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xxx()出来的对象无法调用类中@Autowired注入的Spring Bean 及 原理分析、解决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中@Autowired注解的使用,指出当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无法调用到由容器管理并注入的Bean,导致空指针异常。分析了Spring的IOC(控制反转)原理,主动式与被动式资源获取的区别,并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1) 使用@Autowired动态注入;2) 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手动注入。强调了对象需由容器管理才能进行依赖注入,否则无法识别和管理。

现象

@Autowired注入Spring Bean,则当前类必须也是Spring Bean才能调用它,不能用new xxx()来获得对象,这种方式获得的对象无法调用@Autowired注入的Spring Bea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hello() {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hello();
    }
public class Test {
    @Autowired
    Test_2 test_2;
    public void hel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test_2.hello_2();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Test_2 {
    void hello_2(){
        System.out.println("hello_2");
    }
}

运行结果: 

hello!!!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可以输出 hello!!! ,但是由于new的对象无法调用无法调用@Autowired注入的Spring Bean,故下面报 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

原理分析

涉及到了 Spring  IOC 的资源获取方式,主动式和被动式

控制:资源的获取方式

  • 主动式: new 一个对象,要什么资源就自己创建即可
  • 被动式:资源的获取不是自己创建,而是交给一个容器来创建

容器:管理所有的spring bean(有功能的类);假设,上面例子中 Test 受容器管理, Test_2 也受容器管理;容器可以自动的探查出那些组件(类)需要用到另一写组件(类);容器帮我们创建 Test 对象,并把 Test_2 对象赋值过去。主动的获取资源变为被动的获取资源,即控制反转(IOC)

Dl:( 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器能知道哪个组件(类)运行的时候,需要另外一个类(组件);容器通过反射的形式,将容器中准备好的 Test_2 对象注入(利用反射给属性赋值)到 容器中的Test 对象(注意,此处是容器中的该Test对象,通过new出来的Test对象,容器是无法去进行管理的,new 出来的 Test对象想去容器中主动拉取Test_2对象是不可以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上面例子的现象了)

小结:需要被容器管理的类都会在ioc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它需要你的东西。应该ioc容器的管理有点类似于网络通讯吧,你只有登记了获得一个ip地址你才能上网获取东西,或者其它东西获取你。因为对象是被动接受ioc容器的依赖注入的,不是对象主动从ioc容器中拉去依赖对象的。====这是个人的理解。new出来的对象并不在ioc容器中,所以ioc容器识别不了该对象,从而导致没有发生依赖注入过程。

 

解决方法

如果想获取对象,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不使用new创建对象,通过@Autowired动态注入你生成的对象,这样spring容器就管理该对象以及它里面使用@Aotuwired标注的属性。

2、还是通过new来生成对象,但是该对象的属性不能使用@Autowired,而是使用下面方法手动注入。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 接口,它通过Spring容器会自动把上下文环境对象调用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中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我们在ApplicationContextAware的实现类中,就可以通过这个上下文环境对象得到Spring容器中的Bean。

一看到Aware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就是属性注入的,但是这个ApplicationContextAware的不同地方在于,实现了这个接口的bean,当spring容器初始化的时候,会自动的将ApplicationContext注入进来,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s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Awa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
 * 动态加载Spring bean对象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SpringContextUtil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
    //     Spring应用上下文环境
    private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 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的回调方法,设置上下文环境
     *
     * @param application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SpringContextUtil.applicationContext = applicationContext;
    }
 
    /**
     * @return ApplicationContext
     */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getApplicationContext() {
        return applicationContext;
    }
 
