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6:地址映射与共享

本文通过一个实验详细解析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段、页式内存管理,包括地址映射过程,如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实验涉及查找段表、段描述符、段基址、页表以及物理地址,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地址转换的正确性,旨在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实验目的:

  •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段、页式内存管理,深入理解段表、页表、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等概念。
  • 实验段、页式内存管理的地址映射过程。
  • 编程实现段、页式内存管理上的内存共享,从而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

实验内容:

  • Bochs调试工具跟踪Linux 0.11的地址翻译(地址映射)过程,了解IA-32(Intel Architecture 32-bit)的CPU架构下的地址翻译和Linux 0.11的内存管理机制。

实验过程:

步骤:

1.准备工作

1.1编写test.c程序(如上),并放置oslab

指令:
sudo ./mount-hdc    //安装hdc目录里面的内容
cp test.c hdc/usr/root //将oslab中的test.c文件移动到hdc/usr/root下

1.2启动汇编级调试方式(以前是./run直接启动os)

指令:
./dbg-asm

会显示如下所示的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Next at = 0表示下面的指令是Bochs启动后要执行的第一条软件指令,
单步跟踪进去就能看到BIOS的代码了。现在输入命令c,即继续运行程序,Bochs会和以前输入./run一样启动os

1.3 在Linux 0.11上编译test.c得到可执行文件,然后运行test.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面的0x00003004就是这个程序中变量i的逻辑地址,这个值在任何机器上都是一样的,在同一个机器上运行多次当然也是一样的。
可以看到程序一直在运行,没有退出,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陷入了死循环(正是因为进程不会退出,才可以在调试器中查看进程的各种资源: 逻辑地址、LDT表、GDT表和页表等信息)

2.寻找地址

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一步步的找到这个变量i的物理地址,然后将它改成0,使得可以退出循环。

在命令行窗口输入ctrl+cBochs就会暂停运行,进入调试状态,命令行窗口会出现如下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
1.如果000f处位置显示的是0008,表示按下Ctrl+c键中断发生在内核中, 这时需要输入c继续执行,然后在按下Ctrl+c键,直到变成000f为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