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介绍

目标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介绍

目标检测的定义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任务,指的是在给定的图像或视频中检测出目标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分类或识别等相关任务。目标检测与图像分类、物体识别等任务相比,需要在图像中定位出目标的位置,因此其难度更大、精度要求更高。

目标检测的基本框架通常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目标定位、目标分类和目标框回归。其中目标定位是指在图像中精确定位目标的位置和大小;目标分类则是将该目标与预先定义的种类进行匹配,通常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分类;目标框回归则是根据预测的位置偏移量修正目标框的位置和大小,以提高检测精度。

目标检测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图像检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家居、交通管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医学影像自动诊断等。目前,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目标检测的精度和速度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标检测的分类

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是通过手动提取图像的特征,再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等进行分类实现的。这些特征可以由图像的颜色、边缘等信息组成,例如提取出目标的纹理、形状等特征,通过分类器进行判断是否为目标。

具体流程如下:

  1. 特征提取:人工提取图像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边缘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可用的特征向量。
  2. 学习模型: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例如使用SVM分类器对不同的特征和目标进行分类。
  3. 目标检测: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测试数据中,即检测出目标的位置和类别。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优点是需要较少的训练数据集,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需要人工提取出有区分性的特征,这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不同的图像可能需要不同的特征进行提取,所以该方法易受到噪声干扰,具有一定局限性,难以适应不同形态的物体检测。因此,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逐渐成为主流。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其中特征提取是在图像上提取出有效的视觉特征,目标分类则是将每个特征向量分类到不同的目标类别中,在此基础上检测出目标的位置和大小。常见的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有以下几种:

  1. Haar特征与级联分类器:Haar特征是一种基于矩阵积分的特征描述子,可以用于目标检测。级联分类器则是一种简单的分类器,当检测到对当前区域分类的置信度未达到一定阈值时,直接跳过该区域,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量。
  2. HOG+SVM: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是一种直方图特征描述算法,用于检测包括行人、车辆等各种物体。HOG特征提取结果会构成一个特征向量,这些向量将输入到一个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中,其中SVM可以将特征向量分类为目标或非目标。
  3. SURF+Bag of Features+SVM: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是一种基于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的快速图像特征提取算法。通过对SURF特征进行聚类和分类,将图像分成许多的视觉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采用Bag of Features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后送入一个SVM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

这些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已经被深度学习方法所代替。因为这些算法需要手动设计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在处理复杂的样本类别和噪声时存在困难,准确率较低。而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和更高的自适应性,可以学习到图像本身的特征,从而使得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大幅提升。

2. 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

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会在图片上按照一个固定大小的窗口进行扫描,并通过分类器对窗口内是否存在目标进行判断。其主要思想是将不同尺度的窗口应用到整个图像上,对每个窗口采用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最终输出图像中所有存在的目标位置。

具体流程如下:

  1. 选定一组不同尺度的窗口列表,如1x1, 3x3, 5x5等。
  2. 将这些窗口应用到图像中,每个窗口向量都是整个图像中的一个小块。
  3. 对每个窗口向量,将其传入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输出目标概率值。
  4. 对整个图像进行滑动窗口操作,每次滑动一个固定的步长,即可得到所有可能存在目标的窗口。
  5. 对所有窗口的目标概率值进行阈值处理,只选取概率值高于一定阈值的窗口,作为最终的目标位置。

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易于实现,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需要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多次检测,计算复杂度高,且容易产生许多冗余特征。同时因为窗口之间存在重叠,会造成目标重复检测或漏检,降低检测准确率。因此,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逐渐被后来的更高级的算法所逐渐替代。

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是在图像上按照固定大小的窗口进行滑动扫描,并通过分类器对窗口内是否存在目标进行判断。而分类器可以选择任何可以对有足够可靠特征进行区分物体和非物体(背景)的机器学习分类器,例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具体地说,每个窗口会将其所包含的图像区域转换为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反过来输入到分类器中,根据其输出的概率值或置信度,来判断当前窗口中是否包括目标物体。

