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

1、目的

首先,物理资源有限而竞争使用资源的应用程序众多,必须合理地解决物理资源数量不足、合理分配资源等问题;

其次,物理资源的硬件实现非常复杂,用户几乎不可能直接使用,只能借助系统来实现资源的易用性;

所以,资源管理:在相互竞争的应用程序之间有序地控制软硬件资源分配、使用、回收,以使得资源能够在多个程序之间共享

2、资源管理技术

(1)复用

  资源复用:物理资源宝贵而稀有,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操作系统让众多进程共享物理资源,此种共享即为资源复用;

  进程通过空分复用内存资源,其映像装入不同内存区域,各有各的地址空间并通过硬件存储保护机制隔离;

  进程通过时分复用共享物理处理器,使得可以执行已装入到不同物理地址区域中的程序代码;

  1)、空分复用

  空分复用即将资源的不同单位同时分配给不同进程;

  例如: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进入内存,在内存中存放若干进程的运行效率比仅存单个进程的运行效率要高;

  2)、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指可以轮流使用资源,每个进程获得这类资源后会占用一段时间,多个进程则分时地共享这类资源;

  独占式:进程获得独占式资源后,对资源执行多个操作,通常使用一个完整周期后才会释放;

  共享式:进程获得共享式资源后,很可能随时被剥夺,被另一个进程抢占使用;

(2)虚拟

  虚拟:转化、模拟、整合资源,把一个物理资源转变成多个逻辑上的对应物,或把多个物理资源转变成单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1)、用于外部设备:例如,文件形式的输出信息写至虚拟打印机,待输出信息全部汇集后才送到物理打印机上打印,这样,物理上的一台独占设备转化为逻辑上的多台虚拟独占设备,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打印机;

  2)、用于存储资源:例如,某程序的运行空间超出分给它的可用物理内存空间大小,操作系统便在内存和磁盘之间自动传送与当前计算有关的程序段/数据段,实现了把多个物理资源(内存+外存)转化成了单个逻辑对应物(虚拟内存);

  3)、用于文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在虚拟文件系统VFS控制下同时支持多种具体文件系统;

  ----------复用:分割实际存在的物理资源----------虚拟:实现假想的虚拟同类资源----------

(3)抽象

  资源抽象:创建软件来屏蔽硬件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实现细节,简化对硬件资源的操作、控制、使用,在硬件接口基础上,把按特定方式操作的底层指令序列和数据结构打包成函数以作为单一的高级操作被调用

  ----------复用、虚拟:解决物理资源不足----------抽象:处理系统复杂性----------

3、组合使用资源管理技术

例1:打印机---抽象+虚拟

配置“打印函数”设备驱动程序,通过打印函数抽象隐蔽打印机动作细节;

创建虚拟设备,实施SPOOLing虚拟技术扩充物理打印机数量,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方便的虚拟打印机;

例2:内存资源---复用+虚拟

采用空分复用,能有效提高内存空间利用率;

引入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扩大内存容量;

 

***********************************************************************************************

 

1、处理机管理

处理器管理的第一项工作是处理中断事件,硬件只能发现中断事件,捕捉它并产生中断信号,但不能进行处理。配置了操作系统,就能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

处理器管理的第二项工作是处理器调度。在单用户单任务的情况下,处理器仅为一个用户的一个任务所独占,处理器管理的工作十分简单。但在多道程序或多用户的情况下,组织多个作业或任务执行时,就要解决处理器的调度、分配和回收等问题。近年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多处理器系统,处理器管理就更加复杂。为了实现处理器管理的功能,操作系统引入了进程(process)的概念,处理器的分配和执行都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随着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并行性,使并发执行单位的粒度变细,操作系统又引入了线程(Thread)的概念。对处理器的管理最总归结为对进程和线程的管理,包括:1)进程控制和管理;2)进程同步和互斥;3)进程通信;4)进程死锁;5)处理器调度,又分高级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等;6)线程控制和管理。

正是由于操作系统对处理器的管理策略不同,其提供的作业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例如,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实时处理方式等等。从而,呈现在用户面前,成为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功能的操作系统。

2、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存储器资源,为多道程序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1)存储分配。存储管理将根据用户程序的需要给它分配存储器资源。2)存储共享。存储管理能地让主存中的多个用户程序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3)存储保护。存储管理要把各个用户程序相互隔离起来互不干扰,更不允许用户程序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和数据,从而保护用户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的信息不被破坏。4)存储扩充。由于物理内存容量有限,难于满足用户程序的需求,存储管理还应该能从逻辑上来扩充内存储器,为用户提供一个比内存实际容量大得多的编程空间,方便用户的编程和使用。

操作系统的这一部分功能与硬件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和支撑设施密切相关,操作系统设计者应根据硬件情况和用户使用需要,采用各种相应的有效存储资源分配策略和保护措施。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加快I/O信息的传送速度,发挥I/O设备的并行性,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以及提供每种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向用户屏蔽硬件使用细节。为实现这些任务,设备管理应该具有以下功能:1)提供外围设备的控制与处理;2)提供缓冲区的管理;3)提供外围设备的分配;4)提供共享型外围设备的驱动;5)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

上述三种管理是针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文件管理则是对系统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在现代计算机中,通常把程序和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外存储器上,供用户使用,这样,外存储器上保存了大量文件,对这些文件如不能采取良好的管理方式,就会导致混乱或破坏,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在操作系统中配置了文件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按名存取;实现文件的共享、保护和保密,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并提供给用户一套能方便使用文件的操作和命令。具体来说,文件管理要完成以下任务:1)提供文件逻辑组织方法;2)提供文件物理组织方法;3)提供文件的存取方法;4)提供文件的使用方法;5)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6)实现文件的存取控制;7)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5、网络与通信管理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近二十年来, 从单机与终端之间的远程通信, 到今天全世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网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联网操作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管理功能:1)网上资源管理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共享资源,网络操作系统应实现网上资滚源的共享, 管理用户应用程序对资源的访问, 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一致性。2)数据通信管理功能。计算机联网后, 站点之间可以互相传送数据, 进行通信, 通过通信软件, 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 完成网络上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送。3)网络管理功能。包括: 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记帐管理和配置管理。

6、用户接口

为了使用户能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一组友好的用户接口,包括:1)程序接口;2)命令接口;3)图形接口。

  • 7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