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逼走向牛逼:阿里云的苦难辉煌

从苦逼走向牛逼:阿里云的苦难辉煌

杜博奇

18-11-03 23:07

经过筚路蓝缕的9年创业之后,阿里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始了第二次长征。

杭州3000多名出租车司机没人不喜欢秋天,除了满城桂花、慕名而来的游人,还有9月底的云栖大会。

奔驰在前往云栖小镇的路上,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那个鸟不拉屎的乡下地方,原来是一片农田,这才几年光景就大变样了,看来马云去哪儿,哪儿就能火起来。

给这片土地带来“点石成金”般神奇魔力的,就是阿里云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们。

阿里云跻身全球三大云服务商

过去几年,阿里云收入规模连续13个季度保持接近100%增长,取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估值也从2两年前的390亿美金抬升到如今的670亿美金,如果把它单列出来,就成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蚂蚁金服(1500亿美金)、字节跳动(750亿美金)之后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然而云计算的战役才至中局,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各路玩家纷纷登场、各逞其能,一切也许还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今年9月底,腾讯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在腾讯云基础上,设立了云和智慧零售事业部,加强云服务能力,拓展2B业务,向产业互联网进军。

位居阿里云之后的“行业老二”腾讯云,势必将得到更大的资源倾斜。

而阿里云也正在迈步向前。

仅仅几天之前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全面开放了自己的生态系统,通过8000多家合作伙伴来推动广大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也由此前的2B升级为覆盖力度更深的2B2B。希望由此培植超过100家营收过亿的核心伙伴,从中孵化3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于是,经过8年筚路蓝缕的创业,已经9岁的阿里云再次启程,开始了“第二次长征”。

1、博士王坚

阿里巴巴65000多名员工的话语体系当中,“教授”和“博士”是两个专有名词:前者指的是戴眼镜的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后者指的是喜欢穿格子衬衫的阿里技术委员主席王坚。

当然,王坚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阿里云之父”。他几乎就是凭着一腔信念和穿草鞋过草地的创业精神,搞出了全球第三大云服务商,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并称“3A”的阿里云AlibabaCloud。

阿里企业文化中有一条“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王坚,就是那个让人看到未来的人。

有一年,听完王坚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媒体人秦朔心潮澎湃,迅速给马云发了一条信息:“王坚是阿里的财富啊”,然后就得到了这样的回复——“他是中国的财富”。

穿着格子衬衫的“阿里云之父”王坚

2015年的云栖大会上,王坚对现场的创业者高声宣告:“当互联网变成一个基础设施的时候,当数据变成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时候,当计算变成一个公共服务,变成一个企业发展的最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其实已经来了,那就是计算经济的时代。”

一位领导说:“跟马云聊天的收获是原来可以这样看问题,跟王坚聊天的收获是未来可能真的会这样”。

身材高瘦的王坚总是一副程序员的装扮,就连他在2016年出版的那本畅销书《在线》的封面设计都与身上的格子衬衫撞衫了,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是程序员出身。

但其实,王坚这个博士是心理学科班出身,28岁拿到杭州大学的博士学位,30岁晋升为教授。正如Facebook的老板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同时攻读计算机和心理学那样,还在杭州大学念心理学本科时,王坚就经常跑到浙大旁听计算机课程了。后来他干脆告别学术生涯,加入微软公司,与李开复、张亚勤、林斌等人并肩搞起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研究。

微软亚洲研究院成员,中间为李开复,后排右一为王坚

微软亚洲研究院撑起了中国互联网江湖的半边天。李开复2009年投身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知乎、点我达、蜻蜓FM、墨迹天气等明星项目;林斌2010年与雷军、黎万强等人联手创立小米公司;张亚勤也在2014年加入李彦宏麾下,负责百度的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