代表性的分类器如线性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通过学习训练数据集,寻找一个超平面或类似的决策边界来区分目标物体和非目标物体。利用这个分类器判断窗口中是否包含目标物体,其关键在于如何设计窗口中的特征向量,通常需要结合多种特征来对目标进行描述,如图像的灰度、颜色、边缘、HOG等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可能存在多次重叠的窗口,因此可能会出现目标重复检测或漏检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需要通过设置适当的窗口大小和重叠区域大小,并结合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来增强检测算法抑制重复检测和提高检测精度。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和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有以下区别
  1. 特征提取方式不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手工提取图像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边缘等信息。而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则不需要手动提取特征,其特征是通过不同尺度的窗口向量自动提取的。
  2. 计算方式不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一般通过训练分类器来实现目标的识别和定位,而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则是在图像上按照固定大小的窗口进行扫描,并通过分类器对窗口内是否存在目标进行判断,最终输出图像中所有存在的目标位置。
  3. 效果和准确率不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手动选择和提取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且准确率相对较低。而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不需要手动选择和提取特征,可以自动提取,并且准确率相对较高。
  4. 计算效率不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进行多次分类器训练,需要较长时间。而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多次检测,计算复杂度高,且容易产生许多冗余特征,但因为其简单和高效,所以在传统机器学习没能在训练数据十分庞大时,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检测算法被广泛应用,并且常常被用作更高级别的目标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步骤。

3. 基于区域提议的目标检测算法

基于区域提议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看作是一种两阶段的检测方法,其目的是根据先验知识先生成可能存在目标的候选区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目标的分类和定位。其主要特点是只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从而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检测的速度。

具体流程如下:

  1. 使用先进的图像分割算法(如Selective Search、Edge Boxes等)在图像中生成多个可能存在目标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区域提议。
  2. 对每个区域提议,提取出相应的特征,通常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
  3. 将特征向量输入到分类器,判断该区域提议是否包含需要检测的目标,输出目标概率值。
  4. 对概率值进行阈值处理,只选取概率值高于一定阈值的区域提议作为最终的目标位置。

基于区域提议的目标检测算法优点是可以显著提高检测速度,而且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更加有效的特征。另外,它也可以用于处理复杂多变的图像背景,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提议可能存在漏检和误检的问题,并且生成的候选区域可能存在冗余,因此需要适当调整阈值来提高检测准确率和召回率,并结合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来剔除多余的候选框。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区域提议的目标检测算法有Faster R-CNN、Mask R-CNN、Cascade R-CNN等。

4. 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是当前最先进的目标检测算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将目标检测过程集成在神经网络中,实现端到端的训练和检测,可以同时实现目标检测和目标定位,并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准确率。

主要流程如下:

  1. 区域提议:用早期的特征提取网络(如VGG、ResNet、Inception等)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同时采用基于区域提议的方法(如Selective Search、Edge Boxes等)生成候选区域,这些候选区域是有可能包含目标物体的待检测区域。
  2. 特征提取:将区域提议实体化为固定的大小,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每个区域提议的特征表示。这里可采用一些针对目标定位问题的网络结构,如R-CNN、SPP-net、Fast R-CNN、Faster R-CNN等。
  3. 目标分类:根据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判断该区域提议是否包含待检测的目标,一般采用 softmax 分类器或二分类(sigmoid)分类器等。通常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对正负样本进行监督学习,同时还可以采用 hard negative mining 等技术进一步优化分类器的分类效果。
  4. 目标定位:根据特征向量对目标的位置进行回归,精确定位出目标所在的位置和大小,一般采用回归模型(如bounding box regression)来实现。这里的目标定位通常是指回归目标框的四个角点的坐标以及框的长宽等信息。
  5. 非极大值抑制:为避免重复检测,通过非极大值抑制(NMS)等方法去除重复的检测结果。

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有 YOLO、SSD、RetinaNet、Mask R-CNN 等,它们都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区域提议、特征提取、目标分类和目标定位等步骤,并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精度。

总结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已经成为主流。要了解这些算法,需要先学习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等。

  • 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百年孤独百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