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A-SMGCS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几个国际枢纽机场(首都机场、浦东机场,以及广州机场等几个大型国际枢纽机场)部署了II级A-SMGCS系统。其中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2012年完成验收了A-SMGCS系统,第二跑道空管工程A-SMGCS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两套场面监视雷达和一套数据融合系统。在确保具备安装条件后,机场方面和荷兰HITT公司在机场技术保障中心的配合下,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并投入使用。由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跑道的独特构形,塔台管制员并不能很好地监控东跑道运行,致使东跑道运行效能受到影响,机场方面引进的A-SMGCS系统不但可以解决低能见度运行条件下的管制指挥,而且对提高航班正常率十分有效,可以释放东跑道运行的最大效能[16]。
国内机场部署的A-SMGCS虽然极大的提高了机场的效能,但是地面车辆驾驶员和飞行员仍不能直接通过其感知机场场面的运行情况,且不能实现自动相关监视;在建的场面监视雷达,主要用于跑道、滑行道和机场场面移动目标的活动监视及引导。由于场面监视雷达为一次雷达,主要依靠雷达对移动目标雷达回波的分析计算来探测目标的具体位置,因此对地形、障碍物、天气等外界因素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为达到尽可能大的覆盖范围,减小覆盖盲区,需要在适当位置建立多个场面监视雷达,天线位置也需要一定的高度,通常将场面监视雷达安装于机场管制塔台的顶部。即便是这样的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盲区,如被候机楼、廊桥等遮挡的区域。另外,系统需要知道二次雷达和飞行计划的数据,才能获得飞机的标识,而对于场面车辆则无法获得标识。目前国内对国际上主流研究用于场面监视的技术:MDS、1090ES、VDL-4等技术的研究和公开发表的资料尚不多见。目前可查的有成都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研发的基于MDS的场面监视原型系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的基于PC-104和QNX的车载引导终端等系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