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EGLAB函数处理自己的脑电数据流程及代码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EEGLAB处理脑电数据的完整流程,包括新建电极位置、创建数据结构、事件创建、ICA去除伪迹、数据分段、平均参考、基线校正、滤波、绘制电压图、ERP图、通道平均电压图、头皮图、时序头皮图、ERSP及PSD分析。通过实例代码帮助理解每个步骤。

新建电极位置

新建电极位置文件

创建对应脑电数据结构

导入数据

创建事件

创建events事件

ica去除伪迹

ICA

分段
depoch=[-0.2,0.5];%事件-0.2s到0.5s的数据分段
outEEG = pop_epoch(EEG,{
   
   'erp'},depoch);%自定义的事件名称是erp,对这个事件分段
平均参考
%reref data
outEEG = pop_reref(EEG,[]);
去除基线
% remove baseline
dbase=[-200,0];%单位是ms
outEEG = pop_rmbase(EEG,dbase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油泼西红柿

Wish U Thrive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