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使用ConcurrentHashMap对key进行加锁防止线程阻塞

package com.zhou.util;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
 * 根据key来锁定
 * @author lang.zhou
 * @date 2022/3/22 17:45
 */
public class KeyLock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Object> lock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 尝试对key加一个锁,返回加锁成功或失败
     */
    public static boolean lock(String key){
        Object my = new Object();
        Object o = lock.computeIfAbsent(key,l->my);
        return my == o;
    }
    public static void unlock(String key){
        lock.remove(key);
    }
}

上述代码在并发场景中,key值相同的线程会争抢锁,但只有一个线程能抢到锁,其他没有抢到锁的线程,不去等待锁释放,直接返回失败,可以避免高并发场景下线程阻塞而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

if(KeyLock.lock(key)){
    try{
        //do something
    }finally {
        //加锁成功后,一定要在finally里面解锁,保证锁一定会释放
        KeyLock.unlock(key);
    }
}else{
    return "请稍后再试";
}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内存中的锁,只在同一个jvm内生效。抢到锁的线程执行完一定要保证释放锁,否则其他线程将无法访问key值锁定的操作。没有抢到锁的线程不能执行释放锁的操作,否则会释放掉其他线程抢到的锁。

<think>嗯,用户想了解JavaConcurrentHashMap的CAS机制实现原理。首先,我得回忆一下ConcurrentHashMap的结构。Java 8之后它用了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结构,替代了之前的Segment分段锁,这样并发度更高。 CAS是Compare and Swap,属于无锁操作,用来保证线程安全。那在ConcurrentHashMap里,CAS可能用在什么地方呢?比如初始化数组的时候,或者插入节点的时候。比如在put方法中,当要插入的桶位为空,可能直接用CAS来设置第一个节点,避免加锁。 另外,ConcurrentHashMap的sizeCtl字段可能用到了CAS,用来控制初始化和扩容的状态。还有,在扩容的时候,可能多个线程协助迁移数据,这时候也会用到CAS来分配任务区间。 需要解释CAS机制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ConcurrentHashMap的具体应用,比如节点的插入、扩容操作等。同时要注意,当CAS失败的时候,可能转为使用synchronized锁住链表头或树根节点,这样既保证线程安全又提高效率。 用户可能还关心CAS带来的好处,比如减少线程阻塞,提高并发性能。但也要提到CAS的适用场景,比如在低竞争情况下效率高,高竞争时可能自旋消耗CPU,这时候锁可能更合适。 可能用户的问题里提到的CAS实现原理,需要具体到代码层面的操作,比如在putVal方法里如何用CAS尝试写入节点。这时候需要结合源码中的具体方法,比如tabAt、casTabAt等方法,这些方法使用Unsafe类来保证原子操作。 最后,可能还需要对比一下Java 7和Java 8中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变化,说明为什么引入CAS和synchronized结合的方式,替代了分段锁,提升并发度。</think>### Java ConcurrentHashMap的CAS实现原理 Java的$ConcurrentHashMap$在JDK 1.8后通过**CAS(Compare and Swap)机制**和**synchronized关键字**结合实现线程安全,其核心设计目标是减少锁竞争并提升并发性能。以下是关键实现原理的分步解析: --- #### 1. **CAS的基础作用** CAS是一种无锁原子操作,通过比较内存值与预期值来决定是否更新。在$ConcurrentHashMap$中,CAS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 **初始化数组**:首次插入数据时,通过CAS竞争初始化哈希表。 - **插入空桶**:若目标哈希桶为空(即链表头节点为`null`),直接通过CAS写入新节点[^1]。 - **扩容状态控制**:通过`sizeCtl`字段(CAS控制)标记扩容状态,协调多线程扩容任务。 ```java // 示例:JDK源码中CAS写入空桶的代码片段 if ((f = tabAt(tab, i = (n - 1) & hash)) == null) { if (casTabAt(tab, i, null,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break; // 插入成功 } ``` --- #### 2. **CAS与synchronized的协同** - **CAS失败后的锁升级**:若CAS插入失败(其他线程已修改桶位),则对链表头或红黑树根节点加`synchronized`锁,确保后续操作串行化。 - **分段粒度细化**:锁的粒度从JDK 1.7的**Segment段级别**细化到**单个哈希桶**,减少锁竞争范围[^2]。 --- #### 3. **关键字段的CAS操作** - **`sizeCtl`**:控制表的初始化和扩容状态: - `-1`:表正在初始化; - `-(1 + N)`:N个线程正在协助扩容; - 其他值:表未初始化时的容量或扩容阈值。 - **`transferIndex`**:标记扩容任务区间,多个线程通过CAS分配迁移区间(如从索引`n`开始迁移`stride`个桶)。 --- #### 4. **性能优势与限制** - **优势**:CAS减少线程阻塞,适用于低竞争场景(如多数桶未被争用)。 - **限制**:高竞争时CAS可能因自旋消耗CPU,此时`synchronized`锁通过JVM优化(偏向锁、轻量级锁)提供更高效的处理[^3]。 --- #### 5. **源码工具方法** - **`tabAt()`**:通过Unsafe类原子读取哈希桶。 - **`casTabAt()`**:通过Unsafe类实现CAS写入。 ```java static final <K,V> boolean casTabAt(Node<K,V>[] tab, int i, Node<K,V> c, Node<K,V> v) { return U.compareAndSetReference(tab, ((long)i << ASHIFT) + ABASE, c, v);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