王坚的出走要早于上述三人。而他最终将在千里之外的杭州,以边缘创新的姿态登上互联网舞台的中央。

2、阿里云前传

2008年夏天,阿里巴巴CPO彭蕾找到王坚,一见面就说:“我们现在很差,就希望你来拯救我们”。

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彭蕾并不是危言耸听。那个时候,淘宝、支付宝、1688等业务平台的账号还没有打通,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孤岛。而且各个平台的数据也并不清晰,各个业务的CEO都搞不清自己的用户到底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明白“盲人摸象”是走不远的。

彭蕾编织了一个煞有介事的“奔月计划”,声称要把那些数据整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

她对王坚说:“每天那么多的用户、商家,在这个平台上交易,有那么多的商品数据、个人数据、行为数据,这么丰富的数据,能不能把它们存在一个地方,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坚心动了。

他辞掉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职位,从北京搬回杭州,来到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架构师。

一种流行甚广的观点认为,百度强于技术、腾讯强于产品、阿里强于运营。BAT三家公司的强项,也是他们自身基因在公司内部组织能力的延伸。以1688起家的阿里巴巴一直被视为一家卖货的公司,而不是一家技术公司。2005年合并了雅虎中国以后,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技术依赖的是雅虎的基础,实际上就连阿里巴巴的第一任CEO吴炯也是雅虎的早期员工。

但是马云已经充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为了存储不断增长的交易数据,阿里巴巴每年要花成百上千万美元购买IBM、Oracle、EMC的服务器,它们的IT设备又昂贵又不好用。

王坚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明显感到“马云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技术会要你命的”,而马云招募他进入阿里巴巴的首要责任,就是打造一套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也就是“云计算”。

2008年10月,阿里巴巴召开了一次战略会议,会上形成两个重要的结论,记录在案:第一、阿里是一家数据公司,第二、Computing as utility,把计算能力当成一种公共服务。

王坚后来说:“我们卖东西是为了得到数据,很多人得到数据是为了卖东西,这是不一样的”。

2009年马云与阿里云研发团队的合影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阿里云成立了。总裁王坚对400多名团队成员说:“如同电力是工业社会的底层设施,云计算将取代传统IT设备,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

那些为一腔理想感召而来的工程师们,群情激昂,并没有意识到这条路将走得这么艰辛。

3、苦难与辉煌

2009年阿里云成立的时候,贝佐斯已经在Amazon内部烧钱搞出了aws,而大多数中国人连云计算是个什么东西都一无所知。李彦宏认为这玩意儿不过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也说这是猴年马月才有的事情,只有马云对此深信不疑,决定今后10年每年投入十几亿支持王坚做阿里云,惹得外界议论纷纷,都以为马云被这个微软跑过来的家伙给“忽悠”了。

李彦宏是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张朝阳从麻省理工拿到了物流学博士学位,马化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丁磊拿到了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学位。

那些名头响亮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几乎都有专业的技术背景,唯独马云是一个例外。而把承载整个公司未来的技术交给一位心理学博士,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有马云能做得出来。

为了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质变为一台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稳定的操作系统,阿里决定不用已有的系统,自主开发一套全新的系统,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飞天。

飞天是中国神话中一个带来幸福吉祥的神,这也代表了阿里云对这项技术与未来的敬畏。

王坚带领2000多名工程师一行一行地写代码。蔡崇信告诉他,“不用担心财务问题”。曾鸣也充当起妈妈的角色,事无巨细地关心着阿里云的进展。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了三年,每年的业绩都是3.25分。很多人不明白,阿里云集结了国内最精锐的技术人员,居然年年业绩不合格,因此招致了巨大的非议。一些同事中途转岗到天猫、淘宝、支付宝等看似更有前景的部门,还有些同事离开了队伍,最后以高达80%的离职率为代价,换来了飞天的上线。

2012年阿里云年会王坚痛哭流涕

到了2012年,阿里云已经拥有5000多个直接客户,同时还间接地为20多万家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公司可以不再增加一个人,收入却不断稳定增加”,王坚从规模效应中看到了盈利的曙光。

这一年的年会上,许多离职的同事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参加晚会,大家都为阿里云的成绩感到由衷的兴奋,也为自己曾经在这里并肩奋战而自豪,见面就说:“阿里云是阿里巴巴最有理想主义的公司”。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50岁的王坚像个孩子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4、商业化大爆发