    /**
     * 获取Spring bean对象
     * 这里重写了bean方法
     * @param name
     * @return Object 一个以所给名字注册的Spring bean的实例
     * @throws Beans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Object getBean(String 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return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name);
    }
    public static <T> T getBean(Class<T> requiredType) {
 
        return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requiredType);
    }
}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回答用户关于Spring框架中几个常用注解的问题,包括@Bean、@Resource、@Autowired、@Qualifier的参数以及它们的配合使用。首先,我需要回忆这些注解的基本用法和参数设置。 用户的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是@Bean注解中可以设置哪些参数,二是@Resource、@Autowired和@Qualifier可以指定哪些参数,以及它们如何配合使用。我需要确保每个部分都覆盖全面,同时给出实际例子,让用户更容易理解。 首先,@Bean注解通常用于配置中,用来定义Bean。它的参数包括name、autowire、initMethod、destroyMethod等。记得Spring Boot中常用的可能是name,用来指定Bean的名称,其他参数可能较少使用,但需要提到。例如,name可以设置多个别名,通过数组形式。 接下来是@Resource、@Autowired和@Qualifier。@Autowired默认按注入,但如果有多个同Bean,需要用@Qualifier指定名称。而@Resource默认按名称注入,但也可以指定name或type属性。需要解释每个注解的参数,比如@Resource的name和type,@Autowired没有参数,但可以结合@Qualifier使用,@Qualifier的参数是value,用来指定Bean的名称。 在配合使用方面,比如当有多个同Bean时,使用@Qualifier配合@Autowired来指定具体注入哪个Bean;或者使用@Resource直接指定名称。此外,@Bean的name参数设置的名字会被@Qualifier或@Resource引用,所以需要说明如何通过命名来关联。 可能需要注意的还有,@Autowired和@Qualifier是Spring的注解,而@Resource是JSR-250标准的一部分,属于JavaEE的注解,但Spring也支持。这点可能需要提及,帮助用户理解不同注解的来源和适用场景。 此外,需要举一些例子,比如在配置中定义多个同型的Bean,通过不同的name区分,然后在注入时使用不同的注解组合来指定具体的Bean。例如,定义一个DataSource,主库和从库,通过@Bean(name="masterDataSource")和@Bean(name="slaveDataSource"),然后在注入时用@Qualifier("masterDataSource")选择主库。 可能还需要提到,当@Autowired型找不到唯一的Bean时,会抛出异常,这时候就需要@Qualifier来明确指定。而@Resource如果未指定name,会先按字段名或属性名查找,找不到再按型查找。 另外,关于@Bean的参数,比如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可以用于指定Bean初始化和销毁时的方法,这对资源管理如数据库连接池很重要,但用户可能更关注常用的参数如name,所以需要简要介绍其他参数的存在,但重点放在常用部分。 最后,总结这些注解如何配合使用,比如在配置中定义Bean时指定名称,在注入时根据名称或型选择合适的注解组合,确保依赖注入的正确性。需要强调正确使用这些注解可以避免歧义,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参数或使用场景,例如@Bean的autowire参数在Spring 5之后是否已被弃用,可能需要确认最新的文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此外,是否有其他参数如@Primary,虽然用户没有提到,但可能在配合使用时相关,是否需要提及?不过用户的问题集中在提到的几个注解,所以可能不需要扩展,除非直接相关。 总结下来,需要结构清晰,分点解释每个注解的参数,然后举例说明如何配合使用,确保用户能够理解不同注解之间的区别和协作方式。</think>--- ### 一、`@Bean` 注解的参数 `@Bean` 用于 Spring 配置中声明 Bean,支持以下关键参数: | **参数** | **说明** | **示例** | |------------------|-------------------------------------------------------------------------|-------------------------------------------------------------------------| | `name` | 定义 Bean 的名称(可多个别名),默认取方法名 | `@Bean(name = {"dataSource", "masterDB"})` | | `initMethod` | 指定 Bean 初始化后调用方法(需在 Bean 中存在) | `@Bean(initMethod = "init")` | | `destroyMethod` | 指定 Bean 销毁前调用方法(默认自动检测 `close()` 或 `shutdown()`) | `@Bean(destroyMethod = "cleanup")` | | `autowire` | **已废弃**,原用于指定自动装配模式(如 `Autowire.BY_NAME`) | 不推荐使用 | #### 示例代码: ```java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Bean(name = "mysqlDataSource", initMethod = "connect") public DataSource dataSource() { return new MysqlDataSource(); } } ``` --- ### 二、`@Resource`、`@Autowired` 和 `@Qualifier` 的参数及使用 #### 1. `@Resource`(JSR-250 标准注解) - **参数**: - `name`:按名称注入指定的 Bean。 - `type`:按注入(需唯一匹配)。 - **默认行为**:先按 `name` 匹配,找不到则按字段/属性名匹配,最后按型匹配。 #### 2. `@Autowired`(Spring 注解) - **参数**:无直接参数,但支持以下扩展: - `required`:是否强制注入(默认 `true`,找不到 Bean报错)。 - **默认行为**:按注入,若存在多个同Bean,需配合 `@Qualifier` 指定名称。 #### 3. `@Qualifier`(Spring 注解) - **参数**: - `value`:指定要注入Bean 名称。 - **作用**:在 `@Autowired` 按型匹配到多个 Bean 时,通过名称精确匹配。 --- ### 三、注解配合使用场景 #### 场景 1:解决型多个 Bean注入歧义 **步骤**: 1. **定义多个同Bean**(通过 `@Bean(name)` 区分): ```java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ataSourceConfig { @Bean("masterDataSource") public DataSource masterDataSource() { return new HikariDataSource(); } @Bean("slaveDataSource") public DataSource slaveDataSource() { return new HikariDataSource(); } } ``` 2. **注入时指定名称**: - 使用 `@Autowired + @Qualifier`: ```java @Autowired @Qualifier("masterDataSource") private DataSource dataSource; ``` - 或直接使用 `@Resource`: ```java @Resource(name = "slaveDataSource") private DataSource dataSource; ``` #### 场景 2:按注入 + 名称兜底 ```java // 若存在唯一 RedisTemplate Bean,则直接注入;否则按名称匹配 @Resource private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先找名为 "redisTemplate" 的 Bean,再按型匹配 ``` --- ### 四、最佳实践总结 | **场景** | **推荐注解组合** | **说明** | |----------------------------------|------------------------------------|-------------------------------------| | 按注入(单一 Bean) | `@Autowired` 或 `@Resource` | 优先使用 `@Autowired`(Spring 原生) | | 按名称注入(多个同Bean) | `@Resource(name="xxx")` 或 `@Autowired + @Qualifier("xxx")` | 根据代码简洁性选择 | | 需要显式指定 Bean 名称 | `@Qualifier("xxx")` | 需配合 `@Bean(name)` 或 `@Component("xxx")` | | 跨模块注入(如第三方库的 Bean) | `@Resource(type=XXX.class)` | 按型强制匹配 | --- ### 五、常见问题 #### 问题 1:`@Autowired` 和 `@Resource` 的区别? - **来源**:`@Autowired` 是 Spring 原生注解;`@Resource` 来自 JSR-250(Java 标准)。 - **匹配顺序**: - `@Autowired`:先按型,再按名称(需配合 `@Qualifier`)。 - `@Resource`:先按名称,再按型。 #### 问题 2:如何全局避免 Bean 名称冲突? - **方案**:使用 `@Primary` 标记默认 Bean: ```java @Bean @Primary // 优先注入 public DataSource primaryDataSource() { ... } ``` --- ### 六、完整示例 ```java // 配置定义 Bean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Bean(name = "smsService") public NotificationService smsService() { return new SmsService(); } @Bean(name = "emailService") public NotificationService emailService() { return new EmailService(); } } // 注入使用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Qualifier("smsService") // 明确指定注入 SMS 服务 private NotificationService notificationService; @Resource(name = "emailService") // 直接按名称注入 private NotificationService backupService; } ``` 通过合理组合这些注解,可以精准控制依赖注入的行为,避免歧义并提升代码可维护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