,有深度。
  • 图表以能够看清 + 美观(色彩搭配协调)为主。作图小贴士:
    • 坐标轴刻度简洁(一般4~6个数据刻度为宜)
    • 字号清晰明朗
    • 重点内容突出表示
    • 颜色对比鲜明(如:黑红蓝、红蓝绿)
  • 最主要的作图工具还是 Microsoft 出品的 PowerPoint 啦~学长还推荐了一些其他的作图神器,如 MetaPost & TiKZ (适用于折线图);ggsci配色(适用于柱状图)。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 Python 调包(如 matplotlib、seaborn)画图~

9.2 关于公式

  • 变量符号尽量简洁、直观。
  • 各个符号意义明晰,避免一词多义。
  • 对公式中出现的每个变量符号要一一解释清楚。
  • 公式的下标不宜嵌套太多层,思考更加简洁的表达方式。
  • 对于缩写,尽量使用大家公认的符号来表述,避免自创缩写,会让读者觉得文章不够专业。

9.3 关于文字表述

2022年8月11日,导师在师生群发布了一个标题为《The Most Common Habits from more than 200 English Papers written by Graduate Chinese Engineering Students》的pdf文章(文章作者 Felicia Brittman 是一名专利审查员,曾于密歇根大学获得机械工程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的学士及硕士学位 ,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这篇文章里提到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些常见的中式英语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语言表达问题,现结合我在论文修改过程中的经验一并总结如下:

Do s

  • 缩写要给出全称
  • 中心思想要在一句话的开头给出,开门见山
  • respectively 一般放在句尾 which/that 在定语从句中的使用要明确主语
  • 一些强调的特殊词汇和变量符号等要用 斜体 表示,如 i.e.e.g.
  • 一些单复数同形的词汇无需添加s表示复数,如 literature,equipment,staff,faculty
  • in this paper 和 in this study 控制使用次数,一般只在 Introduction 的最后一段出现一次。注意:paper 只是呈现方式并不是研究内容,in this work 才是所做工作
  • Fig. 或 Figure 在全文的使用要一以贯之,不能混用,即要么在全文统一使用 Fig.,要么在全文统一使用 Figure. 注意:Figure/Fig. 与阿拉伯数字之间要有一个空格。(例如:Figure 6/ Fig. 6)
  • 一些常见的冗余表述及相应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冠词的使用场景见下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on’t s

  • 避免在句首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在正文中出现只能表示实验数据。
  • 避免在句首使用缩略词,如 Fig.
  • 避免在句首使用 how to 句式
  • 避免在句中使用大写字母(特殊词语除外)
  • 避免在句末使用 too
  • 避免使用三级标题,如非必需,尽量少用
  • 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拆分成短句
  • 避免短语的冗余使用,多用一些同义词
  • 避免在正文中使用数学公式,用文字描述代替
  • 避免在科技论文中使用 obviously
  • 避免过度使用插入语,如 that is to say, namely
  • 避免 adopt 和 propose 的混用:因为 adopt 一般是采用现有的技术;propose 才是提出创新性想法。
  • 避免 such as 和 etc. 的并用:前者是列表元素举例,后者是表示列表的不完整性。因此,当列表中全部元素列举出来时,such as 也就没有必要使用了。

PS:科技论文写作尽量使用 plain text,减少从句的使用。


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一些建议

  • 模仿提高,多读多模仿多写,切莫纸上谈兵
  • 创新性可以体现在:新材料、新现象、新表征方法、新原理,抑或是系统集成、嫁接等,高下立判。
  • 切忌写成实验报告:要有讨论和提升,以及本项工作对别人的借鉴意义
  • 要自圆其说,对于无法解释的部分进行合理假设
  • 行文时要时时紧扣创新点,从 Title 到 Abstract 到 Introduction,再到 Method 以及 Experiments,由点及线再到面,围绕创新点展开。
  • 反复修改!!!减少堆砌的痕迹,让文章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PS:希望这次的投稿能够在7月份收到好结果呀~


参考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Meilinger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