2014年底,阿里云迎来新任CEO,前阿里金融负责人胡晓明。这被视为一步精妙绝伦的人事安排。

此时,阿里巴巴已经把全部数据迁移到云端,完全不再依赖IBM、Oracle和EMC,迈过技术里程碑的阿里云进入商业化阶段,而放眼整个阿里巴巴,没有比胡晓明更适合的人选了。

无框眼镜、西装革履、面容冷静,摩羯座的胡晓明是阿里巴巴难得一见的金融人才,曾经供职于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加入阿里之后,负责过阿里小贷,以“能讲听得懂的大道理”赢得务实的声名。

阿里云成立的2009年,胡晓明奉命在阿里巴巴内部创业,创建了阿里金融,而且必须遵守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只能做100万以下的小额贷款,二是必须使用阿里云的技术架构。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

作为阿里云的第一个客户,阿里金服伴随了阿里云的每一次迭代试错,胡晓明深切地感受到需求两端的差异,实际上阿里云的许多功能优化和技术进步,都离不开阿里金融这个内部客户的倒逼。而在阿里云的支持下,胡晓明带领阿里金融服务了70万多家小微企业。

上任阿里云后,胡晓明制定了全新的战略:用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用商业推动技术发展。

在阿里云的支持下,阿里巴巴建立了统一的中台,把生态系统当中各个平台的数据融会贯通于一体,每天应付自主地运转着3000万张订单、1亿个包裹,一年的交易额超过4.68万亿人民币。

阿里业务体系内的出色表现,尤其是承载每年双十一的考验,为阿里云赢得大量的客户。

今年2月份,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与阿里云合作,尝试利用AI技术养猪。特驱集团CIO张海峰告诉胡晓明:“如果你有1000万头猪,单纯靠人已经没办法养了”。采用阿里云的的ET大脑后,这家公司的母猪年生产能力可以提升3头,死亡率却降低了3%左右。

实际上,阿里云的许多大客户都是胡晓明亲自出马拿下的,说他是阿里云头号BD并不为过。

胡晓明希望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社会科技创新、创业的门槛,众享普惠科技的发展。他说“云计算就是应该越用越便宜。”国内云计算市场占尽先发优势的阿里云,每隔一段时间就大幅下调产品定价,把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优势。阿里云的付费用户在2017年6月底第一次突破100万,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7.6%,是第二名腾讯云的5倍。

阿里云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5、全球化战事升级

在胡晓明的领导下,阿里云的收入规模连续12个季度保持超过或接近100%的增长,一举超越IMB、Google等对手,AliCloud跻身全球三大云服务商之列,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并称3A。

胡晓明接手阿里云时,阿里云与亚马逊的营收规模相差37倍,现在已经缩短到了7到8倍。

如今,阿里云已经在全球19个地域运营了52个可用区,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万家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从而间接地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云计算支持。

阿里云的高速增长给胡晓明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他对阿里云全球化打出了80分的成绩。他希望用三年时间追平亚马逊的技术,短期目标是把海外业务规模提升到与国内业务平分秋色的地步。

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阿里云已经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印尼等国家设立了数据中心。在亚马逊和微软的大本营美国,阿里云别出心裁地把目光放在了那些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小企业身上。而在亚马逊和微软早已重兵押注的印度,不同于在日本与软银合作运营,阿里云在印度的服务由自己的团队直接提供,这也是为了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与Paytm、Lazada、Zomato、XpressBees、TicketNew等阿里生态企业更高效的协同作战。

胡晓明的策略是:“对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策略,但是统一原则是对当地市场的尊重”。

眼下,印度正在大张旗鼓地打造100座智慧城市,这也给阿里云创造了业务出海的机遇。

今年阿里云推出了城市大脑2.0,可以实时指挥杭州240平方公里的200多名交警,杭州交通拥堵率从2016年的全国第5名下降到现在的全国第57名。杭州95%的商超便利店、98%的出租车和5000多辆公交车都可以移动支付。杭州市民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通办59个政府部门的296项事务。阿里云让7000万人次在杭州医院看病的时间缩短了2小时以上。

而且,杭州的数字化升级经验正在被阿里云推广到苏州、雄安、西安、澳门,乃至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胡晓明宣布: “这些新杭州故事,明天将会在更多城市发生”。

6、新零售的幕后推手

2015年春天,阿里云接到德勤的一个合作要约:一起为中国石化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中国石化下面有31家省级分公司,管理着3万多家加油站和2万多家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和加油站的后台系统都是分散式的,31个省分布部署,每个省的系统版本都不大一样。中国石化每年投入数百亿人民币做营销,但是由于没有数据支撑,营销的结果一直不大理想。

德勤需要与阿里云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既要支撑总部运营,也要支撑31家分公司的个性化销售。

双方花了3年的时间搭建了一个管理中台,打通了加油站、便利店的零售和批发业务,然后对接了18个云下的系统,打通31个省级分公司的客户端,根据积累的2亿多名客户的行为分析,描绘出完整的用户画像。针对客户的潜在需求,发动了1800多次精准营销,吸引那些不习惯使用加油卡的现金客户成为会员。营销有了大数据支撑,可以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消费,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拉动加油站收入9.6个亿、便利店收入59.3个亿。

德勤是跟阿里云合作的第一家国际咨询公司,三年下来做了40多款创新产品,完全搭载在阿里云上,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双方还把这些经验推广到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2016年,sap与阿里云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合作的标杆案例是势头迅猛的名创优品。

名创优品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开设了1000多家海外门店,仅在印度尼西亚就开设了100多家门店。海外各国的语言、币种都有巨大差异,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系统来支撑本地化运营。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厂商,SAP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有着深厚的国际经验。因为这个原因,名创优品找到SAP,为它的全球化扩张制定数字化解决方案。

正常情况下,云服务商要通SAP的认证,基本上都需要一年的时间,阿里云只花了五个月就通过了,而国内另外一家云厂商过了两年还没有完成认证。目前SAP几乎所有产品都可以放到阿里云上。

今年8月份,名创优品上线了构筑在阿里云上的SAP ERP系统,率先在美国、印尼两个市场试运营,商品计调板块的许多工作,过去需要手工来完成,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了。

SAP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一直深耕中小企业,今天有13800多家中国本土企业使用了它的ERP产品,其中80%是中小企业。未来它与阿里云重点推进的市场,也将是中小微企业。

7、阿里云的第二次长征

通过向埃森哲、SAP、德勤这样的合作伙伴,撬动更多的B端客户,正是阿里云第二次创业的战略主题。

目前,中国规模以上的企业大约有50万家,它们分布在一百多个细分行业,每个行业里面又涵盖了几十种业务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商业的演变,这些业务场景还在快速增加。

阿里云已经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覆盖这么多的场景,因此必须开放生态,走合作伙伴的道路。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金戈宣布:阿里云旗下产品支持100%被合作伙伴集成。

阿里云提出三个坚定:坚定投入技术和产品、坚定走生态道路、坚定捍卫客户数据,并将倾注资源构建销售生态、技术生态和服务生态。目标是将100%的业务开放给生态伙伴合作。

阿里云生态脱胎于原来的分销体系,从最早的分销一路演变为授权服务中心,从2015年的1000家合作伙伴,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家合作伙伴,涵盖了大B、中B、小B。

2017年这些合作伙伴拿到了200万订单,业务增长了400%。今天,它们与阿里云一起服务了超过10万家客户,其中既有中国石化这样的世界500强,也有名创优品、居然之家这样的零售公司。

对于阿里云来说,借助合作伙伴的能力,无疑将极大地拓展它的业务边界和连接范围。通过那些具备连接属性的合作伙伴赋能更多的中小企业,势必会将阿里云的商业化推入新阶段。

这是一片尚且无人涉足的处女地,作为探险者的阿里云,将会收获什么样的未来呢?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